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科学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4节 物质的分类 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2023九上·平湖期中)创造了10909m深潜新纪录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的外壳是由钛合金制造。钛合金属于(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C.合成材料 D.有机物【答案】A【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纯金属、合金属于金属材料。【解答】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答案为:A。2.(2024九上·鹿城月考)分类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A.冰单质 B.石油混合物 C.MnO2氧化物 D.Na2CO3盐【答案】A【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区别于单质)。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的原子组成的以游离形式较稳定存在的物质。单质分为由单原子分子组成的单质和由多原子分子组成的单质。【解答】A、冰是固态的水,水是由H、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分类错误,符合题意;B、石油中含有汽油、煤油、柴油等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分类正确,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锰,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分类正确,不符合题意;D、纯碱是碳酸钠,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属于盐,分类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3.(2022九上·长兴月考)分类是我们经常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若用图所示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则表中的选项与图相符的是( )选项 甲 X Y ZA 有机物 甲烷 酒精 脂肪B 合金 铝合金 钢 氧化铁C 难溶性盐 硫酸钡 氯化银 氢氧化铁D 常见的碱 烧碱 纯碱 熟石灰A.A B.B C.C D.D【答案】A【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A、根据有机物为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分析;B、根据合金中金属元素为单质分析;C、根据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分析;D、根据纯碱为碳酸钠的俗称分析。【解答】A、甲烷、酒精、脂肪都属于有机物,符合题意;B、氧化铁不属于合金,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铁属于碱类,不符合题意;D、纯碱为碳酸钠,属于盐,不符合题意;故选A。4.(2024九上·东阳期末)《天工开物》中记载金属锌的冶炼方法:取炉甘石(主要成分:碳酸锌)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缎红,罐中炉甘石熔化成团.冷定,毁罐取出,即获得金属锌(已知主要发生的反应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炉甘石属于混合物B.该反应中一氧化碳为还原剂C.冷却时锌由液态转化为固态需要放热D.“冷定”后再“毁罐”取锌是为防止锌重新被氧化【答案】B【知识点】凝固与凝固现象;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 根据题干中的信息,取炉甘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锌,获得金属锌的化学方程式,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A.炉甘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锌,还含有其他杂质,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不合题意;B.该反应中一氧化碳是生成物,不是还原剂,故B错误符合题意;C.物质由液态转化为固态时放出热量,则冷却时锌由液态转化为固态需要放热,故C正确不合题意;D.在加热条件下锌会和氧气反应,则“冷定“后再“毁罐“取锌是为防止锌重新被氧化,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5.(2024九上·东阳期末)小科进行实验时将树叶放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中煮沸,叶肉变黄时取出,洗刷干净后制成叶脉书签.下列与制作叶脉书签项目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可以腐蚀叶肉B.制作过程涉及化学变化C.制作完成后废液需回收处理D.固体存放处应张贴如图乙所示标志【答案】D【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常见物质的分类;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钠溶液具有腐蚀性,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A.NaOH溶液具有腐蚀性,可以腐蚀叶肉,故A正确不合题意;B.制作过程,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故B正确不合题意;C.氢氧化钠溶液具有腐蚀性,制作完成后废液需回收处理,故C正确不合题意;D.NaOH固体具有腐蚀性,存放处应张贴腐蚀品标志,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6.(2018九上·东阳月考)下列各组物质中符合“酸、碱、盐、氧化物”顺序的是( )A.H2SO4、Na2O、MgCl2、C B.NaHCO3、Ba(OH)2、Na2CO3、ZnC.HNO3、KOH、Na2CO3、O2 D.HCl、KOH、Na2CO3、SiO2【答案】D【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根据 酸、碱、盐、氧化物定义分析。【解答】A、各物质分类分别是酸、氧化物、盐、单质,不符合题意;B、各物质类别分别为盐、碱、盐、单质,不符合题意;C、各物质类别分别为酸、碱、盐、单质,不符合题意;D、各物质类别分别为酸、碱、盐、氧化物,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7.(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二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复习题)在进行物质分类时,下列各组物质中,后者包含在前者之中的一组是( )。A.混合物和化合物 B.含氧酸和酸C.化合物和盐 D.可溶性碱和碱【答案】C【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根据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分为酸、碱、盐,酸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碱分为可溶性碱和难溶性碱分析。【解答】A、混合物和化合物为并列关系 ,不符合题意;B、酸包含着含氧酸属 ,不符合题意;C、化合物包含盐类,符合题意;D、碱包含可溶性碱,不符合题意;故选C。8.(2021九上·临安期中)推理是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阳离子是带正电荷的粒子,则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酸和碱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和碱发生反应D.碱中都有氢、氧元素,所以含氢、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碱【答案】B【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原子核带正电荷;(2)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3)注意金属氧化物和酸的反应产物;(4)注意分析水是否为碱。【解答】A.原子核就是带有正电荷的粒子,但是它不是阳离子,故A错误;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B正确;C.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故C错误;D.水中含有氢氧元素,但它不是碱,故D错误。故选B。9.(2021九上·临安期中)体操运动员常用一种白色的“镁粉”搓手,去除手上的汗渍,增加掌心与器械的摩擦力。这种“镁粉”溶解性很差,但有很好的吸水性。①向“镁粉"中加入适量稀盐酸,立刻产生大量气泡,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得到无色澄清溶液:②"镁粉”加入适量水长时间煮沸后,滤出白色固体,加入稀盐酸,固体溶解,但不产生气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镁粉”是单质镁B.①②反应都生成了同一种盐C.“ 镁粉”煮沸后滤出的白色固体是碳酸镁D.可以用生石灰替代“镁粉"除去汗渍【答案】B【知识点】盐的性质及用途;常见物质的分类;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碳酸盐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2)根据元素种类和酸的反应产物判断;(3)碳酸镁肯定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4)根据生石灰的安全性分析。【解答】A.向“镁粉”中加入适量稀盐酸,立刻产生大量气泡,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物质中含有碳酸镁,因此该“镁粉”一定不是单质镁,故A错误;B.反应①②都与稀盐酸反应,而物质中又都存在镁元素,因此肯定都生成同一种盐氯化镁,故B正确;C.加入适量水长时间煮沸后,滤出白色固体,加入稀盐酸,固体溶解,但不产生气泡,说明白色固体中不含碳酸根离子,故“镁粉”加水煮沸后滤出的白色固体一定不是碳酸镁,故C错误;D.生石灰可以吸收水分,但其溶于水放热,且生成的氢氧化钙有腐蚀性,所以不能用生石灰替代“镁粉”除去汗渍,会对手造成伤害,故D错误。故选B。10.(2023九上·鹿城期末)类价图反映的是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如图是碳元素的类价图,图中物质“乙”是( )A.CH4 B.CO C.CO2 D.K2CO3【答案】B【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根据图示所给乙物质的类别及碳元素化合价分析。