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海底世界》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海底世界》教案

资源简介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窃窃私语”“免费的长途旅行”在表情达意方面的效果;
2.理解课文第四、五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3.运用“举例子”的方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
4.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妙,培养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5.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去写海底世界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第四、五段是怎样运用“举例子”的方法将关键句的意思写清楚的。
教学难点:运用“举例子”的方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
一、单元整体说明
天地间隐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等待我们去寻找,本单元我们的学习主题是走进奇妙世界,探索自然之美,围绕着这个主题,老师为你们定制了一趟奇妙的旅程,第一站我们一起探索奇妙世界,感受自然之美,第二站探秘海底,发现海底之美,第三站欣赏火烧云的美丽景观,感受它的奇幻之美。在每一站的游览中老师都设置了隐藏小任务,通过完成任务,我们将在旅程的终点站评选出最有探索精神的同学成为我们班的最佳向导。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踏上第二站,潜入海底世界,开启海底探秘之旅。
二、勾连已学,开启探秘之旅
(一)回顾中心句
1.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指读)
2.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这样的海底世界呢?
(二)回顾第二段
现在让我们一起乘坐潜水艇,开启探秘之旅。
1.出示波涛澎湃的海面动图;
我们从波涛澎湃的海面出发,慢慢向下潜,这时,我们发现
2.出示光线渐暗的海底图片;
阳光很难照进深海了,水越深,光线越暗,当我们往下潜到500米以下时,海底已经全黑了。
3.播放光点闪烁的海底视频。
师:不过,黑暗的海底什么也看不见吗?你们瞧这是什么?
生:这是带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
师:看来,大家上节课的知识掌握的十分牢固。
三、自主体会,探秘海底声音
我们继续向下潜,现在我们来到了神秘的海底,请你把目光移向第三自然段。
(一)教师激趣引问
师:同学们,宁静的海底真的一点儿声音都没有吗?
生:有声音。
(二)倾听海底声音
师播放海底声音音频。
师:把小手伸出来,跟老师一起戴上水中听音器,仔细听——你听到了怎样的声音?
生:我听到了________________。
评价:同学们听得可真仔细。
(三)感知“窃窃私语”
1.师引导生思考海底声音是大是小,生联系课文找出关键词:窃窃私语。
2.师生合作演一演:做窃窃私语的耳语动作。
3.左右练习朗读,男女合作朗读,在读小动物的声音时,要读出“窃窃私语”的感觉。
4.同学们,这样偌大的海底只有这几种声音吗?你从哪里知道不止?没错,还有很多很多有趣的声音,作者只是举了这些我们生活中熟悉的例子,让我们知道这些声音是怎样的。
(四)想象说话,体会声音传递的信息。
出示句子:
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说一说海底动物还可能在什么情况下发出声音?
它们_________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
___________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
____________的时候还会_________。
四、师生共学,探秘海底动物
师:到底是哪些可爱、有趣的小动物发出了这些声音呢?接下来我们继续开动潜水艇,来到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共同探秘海底的——动物。
(一)回顾关键语句
师:都说会读书的孩子,能把厚书读成薄书,能把一段话读成一句话。谁知道第四自然段的关键句是哪一句?请你们读出来。
生: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二)初见海底动物
不动笔墨不读书,请你拿起笔来,默读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本段围绕这句话写了哪些动物呢?请你用圆圈圈画出来。
1.出示阅读任务:默读第四自然段,用“○”圈画动物名称。
圈好的同学可以举手示意,指名,请你告诉我你圈画了哪些动物?
2.生分享: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贝类。
师:同学们,赞不赞同?
生:赞同。
师: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所以我们把它称作——
生:梭子鱼
(三)再见海底动物
1.认识海参
师:大家来看看,这是谁来到了我们身边,出示海参卡片。
生:海参。
(1)师角色扮演海参自我介绍。共同思考:
师:大家好,我是来自深海的小海参,我平时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2)海参的活动方法——爬。
谁能告诉我,海参的活动方法是什么?没错,就是——爬。
(3)海参的活动特点——慢。
师:那它爬行的速度怎么样啊?
生:每小时能爬四米。
师:作者在这里通过列举数字说明海参爬行的速度很慢,这种说明方法叫?
生:列数字。没错,四米就是我们教室的一半,天啊,一小时只能爬这么一点距离,实在是太慢了。
2.认识梭子鱼
师:那这又是谁呢?谁来像老师一样,扮演梭子鱼来自我介绍?
(1)生借助教具扮演梭子鱼自我介绍,共同思考。
生:大家好,我是梭子鱼,我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我游得比火车还快。
(2)梭子鱼的活动方法——游。
师:可爱的梭子鱼,你的活动方法是?
生:游。
(3)梭子鱼的活动特点——快。
师:大家能不能说一说,梭子鱼游的速度怎么样?
生:很快。
师:有多快?比什么还快?
生:火车。
师:把梭子鱼的攻击速度与火车的速度进行比较,这种说明方法叫?
生:作比较。
(4)生表演梭子鱼游行,感受梭子鱼的“快”。
师:谁来表演一下,梭子鱼有多快,谁还能更快?
生表演动作,引导他们表现快。
师:没错,嗖的一下,一条梭子鱼就从我们眼前过去啦,不愧是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的——游泳健将。
3.认识乌贼和章鱼
(1)生借助教具扮演乌贼自我介绍,师补充章鱼。
师:再来看看,这又是谁?请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乌贼先生在哪里?
