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体设计概览单元名称: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 部编版 对应章/课时 第三单元/ 13一、你敢挑战吗?基于单元整体解读,确定本单元的主题为“我骄傲,我是中国娃”为学习主题“,形成核心任务为“在语境中识字学词,借助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在发展识字能力的学习活动中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二、你将学哪些知识?(画一张内容纲要图,包括各课时主题及其关系。)三、期望你学会什么?1.在单元“我骄傲,我是中华人”学习主题中,激发学生识字、写字、诵读、积累、探究的兴趣。2.借助韵文、图片、形旁与字义的联系等多种方法,发展识字能力。3.在语言环境中感受汉字魅力,了解汉字文化发展,积累富有民族语言特色的词汇。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单元课文,初步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和文化的悠久。5.联系生活实践,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探究活动,内化爱国情感。给你支招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一个识字单元。本单元围绕“传统文化”这一主题,编排了《神州谣》《传统节日》《“贝”的故事》《中国美食》四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和《语文园地三》。单元内的各项学习材料,在同一主题下,分别从歌谣、节日、汉字、美食等不同角度具化了“传统文化”的内涵,旨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切实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除教材外,我们可以组织孩子们一起收集传统文化的相关资料,如传统节日风俗、传统小吃、传统童谣等。单元第8分课时学历案课时8名称:探品“中国美食”1.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地读好“凉拌菠菜”等11道美食名称;(2)运用多种方法识记本课生字,读准多音字“炸”,会写“烧、烤、”这两个带有火字旁的字;(3)通过微课小视频,发现偏旁偏旁“火”与“灬”的联系;(4)了解、热爱中国美食。2.评价任务(标明在学习过程的何时运用;说明任务运用所需要收集的信息;需要明确依据所收集的信息可以选择的学习进阶预案。)(1)正确报读菜名,读准字音,读懂菜肴。(检测目标1)(2)通过学习烹饪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烹饪方法的掌握。(检测目标2)(3)通过微课视频,突破本课的易错字,并及时评价学生的识字妙招。(检测目标3)(4)设计菜单,加深对中国美食的了解和运用。(检测目标4)3.学习过程(每课时一般安排2-4个任务或环节,前面加上热身,后面加小结。)热身:课前游戏《谁藏起来了》任务一:中国文化“我”代言导入课题:以动画人物冰墩墩作为代言人,带领学生作为中国文化宣传使者来向外国小朋友介绍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文化,可以从了解中国美食开始。(播放视频)“ 大家好,我是冰墩墩,作为北京冬奥运会的吉祥物,我还是中国文化的宣传大使哦,冬奥会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们,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今天许多外国小朋友也来到咱们这,就让我们做一回文化小使者带外国小朋友也来了解一下中国文化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任务二:中国美食我来报(1)自由读菜单。(2)抽生读,正音,识记生字。菠:怎么记住它?形声字。蘑菇:轻声,怎么记住它?总结形声字识字方法酱:你还知道什么酱?(出示图片,生活识字)炸:多音字教学。(音随义走,以义定音)(3)齐读菜单。(4)去掉拼音同桌合作读。齐读。(5)给菜单分类:菜;主食。任务三:烹饪方法我来认⑴每道菜都有烹饪方法。它们是怎么烹饪的呢?①师先示范圈烹饪方法蒸饺是蒸的,水煮鱼是煮的,小米粥是煮或熬的。②生圈一圈其他的烹饪方法③生汇报拌 煎 烧 烤 煮爆 炖 蒸 炸 炒⑵仔细看部首,有什么发现?(多有四点底和火字旁)⑶为什么烹饪方法多有四点底和火字旁呢?①看微课,明字理。②去拼音,认读。③链接百花园三“我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含“忄”“心”“刂”“刀”与什么关?怒 恋 感 慌 惊 怕 刺 刮 剑 分 剪 切⑷巩固认读烹饪方法的字①同桌合作你指我读认读烹饪方法的字②看视频,根据烹饪方法贴烹饪方法字卡任务四:特色美食我推荐⑴示范:冰墩墩设计东方套餐美食。通过冰墩墩示范介绍东方套餐美食,链接百花园三:识字加油站表示食物味道的词语:甜津津 酸溜溜 辣乎乎 香喷喷 油腻腻 软绵绵 脆生生 硬邦邦⑵小组合作:用烹饪方法字卡和原材料字卡,拼组,设计东方套餐⑶小组展示。汇报格式:这是我们小组设计的东方套餐,有( )道菜和一道主食。第一道是( )的( ),第二道菜是( )的( ),主食是( )。外国小朋友吃了肯定会很( )的。任务五:中国汉字我写好识字:烧、烤、⑴写字三看(一看结构,二看占格,三看关键笔画)指导口诀指导:左点压线右撇高,火做偏旁捺变点,撇画穿插火下面。⑵师示范⑶生写⑷展示评价五、作业我会做(舌尖上的汉字)小小汉字发现者小项目研究又向我们征稿了,请同学们找找跟食物有关的汉字,接下来并查一查跟汉字有关的资料,做一个小小汉字广官员!单元学后反思1.单元设计依据课标要求这个单元在课程内容上属于“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这个学习任务群在新课标第一学段学习内容指出:尝试发现汉字的一些规律,初步学习分类整理课内外认识的字,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发展独立识字能力;诵读、记录课内外学到的成语、谚语、格言、警句、儿歌、短小的古诗等,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成自主积累的习惯。