【解答】乙为氧化物,且碳元素化合价为+2价,则化学式为CO。故答案为:B。11.(2023九上·平湖期中)现有锌、氧化铜、硫酸钡和石灰石四种固体,为了区分它们,小阳参照二歧分类检索表制作了一个物质检索表,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表示的是石灰石B.乙表示的是锌C.表中“ ”应该表示为“黑色固体”D.也可根据是否含有氧元素对丙、丁分类【答案】D【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A、甲中含有多种物质,说明其是混合物。B、根据乙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分析。C、根据丙和丁中含有多种元素,丁是白色固体分析。D、根据氧化铜、硫酸钡中均含有氧元素分析。【解答】A. 甲中含有多种物质,说明其是混合物,四种固体中石灰石属于混合物,则甲表示的是石灰石,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 乙中只含有一种元素,锌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乙表示的是锌,故正确,不符合题意。C. 丙和丁中含有多种元素,丁是白色固体,氧化铜、硫酸钡中含有多种元素,硫酸钡是白色固体,氧化铜是黑色固体,则表中空格处应该表示为“黑色固体”,故正确,不符合题意。D. 氧化铜、硫酸钡中均含有氧元素,不能根据是否含有氧元素对丙、丁分类,故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2.(2023九上·海曙月考)对下列用品的有效成分、分类及其用途所对应的表述中,有错误的是( )A B C D用品 食品添切剂 碳酸氢钠 氨水 熟石灰有效成分 NaHCO3 CH3COOH NH3。H2O Ca(OH)2有效成分分类 盐 氧化物 碱 碱用途 用于面粉发酵 用作调味剂 用作化学肥料等 粉刷墙壁等A.A B.B C.C D.D【答案】B【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根据碱是离解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解答】 CH3COOH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故答案为:B。13.(2020九上·拱墅期末)预防感染“新冠肺炎”常用消毒剂的成分及其使用注意事项如表所示:消毒剂类型 成分 使用注意事项含氯消毒剂 84消毒液(有效成分NaClO) 不能与洁厕灵(含盐酸)混用醇类消毒剂 医用酒精(C2H5OH含量为75%) 远离火源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过氧化氢(H2O2)消毒剂 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有腐蚀性、有灼伤危险过氧乙酸(CH3COOOH)消毒剂下列有关上述常用消毒剂的分析,错误的是( )A.NaClO属于氧化物,Cl的化合价为-1价B.C2H5OH属于有机物,具有可燃性C.过氧化氢消毒剂英放置于暗处密封保存D.过氧乙酸消毒剂使用时谨防溅到皮肤上【答案】A【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A、根据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分析;B、根据酒精的性质分析;C、根据过氧化氢的性质分析;D、根据过氧乙酸的性质分析。【解答】A、 NaClO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 ,符合题意;B、 C2H5OH为酒精的化学式,属于有机物,具有可燃性 ,不符合题意;C、 过氧化氢消毒剂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应放置于暗处密封保存 ,不符合题意;D、 过氧乙酸有腐蚀性,使用时谨防溅到皮肤上 ,不符合题意;故选A。14.(2021九上·江干期末)近日,一段“口罩佩戴前需抖一抖以减少消毒残留物环氧乙烷(C2H4O)”的短视频引起极大关注,后经证实该说法不实。环氧乙烷易燃、易爆,与细菌接触时,可改变菌体内蛋白质分子结构从而杀菌,由此可判断环氧乙烷( )A.属于氧化物 B.易与氧气反应C.杀菌过程是物理变化 D.各元素质量比为2:4:1【答案】B【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A、根据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分析;B、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分析;C、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分析;D、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解答】A、环氧乙烷由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B、由题干信息可知,环氧乙烷易燃易爆,说明易与氧气反应,符合题意;C、 杀菌过程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不符合题意;D、 各元素质量比为24:4:16 ,不符合题意;故选B。15.(2021九上·江干期末)分类是科学学习中常用方法,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绝缘体:塑料、橡胶、合成纤维B.碱:烧碱、纯碱、碱石灰C.单质:硫磺、水银、钢D.化肥:碳酸氢铵、硝酸钾、氯化钠【答案】A【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A、根据塑料、橡胶、合成纤维都属于绝缘体分析;B、根据纯碱是盐分析;C、根据钢属于混合物分析;D、根据氯化钠不是化肥分析。【解答】A、 塑料、橡胶、合成纤维都属于绝缘体,符合题意;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属于盐,不是碱,不符合题意;C、钢为铁的合金,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D、氯化钠不含植物所需营养元素,不是化肥,不符合题意;故选A。16.(2023九上·联合月考)为了避免少量硫磺与装置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的SO2气体外逸,老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演示铁与硫的反应。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反应生成的FeS在类别上属于盐类B.通过磁铁可以推测铁与硫发生了化学反应C.装置甲通过电炉丝加热,说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D.装置乙的作用是吸收产生的SO2,减少污染【答案】C【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之间的转化;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解析】【分析】单质铁与硫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硫化亚铁,此反应为放热反应。【解答】A、硫化亚铁可以看成氢氧化亚铁与氢硫酸反应生成的盐,属于盐类,故A正确B、硫化亚铁不能被磁铁吸引,而铁能被磁体吸引,故B正确C、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只是反应需要达到一个初始温度,故C错误D、二氧化硫有刺激,有毒,是大气污染气体,能与碱反应,故D正确故答案为:C二、填空题17.(2023九上·龙泉期中)2023年9月在杭州举行第19届亚运会。如图所示是杭州亚运会的金牌,形状取自于良渚文化中的礼器玉琮。金牌主体材质为99.9%的白银,外面包裹了6克含金量99.9%的黄金。(1)该届亚运会金牌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该金牌放在空气中不易锈蚀,是因为金和银的活动性 (填“强”或“弱”)。【答案】(1)混合物(2)弱【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1)根据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分析;(2)根据金银的活动性弱分析。【解答】(1) 该届亚运会金牌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属于混俣物。(2) 该金牌放在空气中不易锈蚀,是因为金和银的活动性弱。故答案为:(1)混合物;(2)弱。18.(2024九上·南浔期末)从微观视角看物质的变化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图分别表示生成氯化钠的不同的化学反应。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1)图甲描述了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实质是 。(2)图乙表示的反应中涉及4种物质,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写化学式)(3)质量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滴加两滴紫色的石蕊试液,振荡后溶液的颜色呈 。【答案】(1)H++OH-=H2O(或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产水或A+B=C)(2)ClO2(3)红色【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1)根据酸和碱反应实质分析;(2)根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3)根据等质量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后酸有剩余分析。【解答】(1)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产水 。(2) 图乙表示的反应中ClO2属于氧化物。(3)由方程式NaOH+ HCl= NaCl+ H2O40 36.5 可知, 质量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 盐酸有剩余,则溶液呈酸性,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故答案为:(1) H++OH-=H2O(或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产水或A+B=C) ;(2)ClO2;(3)红色。19.(2023九上·义乌期中)某维生素C泡腾片的主要成分如图甲所示。(1)按照如图乙的物质分类方法,该泡腾片属于 。(2)该泡腾片放入水中,会立刻产生大量的气泡,其原因是:柠檬酸是一种酸,它和碳酸氢钠在水中会发生反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 气体。