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
上册
(
教学目标
)
1、熟读课文,梳理文章写作思路。
2、分析课文通俗、准确,饱含感情的语言,领悟“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内涵。
3、学习本文围绕文章论点,层层深入阐明论述内容的写作方法。
4、了解新中国的成立历程,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幸福生活的情感。
重难点
1、分析课文通俗、准确,饱含感情的语言,领悟“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内涵。
2、深入理解新中国成立以及召开政协会议的里程碑意义。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重大节日。75年以来,中国经历了风风雨雨,几 多坎坷,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最终坚定地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实现了中华民 族的伟大复兴。下面,我们就走进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进程,走进毛泽东同志的《中国人民站 起来了》,去感受当时人民的自豪感、荣誉感,见证新中国成立的盛况。
◆环节一:知人论世,初识文体
1.了解作者—毛泽东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
他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是中国第一任主席。
毛泽东也是诗人、书法家,一 生创作了许多诗词作品,如《沁园春 ·雪》《卜算子 · 咏 梅》等。他的诗词作品多描绘中国革命的壮丽图景,气势磅礴、雄浑瑰丽,抒发了一个政治 家的革命豪情。
2.了解写作背景
1949年,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中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中国人民从此摆脱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 座大山的压迫,黑暗的旧中国从此一去不复返了,亿万劳苦大众成了新中国的主人。为筹 建新中国,组建新的中央政府,毛泽东提议召开一次开国盛会,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 一届全体会。这次会议于1949年9月21至30日在北平召开。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 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发表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开幕词。在同月30日, 他为这次会议起草的宣言中指出:“当着我们举行会议的时候,中国人民已经战胜了自己的 敌人,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四万万六千万中国人现在是站立起 来了,我们民族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
3.了解文体知识—开幕词
开幕词
开幕词是在重要会议或重大活动开始时,会议主持人或主要领导人讲话所用的文稿。开 幕词的主要特点是宣告性和引导性。不论召开什么重要会议,或开展什么重要活动,按照惯 例,一 般都要由主持人或主要领导人致开幕词,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程序,标志着会议或活 动的正式开始。开幕词通常要阐明会议或活动的性质、宗旨、任务、要求和议程安排等,集 中体现了大会或活动的指导思想,起着定调的作用,对引导会议或活动朝着既定的正确方向 顺利进行保证会议或活动的圆满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
开幕词组成部分
开幕词通常由首部、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组成。 1.首部包括标题、时间、称谓三项。
(1)标题通常有三种写法:一是用会议名称作标题;二是前边再加上领导人姓名;三 是 用提示内容中心或主旨的内容作标题,在后面通常加上副标题。
1
(2)时间位于标题之下,用括号注明会议开幕的年、月、日。
(3)称谓一般根据会议的性质及与会者的身份确定,称呼通常用“同志们”“朋友们” “各位代表”等。
2、正 文一般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
开头写宣布开幕之类的话。主体部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会议的筹备和出席会议的人员 情况;会议召开的背景和意义;会议的性质、目的及主要任务;会议的主要议程及要求;会 议的奋斗目标及深远影响等。但写作中一定要把握会议的性质,郑重阐述会议的特点、意义、 要求和希望,对于会议本身的情况,如议程等,要概括说明,点到为止;行文则要明快、流 畅,评议要坚定有力,充满热情,富于鼓舞力量。最后是结尾,提出会议任务、要求和希望。
3. 结束语。
开幕词的结束语要简短、有力,并要有号召性和鼓动性。写法上常以呼告领起一段,如 “预祝大会圆满成功”之类。
1.明确字音
召开(zhào) 勉强(qiǎng) 妥协(tuǒ xié)
复辟(bì) 警惕 (tì) 侮辱(wǔ rǔ)
2.解释词语
不屈不挠: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永垂不朽:是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繁荣昌盛:指国家兴旺发达,欣欣向荣。
3.思考讨论
【思考1】快速浏览课文,找到逻辑线索
明确回顾历史--立足当下--展望未来
【思考2】划分层次
弄清了每一段的内容,请同学们再次阅读全文,互相讨论这篇文章可以分成几部分,每 一部分之间的论述逻辑是什么
明确:
第一部分(第1 自然段):以简明扼要的语言宣布会议开幕。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介绍会议性质、背景、职权和意义。
第三部分(第7—12自然段):指出“站起来了”的中国面临的新形势,以及保障胜 利果实和加快建设的方法及作用,并表明必然胜利的决心和信心。
第四部分(第13—16自然段):用充满感情的四句话表达对人民英雄的敬意和赞扬, 对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自豪和自强,以及对本次会议必将圆满成功的喜悦。
4.有感情的朗读文本,感受文章的情感。
