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3口耳目手足 教案(表格式,2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3口耳目手足 教案(表格式,2课时)

资源简介

3 口耳目手足
1.通过看图对照、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 2.会写“口、耳”等4个字和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联系生活了解站、坐等行为规范。 1.借助图画,识记7个生字。 2.会写“口、耳”等4个字和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联系生活,正确了解站、坐、行等行为规范。 看图对照 小组合作 联系生活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铁丝。 2课时
第1课时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
1.看图对照人体器官,重点认识“口、耳、目、手、足”5个生字。 2.会写“口、目”2个字和横折1个笔画。 3.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图片,进一步理解“口、耳、目、手、足”的作用。 板块一 猜谜导入,识字正音 师:今天上课前,老师想和大家玩一个小游戏,叫“谜语猜猜猜”,你们不仅要猜出正确答案,还要指一指是你身上的哪个部位。你们准备好了吗? 师:能吃又能喝,能说又能唱,人人都有它,天天都要用。(打一身体部位) 生:口。(并指一指自己的嘴巴) 师:左一扇右一扇,说话能听见,隔山不见面。(打一身体部位) 生:耳。(并指一指自己的耳朵) 师:上有毛,下有毛,中间有颗黑葡萄。(打一身体部位) 生:目。(并指一指自己的眼睛) 师: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打一身体部位) 生:手。(并指一指自己的小手) 师:两个步子,能走能跑,能蹦能跳。(打一身体部位) 生:脚。(并指一指自己的小脚) 师:(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课《口耳目手足》,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口耳目手足。 师:(出示课本的插图)仔细观察图片,说说图中的人物在干什么。 生:两个小女孩站在花丛边欣赏美丽的花。一位小女孩用手指着一朵花说:“这朵要开放了!”小男孩跑过来挥着手和她们打招呼。 师:是啊,图片里就藏着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几个字呢!(出示生字“口、耳、目、手、足”)和我一起读一读这几个字吧! 生:口、耳、目、手、足。 师:小朋友们,注意“手”的读音是翘舌音,和老师再读一遍“手”。 生:手。 师:请大家做一做课中导学单活动一。(出示课中导学单活动一,生做题,师相机指导。) 活动一:照样子,连一连。 师:接下来,老师想和你们玩一个游戏,名字是“谁最能干”。瞧!(出示生字卡片“口”)我是“口”,我可以讲话、吃饭、喝水、唱歌……你们能不能像老师一样,选一个字说一说它对应的身体部位的作用呢? 生:我是“足”,我可以走路、跑步、跳远。 生:我是“手”,我可以挥手、握手、鼓掌…… 板块二 形义结合,理解字义 师:(出示象形文字及图片)孩子们,猜一猜这些是什么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第一个是口,第二个是耳,第三个是目。它们都是人的身体部位。 师:你们都答对了,真厉害!接下来,我们重点看看这个“目”字,你们瞧,这是它的字形演变过程。 师:现在我们玩一个组词游戏“找朋友”,我们可以这样说:我是“口”,大口、小口、口舌、口水、口哨……谁想来试着说一说?(生自选一个字,自由说。) 师:(出示对应的图片、句子)组词游戏难不倒你们,那把字放进句子里,你还能读准确吗?我请一个小老师来领读,其他小朋友跟着读。 生:①小朋友张口大声说话。②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③小朋友的目光很有神。 师:接下来,我想请你们四人一组合作认识我们的小手,找一找小手都有哪些部位。(一起认识“手”的各个部位,如“手心、手掌、手背、手指、手腕”) 师:刚刚学过的给“口、耳、目”找朋友的方法,就是给字宝宝组词。你能不能用这样的方法说说含“手”或“足”的词语呢? 生:“手”可以组词为“手机、手表、手绢、手提包……”。 生:“足”可以组词为“足球、足够、足球场……”。 师:你在生活中做什么时,会用到“手”或“足”呢? 生:扫地时会用到“手”,跑步时会用到“足”…… 师:现在,老师想和你们玩个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师举着生字卡片,边说边做动作,生边学边做动作。) 请你跟我这样做,张开大口笑一笑。 请你跟我这样做,竖起耳朵听一听。 请你跟我这样做,再把双目眨一眨。 请你跟我这样做,快乐小手拍一拍。 请你跟我这样做,圆圆足球踢一踢。 师:接下来老师要考考你们。(生完成课中导学单活动二) 活动二:听老师读一读,再选字填空。(填序号) ①耳 ②口 ③足 ④手 ⑤目 我们用(②)吃东西,用(⑤)看世界; 用(④)拍皮球,用 (③)走四方; 我们用(①)听音乐,用心去感受。 板块三 对比观察,书写生字 师:还记得写字姿势小口诀吗? 