【答案】(1)混合物(2)CO2【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只有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组成混合物;(2)碳酸氢钠和酸反应生成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泡腾片由维生素、碳酸氢钠、柠檬酸等组成,为混合物;(2)柠檬酸是一种酸,它和碳酸氢钠在水中会发生反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气体。20.(2023九上·杭州期中)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清洁剂名称 洁厕灵 彩漂液 漂白水功能 清除污垢,除异味 漂洗衣物,使色彩鲜艳 漂除衣物污渍有效成分 HCl H O NaClO(1)三种清洁剂的有效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化学式)(2)大理石上的污垢不能用“洁厕灵”清洁的理由是 (化学方程式)【答案】(1)H2O2(2)CaCO3+2HCl=CaCl2+CO2+H2O【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常见物质的分类;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只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2)根据大理石和洁厕灵的反应分析解答。【解答】(1)根据化学式可知,三种清洁剂中,H2O2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因此为氧化物。(2)大理石与洁厕灵中的酸反应,即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则反应的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CO2+H2O 。21.(2023九上·萧山月考)分类是科学研究和学习的重要方法。根据相关概念的含义及关系判断下列物质所属类别,将相应物质序号填在横线上:①冰水混合物;②液氮;③碱石灰;④硫酸铜溶液;⑤铁丝;⑥氖气;⑦氧化铜;⑧空气;⑨稀盐酸;⑩干冰。以上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答案】③④⑧⑨;①⑦⑩;②⑤⑥【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根据纯净物为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为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为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为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解答】 ①冰水混合物只水一种物质,由氢、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②液氮只一种物质组成,且由同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③碱石灰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属于混合物;④硫酸铜溶液由硫酸铜和水组成,属于混合物;⑤铁丝只一种物质组成,且由同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⑥氖气只一种物质组成,且由同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⑦氧化铜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且由铜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⑧空气由氮气、氧气等不同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⑨稀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⑩干冰是二氧化碳的俗称,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故答案为:③④⑧⑨;①⑦⑩;②⑤⑥。22.(2023九上·海曙月考)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如图为硫的价类图,请分析该图后填空:(1)E点表示氧化物的物质化学式是 ;(2)A点表示的物质类别是 ;(3)写出由B点表示的氧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SO2(2)单质(3)SO3+2NaOH=Na2SO4+H2O【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1)根据所给硫元素化合价结合化学式书写分析;(2)根据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分析;(3)根据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分析。【解答】(1) E点表示氧化物中硫的化合价为+4价,则该物质化学式是SO2 。(2) A点对应物质中硫元素化合价为0,表示的物质类别单质。(3) B点对应物质为SO3,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SO3+2NaOH=Na2SO4+H2O。故答案为:(1) SO2 ;(2)单质;(3)SO3+2NaOH=Na2SO4+H2O。23.(2023九上·东阳期中)今年暑期,东阳城区多次强降水,导致多处低洼地带积水严重,影响居民饮水安全。自来水消毒是是自来水厂的重要环节,如图是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1)该反应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字母)。(2)由以上反应可知,验证自来水和水可选取的试剂是 (填一种即可)。【答案】(1)B(2)硝酸银溶液【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物质的鉴别、推断【解析】【分析】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解答】(1)A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B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氧化物,C是由氯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2)自来水经消毒后含有盐酸和次氯酸,所以可以用硝酸银来检验。24.(2023九上·龙湾月考)如图是湛江海丰制药厂生产的一种抗酸药(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的说明书的部分内容.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说明书 主要成分:碳酸镁适 应 症:用于缓解胃酸(含有盐酸)过多引起的胃痛用 法:咀嚼后服用注意事项:胃溃疡者慎服(1)从物质组成的角度分析,碳酸镁(MgCO3)属于 。(选填“酸、碱、盐、氧化物”)(2)请写出该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盐(2)MgCO3+2HCl=MgCl2+CO2↑+H2O【知识点】盐的性质及用途;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 盐是指一类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结合的化合物 。【解答】(1) MgCO3 由阳离子镁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碳酸根构成,属于盐;(2)盐和酸反应得到新盐与新酸,新酸碳酸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MgCO3+2HCl=MgCl2+CO2↑+H2O三、实验探究题25.(2023九上·东阳期中)图甲是一款潜水艇紧急供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产氧药块主要成分是氯酸钠,在受热分解时产生氧气。(1)产氧药块在物质的分类中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产氧药块周围填充着大量镁粉。镁粉(Mg)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MgO),启动产氧药块反应,产生氧气。则镁与氧气反应 热量。(2)产氧药块反应会产生极少量有毒的氯气,推测图甲中试剂X应具有的性质 。【答案】(1)混合物;放出(2)吸收氯气并且不与氧气反应【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1)只有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物质燃烧放出氧气。(2)根据甲图确定试剂X的作用,进而确定X具有的性质。【解答】(1)根据“ 产氧药块主要成分是氯酸钠 ”可知, 产氧药块 由多种物质组,应该为混合物。。镁粉(Mg)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MgO),启动产氧药块反应,产生氧气。则镁与氧气反应放出热量。(2)根据题意可知,试剂X用于处理氯气,且不对氧气产生影响,那么性质有: 吸收氯气并且不与氧气反应 。26.(2024九下·杭州月考)硫酸锌可制备各种含锌材料,在防腐、医学上有很多应用。锌矿石的主要成分是ZnCO3,还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硅和氧化铁。以锌矿石为原料制备ZnSO4·7H2O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二氧化硅难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锌矿石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酸浸”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3)滤液1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可多选)A.“粉碎”是为了增大锌矿石与酸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进行B.在“转化”中加入锌粉,若无气泡冒出,说明锌粉已足量C.滤渣甲、滤渣乙均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D.滤液2的质量一定比滤液1的质量大【答案】(1)混合物(2)固体部分溶解,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溶液颜色变为黄色(3)H+、Zn2+、Fe3+(4)A;D【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1)只有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多种物质组成混合物;(2)根据反应产物推测“酸浸”过程中的现象;(3)根据滤液1中的反应产物确定离子种类;(4)A.接触面积越大,则反应越快;B.根据反应过程分析;C.根据滤渣的物质种类分析;D.根据反应的方程式计算后比较即可。