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7两件宝 教案(表格式,2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7两件宝 教案(表格式,2课时)

资源简介

7 两件宝
1.认识“件、有、和”等10个生字;会写“和、也、又、才”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手脑并用作用大,从小养成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1.认识“件、有、和”等10个生字;会写“和、也、又、才”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正确背诵课文,从小养成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朗读法 随文识字 联系生活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2课时
第1课时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明白“两件宝”能做什么。 2.随文认识10个生字,能用“和”字写句子。 3.在田字格里写好“和”字。 板块一 聚焦“宝”字,引入课题 师:小朋友们,老师写一个字,看谁能快速读出来。(板书:宝) 生:宝,宝贝的宝。 师:我们在前面已经学过这个字了,你们认为什么是宝? 生:很值钱的东西是宝贝。 生:很少见的东西是宝。 师:大家对“宝”都有自己的理解。请你举个例子说一说:哪些东西是宝? 生:金戒指是宝。 生:金项链是宝。 师:小朋友们说的是金银珠宝。我国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课件出示陶行知画像)向大家介绍了他眼中的“两件宝”。(板书:两件宝。“件”上标拼音。) 师:大家读一读课题。(板书课题) 生:两件宝。 师:“件”,一件衣服的“件”。你还会说“什么的‘件’”? 生:文件的“件”。 生:条件的“件”。 师:再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板块二 读课文,认识两件宝 师:课文中的“两件宝”指的是什么呢?请小朋友们捧起课本轻轻朗读课文。(生自读课文) 师:小朋友们书声琅琅,遇到不认识的字,我们可以借助拼音来认读。考考你们。 师:请小朋友们先借助音节自己读一读,认一认。(生自读字词) 师:谁来读给我们听 (指名读) 师:“做”和“才”是平舌音,读得正确。我们一起读一遍这两个词。 生:(齐读)做工、才能。 师:小火车开起来。(开火车读字词) 师:看来小朋友们真的认识这些字词了。 师:把这些生字词放到课文中再读一读。(生自读课文) 师:小朋友们读,老师也想读。轻轻捧起书,听老师读一遍。(师范读) 师:老师读,小朋友们也想读,谁来读?(指名读,相机点评。) 师:时间不长,小朋友们借助拼音已经会读课文了,真了不起。我来考考你们。(出示课中导学单活动一) 师:你知道“两件宝”是什么吗?它们会干什么了吗? 生:两件宝是“双手”和“大脑”。 (师相机板书:双手大脑) 师:两件宝是—— 生:双手和大脑。 师:伸出自己的双手看一看,再摸一摸自己的脑袋,想一想我们什么时候会用到它们。 生:吃饭用双手。 生:拿东西用双手。 生:思考问题用大脑。 生:遇到想不明白的事,用大脑。 师:看来,在日常生活中,它们从不缺席。双手会做许多事,用课文中的一个词就叫—— 生:做工。(板书:做工) 师:大脑会想东想西,用课文中的一个词就叫—— 生:思考。(板书:思考) 师: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小朋友们把第一、二句再读一遍。 生: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师:要是能背下来就更好了,自己再读读第一、二句。(生读) 师:同桌互相背一背。(练习背诵) 师:谁来背?(指名背) 板块三 认读生字,学会书写 师:小朋友们刚学会了读课文中的生词,课后双线条中的生字会读吗?自己先借助拼音读一读。(生练读) 师:小小火车开起来,看谁能认识并读准生字。(开火车读) 师:看看哪位小朋友能熟识生字。做一个小游戏:生字跑得快,我们来比赛。(出示课件:点一个,显示一个本课的生字,再点一下,生字消失。生做游戏。) 师:接下来请小朋友们用手又用脑,认真拼读,静静连线。(出示课中导学单活动二) 师:能谁来读给我们听?(指名读) 师:谁还想读一遍?(指名读)敢挑战的孩子真勇敢。 师:今天我们要写一个字——“和”。小朋友们先观察这个字,看能不能记下来。 生:“和”,左边是禾字旁,右边是个“口”。 师:能运用学过的偏旁和字识记生字,好方法。 