因此教学建议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识字内容,选择适宜的学习主题,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写字、诵读、积累探究的兴趣,并注意将语言积累,梳理与体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引导学生在识字、写字、语言积累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激发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这个单元与课程标准所提示的学习内容一致、目标一致。课文以简洁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壮美的祖国山川、熟悉的传统佳节、神奇的汉字和丰富的中国美食。在识字的同时,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学情分析本册识字单元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在一年级对汉字的偏旁、结构、汉字的构字原理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针对二年级合体字增多的情况,进一步强化了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规律的教学,并充分利用这些规律,引导学生大胆地猜读生字、自主识字。2.单元设计创意(围绕一致性、情境创设、任务分解、进阶理解、作业设计、反思设计等方面说说此设计的创意。)本次大单元教学的设计是基于《语文课程标准》(2022)的“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这一部分的建议来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以“传统文化”为主题,设计单元的整体情境、细化具体任务,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在单元主题情境中,聚焦“我骄傲,我是中国娃”这一大任务,将本单元学习内容整合为“三个任务,六个活动”,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综合性、自主性的学习任务,引发学生主动、深度的学习活动,以实现语文学习的多元价值。将《神州谣》作为单元开启课,引导学生“走进我的祖国”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随后学习“十二生肖”联系自身,绘制“我”的介绍名片。在任务二“探中华文化为活动”中,把识字2、识字3、识字4内容汇总到一个大任务内学习,以“探中华文化为活动”主线,把识字2《传统节日》作为任务先导,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了解传统节日习俗,紧接着现讲识字4《“贝”的故事》,初步了解汉字背后的故事,链接《语文园地》字词句运用,对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进行初步感知。在《中华美食》的主题图文词串中,再去了解汉字,去了解汉字中形声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学生的探究兴趣就会更加高涨,而这一单元语文园地中的“识字加油站”也是与美食相关的内容,这样的融合就会让整个教学变得更加立体,并且将语文园地中的“我的发现”进行链接,进一步巩固形声字形旁表义的含义。任务三“立远大志向”,通过分享“中华文化宝典”“畅谈我的未来”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灿烂辉煌。真实明确了学习任务之后,任务的推进、活动的展开,一切都指向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这个单元教学任务环环相扣,由学到用、读写相依,促进进阶地学。纵观本课例几个学习活动的设计,体现了大单元学习任务完成的全过程,从学习历程上看,学习知识、建构知识、运用知识,是学生能力逐步进阶的过程;从素养发展的角度看,把真实的生活带进课堂,使学习活动接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和真实的问题,使学习任务富有意义,富有情趣,也更利于引发学生进行主动、深度的学习,以实现语文学习的多元价值;从发展核心素养的层面看,在学习中落实了语言运用、培养了文化自信,在活动中锻炼了思维能力,以实践活动促进了审美创造的培养。3.教学实施建议(为新手教师或采用别人设计的学历案的教师提供建议。)信息技术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这是优化课堂的出发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落脚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个体活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的交替和补充,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过程。山区学校的学生甄辨信息的能力还比较弱,教师应该为学生组建适合课程内容的资源库,这样学生检索信息和查找资料会更加快捷、有效。本节课结合大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出适合二年级学术的课堂实践活动,以趣味、生动的教学环节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参考资料粤教翔云资源平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