【解答】 (1) 锌矿石 的主要成分是ZnCO3,还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硅和氧化铁,属于混合物;(2)“酸浸”中,碳酸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水和二氧化碳,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则看到的现象为: 固体部分溶解,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溶液颜色变为黄 ;(3)“酸浸”中加入了过量稀硫酸,碳酸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水和二氧化碳,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所以滤液1中含有的阳离子是H+、Zn2+、Fe3+;(4)A.“粉碎”是为了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菱锌矿在“酸浸”中与稀硫酸充分反应,故A正确;B.在“转化”中加入锌粉,锌先将硫酸铁转化为硫酸亚铁,之后和过量的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加入锌到无气泡冒出说明硫酸铁和硫酸完成转化,但生成的硫酸亚铁是否被锌完全转化为硫酸锌无法通过无气泡显示判断是否完成,所以不能说明锌粉已足量,故B错误;C.滤渣甲中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与稀硫酸发生反应,滤渣乙含有锌粉,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故C错误;D.加入锌粉后,锌和过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Zn+H2SO4=ZnSO4+H2↑65 2加入锌的质量比生成氢气的质量大,溶液质量增加;锌和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硫酸锌,加入固体,无气体、沉淀析出,溶液质量增加;锌再继续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Zn+FeSO4=FeSO4+Fe↑65 56溶液质量增加;所以滤液2的质量一定比滤液1的质量大,故D正确;故选AD。27.(2024·金东模拟)暖贴是一种可供取暖的片状贴剂,由明胶层(起隔绝空气的作用)、无纺布袋、原料层组成。存放时,原料层处于密闭状态,使用时,撕开明胶层,原料部分与空气接触,开始发生氧化反应,把化学能转化成热能释放出来。因为无纺布袋采用微孔透气膜透氧技术,其透气率维持在一定状态,热量缓慢释放,一般可以保持10小时左右。原料层中的物质:铁粉、活性炭粉、蛭石[]、水、盐等请回答下列问题:(1)原料层中属于氧化物的物质是 ;(2)放热过程中,活性炭和盐主要起到加快反应速率的作用,原料层主要发生以下反应:①②某包暖贴中含有22.4g铁粉,完全放热后,吸收氧气的体积为 (常温常压下,氧气的密度为1.43g/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下列有关蛭石[]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蛭石中硅的化合价为+4价);A.蛭石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B.高温下灼烧蛭石,不可能产生水蒸气C.蛭石中Si元素和O元素的质量比为7:24D.暖贴中,蛭石主要起到保温的作用(4)氢氧化铁[]最终分解为红棕色水合氧化铁()和水,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1)H2O(2)6.7L(3)C;D(4)【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1)根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2)根据所给方程式确定物质间质量关系,由铁的质量计算需氧气质量,从而计算氧气体积分析;(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4)根据题中信息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出反应方程式分析。【解答】(1)原料层中水为氧化物。(2)由所给方程式中转化关系,设铁粉完全反应吸收氧气质量为x4Fe-- 3O2224 9622.4g x224:96=22.4g:xx=9.6g则氧气体积为。(3)若铁元素化合价为+3价,则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出x=5,则铁元素原子个数为0,不符合化学式书写,A错误;蛭石中含有氢和氧元素, 高温下灼烧蛭石,可能产生水蒸气,B错误; 蛭石中Si元素和O元素的质量比为(28×3):(16×18)=7:24,C正确; 由所给暖贴中放热的反应可知,暖贴中,蛭石主要起到保温的作用,D正确。(4) 氢氧化铁最终分解为红棕色水合氧化铁和水, 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1) H2O ;(2) 6.7L ;(3)CD;(4)。28.微观示意图能够直观地表示化学反应的本质,请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1)在图甲中将“反应中”的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2)图甲所示的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在点燃的条件下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氯分子分解成氯原子,每1个氢原子和 构成 。(3)图乙中“反应后”的物质属于化合物中的 (填物质分类)。(4)对比图甲和图乙可以总结出,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____(填序号)。A.一定改变 B.可能改变 C.一定不变【答案】(1)(2)1个氯原子;1个氯化氢分子(3)氧化物(4)B【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2)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分析;(3)根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4)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可能改变分析。【解答】(1)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在题图甲“反应中”的相关粒子中还应补充1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2)题图甲所示的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在点燃的条件下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氯分子分解成氯原子,每1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1个氯化氢分子。(3)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题图乙中“反应后”的物质是水,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化合物中的氧化物。(4)题图甲所示的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改变,题图乙所示的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可能改变,故选B。29.某维生素 C 泡腾片的主要成分如图甲所示。(1)维生素 C 由 种元素组成。(2)按照如图乙的物质分类方法, 该泡腾片属于 。(3)该泡腾片放入水中,会立刻产生大量的气泡, 其原因是: 柠檬酸是一种酸, 它和碳酸氢钠在水中会发生反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答案】(1)三(2)混合物(3)二氧化碳【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1)化学式中有几种元素符号,物质就含有几种元素。(2)根据该泡腾片含有维生素、碳酸氢钠、柠檬酸等物质分析。(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答】(1)维生素 C 由 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2)按照如图乙的物质分类方法, 该泡腾片含有维生素、碳酸氢钠、柠檬酸等物质,属于混合物。(3)该泡腾片放入水中,会立刻产生大量的气泡, 其原因是: 柠檬酸是一种酸, 它和碳酸氢钠在水中会发生反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30.(2023八下·婺城期中)小科在“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设计了如下的思维模型:他用一个有刻度的去底带塞子的瓶子,塞子上插入温度计和粘有“暖宝宝”贴的铜丝,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查阅资料发现:“暖宝宝”贴内含有铁、活性炭、无机盐、水等物质,可在空气中吸收氧气发生放热反应,“暖宝宝”贴吸氧能力强,放热迅速。(1)从建模角度分析,“利用暖宝宝贴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的操作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 ;(2)在铜丝、空气、暖宝宝贴、水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3)整个实验过程中,瓶内液面的变化情况为 ;(4)若温度计与橡皮塞之间连接不是很密闭,则测量结果将 (填“不变”、“偏小”或“偏大”) 。【答案】(1)消耗O2形成气压差(2)水(3)先下降后上升(4)偏小【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常见物质的分类;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解析】【分析】(1)根据铁生锈消耗氧气分析;(2)根据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3)根据装置内压强先变大后减小分析;(4)根据装置漏气时结果偏小分析。【解答】(1)“利用暖宝宝贴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的操作是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属于思维模型中的消耗O2形成气压差 。(2) 在铜丝、空气、暖宝宝贴、水四种物质中,只有水属于氧化物 。(3) 暖宝宝消耗氧气并放热,整个实验过程中,瓶内压强先变大后减小,液面的变化情况为先下降后上升 。(4) 若温度计与橡皮塞之间连接不是很密闭,装置漏气,则测量结果将偏小。故答案为:(1) 消耗O2形成气压差 ;(2)水;(3) 先下降后上升 ;(4)偏不上。1 / 1初中科学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4节 物质的分类 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2023九上·平湖期中)创造了10909m深潜新纪录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的外壳是由钛合金制造。