生:“和”是“和平、和好”的“和”。 师:一口气说了两个词,看来真记下来了。 师:还有谁能再组几个词吗? 生:温和、和风细雨。 师:小朋友的词语积累真丰富。 师: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你们能用“和”字说一句话吗?(出示课中导学单活动三) 活动三:照样子,用“和”字写一句话。 例:我和哥哥一起打球。 我来说:今天我和元元去了公园。 师:小朋友们一起来说一说吧。 生:苹果和梨都是我喜欢的水果。 生:昨天我和妈妈去做手工了。 师:以前学过的“工”字也用起来了,点赞。 生:他们终于和好了。 师:小朋友们都很会造句。下面我们要学习写字了。 师:和看着笔顺图,自己先练一练,描一描。(生练写) 师:看老师写。“和”的禾字旁,最后一笔捺变成点,“口”要大小适宜。小朋友们写一个。(生练写) 师:谁来展示一下自己写的字。(指名展示) 师:刚才老师说的要求,小朋友们都做到了,真是动手又动脑了。接下来,再把“和”字在田字格中各写两遍吧!(生练写,师相机指导。) 低年级阅读教学,无需过度分析文本内容。让学生正确朗读课文,能认识生字新词是重点。如何让学生一次又一次自主地读,面对每一次朗读都有好奇心,这些是需要教师思考的。本课是通过链接生活,提取课文相关信息,将生活与课文结合起来,促使学生朗读的。 设计意图 “宝”,孩子们已经学过这个字。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会触及“宝贝”。从熟悉的宝贝切入课文中的“宝”,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设计意图 低年级课文重在让孩子们一遍一遍地读,教学中借助“读准字音”“知道两件宝”等小任务,让孩子们自觉参与朗读。 设计意图 一年级阅读教学,重点是正确朗读课文,知道课文内容。同时,随文识字,不仅认识,还要会运用,并能正确书写。
第2课时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
1.继续朗读课文,懂得动手又用脑是重要的好习惯。 2.背诵全文。 3.在田字格里写好“也”“又”“才”这3个字。 板块一 复习词语,读好课文 师:上节课,我们读了《两件宝》,谁来读给我们听?(指名读) 师:读得准确、流利。课文共有5句话,4个小组一组读一句。最后一句,大家一起读。(生读) 师:课文越读越好,词语会读吗? 两件宝 有一天 我和你 做工 也好 办不到 又好又快 才能 师:大家一起读。(齐读) 师:火车火车开起来。(开火车读) 师:小朋友们读书,用口,也用脑。读得真好。 板块二 手脑并用,读背课文 师:“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如果用手不用脑,会怎样?请小朋友们做个小实验。请用双手,不分大小,在1分钟内把几个小木块架起来。(做游戏) 师:小朋友们架好了吗? 生:时间太短,没完成。 师:时间短,为什么没完成呢? 生:我还没想好怎么放。 师:看来,动手却不动脑,事情做不好。就像课文中说的—— 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 师:大家一起读一遍。(齐读) 师: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事吗? 生:我写字的时候,没有动脑筋思考怎样写才好看,所以,字有时写得不好看。 生:我做数学题,不动脑筋,常常会写错。 师:看来,“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请你把这句话说给你的同学听。(生读) 师:请再把这句话说给你的弟弟妹妹们听。(生读) 师:你还可以把这句话说给自己听。(生读) 师:“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如果用脑不用手,会怎样呢? 生:那是白日做梦。 生:那是空想家。 生:想也是白想。 师:是呀,不光要动脑想,还要动手做。不然,一切都是空想。 用脑不用手,啥也办不到。 师:请小朋友们把这句话说给同学听。(生读) 师:请说给自己听。(生读) 师:小朋友们把两句话连起来说。(生读) 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用脑不用手,啥也办不到。 师:最后一句,我们一起读。(齐读) 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师:要想有创造,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 生:用手又用脑。 师:送你一个词,用手又用脑,就叫:手脑并用。(板书:手脑并用、创造) 师:给小朋友们一次手脑并用的机会。