【思考1】品读语句含义
①“任何”“一切”“唯一”“决无”有什么作用 明确
这些词语或是涵盖一切情况与事件,或是涵盖一切可能性,强调“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 凶们”的不可信,告诫人民要放弃一切幻想,抱定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
②赏析“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将我们的建设工作获得迅速的成功。”的作用。 明确
承上启下,既对上文“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的举措进行肯定,又引出对当前 经济建设工作的阐述,对经济建设困难的预判,以及对解决困难抱有的信心和希望。
③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 明确
“不允许”和“任何”通过坚定的语气,写出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豪气与底气,以及 捍卫国家主权和人民生命安全的坚定决心。
④赏析文章最后一部分的特点。
明确文章结尾以气壮山河的排比句式,向人民召唤,向世界宣告。这些满怀革命自信 心的豪言壮语,是中国人民奋勇前进的最强动力。
2
【思考2】品读情感—一分析句子中蕴含的情感。
①那次会议的结果是被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破坏了,但是已在人民中留下了不可磨 灭的印象。
明确
愤怒、惋惜之情,“不可磨灭”则道出了情感之深切。
②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 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明确
写出了改变历史的骄傲、自豪之情。
③在全国平定以后,他们也还会以各种方式从事破坏和捣乱,他们将每日每时企图在中 国复辟。这是必然的,毫无疑义的,我们务必不要松懈自己的警惕性。
明确
“务必”道出了对时局的高度清醒、警惕。
④让那些内外的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罢,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罢,中国 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明确
“必将”道出了不予争辩的蔑视与坚定的自信。
⑤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明确
“永垂不朽”写出了缅怀、敬仰之情。
【思考3】分析题目“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具体含义
明确
“站起来了”的意思是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经过百余年的不屈不挠的斗争。打倒了 内外压迫者,从此当家作主了,在政治上真正有地位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 中国人民从此可以扬眉吐气地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了!表达了历经艰难 困苦的民族获得新生的无比自豪自信、自强。
【思考4】试着解读“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碑文。
三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三十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 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明确
“三年以来”,指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三十年以来”,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解放 战争以国民党军队1946年6月进攻中原解放区为开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1919年五四运动 为开端。一千八百四十年,鸦片战争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本文是一篇开幕词,有很多句子感情充沛,读来令人振奋人心。下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 位反复朗读,并分析句子中所蕴含的情感。
1、那次会议的结果是被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破坏了,但是已在人民中留下了不可 磨灭的印象。(愤怒,惋惜)
2、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 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骄傲,自豪)
3、在全国平定以后,他们也还会以各种方式从事破坏和捣乱,他们将每日每时企图在 中国复辟。这是必然的,毫无疑义的,我们务必不要松懈自己的警惕性。(清醒,警惕)
4、让那些内外的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罢,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罢,中 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蔑视,自信)
5、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缅怀,敬仰)
3
本文标题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但是全文却并没有出现这句完整的话,你是怎么理 解这句话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在小组内商讨并展示内容。
1: 它的意思是说中国人民从此翻身解放,当家作主,屹立在世界东方。1949年9月30 日,毛泽东为这次会议起草的宣言中指出:“当着我们举行会议的时候,中国人民已经战胜 了自己的敌人,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四万万六千万中国人现在 是站立起来了,我们民族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人们 表达历经艰难困苦的民族获得新生的无比自豪自信、自强的话语。
