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 19 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教学设计课题 第 19 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历史教材 八年级下册 课时 1 学时 授课人内容分析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了解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本课是第六单元的第二课,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的改善提高。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休闲娱乐也成为人们正常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不断加大对交通运输和电信事业的投资,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便利了人们的 生活也改善了人们的观念。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的历史学习,八年级学生无论在学习方法还是知识的积累上,都有了初步的基础,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这个年龄的学生抽象思维开始发展,但仍然相对较弱,仍以形象思维为主,虽然参与意识很强,但却缺乏理性的思考和分析。对生活习俗 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而不会对其内涵和历史意义进行深度思考。学习目标 通过三代人的生活变迁对话,运用大量图片,对比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食住行用和交通通信的变化。(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知道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认识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强国之路,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家国情怀)重点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衣、食、住、行、娱乐等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难点 人们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认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新课导入视频播放《改革开放后我的家庭生活》导入新课 学生观看视频 通过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视频展示,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思考人民生活发生变化 的原因。二、展示学习目标1.知道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理解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知道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发生巨大 变化的原因。(唯物史观) 齐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明确目标,进一步熟悉所要学习内容。3.通过学习,认识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强国之路,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家国情怀)三、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 日常生活的变化1.学生自学:阅读教材,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用各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到 20 世纪末,我国在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 1.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 人 们 日 常 生 活 (衣、食、住、行) 1.通过视频与图片相结合的方式, 更加生动形2.视频、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 有哪些变化并完成 象的展示人们日表格。 常生活在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加深学生的认知印象。3.出示表格,读教材,分组讨论完成表格。请同学们结合教材比较一下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方 面的变化。目标导学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一)交通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我国在交通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 引导学生思考:交通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2. 学生自主阅读教 2.通过学生自主材完成填空并思考交通事业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阅读教材作答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二)通讯教师引导:指导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课上分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状况。 引导学生思考:通信事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3.培养学生的时3. 学生联系自身实 际情况回答通讯的变化,并思考通讯事业的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空观念,通过学生联系实际,让学生深刻体会通信事业发展对我们生活的重大影响。3.制作希沃竞赛游戏,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4. 派学生代表上讲台参与游戏竞赛。 4.通过游戏活跃课堂氛围,借助希沃白板的功能,检测学生的目标导学三:分析原因 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通过出示两则材料,小组合作探究分析人们生活发生巨变 的原因。 略。5. 学生分组讨论根据史料作答并利用希沃计时功能给学生设定一定的讨论与思考时间。 5.出示材料,提高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核心素养。以史料分析人们生活发生巨变的原因,认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与正确性。四、思考与收获6. 学生独立思考今 6.这个是本节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学到了什么内容呢?有什么心得体会呢? 日所学的内容并组 织语言作答。 的重点也是难 点。老师将引导学生去探索实现目标。通过联系现实,让同学们更好理解这些巨大变化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实施,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奋斗。让学生对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心存感恩,倍加珍惜,树立独立奋斗之志。五、课堂小结与练习(一)课堂小结 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质量提高了,交通、通信体系更加完善。而这些巨大变化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实施,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奋斗。它是老一辈革命先烈、仁人志士伟大梦想的实现,也是我们继续阔步前进的起点和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梦是文化强国梦,经济富民梦,也是民族复兴梦,中国梦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奋斗目标和精神追求! (二)课堂练习 1、2019 年暑假,一位外籍教师带着家人到河源万绿湖游玩,下列生活情景他们不可能看到的是( ) A.用布票买衣服 B.穿现代服装 C.住小洋楼 D.用微信支付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总量不断增长,消费结构也不断优化。下列关于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部分紧俏商品凭政府发放的票、证购买 B.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C.休闲娱乐开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D.信息传递快捷、简便,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3、河源 5G 网络已经正式商用,河源主城区将在 2020 年实现 5G 网络信号全覆盖。这反映了河源人的社会生活中哪个方面的情况( ) A.通讯 B.习俗 C.住房 D.交通 4、30 多年前,李师傅结婚时购买的“四大件”是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和收音机。现如今,李师傅的儿子结婚所购买的“四大件”是彩电、冰箱、洗衣机和电脑。和李师傅家一样中国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是在( )A.三大改造完成后 B.改革开放以来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分层作业(一)、必做题:完成练习册第 19 课内容作业布 (二)、选做题:置 1.当一回小记者,采访你的长辈,了解一下改革开放前后你家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都有哪些变化?2.写一篇小论文。提示:根据今天所学内容,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本着高效课堂“二环六步”,即:三步:预习、展示、反馈:六环:预习检测、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达标检测、整理归纳的理念进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得法、学生活动有效、体现学生主体性。我努力改变学生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我认为本节教学设计的成功之处在于,课前师生充分准备,课中教师"导”的得法、学生活动有效,课后进一步拓展延伸。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活动为主。但是,在本课的教学过程当中,还是存在很多不足与完美课堂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本课存在的不足:1、很多同学设计收集的资料太多而不能细细展示。2、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以及学生人数多,不能很好的照顾到每位同学等。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更好的服务课堂、服务学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