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小学语文 年级 四年级 学期 春季课题 《短诗三首 ——繁星》教科书 书 名:统编版教材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并背诵三首短诗,体会诗歌的韵味; 2.体会诗歌的情感,初步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朗读总目标:真读真听真感受 学习两种朗读方法: 1.相同句式用不同的语调、节奏朗读; 2.借助朗读符号,边朗读边想象画面。教学内容教学重点: 反复朗并读背诵三首短诗,体会诗歌的韵味。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的情感,初步了解现代诗的特点。教学过程一、示范朗读,感受诗歌。 1.师:孩子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繁星》是冰心的第一部诗集,它的主题基本包括母爱、自然、童心三部分。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短诗三首,首先我们一起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听老师配乐范读,边听边思考:现代诗给你的初步感受是怎样的? 2.生回答,梳理出初步读现代诗的感受,并用简单的词语概括。 预设: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悦耳动听、情感丰富...... 3.过渡:同学们的感受很真切,这节课就让我们尽情地朗读来感受现代诗的美吧。 二、指导朗读,读出韵味 (一)读出节奏,想象画面。 1.师:朱光潜先生说,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怎么才能读好节奏呢?请同学们轻声朗读第一首诗,先想想这首诗有什么特点? 预设:这首诗句式整齐,都是“的”字短语,最后一个字都是方位词。(课件5) 预设:这首诗句子优美,节奏感强。 2.师交流引导:请同学们想象作者在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做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生想象画面并汇报。 预设:在一个月明的晚上,冰心与母亲在花园里,在藤萝叶下,诗人坐在母亲的膝盖上,母亲给她讲故事,她给母亲唱儿歌。 4.师总结:这首诗用“的”字短语描述美丽的画面让我们体会到现代诗语言美。现代诗不仅语言美、节奏美,更有浓厚的情感,读时温润心田;还有丰富的想象,仿佛看到画面。(板书:语言美、节奏美) 6.师:美好的夜晚,慈爱的母亲,温馨的画面,让我们用朗读在体会着美好的情景吧。 7.朗读指导:要读好永不漫灭的回忆,读出想象的味道,读这首诗语速要慢一点。请先标示朗读符号,第二句的重音是“永不漫灭”,请在这四个字下面标记重音符号,这首诗第三、四、五句的后面画上↑↓上行、下行语调的符号,在这三句的最后两个字下面画上延长音节符号~~。【出示朗读提示】 8.根据朗读符号,老师范读,生练习朗读,也可以加上手势动作练习。 9.生练读,汇报,师指导。 10.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背诵这首诗,回忆这些永不漫灭的美好…… 11.这首短诗唤起你怎样的感受? 预设:童年的美好,母亲的慈爱。 预设:对母亲的深切怀念。 过渡:这篇课文的第三首诗也是写母亲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你又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三)读出韵味,感受母爱。 1.师:这首诗中“了”“里”两个字出现了两次,这是一种“同字成韵”的写法。怎么读才能更好地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呢?老师教大家读好重音,快看看这首诗中哪个词可以重读? 2.生读诗找词。 3.找到重音,我们就画上朗读符号,把要重读的词语下面画上重音符号“·”。 预设:风雨 巢里 风雨 怀里 4.师范读,引导学生发现,“怀里”这个词老师怎么读?用重音轻读的方法,这样读更能表达诗人的真切情感。 5.生根据朗读符号练习朗读,师恰当指导。 6.体会风雨,读出情感。天上的风雨......鸟儿躲巢里,心中的风雨......我躲母亲的怀里。 提问:诗中的两个“风雨”有什么不一样?(生答) 预设:指大自然中真实的风雨。 预设:指在生活中遭受的失败、挫折和打击。 7.师创设情境后指导学生复沓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师: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走进冰心心中的风雨。1900年出生的冰心,从小体弱多病的她得到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每次生病时,她就会想起,母亲啊……(出示整首诗,生齐读。)