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三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三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选择性必修三《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 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教学设计
教学模式
“大单元+项目式”教学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单元主题统领下的单课主旨、逻辑框架第五单元的专题围绕古代、近代现代三个时代一些重大战争对文化和经济社会的破坏,甚至造成文化断裂的同时,但同时在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契机,从而促进人类文化的交融变化发展而展开,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有两个子目,即“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这两个子目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本课的重点是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两个子目的内容都是这节课的难点。课标要求、学习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的就是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以历史发展的目光,了解历史上的战争,在造成巨大破坏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交融,推动了新的文化现象的形成。学生情况分析上课班级是河源市高级中学平行班,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古代世界史是学生学习的薄弱模块,即使学生在初中时期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学习,但是因为时间和地域的差异,部分学生对这部分历史的了解和认识较中国史而言有些困难。因此本课的学习更需要驱动学生从课本基础入手自主探究,深度学习引领下的挑战性学习。
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用好新教材 落实新课标知识目标:通过了解历史上的著名战争,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造成的文化断裂;认识战争在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学科素养目标:采用教材配备的历史地图册中亚历山大远征示意地图、教材“学习拓展”史料、本单元课程标准,让学生尝试命题,鼓励学生搭建协作学习,以尝试命题的形式,驱动学生熟悉课本、解析课本,应用课本、落实课标。学生在尝试命题的过程当中通过课本了解亚历山大远征和蒙古西征的战争过程,理解这两个战争对欧亚大陆地域文化产生的重大影响,能够在试题中应用基础知识,认识到亚历山大远征对欧亚大陆形成的希腊化世界出现了东西方文化第1次大规模深层次的融合,蒙古西征将欧亚大陆的很大一片地区置于蒙古帝国统治之下,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直接交流。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从学业质量水平层级目标,水平1、2、3、4之3、4。希望部分同学能够在命题中突出并升华本单元主题,了解战争是人类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基本方式和途径之一,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让学生认识到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都为创造人类文化作出了贡献。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形成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的正确文明观,进而树立学生热爱祖国和关心人类共同命运的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教学难点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课堂模式:项目式课堂探究,采用教材史料及课程标准内容为材料,学生命制一道主观题。课堂展示命题成果,并且小组之间互评。学习形式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板书设计
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 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古代战争对地域文化的演变的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通过两张图片及一段文字材料趣味引入新课 考古学证明人类诞生以后 , 至今已有300万年,而人类文明的历程才不过占其1/300。在今天伊拉克及其周边地区的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史称美索不达米亚,曾经是人类文明最密集的地区,距今8000年到距今2000年,从苏美尔文明到巴比伦文明,再到波斯文明,中间6000年,竟有至少6个文明体生存发展过,它们都是相当复杂的社会体系,文字、国家形态、金属冶炼和城市等,人类文明的要素一应俱全。但是,它们都不存在了,为什么 用“战争与文明”的网络游戏给这一代人在虚拟世界中体验战争获取征战天下的成就感,对照古代世界主要的文明在战争冲击之下中断和消失的一段史料,带动学生对于战争的反思以及思考战争对文明、对文化的影响。
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 【阅读梳理】认真阅读第五单元导语内容,梳理出本单元主旨,史观? 结合教材单元导读,提取材料信息,概括单元主旨,指出的单元表述的史观角度,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客观理性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思考:古代世界大规模扩张战争有很多,为什么选这两个? 记忆,练习带问题阅读教材和PPT图文材料,带问题阅读教材,简要归纳出答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辨析能力通过教材出现的重大历史事件梳理时间轴,认知两个子目的逻辑关系及时间图片和文字材料,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三、古代战争对地域文化的演变的影响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引:参考高考试题常规设问,比如内容、措施、过程、特点、异同、原因、背景、影响、评析、认识、作用、意义等;答案表述一定要先参考课本、材料,最后做补充;当堂手机拍摄学生命题成果,通过WPS网络同步功能,多媒体课件同步展示学生小组合作成果:学生成果展示及互评:选2个小组展示成果,指导学生从考查哪些必备知识点?主要考查哪些关键能力、学科素养角度展示本小组命题的思路;另选2个小组分别评论,指导学生从是否严格落实命题要求、参考答案是否源自课本、命题是否符合新高考规范、是否有创新之处等方面评价,约定每个代表发言不超过2分钟。 【命题要求】利用材料一、二、三,设置一个到两个设问,一个设问中可包含1-2个小问题;并简单列出参考答案,命题必须突出考查本课教材基础知识;以小组分工合作方式完成,限时15分钟完成,文字呈现小组完成的成果。2个小组展示成果(考查哪些必备知识点?主要考查哪些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另选2个小组分别评论(是否严格落实命题要求、参考答案是否源自课本?命题是否符合新高考规范?是否有创新之处?),每个代表发言不超过2分钟。 用教材配备的历史地图册中亚历山大远征示意地图、教材“学习拓展”史料、本单元课程标准,让学生尝试命题,鼓励学生搭建协作学习,以尝试命题的形式,驱动学生熟悉课本、解析课本,应用课本、落实课标。学生在尝试命题的过程当中通过课本了解亚历山大远征和蒙古西征的战争过程,理解这两个战争对欧亚大陆地域文化产生的重大影响,能够在试题中应用基础知识,认识到亚历山大远征对欧亚大陆形成的希腊化世界出现了东西方文化第1次大规模深层次的融合,蒙古西征将欧亚大陆的很大一片地区置于蒙古帝国统治之下,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直接交流。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命题为手段,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师生评价贯穿于本节课的整个过程。主要针对学生将所学历史知识与技能运用于解决具体问题时体现出的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在评价过程中,随时发现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创设问题情境、解决问题等方面出现的不足,及时加以改进,保障本节课的课程有效实施。
课堂小结 根据同学们命题中考核的课本内容,再梳理基础知识,将课程标准内容变式成课堂学习自查问题,回扣并深化课本基础知识:本课讲了哪些历史上著名战争,为什么选这两个,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有哪些表现?战争与区域文化发展的关系? 本课讲了哪些历史上著名战争,为什么选这两个,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有哪些表现?战争与区域文化发展的关系?
教学反思
项目式教学是当前双新课的一个趋势,这节课是这一模式的初次尝试,项目式教学的初探,在项目的设计、实施、和评价不够成熟和完整;课堂上采用项目式主题设计上,还没能走做到充分了解上课学生的学情,其次采用了课本的素材让学生命题,这种任务驱动性形式的设计还可以更开放性、挑战性、有意义方向探索;我们的学生需要去适应新模式的课堂,老师还需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细化分解,明确问题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在小组项目式探究的方法、以及找到问题和制定解决问题方案等;
PAGE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