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紧扣要素学语言 品味“富饶”习表达——《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写景的经典文章,陪伴了我们几代人的成长。它结构清晰,语言优美,从海水、海底、海岛三个方面向我们描述了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是学生构建段落学习语言的好文章。在统编版教材中,它位于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热爱祖国山河,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并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展开写。【学情分析】新课标要求,中段的学生要学会在课文中积累优美词句、精彩语段,并能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这些语言材料。三年级的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也已经具备了关注具有新鲜感的词句、用多种方式去理解课文难懂词语的方法,但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和情感方面还比较薄弱。【学习目标】1.认识“饶、优”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参”,会写“优、淡”等13个字,会写“位于、部分”等16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是从海水、海底、海岛这三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能发现第5自然段是围绕关键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来写的。3.能选择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4.学习课文写法和积累优美语句,完成课堂小练笔。【学习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并抓住关键词句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学习难点】借助关键句,学习围绕一个意思把它写具体。【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饶、优”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参”,会写“优、淡”等13个字,会写“位于、部分”等16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清文章结构。3.抓住关键词语“五光十色、瑰丽无比”,通过小组合作理解西沙群岛的海水色彩不同的原因。【学习重点】正确读写生字、新词,初步理清文章结构。【学习难点】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海水的特点。【教学资源】PPT课件、图片、背景音乐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了解位置1.播放图片,学生欣赏。在我国南海的西北部,有一群岛屿,像颗颗珍珠浮于万顷碧波之中,那就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岛。2.揭题、读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读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2.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边读边想刚才提出的问题。3.检查自读情况,学习生字。(1)出示会认生字,多种方式朗读识记。(2)识记多音字“参”。(3)出示会写字,学生朗读、识记、扩词。(4)重点指导“挺、鼓”的书写。三、再次读文,理清结构1.读文后思考:课文主要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从哪几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师引导:第一句告诉了我们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第二句话是全文的关键句,总领全文,课文就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2.师生交流,相机板书。3.梳理板书:课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描写了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四、品读第二自然段,感受海水的美1.自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西沙群岛的海水有什么特点?2.合作学习: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为什么会呈现出五光十色?3.汇报交流,其他同学补充。(1)同桌展示朗读、汇报原因。(2)能用上关联词“因为……所以……”说清楚海水色彩不同的原因。(3)指名读。4.小结:这一自然段先用“五光十色、瑰丽无比”两个词语总写西沙群岛海水的特点,再写海水的具体颜色和呈现出色彩不同的原因。5.师生配乐合作读。五、谈谈收获,总结课文六、作业设计1.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句摘抄下来。2.练写生字。七、板书设计18富饶的西沙群岛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海水 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在朗读、想象画面中感受西沙群岛的富饶与美丽。2.借助关键句,学习围绕一个意思把它写具体。3.积累优美词句,体会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学习难点】借助关键句,学习围绕一个意思把它写具体。【教学资源】PPT课件、任务单、海底视频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巧揭题同学们,刚刚有同学和我说很喜欢西沙群岛,特别想去看一看。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继续走进西沙群岛,去领略它的迷人风光。二、闯关比拼,入西沙1.词语大比拼。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 相互交错成群结队 各种各样 飘飘摇摇鸟的天下 茂密的树林 厚厚的鸟粪(1)让学生认读词语。(2)观察词语,说发现。【设计意图:有意识引导学生去发现并梳理,学会分类积累词语,有助于学生了解课文是从“海水”“海底”“海岛”这三方面来描述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2.导图助理解。【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词,梳理文章脉络。】3.关键句明意思。(1)PPT出示第5自然段,学生自由朗读。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2)根据泡泡框的提示语,找一找,这段话又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3)为什么说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从文中圈画出相关的词语读一读。(4)师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4.结合交流平台,进一步了解关键句。结合交流平台的内容,让学生去发现和了解关键句的位置、特点和作用。【设计意图:依据单元整体教学理念,整合学习内容,进一步强化语文要素,梳理总结,提炼学习方法。】三、 定点聚焦,品西沙1.潜入海底,感受“富饶”。(1)默读3、4自然段,感受西沙群岛的富饶。(2)思考:这两个段落写了哪些海洋生物?从文中圈画出来。(3)学生反馈,教师相机板书。(4)说说海底生物的特点,动作演读。2.研读文段,品读“富饶”。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1)PPT出示第4自然段,全班朗读。(2)找一找这段话的关键句,体会鱼的特点。(3)小组合作学习。①出示学习任务单,完成表格。鱼的特点 从文中找关键词②PPT出示合作要求。③小组汇报,师生评议。(4)学习夸张句。(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3.深入悟情,体会“富饶”。【设计意图: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培养学生表达、交流、合作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化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和体验者。】4.借助关键句,述说“富饶”。(1)发挥想象,说一说鱼“好看极了”还会有哪些姿态?(2)小结:写事物时借助关键句,抓住能表现事物的特点来描述会更生动,事物才更具特色,惟妙惟肖,我们也能读得活灵活现。【设计意图: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和兴趣,从想象到表达,从认识关键句到借助关键句,学生的学习就有了支撑。】四、运用关键句,写西沙1.观看视频。2.提供框架。(1)写什么?要求:能围绕一个意思写。(颜色、样子、神态、动作……)(2)怎么写?运用优美的词句,写生动。(“……像……”“有的……有的……”)3.完成小练笔:选择一幅喜欢的图用几句话写一写。【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妙,加强阅读与表达的关系,促进读写结合,提升习作能力。】4.师生评价。评价表 ☆☆☆ 能围绕一个意思写。 我得 ( )颗星☆☆☆ 能运用优美的词句,写生动。 【设计意图:从积累、运用、提升这三个维度设计评价表,体现了“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理念,将评价贯穿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学生从被评价的对象转变成参与评价的主体,从而感受学习的快乐!】五、总结延伸,赞西沙1.西沙群岛是那么美丽,那么富饶,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让我们带着对它的祝福,一起朗诵最后一个自然段。(PPT出示第6自然段)2.全班齐读。3.播放西沙群岛的风光视频。4.小结: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虽然它与我们远隔万里,但它是我们的海防前哨,是祖国永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出示单元导语,师生深情朗诵)祖国,我爱你。我爱你每一寸土地,我爱你壮美的山河。【设计意图: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诗歌是情感的语言。在情境中,师生一起体验,升华情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热爱的情感。】五、作业设计1.摘抄文中的好词好句。2.选择你喜欢的部分,向家里人介绍西沙群岛。3.完善自己课上的小练笔。【设计意图:落实“双减”政策,结合学情,尊重差异,设计分层作业,形成训练的梯度。】板书设计【设计意图:板书设计图文结合,形象生动,紧抓关键词,是作者“文路”、教师“教路”和学生“学路”的体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