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3.1 维护秩序 表格式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3.1 维护秩序 表格式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教学内容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维护秩序》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认同社会规则,正确认识社会规则、社会生活与社会秩 序的关系。 道德修养:维护公共秩序,讲社会公德,在公共生活中做一个文明 的社会成员。 法治观念:了解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作用,遵 守法律等规则。 健全人格: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关系,能够维护社会秩序,适应 社会规则的变化。 责任意识:关心社会,树立秩序意识和规则意识,积极维护社会秩 序和规则,有担当精神。
教学重点 社会秩序对人民生活的重要性 规则的概念和作用
教学难点 解释规则如何维系社会秩序,以及规则维护对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在案例分析中掌握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思辨能力、 交际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过程
导入 【案例导入】张洋等人黑社会性质组织垄断赌博和非法“带路”逃 费。张洋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众多,组织结构稳定,组织层级和职 责分工明确,组织纪律规约严格,通过拉拢、腐蚀交警、运管、派 出所部门的国家工作人员及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社会人员,非法 垄断当地赌博和“带路”逃费等非法行业,有组织地实施了开设赌 场、敲诈勒索、寻衅滋事、行贿、聚众斗殴等大量违法犯罪活动, 非法获取经济利益127.3万元。 思考:该案对社会有什么影响 学生: 教师:黑社会性质组织为追逐非法经济利益,不择手段,无所不用 其极,往往涉足钻营赌博、“带路”等非法灰色地带,实施非法操 纵、控制,已经严重危及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必须严厉打击,绝 不手软。
授新课 【探究一】展示图片:
有序搭求电梯
思考:观察图片,思考什么是社会秩序 学生: 教师: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社会秩序就是指有 条理、有次序地安排社会各组成部分,以达到正常运转的状态。社 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 公共场所秩序是指保证公众安全的顺利出入、使用公共场所所规定 的公共行为准则。 公共场所主要是指人员聚集量大,流动量大的地方。 如:车站、港口、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运动场、展览 馆等。 【看图识秩序】 【探究二】 思考:从道路改造前后的对比图,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 学生: 教师: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情。 【探究三】小明住在一个人口密集的社区,但这里的秩序却让他倍
感头疼。每天下班回家,他都要在狭窄的道路上寻找停车位,因为 乱停车现象实在太严重了。除了停车问题,社区里的摊点也是随处 可见,乱摆放的现象让人眼花缭乱。小明曾经试过向摊主们提意见, 但效果并不明显。更让他无法忍受的是,一些私家车根本不按规定 停放,经常堵住消防通道和行人通道,给居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 便。面对这些问题,小明决定不再沉默。他开始积极与社区工作人 员沟通,反映居民们的意见和诉求。在他的努力下,社区秩序逐渐 得到了改善,居民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思考:社会秩序对我们的生活有多重要 学生: 教师: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才能正 常运转。大家有序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自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 低社会管理成本。 【探究四】战乱之下的国家状态——躲进地铁站,陷入恐慌、因恐 惧不敢外出;交通拥堵,大量居民撤离至其他国家。 思考:战争使乌克兰人民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由此可见社会 秩序有何作用 学生:在混乱、危险的社会环境中,人民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 都感受不到生活的美好。居民撤离其他国家,留在本国的民众不敢 外出,社会难以正常运行。 教师: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 环境。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 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 对生活的热情。 【材料分析】材料一:在发生重大灾难时,人们往往遵循“妇弱优 先,壮者靠后”的规则有序撤离。 劳动者在找工作时,会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 本店属于穆斯林回族清真饭店,请各位顾客不要把猪肉食品和酒类 带进来。 溶江中学校规规定,学生在校期间要穿校服入校;要认真听课, 按时完成作业;禁止打架斗殴 ······
2分钟讨论:材料中有哪些规则 如何理解规则 规则有什么作用 学生: 教师: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 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材料二:
1、上下楼梯靠右行 2、不准在教室内喧哗 3、尊敬师长、关心同学 4、禁止打架斗殴 5、等等 同桌讨论:说说学习、生活中常见的规则有哪些 并试着梳理归类。 学生: 教师:社会规则的分类:道德、纪律、法律 材料三:某校的学生违规处分条例 中 学 学 生 违 规 处 分 条 例 ( 一 ) 第二条学生穿戴应整洁、大方,标志佩戴整 齐。有以下情况之一者,给予批评教育或警告处分 (一)男生留长发、女生烫发、披发,染发、光头 等怪异发型的 (二)佩戴首饰:穿奇装异服的; (三)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教学区;在规定时间内未 穿校服达3次的;赤膊的 (四)无故不带校园卡达3次的。 第三条学生要举止文明。应讲卫生自觉保持环 境整洁。有以下情况之一者,给予批评教育或警告处 分 : (一)对同学叫侮辱性绰号的;讲脏话,辱骂他人的 (二)乱吐痰、口香糖的;乱扔纸屑、果皮、塑料袋 等的;从楼上往楼下倒水、扔杂物的:无故不打扫 切块包干区”卫生 思考:对违规行为进行处分,有何意义 学生:
教师: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 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使大 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法律、 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 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 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
课堂小结 维护秩序 社会生活 有秩序 维护秩序 靠规则 1.社会秩序的含义和种类 2.社会秩序 (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的作用 ( 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1.社会规则的含义和种类 (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2.社会规则 的作用 (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 与社会秩 序的关系)
课堂练习 1.北京冬奥会的进行,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受到热捧。但有 个别人却打起了“歪主意”,在指定销售网点等地高价倒卖,非法 牟利,扰乱正常购买秩序。其中警方依法对查获的3名违法行为人 作出行政处罚。该案例警示我们( ) ①遵守规则就是对自己负责 ②遵守规则能避免一切伤害 ③维护秩序主要依靠法律 ④要自觉从内心敬畏规则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2.在公园,我们能看到这样的牌子:“芳草萋萋,踏之何忍 ” 在图书馆,我们能见到这样的提醒:“这里最需要你的安静!”在 汽车站,我们能看到这样的横幅:“自觉排队,文明候车。”从中, 我们可以感受到( ) A.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 B.社会正常运行只需要社会秩序 C.社会规则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D.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