钛合金属于(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C.合成材料 D.有机物2.(2024九上·鹿城月考)分类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A.冰单质 B.石油混合物 C.MnO2氧化物 D.Na2CO3盐3.(2022九上·长兴月考)分类是我们经常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若用图所示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则表中的选项与图相符的是( )选项 甲 X Y ZA 有机物 甲烷 酒精 脂肪B 合金 铝合金 钢 氧化铁C 难溶性盐 硫酸钡 氯化银 氢氧化铁D 常见的碱 烧碱 纯碱 熟石灰A.A B.B C.C D.D4.(2024九上·东阳期末)《天工开物》中记载金属锌的冶炼方法:取炉甘石(主要成分:碳酸锌)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缎红,罐中炉甘石熔化成团.冷定,毁罐取出,即获得金属锌(已知主要发生的反应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炉甘石属于混合物B.该反应中一氧化碳为还原剂C.冷却时锌由液态转化为固态需要放热D.“冷定”后再“毁罐”取锌是为防止锌重新被氧化5.(2024九上·东阳期末)小科进行实验时将树叶放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中煮沸,叶肉变黄时取出,洗刷干净后制成叶脉书签.下列与制作叶脉书签项目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可以腐蚀叶肉B.制作过程涉及化学变化C.制作完成后废液需回收处理D.固体存放处应张贴如图乙所示标志6.(2018九上·东阳月考)下列各组物质中符合“酸、碱、盐、氧化物”顺序的是( )A.H2SO4、Na2O、MgCl2、C B.NaHCO3、Ba(OH)2、Na2CO3、ZnC.HNO3、KOH、Na2CO3、O2 D.HCl、KOH、Na2CO3、SiO27.(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二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复习题)在进行物质分类时,下列各组物质中,后者包含在前者之中的一组是( )。A.混合物和化合物 B.含氧酸和酸C.化合物和盐 D.可溶性碱和碱8.(2021九上·临安期中)推理是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阳离子是带正电荷的粒子,则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酸和碱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和碱发生反应D.碱中都有氢、氧元素,所以含氢、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碱9.(2021九上·临安期中)体操运动员常用一种白色的“镁粉”搓手,去除手上的汗渍,增加掌心与器械的摩擦力。这种“镁粉”溶解性很差,但有很好的吸水性。①向“镁粉"中加入适量稀盐酸,立刻产生大量气泡,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得到无色澄清溶液:②"镁粉”加入适量水长时间煮沸后,滤出白色固体,加入稀盐酸,固体溶解,但不产生气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镁粉”是单质镁B.①②反应都生成了同一种盐C.“ 镁粉”煮沸后滤出的白色固体是碳酸镁D.可以用生石灰替代“镁粉"除去汗渍10.(2023九上·鹿城期末)类价图反映的是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如图是碳元素的类价图,图中物质“乙”是( )A.CH4 B.CO C.CO2 D.K2CO311.(2023九上·平湖期中)现有锌、氧化铜、硫酸钡和石灰石四种固体,为了区分它们,小阳参照二歧分类检索表制作了一个物质检索表,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表示的是石灰石B.乙表示的是锌C.表中“ ”应该表示为“黑色固体”D.也可根据是否含有氧元素对丙、丁分类12.(2023九上·海曙月考)对下列用品的有效成分、分类及其用途所对应的表述中,有错误的是( )A B C D用品 食品添切剂 碳酸氢钠 氨水 熟石灰有效成分 NaHCO3 CH3COOH NH3。H2O Ca(OH)2有效成分分类 盐 氧化物 碱 碱用途 用于面粉发酵 用作调味剂 用作化学肥料等 粉刷墙壁等A.A B.B C.C D.D13.(2020九上·拱墅期末)预防感染“新冠肺炎”常用消毒剂的成分及其使用注意事项如表所示:消毒剂类型 成分 使用注意事项含氯消毒剂 84消毒液(有效成分NaClO) 不能与洁厕灵(含盐酸)混用醇类消毒剂 医用酒精(C2H5OH含量为75%) 远离火源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过氧化氢(H2O2)消毒剂 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有腐蚀性、有灼伤危险过氧乙酸(CH3COOOH)消毒剂下列有关上述常用消毒剂的分析,错误的是( )A.NaClO属于氧化物,Cl的化合价为-1价B.C2H5OH属于有机物,具有可燃性C.过氧化氢消毒剂英放置于暗处密封保存D.过氧乙酸消毒剂使用时谨防溅到皮肤上14.(2021九上·江干期末)近日,一段“口罩佩戴前需抖一抖以减少消毒残留物环氧乙烷(C2H4O)”的短视频引起极大关注,后经证实该说法不实。环氧乙烷易燃、易爆,与细菌接触时,可改变菌体内蛋白质分子结构从而杀菌,由此可判断环氧乙烷( )A.属于氧化物 B.易与氧气反应C.杀菌过程是物理变化 D.各元素质量比为2:4:115.(2021九上·江干期末)分类是科学学习中常用方法,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绝缘体:塑料、橡胶、合成纤维B.碱:烧碱、纯碱、碱石灰C.单质:硫磺、水银、钢D.化肥:碳酸氢铵、硝酸钾、氯化钠16.(2023九上·联合月考)为了避免少量硫磺与装置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的SO2气体外逸,老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演示铁与硫的反应。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反应生成的FeS在类别上属于盐类B.通过磁铁可以推测铁与硫发生了化学反应C.装置甲通过电炉丝加热,说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D.装置乙的作用是吸收产生的SO2,减少污染二、填空题17.(2023九上·龙泉期中)2023年9月在杭州举行第19届亚运会。如图所示是杭州亚运会的金牌,形状取自于良渚文化中的礼器玉琮。金牌主体材质为99.9%的白银,外面包裹了6克含金量99.9%的黄金。(1)该届亚运会金牌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该金牌放在空气中不易锈蚀,是因为金和银的活动性 (填“强”或“弱”)。18.(2024九上·南浔期末)从微观视角看物质的变化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图分别表示生成氯化钠的不同的化学反应。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1)图甲描述了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实质是 。(2)图乙表示的反应中涉及4种物质,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写化学式)(3)质量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滴加两滴紫色的石蕊试液,振荡后溶液的颜色呈 。19.(2023九上·义乌期中)某维生素C泡腾片的主要成分如图甲所示。(1)按照如图乙的物质分类方法,该泡腾片属于 。(2)该泡腾片放入水中,会立刻产生大量的气泡,其原因是:柠檬酸是一种酸,它和碳酸氢钠在水中会发生反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 气体。20.(2023九上·杭州期中)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清洁剂名称 洁厕灵 彩漂液 漂白水功能 清除污垢,除异味 漂洗衣物,使色彩鲜艳 漂除衣物污渍有效成分 HCl H O NaClO(1)三种清洁剂的有效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化学式)(2)大理石上的污垢不能用“洁厕灵”清洁的理由是 (化学方程式)21.(2023九上·萧山月考)分类是科学研究和学习的重要方法。根据相关概念的含义及关系判断下列物质所属类别,将相应物质序号填在横线上:①冰水混合物;②液氮;③碱石灰;④硫酸铜溶液;⑤铁丝;⑥氖气;⑦氧化铜;⑧空气;⑨稀盐酸;⑩干冰。以上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22.(2023九上·海曙月考)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如图为硫的价类图,请分析该图后填空:(1)E点表示氧化物的物质化学式是 ;(2)A点表示的物质类别是 ;(3)写出由B点表示的氧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3.(2023九上·东阳期中)今年暑期,东阳城区多次强降水,导致多处低洼地带积水严重,影响居民饮水安全。自来水消毒是是自来水厂的重要环节,如图是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1)该反应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字母)。(2)由以上反应可知,验证自来水和水可选取的试剂是 (填一种即可)。24.(2023九上·龙湾月考)如图是湛江海丰制药厂生产的一种抗酸药(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的说明书的部分内容.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说明书 主要成分:碳酸镁适 应 症:用于缓解胃酸(含有盐酸)过多引起的胃痛用 法:咀嚼后服用注意事项:胃溃疡者慎服(1)从物质组成的角度分析,碳酸镁(MgCO3)属于 。(选填“酸、碱、盐、氧化物”)(2)请写出该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的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探究题25.(2023九上·东阳期中)图甲是一款潜水艇紧急供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产氧药块主要成分是氯酸钠,在受热分解时产生氧气。(1)产氧药块在物质的分类中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产氧药块周围填充着大量镁粉。镁粉(Mg)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MgO),启动产氧药块反应,产生氧气。则镁与氧气反应 热量。