生:大家好,我是乌贼,我的活动方式是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向后退
师:谢谢你,乌贼先生。章鱼先生说,它和乌贼先生的自我介绍——一样。
(2)借助示意图理解“反推力”,思考乌贼和章鱼的活动方法。
师:在乌贼先生的介绍中,我们听到了一个词语
生:反推力。
师:什么叫反推力呢?大家看老师的示意图,你们看他们利用水的反推力使自己快速向后退,所以章鱼和乌贼的活动方式是?
生:反推力。
师:那反推力是怎么靠什么产生的?
生:喷水。
所以它们的活动方法就是?
生:喷水
(3)乌贼和章鱼的活动特点——后退。
别的动物向前进,而乌贼和章鱼——向后退,这就是他们的活动特点。
4.认识贝类
师:还有一群可爱的小动物藏起来了,他们是谁?
生:贝类。
(1)生寻找贝类:贝类在哪里(轮船上)?贝类在轮船上是怎样的姿态(巴)?
师:藏在哪里?
生:轮船底下。
师:贝类怎样在轮船底下?我看谁能找到关键的动词。
生:巴在轮船底下。
(2)贝类的活动方法——巴。
师动作演示(手巴在黑板),释义巴字,移动黑板,帮助学生理解“免费的长途旅行”。
(3)贝类的活动特点——不动。
师:没错,课本告诉我们贝类巴在轮船底下,下面,请你们看老师的手,老师的手巴在黑板上,贝类像老师的手巴在黑板上那样巴在——轮船底下,轮船去哪,它就去哪,它一动也不动。这就是免费的——长途旅行。边说边做巴着黑板移动的动作。
(4)生谈对贝类的印象,师引导学生感知“免费的长途旅行”表情达意的效果。
师:贝类靠“巴”自己不动,进行了一场免费的长途旅行,这样的贝类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聪明机智、懒惰。
师:为什么?
生:因为轮船动不是自己动。
师:没错,它让人感觉懒洋洋的,但是又很聪明。在这一句话中,作者把贝类的活动当做人去长途旅行来写,这是什么修辞手法?
生:拟人。
师:没错,就是拟人。
(四)分辨海底动物
归类小游戏——海底动物大不同
师:刚刚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海底新朋友,你们真的记住它们了吗?小动物们说想跟大家玩一玩归类小游戏,这是谁的活动特点?
学生上台把海底动物的活动特点贴在对应的海底动物图片下面。
(五)提炼写作方法
1.展示游戏结果
2.再次点明“举例子”。
师:恭喜你们全都答对了,看来你们是真的很喜欢这些小动物。
师:老师还有一个疑惑,海底有这么多形形色色的动物,作者为什么偏偏选择海参、梭子鱼、章鱼乌贼和贝类来写?
师:你们看有快的、有慢的,有向前的、有向后的,有动的、有不动的,这些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例子,这些例子可以让我们比较全面地了解海底动物的活动方法。所以我们在举例子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去突出关键语句。
五、学生自学,探秘海底植物
师:作者在介绍海底植物的时候也是这么做的,下面让我们再一次体会一下这种写法。现在请你们先齐读第五自然段。
(一)制作思维导图:抓住第5自然段关键语句,再完成思维导图。
师:思考好的可以举手示意。
生:关键语句是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
师:作者围绕着这句话举了什么例子?
生:色彩和大小。
师:有什么颜色?褐色、紫色、红色,真是多种多样。
师:作者还举了最大的海藻和最小的海藻的例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的写法让读者非常直观的感受到海底植物的差异。
(二)学以致用,巩固所学
1.生自主完成学习单上的小练笔。
师:这样的方法你们学会了吗?光说不练假把式,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以致用。请你完成学习单上的小练笔,用举例子的方式,将“天上的云彩千变万化”这一句写清楚。
2.出示共评标准,师生、生生共评练笔成果。
老师刚刚在下面发现了几位有灵气的小作家,让我们用掌声邀请他们上台进行展示。
美文赏析的评价标准
1.书写工整,书面整洁。(☆) 2.语句通顺,语言优美。(☆) 3.举例恰当,紧扣关键句。(☆)
评价方式: 我给这个同学( )颗星,因为他做到了( )。 我觉得这位同学这一句写的特别( ),让我感受到了( )。
师生共同赏析,选出师生评价最高的美文。
师:我们一起来赏析这个句子,在这个句子中,它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云彩的千变万化?这是什么?
3.给优秀的小作者颁发星星奖章,并请学生进行朗诵。
恭喜这位同学赢得了同学和老师的一致好评,获得了老师的星星奖章。
这篇小练笔实在写得太美了,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六、拓展延伸,探秘海底矿物
(一)师小结课堂:
这节课,我们乘着潜水艇,首先感受了海底光线的变化、聆听了海底的声音,接着,我们认识了形形色色的海底动物,发现他们的活动方法各不相同,我们探寻了千姿百态的海底植物,同时在这里我们重点学习了把关键句写清楚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在课文的第六自然段还提到了海底的矿物资源,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知道了海底里蕴藏着丰富的矿物,有煤、铁、石油和天然气,还有陆地上储量很少的稀有金属。等等等,远不止这些。
(二)布置创意作业
所以本站的隐藏小任务就是——请大家课后自行开动潜水艇,继续探秘“海底矿物”,并将你们探索到的奥秘制作成“海底矿物小报”,看看谁最有探险精神。
板书设计:
23 海底世界
光线 黑暗
声音 窃窃私语
景色奇异 动物 活动各不相同
物产丰富 植物 差异大
矿物 丰富
说明方法:☆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爬 慢 游 快 喷 后退 巴 不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