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下道德与法治 202409013-1《维护秩序》导学案一、【自主学习】(一)学习目标1.认识到社会秩序与社会规则的关系,树立秩序意识和规则意识。2.懂得生活中的各种规则,能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3.知道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正常运转,保证人们安居乐业;社会规则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人们应自觉遵守社会规则。(二)学(自主学习6分钟)1.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 状态。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__________秩序、生产秩序、 秩序和 秩序等。2.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 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 、 、 等。二、【合作探究】任务一1.学+研:(师徒对研2分钟)社会秩序的含义和种类。2.展+评: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3.展:图片体现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4.展: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提示: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出现一种无序化状态,社会将会混乱不堪,社会生产和生活将无法正常进行。任务二5.学+研:(小组共研2分钟)(1)校门口的这种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2)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变这种混乱状况?6.展+评:(1)影响学生正常放学,出现安全隐患,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2)需要制定相关的规则,来接孩子的家长要自觉遵守规则,维护秩序。提示:(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只有每个社会成员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管理成本。(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任务三7.学+研:(师徒对研2分钟)社会规则的含义和种类。8.展:(1)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道德、纪律、法律等。(2)分为成文的和不成文的两类:风俗习惯、部分道德规范及部分法律规范、宗教规范是不成文的;法令、条例、规章和大部分法律、重要的教规是成文的。9.研+展:(小组共研3分钟)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规则?这些规则在生活中起什么作用?10.理:请同学们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构建本节课思维导图。11.练:(1)小刚骑着自行车刚到十字路口红灯恰巧亮了,这时绿灯方向正好没车,在小刚前面的几个人便没有停车,直接过去了。这时,小刚应该( )A.“随大流”,与大家一块过去B.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迅速过去C.按交通信号灯指示,停车等待D.走自己的路,无需遵守信号灯(2)作为中学生,我们要面对各种校规校纪。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们要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学会自我约束B.校规校纪对遵守纪律的同学没有什么用C.新的校规校纪反映了学校和社会对我们的新要求D.制定校规校纪的目的在于维护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3)社会秩序的含义和内容是什么?(4)社会秩序的重要性:(或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的原因是什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