(2)产氧药块反应会产生极少量有毒的氯气,推测图甲中试剂X应具有的性质 。26.(2024九下·杭州月考)硫酸锌可制备各种含锌材料,在防腐、医学上有很多应用。锌矿石的主要成分是ZnCO3,还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硅和氧化铁。以锌矿石为原料制备ZnSO4·7H2O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二氧化硅难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锌矿石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酸浸”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3)滤液1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可多选)A.“粉碎”是为了增大锌矿石与酸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进行B.在“转化”中加入锌粉,若无气泡冒出,说明锌粉已足量C.滤渣甲、滤渣乙均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D.滤液2的质量一定比滤液1的质量大27.(2024·金东模拟)暖贴是一种可供取暖的片状贴剂,由明胶层(起隔绝空气的作用)、无纺布袋、原料层组成。存放时,原料层处于密闭状态,使用时,撕开明胶层,原料部分与空气接触,开始发生氧化反应,把化学能转化成热能释放出来。因为无纺布袋采用微孔透气膜透氧技术,其透气率维持在一定状态,热量缓慢释放,一般可以保持10小时左右。原料层中的物质:铁粉、活性炭粉、蛭石[]、水、盐等请回答下列问题:(1)原料层中属于氧化物的物质是 ;(2)放热过程中,活性炭和盐主要起到加快反应速率的作用,原料层主要发生以下反应:①②某包暖贴中含有22.4g铁粉,完全放热后,吸收氧气的体积为 (常温常压下,氧气的密度为1.43g/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下列有关蛭石[]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蛭石中硅的化合价为+4价);A.蛭石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B.高温下灼烧蛭石,不可能产生水蒸气C.蛭石中Si元素和O元素的质量比为7:24D.暖贴中,蛭石主要起到保温的作用(4)氢氧化铁[]最终分解为红棕色水合氧化铁()和水,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8.微观示意图能够直观地表示化学反应的本质,请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1)在图甲中将“反应中”的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2)图甲所示的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在点燃的条件下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氯分子分解成氯原子,每1个氢原子和 构成 。(3)图乙中“反应后”的物质属于化合物中的 (填物质分类)。(4)对比图甲和图乙可以总结出,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____(填序号)。A.一定改变 B.可能改变 C.一定不变29.某维生素 C 泡腾片的主要成分如图甲所示。(1)维生素 C 由 种元素组成。(2)按照如图乙的物质分类方法, 该泡腾片属于 。(3)该泡腾片放入水中,会立刻产生大量的气泡, 其原因是: 柠檬酸是一种酸, 它和碳酸氢钠在水中会发生反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30.(2023八下·婺城期中)小科在“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设计了如下的思维模型:他用一个有刻度的去底带塞子的瓶子,塞子上插入温度计和粘有“暖宝宝”贴的铜丝,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查阅资料发现:“暖宝宝”贴内含有铁、活性炭、无机盐、水等物质,可在空气中吸收氧气发生放热反应,“暖宝宝”贴吸氧能力强,放热迅速。(1)从建模角度分析,“利用暖宝宝贴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的操作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 ;(2)在铜丝、空气、暖宝宝贴、水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3)整个实验过程中,瓶内液面的变化情况为 ;(4)若温度计与橡皮塞之间连接不是很密闭,则测量结果将 (填“不变”、“偏小”或“偏大”)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纯金属、合金属于金属材料。【解答】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答案为:A。2.【答案】A【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区别于单质)。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的原子组成的以游离形式较稳定存在的物质。单质分为由单原子分子组成的单质和由多原子分子组成的单质。【解答】A、冰是固态的水,水是由H、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分类错误,符合题意;B、石油中含有汽油、煤油、柴油等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分类正确,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锰,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分类正确,不符合题意;D、纯碱是碳酸钠,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属于盐,分类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3.【答案】A【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A、根据有机物为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分析;B、根据合金中金属元素为单质分析;C、根据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分析;D、根据纯碱为碳酸钠的俗称分析。【解答】A、甲烷、酒精、脂肪都属于有机物,符合题意;B、氧化铁不属于合金,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铁属于碱类,不符合题意;D、纯碱为碳酸钠,属于盐,不符合题意;故选A。4.【答案】B【知识点】凝固与凝固现象;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 根据题干中的信息,取炉甘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锌,获得金属锌的化学方程式,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A.炉甘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锌,还含有其他杂质,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不合题意;B.该反应中一氧化碳是生成物,不是还原剂,故B错误符合题意;C.物质由液态转化为固态时放出热量,则冷却时锌由液态转化为固态需要放热,故C正确不合题意;D.在加热条件下锌会和氧气反应,则“冷定“后再“毁罐“取锌是为防止锌重新被氧化,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5.【答案】D【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常见物质的分类;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钠溶液具有腐蚀性,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A.NaOH溶液具有腐蚀性,可以腐蚀叶肉,故A正确不合题意;B.制作过程,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故B正确不合题意;C.氢氧化钠溶液具有腐蚀性,制作完成后废液需回收处理,故C正确不合题意;D.NaOH固体具有腐蚀性,存放处应张贴腐蚀品标志,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6.【答案】D【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根据 酸、碱、盐、氧化物定义分析。【解答】A、各物质分类分别是酸、氧化物、盐、单质,不符合题意;B、各物质类别分别为盐、碱、盐、单质,不符合题意;C、各物质类别分别为酸、碱、盐、单质,不符合题意;D、各物质类别分别为酸、碱、盐、氧化物,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7.【答案】C【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根据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分为酸、碱、盐,酸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碱分为可溶性碱和难溶性碱分析。【解答】A、混合物和化合物为并列关系 ,不符合题意;B、酸包含着含氧酸属 ,不符合题意;C、化合物包含盐类,符合题意;D、碱包含可溶性碱,不符合题意;故选C。8.【答案】B【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原子核带正电荷;(2)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3)注意金属氧化物和酸的反应产物;(4)注意分析水是否为碱。【解答】A.原子核就是带有正电荷的粒子,但是它不是阳离子,故A错误;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B正确;C.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故C错误;D.水中含有氢氧元素,但它不是碱,故D错误。故选B。9.【答案】B【知识点】盐的性质及用途;常见物质的分类;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碳酸盐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2)根据元素种类和酸的反应产物判断;(3)碳酸镁肯定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4)根据生石灰的安全性分析。【解答】A.向“镁粉”中加入适量稀盐酸,立刻产生大量气泡,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物质中含有碳酸镁,因此该“镁粉”一定不是单质镁,故A错误;B.反应①②都与稀盐酸反应,而物质中又都存在镁元素,因此肯定都生成同一种盐氯化镁,故B正确;C.