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枪林弹雨,百姓流离,11岁的冰心害怕地呼唤,母亲啊……(出示整首诗,生背诵。) 8.师总结:读到这,你又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呢? 预设:真挚的情感——母爱的无私与伟大以及作者对母亲的挚爱。学到这,我们感受到了现代诗的语言美、节奏美,现代诗还有什么特点呢,我们读第二首诗好好感受感受。 (三)读好押韵,体会韵味。 1.生自由读这首诗,想想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这首诗中“光、香、响”这三个字的韵母都是ang,有明显的押韵。 预设:这首诗还采用了反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2.你们真是会读书的孩子,对呀,押韵就体现了现代诗的音韵美。(板书:音韵美)怎么把押韵读好?读出节奏来呢?我们把“光、香、响”这三个字声音洪亮地读出来,再把反问句读好,节奏基本就读出来了。 3.师指导:要读好这几个反问句,老师教给大家一个朗读符号——升调符号,请标记好这个符号(向右上方的弧形箭头),运用它就能更好地读出作者的情感。在“没有光、没有香、没有你波涛的清响”下面画升调符号。朗读的时候,从“没有”这两个字开始就得逐渐提高声调,同时还要做到相同句式节奏和语调的变化哦。 4.生根据朗读符号练习朗读。指名朗读,师相机指导。 5.师:作者面对大海有这么多思考,像潮水一样在脑海中涌动,诗中用哪个词形容这个意思?(预设:思潮。) 6.请想象一下作者面对着大海时的情景,我们一起合作 “连读”来体会作者的“思潮”。老师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女生读第三句,全班同学一起读第四句。 7.师引导:可是有时思潮是起伏不平的,这个问题还没有想清楚,那个问题又来了,咱们用轮读的方法来体现思潮像海浪般涌动的情景。全班同学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读到第四个字时,女生马上接着读下一句话,即读到“哪一颗星”的“星”字时女生马上接着读第三句话,如此类推,我们一起试试看。 8.师总结:同学们,这就是思潮啊,有时接二连三,有时起伏不平。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让我们通过冰心的其他作品加深理解。出示冰心作品,体会诗人情感。 冰心奶奶《往事》中这样写:每次拿起笔来,头一件事忆起的就是海。她在《繁星》(一一三)这样写:父亲呵,我怎样的爱你,就怎样爱你的海。 9.生回答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预设: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冰心奶奶对大海的眷念和热爱。 预设:大海是冰心写作灵感的源泉,是心灵寄托的地方,作者对海有着深深的眷恋与感激之情。 10.引导学生伴随着海浪声,带着冰心对大海无比热爱的情感背诵这首短诗。 小结:在诗人的眼里,大海就像星星一样熠熠生辉,就像花儿馥郁芬芳,这是多么美的意境啊。孩子们,现代诗带给我们的不仅有音韵美,还有意境美呢。(板书:意境美) 11.播放背景视频,全班同学有感情地齐背课文。 三、拓展延伸,主题升华 1.师:冰心的《繁星》一共收录了164首短诗,让我们运用刚才学到的朗读方法,好好读一读冰心奶奶的繁星(二)。 引读:童年是人生的花季,纯洁无暇,但童年是短暂的,于是诗人这样感叹道: 童年呵! 是梦中的真, 是真中的梦, 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2.师生互相引读,师进行朗读指导,引导生灵活运用朗读方法。 3.小结:冰心写的《繁星》内容丰富、寓情于景、寓理抒情,是一部爱的哲学,让我们像在阅读的荒漠中找寻到一片绿洲,得到爱的熏陶,实在太美妙了。 四、总结全文,梳理方法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的收获是什么?出示填空式小结。 2.点名回答。 (1)我们学习了冰心的三首短诗,初步了解了现代诗的“四美”:节奏美、语言美、音韵美、意境美。 (2)学习了两种朗读方法。 相同句式可以在语调、节奏有不同的表达; 借助朗读符号,边朗读边想象画面,体会诗歌的韵味。 3.感受到冰心奶奶对母亲、对大海真挚的情感。 五、布置作业,读写结合 1.仿照《繁星》(七一),在学习单上写下你自己永不漫灭的回忆。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 ) ( ) ( ) 2.课下通过阅读报纸、杂志、书籍等方式,收集喜欢的现代诗,抄在积累本上,标清楚作者及出处,改天进行诗歌分享会。 六、板书设计 (七一) 怀念母亲 《繁星》(一三一) 热爱大海 (一五九) 依恋母亲 现代诗的特点: 语言美 节奏美 音韵美 意境美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