生:眼离桌面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师:是呀,姿势端正了字才能写得端端正正。 师:之前我们还学过田字格儿歌,我们一起读一读《田字格拍手歌》吧! 生: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新笔画——横折。(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口、目”)小朋友们,仔细看,这两个字里都有一个新笔画——横折。看老师手中的直铁丝,这样一折就成了笔画横折。(教师演示) 师:看老师来写这个笔画。注意:横折一笔写成。 师:学会了笔画,我们来试着写一写完整的汉字。(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师:“口”字左右两个竖向笔画应稍稍往里斜,上略宽下略窄。“目”字上下同宽,竖要直,中间的两横不要碰到右边的竖段,横向笔画之间等距。 师:请大家完成课中导学单活动三,对照着星级评价标准看看自己能得几颗星。(出示课中导学单活动三) 活动三:写一写,评一评。 星级评价:☆写字姿势正确;☆笔顺正确;☆笔画位置正确。 以生为本,激发识字兴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本课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如引导学生观察“目”的字形演变图,在追本溯源、古今对照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识记和理解汉字的形、义,提升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字的悠久历史和文化魅力。 设计意图 让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图片中的内容,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展示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身体各部位的作用,贴近生活,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设计意图 用猜一猜、图文对照、追本溯源、找朋友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聚焦“口、耳、目”等象形字的特点,将汉字和对应的身体部位联系起来。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认一认、找一找、说一说中识记“手、足”,体会手、足的作用。在游戏中复现生字,巩固识字。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在对汉字“口、目”的观察、对比中发现共同的新笔画,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是把字写工整的基础。教师的巡视提醒和互动评价,能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第2课时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
1.看图对照,认识“站、坐”2个生字。 2.会写“耳、手”2个字和撇、弯钩2个笔画。 3.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4.知道站、坐的基本姿势,了解坐、行的规范姿势。 板块一 游戏导入,复习生字 师:今天,老师想和你们玩一个游戏“找部位”,看着老师手里的卡片,指一指你身上的部位。(教师拿着生字卡片问,学生指着部位回答。) 师:口口口,在哪里? 生:口口口,在这里。 师:耳耳耳,在哪里? 生:耳耳耳,在这里。 师:目目目,在哪里? 生:目目目,在这里。 师:手手手,在哪里? 生:手手手,在这里。 师:足足足,在哪里? 生:足足足,在这里。 师:(播放视频: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不动不摇坐如钟,走路一阵风)从视频里,你看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人们的卧姿、站姿、坐姿和行走姿势。 师:我们也可以像他们一样站得直,坐得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正确的站姿、坐姿、走姿和睡姿。 板块二 诵读儿歌,理解运用 师:和我一起读一读吧: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出示儿歌,师范读,生齐读。) 生: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 师:哪个小朋友来试着读一读?(指名读) 师:接下来,我们男女生合作读一读。(男女生合作读) 师:男生女生读得都不错,男生声音响亮,女生声音清脆。接下来,请你们自由朗读这两句话,找一找,圈一圈表示动作的词。 生:站、坐、行、卧。 师:你们知道“站如松”是怎样站吗?谁来做一做“站”的动作?(指名做) 师:站得笔直,老师给你点个赞。“站”由两个字组成,左边是一个“立”,“起立”的“立”;右边是一个“占”,“占用”的“占”。“站”有“直立”的意思。 师:(出示课本第12页左图)京剧演员是怎么站的? 生:他站得像一棵松树一样笔直。 师:是呀,“站如松”的意思就是站着要像松树那样挺拔。“如”是“像”的意思。 