加入适量水长时间煮沸后,滤出白色固体,加入稀盐酸,固体溶解,但不产生气泡,说明白色固体中不含碳酸根离子,故“镁粉”加水煮沸后滤出的白色固体一定不是碳酸镁,故C错误;D.生石灰可以吸收水分,但其溶于水放热,且生成的氢氧化钙有腐蚀性,所以不能用生石灰替代“镁粉”除去汗渍,会对手造成伤害,故D错误。故选B。10.【答案】B【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根据图示所给乙物质的类别及碳元素化合价分析。【解答】乙为氧化物,且碳元素化合价为+2价,则化学式为CO。故答案为:B。11.【答案】D【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A、甲中含有多种物质,说明其是混合物。B、根据乙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分析。C、根据丙和丁中含有多种元素,丁是白色固体分析。D、根据氧化铜、硫酸钡中均含有氧元素分析。【解答】A. 甲中含有多种物质,说明其是混合物,四种固体中石灰石属于混合物,则甲表示的是石灰石,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 乙中只含有一种元素,锌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乙表示的是锌,故正确,不符合题意。C. 丙和丁中含有多种元素,丁是白色固体,氧化铜、硫酸钡中含有多种元素,硫酸钡是白色固体,氧化铜是黑色固体,则表中空格处应该表示为“黑色固体”,故正确,不符合题意。D. 氧化铜、硫酸钡中均含有氧元素,不能根据是否含有氧元素对丙、丁分类,故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2.【答案】B【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根据碱是离解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解答】 CH3COOH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故答案为:B。13.【答案】A【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A、根据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分析;B、根据酒精的性质分析;C、根据过氧化氢的性质分析;D、根据过氧乙酸的性质分析。【解答】A、 NaClO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 ,符合题意;B、 C2H5OH为酒精的化学式,属于有机物,具有可燃性 ,不符合题意;C、 过氧化氢消毒剂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应放置于暗处密封保存 ,不符合题意;D、 过氧乙酸有腐蚀性,使用时谨防溅到皮肤上 ,不符合题意;故选A。14.【答案】B【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A、根据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分析;B、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分析;C、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分析;D、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解答】A、环氧乙烷由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B、由题干信息可知,环氧乙烷易燃易爆,说明易与氧气反应,符合题意;C、 杀菌过程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不符合题意;D、 各元素质量比为24:4:16 ,不符合题意;故选B。15.【答案】A【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A、根据塑料、橡胶、合成纤维都属于绝缘体分析;B、根据纯碱是盐分析;C、根据钢属于混合物分析;D、根据氯化钠不是化肥分析。【解答】A、 塑料、橡胶、合成纤维都属于绝缘体,符合题意;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属于盐,不是碱,不符合题意;C、钢为铁的合金,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D、氯化钠不含植物所需营养元素,不是化肥,不符合题意;故选A。16.【答案】C【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之间的转化;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解析】【分析】单质铁与硫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硫化亚铁,此反应为放热反应。【解答】A、硫化亚铁可以看成氢氧化亚铁与氢硫酸反应生成的盐,属于盐类,故A正确B、硫化亚铁不能被磁铁吸引,而铁能被磁体吸引,故B正确C、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只是反应需要达到一个初始温度,故C错误D、二氧化硫有刺激,有毒,是大气污染气体,能与碱反应,故D正确故答案为:C17.【答案】(1)混合物(2)弱【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1)根据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分析;(2)根据金银的活动性弱分析。【解答】(1) 该届亚运会金牌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属于混俣物。(2) 该金牌放在空气中不易锈蚀,是因为金和银的活动性弱。故答案为:(1)混合物;(2)弱。18.【答案】(1)H++OH-=H2O(或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产水或A+B=C)(2)ClO2(3)红色【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1)根据酸和碱反应实质分析;(2)根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3)根据等质量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后酸有剩余分析。【解答】(1)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产水 。(2) 图乙表示的反应中ClO2属于氧化物。(3)由方程式NaOH+ HCl= NaCl+ H2O40 36.5 可知, 质量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 盐酸有剩余,则溶液呈酸性,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故答案为:(1) H++OH-=H2O(或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产水或A+B=C) ;(2)ClO2;(3)红色。19.【答案】(1)混合物(2)CO2【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只有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组成混合物;(2)碳酸氢钠和酸反应生成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泡腾片由维生素、碳酸氢钠、柠檬酸等组成,为混合物;(2)柠檬酸是一种酸,它和碳酸氢钠在水中会发生反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气体。20.【答案】(1)H2O2(2)CaCO3+2HCl=CaCl2+CO2+H2O【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常见物质的分类;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只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2)根据大理石和洁厕灵的反应分析解答。【解答】(1)根据化学式可知,三种清洁剂中,H2O2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因此为氧化物。(2)大理石与洁厕灵中的酸反应,即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则反应的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CO2+H2O 。21.【答案】③④⑧⑨;①⑦⑩;②⑤⑥【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根据纯净物为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为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为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为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解答】 ①冰水混合物只水一种物质,由氢、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②液氮只一种物质组成,且由同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③碱石灰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属于混合物;④硫酸铜溶液由硫酸铜和水组成,属于混合物;⑤铁丝只一种物质组成,且由同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⑥氖气只一种物质组成,且由同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⑦氧化铜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且由铜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⑧空气由氮气、氧气等不同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⑨稀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⑩干冰是二氧化碳的俗称,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故答案为:③④⑧⑨;①⑦⑩;②⑤⑥。22.【答案】(1)SO2(2)单质(3)SO3+2NaOH=Na2SO4+H2O【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1)根据所给硫元素化合价结合化学式书写分析;(2)根据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分析;(3)根据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分析。【解答】(1) E点表示氧化物中硫的化合价为+4价,则该物质化学式是SO2 。