资源简介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感受腰鼓气势。2.圈点勾画,品读腰鼓神韵。3.角色演读,感悟腰鼓鼓魂。教学重难点1.朗读课文,感受腰鼓气势。2.圈点勾画,品读腰鼓神韵。3.角色演读,感悟腰鼓鼓魂。教学过程激趣导入:多媒体播放安塞腰鼓短视频。※资料拓展--安塞腰鼓简介:“腰鼓”是陕北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尤以延安安塞县最为盛行。安塞腰鼓具有2000多年历史,独具魅力,展示出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走近作者:刘成章,1937年生,陕西省延安市人。1961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已出版六种散文集,其中《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安塞腰鼓》 是该集中的一篇。教学过程:一、朗读——感受鼓势第一重境界:把握节奏(语速与停顿)第二重境界:读出情感(重音与语调)第三重境界:置身文境(忘我与陶醉)随堂活动——补全句子:好一个 的安塞腰鼓!狂野 原始 朴素 自然热情奔放 轰轰烈烈气势雄壮 场面壮观※安塞腰鼓的表演风格:表演起来有股能劲,挥槌有股狠劲,踢腿有股蛮劲,跳跃有股虎劲,转身有股猛劲,全身使出一股牛劲,看了叫人带劲,听了给人鼓劲,实实在在足劲!这是一篇撼人心魄的激情美文:像《安塞腰鼓》这样雄奇壮美、震撼人心的文章,在中学课本范文中是少有的。《安塞腰鼓》是力的诗,力的歌,力的舞蹈,力的画面,一股禁抑不住的勃勃旺盛的生命力犹如源源不绝的长江大河,波汹浪涌,给人以痛快淋漓、酣畅激昂的审美感受。——段增勇《吟唱生命壮歌 展现时代精神》二、精读——品味鼓韵好的主题需要有好的语言形式来承载。小组合作学习:第一件事:找一找特别能传递奔放之情的句子,小组交流。第二件事:品一品这些句子在表达上有哪些特征?(提示:字词、修辞、句式等角度)(一)奇丽遣词——强烈力度、强烈动感1.“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作用:七个动词,七个叹号,词与词之间层层递进,将情感发挥到极致!用来说明安塞腰鼓是生命宣泄、升华的表现,表达出豪壮磅礴的情感主题。短句居多,乃至一字一词为一句,节奏紧凑鲜明,又间杂以长句,灵活多变。一个词就是一个句子,一个句子就是对鼓声境界的高度评价,让人有酣畅淋漓的痛快之感!)2.高频度使用同一个词。如:连用14个“隆隆”。(作用:叠词的运用,表现出“安塞腰鼓”气吞河山的场面和震撼人心的力量,营造一种奇伟的音响效果,表达出如痴如醉的赞美情怀。连用14个“隆隆”,一字儿地重复过来,真是在读者的耳边直接敲击着牛皮鼓面,直击心扉。)(二)奇美造句——排比句式、气势磅礴1.“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作用:句内排比,本句是全文中高度概括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的一句话,一系列排比短句的使用可以更好地表现安塞人民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愿望。“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这是说,安塞腰鼓带给人的一种启迪,一种精神!)2.“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如果把这段话改成:“一捶起来就发狠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狂舞在你的面前。鼓点急促;流苏飞扬;脚步蹦跳;瞳仁闪射;风姿强健。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的舞蹈哇——安塞腰鼓!”比较原文和改文的区别,进而品味语言的妙处。(原文的妙处:原文综合运用排比、比喻、反复,形象具体地写出了舞蹈场面的壮美,突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稍微变化,语言的表现力就出来了。多姿的句式也是作者的一种创造。)(三)奇巧构思——主题反复、一唱三叹“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作用:间隔和反复的使用,使得文章语意层层递进,语势步步增强。先是赞叹,而后称颂,最后热烈讴歌,一唱三叹,情潮澎湃。)朗读指导:排比要读出抑扬顿挫;反复要读出回环美,长短句要突出参差错落美。教师小结:课文语言慷慨昂奋、汪洋恣肆,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主要是:(1)恰当精选词语。(2)长短句参差交错,再现了鼓点的节奏美。(3)巧用多种修辞方法。(4)灵活运用多种写法。三、演读——感悟鼓魂分角色朗读:1.可领读、合读、轮读……2.可组内合作、也可组间合作……深情朗诵《安塞腰鼓》选段[男领] 看!——(气势豪放)[女领] 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深情)[众合] 好一个安塞腰鼓!(整齐响亮)[男女领] 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整齐,有力)[男合]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排比句,渐强,渐快、铿锵有力,不停顿)[女合] 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男合] 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问题探究:鼓魂是什么?文章反复赞叹:好一个安塞腰鼓!作者赞美的只是安塞腰鼓吗?找出相关句子,说说你的理解。示例:“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示例:“这安塞腰鼓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示例: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的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资料助读:关于《安塞腰鼓》(刘成章)“我在陕北生活多年。陕北以她的山河五谷养育了我,我在陕北发现了无数闪闪发光夺人魂魄的人类美质,因此当我决定此生以写作为业的时候,我就立誓,要长时间地写陕北,要把陕北那些令人感动的地方统统挖掘在世人面前。而在写《安塞腰鼓》之前,我已接连写了好几篇颇有影响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但使陕北骄傲地在新时期美的视野中踏出一方天地,而且都贯穿着一条红线,那就是讴歌改革开放。那个时期,我满脑子都是改革开放。因为天地的巨大变化给我个人和国家都带来了希望,我对改革开放充满了热情。”(提示关键词:改革开放)明确:作者借安塞腰鼓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讴歌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与希望,表达了黄土高原上的人民对冲破束缚、过上幸福生活的渴望,满含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与热爱之情。《安塞腰鼓》以酣畅淋漓、气壮山河的语言,既是热烈歌颂黄土高原的生命活力,也是对民族魂魄的诗性礼赞。课堂小结: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是一幅鼓在搏击、情在燃烧、人在奋发的北国风情图!作者借安塞腰鼓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表达黄土高原上要冲破束缚,并渴望过上幸福生活的渴望,表达击鼓后生的阳刚之美。四、创造——课堂练笔这是一篇催人奋进的豪情奇文:文章是紧扣时代脉搏的时代强音,是中华民族从沉睡中醒来之后,迈着雄健的步伐,不断走向繁荣的进程里,谱写的一曲昂奋、气壮山河的时代之歌,是新时代民族情绪的折光。——段增勇《吟唱生命壮歌 展现时代精神》题目要求:“好一个八年级十班!你看!………………你听!……………………”(提示:可以写运动场上,舞蹈表演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