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竹节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能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快速读课文,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阅读,达到阅读目的。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童年的时光是美好的,童年的生活是自由快乐的。【教学重难点】1. 根据课文导语中给出的三个不同任务,采取不同的方法阅读课文;2. 练习生活实际,感受童年的时光。【教学过程】一、回顾学习策略1.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今天我们再串个门,走进《竹节人》。(齐读课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36页。2.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完成了任务一。你学会了那些阅读方法?3.第二、第三个任务的阅读方法是什么呢?答案藏在课文后的这几段话里。请同学们来读读这两段话。你找到阅读方法了吗?二、新运用策略,学习新知(一)完成任务二1.今天我们就按照课后提示的阅读方法,继续学习课文。传统玩具——竹节人到底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乐趣?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圈画品味乐趣,然后交流分享体会。2.浑身疙瘩肉,是什么意思?通过读文段就明白了,就是浑身肌肉的意思。细品语言还真有趣的。3想到竹节人对打时不知疲倦的样子,其实也反应出了孩子们在玩竹节人时的痴迷,忘记了疲劳,我们还可以通过想象的画面来体会。这也是阅读方法。4.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俨然是什么意思?5.你读出了玩竹节人热闹的场面。孩子们下课时玩,上课了,意兴依然不减。(二)学生们斗竹节人想不想体验一把玩竹节人的乐趣。(玩竹节人)(三)完成任务三1.接下来完成第三个任务:讲一个关于老师的故事。你们打算用怎样去完成呢?(要关注没收玩具、玩玩具的内容,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把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2.下面四人以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三,然后派一名代表来讲一讲。小结:同学们,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简洁地说也可以详细地说。只要能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故事说清楚就可以。同学们,我们三次拜访了竹节人一文,完成了三个阅读任务,你学会了哪些阅读方法?三、回顾总结,提炼方法我们学会了带着目的阅读,快速读文,寻找内容,细读重点部分,提取关键信息、抓住关键词句、梳理故事情节等多种阅读方法。同一篇文章,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会有所不同。这就是我们这篇课文的内容。四、布置作业课后完成小练笔:简单介绍你玩过的一种游戏。五、板书设计提取关键信息有目的地阅读—浏览—细读 圈画关键词句重点梳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