(2) A点对应物质中硫元素化合价为0,表示的物质类别单质。(3) B点对应物质为SO3,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SO3+2NaOH=Na2SO4+H2O。故答案为:(1) SO2 ;(2)单质;(3)SO3+2NaOH=Na2SO4+H2O。23.【答案】(1)B(2)硝酸银溶液【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物质的鉴别、推断【解析】【分析】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解答】(1)A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B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氧化物,C是由氯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2)自来水经消毒后含有盐酸和次氯酸,所以可以用硝酸银来检验。24.【答案】(1)盐(2)MgCO3+2HCl=MgCl2+CO2↑+H2O【知识点】盐的性质及用途;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 盐是指一类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结合的化合物 。【解答】(1) MgCO3 由阳离子镁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碳酸根构成,属于盐;(2)盐和酸反应得到新盐与新酸,新酸碳酸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MgCO3+2HCl=MgCl2+CO2↑+H2O25.【答案】(1)混合物;放出(2)吸收氯气并且不与氧气反应【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1)只有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物质燃烧放出氧气。(2)根据甲图确定试剂X的作用,进而确定X具有的性质。【解答】(1)根据“ 产氧药块主要成分是氯酸钠 ”可知, 产氧药块 由多种物质组,应该为混合物。。镁粉(Mg)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MgO),启动产氧药块反应,产生氧气。则镁与氧气反应放出热量。(2)根据题意可知,试剂X用于处理氯气,且不对氧气产生影响,那么性质有: 吸收氯气并且不与氧气反应 。26.【答案】(1)混合物(2)固体部分溶解,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溶液颜色变为黄色(3)H+、Zn2+、Fe3+(4)A;D【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1)只有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多种物质组成混合物;(2)根据反应产物推测“酸浸”过程中的现象;(3)根据滤液1中的反应产物确定离子种类;(4)A.接触面积越大,则反应越快;B.根据反应过程分析;C.根据滤渣的物质种类分析;D.根据反应的方程式计算后比较即可。【解答】 (1) 锌矿石 的主要成分是ZnCO3,还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硅和氧化铁,属于混合物;(2)“酸浸”中,碳酸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水和二氧化碳,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则看到的现象为: 固体部分溶解,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溶液颜色变为黄 ;(3)“酸浸”中加入了过量稀硫酸,碳酸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水和二氧化碳,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所以滤液1中含有的阳离子是H+、Zn2+、Fe3+;(4)A.“粉碎”是为了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菱锌矿在“酸浸”中与稀硫酸充分反应,故A正确;B.在“转化”中加入锌粉,锌先将硫酸铁转化为硫酸亚铁,之后和过量的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加入锌到无气泡冒出说明硫酸铁和硫酸完成转化,但生成的硫酸亚铁是否被锌完全转化为硫酸锌无法通过无气泡显示判断是否完成,所以不能说明锌粉已足量,故B错误;C.滤渣甲中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与稀硫酸发生反应,滤渣乙含有锌粉,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故C错误;D.加入锌粉后,锌和过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Zn+H2SO4=ZnSO4+H2↑65 2加入锌的质量比生成氢气的质量大,溶液质量增加;锌和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硫酸锌,加入固体,无气体、沉淀析出,溶液质量增加;锌再继续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Zn+FeSO4=FeSO4+Fe↑65 56溶液质量增加;所以滤液2的质量一定比滤液1的质量大,故D正确;故选AD。27.【答案】(1)H2O(2)6.7L(3)C;D(4)【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1)根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2)根据所给方程式确定物质间质量关系,由铁的质量计算需氧气质量,从而计算氧气体积分析;(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4)根据题中信息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出反应方程式分析。【解答】(1)原料层中水为氧化物。(2)由所给方程式中转化关系,设铁粉完全反应吸收氧气质量为x4Fe-- 3O2224 9622.4g x224:96=22.4g:xx=9.6g则氧气体积为。(3)若铁元素化合价为+3价,则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出x=5,则铁元素原子个数为0,不符合化学式书写,A错误;蛭石中含有氢和氧元素, 高温下灼烧蛭石,可能产生水蒸气,B错误; 蛭石中Si元素和O元素的质量比为(28×3):(16×18)=7:24,C正确; 由所给暖贴中放热的反应可知,暖贴中,蛭石主要起到保温的作用,D正确。(4) 氢氧化铁最终分解为红棕色水合氧化铁和水, 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1) H2O ;(2) 6.7L ;(3)CD;(4)。28.【答案】(1)(2)1个氯原子;1个氯化氢分子(3)氧化物(4)B【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2)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分析;(3)根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4)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可能改变分析。【解答】(1)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在题图甲“反应中”的相关粒子中还应补充1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2)题图甲所示的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在点燃的条件下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氯分子分解成氯原子,每1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1个氯化氢分子。(3)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题图乙中“反应后”的物质是水,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化合物中的氧化物。(4)题图甲所示的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改变,题图乙所示的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可能改变,故选B。29.【答案】(1)三(2)混合物(3)二氧化碳【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1)化学式中有几种元素符号,物质就含有几种元素。(2)根据该泡腾片含有维生素、碳酸氢钠、柠檬酸等物质分析。(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答】(1)维生素 C 由 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2)按照如图乙的物质分类方法, 该泡腾片含有维生素、碳酸氢钠、柠檬酸等物质,属于混合物。(3)该泡腾片放入水中,会立刻产生大量的气泡, 其原因是: 柠檬酸是一种酸, 它和碳酸氢钠在水中会发生反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30.【答案】(1)消耗O2形成气压差(2)水(3)先下降后上升(4)偏小【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常见物质的分类;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解析】【分析】(1)根据铁生锈消耗氧气分析;(2)根据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3)根据装置内压强先变大后减小分析;(4)根据装置漏气时结果偏小分析。【解答】(1)“利用暖宝宝贴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的操作是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属于思维模型中的消耗O2形成气压差 。(2) 在铜丝、空气、暖宝宝贴、水四种物质中,只有水属于氧化物 。(3) 暖宝宝消耗氧气并放热,整个实验过程中,瓶内压强先变大后减小,液面的变化情况为先下降后上升 。(4) 若温度计与橡皮塞之间连接不是很密闭,装置漏气,则测量结果将偏小。故答案为:(1) 消耗O2形成气压差 ;(2)水;(3) 先下降后上升 ;(4)偏不上。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初中科学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4节 物质的分类 同步练习(学生版).docx 初中科学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4节 物质的分类 同步练习(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