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五四运动教学设计【教学任务】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史事;理解五四精神的内涵;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教材分析 《五四运动》是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的第13课。它上承新文化运动,下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本课,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相当重要。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但对历史问题的理解仍缺少辩证性和全面性,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仍存在一定的的片面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仍需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核心素养 1.【唯物史观】运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有关理论来评价五四运动,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时空观念】使学生认识五四运动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3.【史料实证】通过阅读史料和提取《五四运动》《上海商人罢市游行》等图片中的信息,引导学生掌握五四运动的爆发、扩大、胜利和意义。4.【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及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培养学生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5.【家国情怀】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五四运动时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抗争,培养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少年要弘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教学重点 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分析它对中国革命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教学难点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是本课的难点,需从五四运动的性质、主力、领导阶级和影响四个方面来分析。【教学流程】环节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讲授新课 【展示门口易测扫描结果-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导入: 时政导入:新华社报道,在1万多名医护人员中,其中大多都是90后和00后的青年,她们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勇于承担,奋战在抗役一线。新课讲授:一、弱国无外交——五四运动的背景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以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为首的同盟国和以英、法、俄三国为首的协约国掀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作为协约国联盟的一员参与到了这场战争中。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1919年1月至6月,中国以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身份参加了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提问:中国代表团在首席代表陆徵祥的带领下提出了哪些要求?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提问:可是巴黎和会会接受中国的正当要求吗?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为何还是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中国外交失败说明了什么问题?结论:弱国无外交,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索。二、青年有热血,国民有担当——五四运动的爆发与扩大【自主学习】请同学们根据课本P60-P61并结合数字故事,完成表格,梳理五四运动两大阶段的变化。过渡语:下面我们来看看当时的中学子们是如何应对这场外交失利的。播放历史数字故事——《五四运动》。1.结合口号分析五四运动的性质五四运动的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P612.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是什么?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实现了吗?3.思考: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是什么?三、民族有希望——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一)【合作探究】请同学们结合课本P61-P62并根据材料分析五四运动的意义:材料一:1917~1921年《新青年》杂志的主题统计 介绍马克思主义西方习俗礼仪国事要闻文章数量(篇)36530材料二: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部分学生领袖便“出发往民间去”……与其说这是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材料三:五四运动时期虽然还没有中国共产党,但是已经有了大批的赞成俄国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五四运动是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1921年党的成立……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材料四: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周恩来【补充】新旧民主革命的比较(结合课本62页注释部分)【归纳总结】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①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②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③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百年精神,薪火永传承】——五四精神【视频】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的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五四运动时,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四、本课小结五、习题巩固闯关环节(一)——最强王者 【3道题-使用应答器】1.(2022·广西百色·6)以下是某同学在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据此推断,其探究的主题是( )A.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程 D.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2. 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部分学生领袖便“出发往民间去”,跑到工人中去办工人学校、工会,后来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骨干。这说明( )A. 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 B.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 C. 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D. 五四运动前期的主力是学生,后期的主力是工人3.《中共党史资料选编》中写道: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这说明( )A.俄国十月革命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B.知识分子倾向俄国和社会主义C.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条件 D.知识分子成为了革命的主力军闯关环节(二)——最强王者 【6道题-希沃闯关小游戏】1.(2020湖北鄂州4)“五四运动不仅有青年学生的参与,广大工人、商人、教师、市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相互呼应,取得了运动的初步胜利。“材料表明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在于( )A.社会各界形成合力 B.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C.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D.中国人民开始觉醒了2.我们要弘扬五四精神,其精神核心是( )A.人文主义B.民族主义C.国际主义D.爱国主义3.(2022·四川达州·5)一战后,在巴黎和会上英美法等帝国主义国家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属于该运动的口号有( )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②“反对华北自治” 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④“誓死力争,还我青岛”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4.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准备,为新的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新的革命斗争”是指( )A.旧民主主义革命 B.人民解放战争C.新民主主义革命 D.社会主义改造5.(2021·湖南中考真题)在五四运动中学生们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等口号,单从口号中我们可以看出五四运动( )A.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B.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C.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6.(2021·黑龙江中考真题)五四运动后期,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A.武汉 B.上海 C.南京 D.重庆 利用门口易测检测学生预习情况,课堂中有针对性讲解。时政导入,联系生活。【通过手机操控多媒体】回顾一战结束后在巴黎召开的解决战后问题的“和平会议”,引导学生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通过数字故事,创设历史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怀,在故事中深刻体会五四青年的青春热血。【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手机拍照上传学生优秀作品,并让学生上台分享观点。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及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培养学生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视频情感升华: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青少年要弘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历史学科与信息技术结合,增加课堂趣味性,调动学生积极性,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第3题为门口易测检测结果错误率较高,学完本课当堂检测。增加游戏环节,将历史学科与信息技术相结合。通过竞赛游戏,增加课堂趣味性,调动学生积极性,寓教于乐,同时检测学生学习成果。板书设计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了解,紫金县革命烈士刘尔崧先生在五四运动中做了哪些贡献呢? 结合当地历史,贴近学生生活,培养学生家乡历史情怀。教学反思 1.学科与信息技术融合要恰到好处,不能过多使用,本末倒置。2.教学选取素材要紧扣主题,科学合理3.要更突出学科的重难点4.要坚持以教材为主,为教材服务,为课堂服务5.要坚持有温度的课堂。参考资料毛泽东 周恩来 蔡和森 瞿秋白PAGE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