(出示课中导学单活动一) 活动一:用橡皮泥捏一个你喜欢的事物,看谁用手又用脑。 师:小朋友们说说你捏的事物。 生:我捏的是小蝴蝶。我先想好小蝴蝶的样子和颜色,再动手捏。 生:我捏的是大熊猫。我想了大熊猫哪里白,哪里黑,才能捏得好看。 师:一切都像儿歌里说的,我们一起再读一读。(齐读) 师:小朋友们自己练习背一背,同桌相互听一听。(生练背) 师:老师和你们合作,我问,你们答。 师:人有两件什么宝? 生: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 师:双手大脑会做啥? 生: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师:用手不用脑,会怎样? 生: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 师:用脑不用手,又会怎样? 生:用脑不用手,啥也办不到。 师:要想有创造,要怎么做? 生: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师:小朋友们再背背看。(生背) 师:谁来背给我们听?(指名背) 师:小朋友们不仅要把儿歌背在心里,还要落实在行动上。 板块三 识记生字,正确书写 师:课文会读会背了,我们还要会写几个生字。 师:这三个字,谁会记? 生:也,先写横折钩,再写竖,最后写竖弯钩。 师:笔顺正确。小手拿出来,我们一起边说边书空。(书空) 生:又,就是横撇,捺。 师:两笔写成,我们一起书空。(书空) 生:才,横,竖钩,撇。 师:三个字,小朋友们都是用正确的笔顺来记忆,好方法。请大家在田字格里描红。描一个,看一看,再描第二个。(生练写) 师:它们在田字格里怎样写才好看呢?看老师写。(师范写) 师:“也”的第一笔横稍折钩的横稍往上斜,最后一笔竖弯钩的竖短弯长。小朋友们写一个。(生练写) 师:“又”不难写,最后一捺要舒展。写写看。(生练写) 师:“才”字最重要的一笔是第二笔的竖钩,小朋友写的时候略微偏右一点儿,这样才能站得稳。请小朋友们写一写。(生练写) 师:请小朋友们把“也”“又”“才”三个字写在一句话里,再读一读。(出示课中导学单活动二) 师:你能用“也”“又”“才”中的一个字写一句话吗?(出示课中导学单活动三) 活动三:用“也”“又”“才”中的一个字写一句话。 示例:只有好好吃饭,才能长得高。 师:小朋友把写好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生:我也是一名小学生了。 生:我又开心地笑了。 生:妹妹才5岁。 师:小朋友们才7岁,句子说得可好啦。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我们要谢谢给我们创造这首儿歌的陶行知爷爷。课后,请小朋友们读读他的另一首儿歌。(出示课后拓学单) 活动:读儿歌。 , , 。 ,,, ! 语文是实践性课程,教学中坚持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学生实践中需要恰当地点评引领,让其不断汲取向上的精气神。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始终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考,让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究。在揭示课题后,我围绕课题引导学生思考“人到底有哪两宝呢?”,让学生进入文本寻找答案。学生读了第一句后,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双手和大脑,一下子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十分兴奋,学习热情高涨。于是我乘胜追击,层层推进——“为什么说它们是宝?”“我们怎样用这两件宝?”。学生带着强烈的探究欲望认真地自读课文。另一方面,学生在寻求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渐次将课堂教学深入推进,通过自由朗读、小组比赛读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掌握课文内容。本节课的课堂气氛特别活跃,同学们的积极性都很高。 设计意图 一年级的生词要反复再现,让学生在一次次复习中,真正认识生字词。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手脑并用的重要性,把课文中的句子读到心里去。 设计意图 识记生字,不是机械死记。只有在语境中频繁使用,学生对汉字的音、形、义的理解才能水到渠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