师: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人“站如松”? 生:交警叔叔、解放军叔叔。 师:你能用“站”说一句话吗? 生:我笔直地站在国旗下。 师:全体起立,我们来练一练正确的站姿。站如松,挺胸膛;抬起头,看前方。 师:学会了站立,那我们坐着的时候要怎么坐呢? 生:坐如钟。 师:所有小朋友请坐好,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字。(出示“坐”的古体字:)请你们猜猜:这是哪个字? 生:两个人对坐在土上,是“坐”。 师:那你们知道正确的坐姿是怎样的吗? 生:就像书上第12页的图一样。 师:你知道“坐如钟”是怎样坐吗? 生:“坐如钟”的意思就是坐着要像钟那样端正。 师:你们试着坐得像钟那样端正。(全体学生练习正确的坐姿)正确的坐姿是坐如钟,身子正,腿并拢,手放平。 师:小组讨论说一说正确的走路姿势和睡姿又是怎样的。(出示“行如风,卧如弓”,教师相机点拨:行走像风一样轻快,侧着卧床睡觉像弓一样自然弯曲,头不摆,身不晃。) 师:让我们开火车来读一读这两句话。读完了同桌互相背一背,你背给我听,我背给你听。(同桌互背) 师:请大家做一做课中导学单活动一。(出示课中导学单活动一) 活动一:选一选,填一填。(填序号) ①坐 ②足 ③站 (③)如松,(①)如钟。行如风,卧如弓。 师:请一位小朋友上台做动作,其他小朋友跟着学做动作,并说出这个动作的名字以及相应的句子,例如:站,站如松;坐,坐如钟…… 板块三 观察汉字,规范书写 师:接下来,我们学着写一写“耳”字。(出示田字格中的“耳”字)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一写,注意笔顺。 师:写的时候大家要注意“耳”的四横长短各不相同,第一横长度中等,平且稳;中间两横不碰到右边的竖;最后一横是长横,稍向右上斜。 师:打开你的语文书,在田字格里描两个,写一个,注意写字姿势。(生练写) 师:请大家完成课中导学单活动二,然后对照着星级评价标准看看自己能得几颗星。(出示课中导学单活动二) 活动二:写横画,我能行。 星级评价:☆写字姿势正确;☆笔顺正确;☆笔画位置正确。 师:今天我们学习书写新笔画——撇、弯钩。伸出你的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写“手”。(出示田字格中的“手”字,生书空。) 师:这个字里藏着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笔画——撇。“手”的第一笔是撇不是横,撇与横有什么不同呢? 生:撇是从右往左,横是从左往右。 师:是的,撇的笔画从右到左,下笔由重到轻,从粗到细。 师:“手”的第四笔是弯钩。弯钩起笔轻,比写竖的时候略微弯一些,最后加一个小小的钩。 师:请观察田字格中的“手”字,看看哪些笔画写在横中线和竖中线上。(师相机提示:“手”的第一笔撇较平缓,中间一横短,下面一横长且在横中线上,弯钩写在竖中线上。生书空。) 师:现在大家练一练课中导学单活动三。(出示课中导学单活动三,教师巡视,提醒坐姿和写字姿势。) 活动三:写好平撇和弯钩。 星级评价:☆写字姿势正确;☆笔顺正确;☆关键笔画位置正确。 师:对照着星级评价标准,我们来看看这个小朋友的字写得怎么样。(教师相机展示学生写的字)第二次练写,争取比前一次写得好。(学生互评) 活动:体验达人秀,体验一下文中要求的几种姿势。 家人评价:☆☆☆☆☆ 师: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自古以来便有了站姿、坐姿、走姿、睡姿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时常督促自己,做一个懂礼仪的小学生!课后和家人一起完成课后拓学单吧! 本节课,教师采用图文对照、玩游戏等形式,让学生聚焦“口、耳、目”等象形字的特点,将汉字和对应的身体部位联系起来,发现汉字字形和各身体部位的关系,巩固识字。再联系生活,结合课本插图、动作演示和语境等帮助学生初步理解“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识记“站、坐”两个生字。这是学生第二次学习写字,教学时仍然要重视写字习惯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动笔前先仔细观察田字格上方的笔画跟随,再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设计意图 快乐有趣的“找部位”游戏,有效提高生字的复现率,让学生在愉悦的游戏情境中轻松地巩固生字。同时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资源,让学生直观感受站、坐等行为规范,结合生活体验加深理解。 设计意图 理解是朗读和背诵的基础,运用图文对照和联系生活等方式理解词语,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在理解中内化知识,在理解中积累知识。通过互动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背诵,能够降低记忆难度,提升背诵的兴趣。 设计意图 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是低年级学生学习写字的关键。在每一次的书写指导中,都要提醒学生注意“双姿”。指导学生书写时抓关键笔画解析,教师着重示范书写,紧扣写字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提升观察与书写的水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