2: 英勇的世界上少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胜了美帝国主义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战 胜了美国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所有的数百万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反攻和进攻,让大 多数中国人民获得了解放;全国人民自己也团结起来,援助解放军,反对自己的敌人,取得 了基本的胜利。
正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打败了国内外反动派,让中国大多数人民获得了解放;也正是因 为,中国人民自己团结起来,反对自己的敌人,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才让大多数中国人民挣 脱了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束缚他们的枷锁,摆脱了被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奴役、压 迫、剥削的悲惨处境,从而获得了人身的解放和自由。“获得了人身的解放和自由”这正是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第一层含义。
3: 国民党反动派背信弃义,撕毁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决议,发动反人民的战争。让中国 人民彻底认清了国民党反动派卖国求荣、谋取个人、党派私利的丑恶嘴脸,以及残酷地压迫、 残害人民,与人民为敌的本质;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 帮凶绝不能妥协,必须坚决推翻他们的反动统治;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很快觉悟起 来,并把自己组织起来,形成了全国规模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及其集 中代表者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统一战线,援助人民解放战争,基本上打到了国民党反动政府, 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恢复了政治协商会议。中国人民的“觉悟”表明中国人民在 思想站起来了。
拓展延伸
《水调歌头 ·游泳》 毛泽东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思考:分析诗歌,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明确:
这首词描绘了1956年中国积极建设的现象,表达了毛泽东对中国人民建设祖国和改变 山河的豪迈气概,体现出来毛泽东对未来景象的展望,也表达出了一桥贯通大江南北的历史 意义。
布置作业
2024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日子,为庆祝这个重要的节日,学校将举行 一次重要的演讲比赛。请同学写一篇演讲稿,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
技法指导
)
开幕词的写法
4
【技法指引】开幕词通常要阐明会议或活动的性质、宗旨、任务、要求和议程安排等, 集中体现了大会或活动的指导思想,起着定调的作用,对引导会议或活动朝着既定的正确方 向顺利进行,保证会议或活动的圆满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
【解读】
(一)格式简介通常由标题、称谓及正文三部分组成。1. 标题通常有三种写法:一是 用会议名称作标题;二是前边再加上领导人姓名;三是用提示内容中心或主旨的标题,在后 面通常加上副标题。
2.称谓一般写在标题下行顶格,称呼通常用“同志们”“朋友们”“各位代表”等。
3.正文一般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开头写宣布开幕之类的话。主体部分一般包括以 下内容:会议的筹备和出席会议人员情况;会议召开的背景和意义;会议的性质、目的及主 要任务;会议的主要议程及要求;会议的奋斗目标及深远影响等等。但写作中一定要把握会 议的性质,郑重阐述会议的特点、意义、要求和希望,对于会议本身的情况如议程等,要概 括说明,点到为止;行文则要明快、流畅,评议要坚定有力,充满热情,富于鼓舞力量。最 后是结尾,一 般都是“祝大会圆满成功”之类。
(二)写作要点
一是简明性。开幕词要简洁明了、短小精悍,最忌长篇累牍,言不及义,多使用祈使句, 表示祝贺和希望;
二是口语化。它的语言应该通俗、明快、上口。
三是宣告性。开幕词是会议或者活动的序曲,所以开幕词宣告会议或活动正式开始的特 性。
四是引导性。开幕词一般要阐述会议或活动的宗旨、目的、意义、任务等,这对整个会 议或活动的成功举行起着引导作用。
五是鼓动性。开幕词带着对活动或者活动的良好祝愿,通过介绍会议或活动激励参与者 的参与意识,调动其积极性。
【真题演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读书还是行路,我们都会与地名不期而遇。有些地名很容易 让你联想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会唤起你的 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又或它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
电视台邀请你客串《中华地名》主持人。请以“带你走近 ”为题(补充一个 地名,使题目完整),写一篇主持词。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文】
带你走近深圳
——欣赏深圳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收看今天的《中华地名》,我是主持人XX。首先,我想问一问电视机前在座的观 众朋友,如果我们用“年轻”来形容一座城市,那么在你心中,中国的哪一座城市是“年轻 担当”呢 我相信很多观众朋友都会想到1980年中国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今 天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深圳!
“年轻”是深圳最鲜明的标签,不仅这座城市很新,这儿的人口平均年龄也很年轻。但 如果仅将“年轻”与一组组数据挂钩,未免过于简单粗暴。我想“年轻”是一种状态,我们 赞赏年轻、向往年轻,是因为年轻意味着无限可能。在这一期节目中,我们将看到年轻的深 圳迸发出的张力,看到它“急”进却不冒进,快节奏却能坚守人文底色。
我们都知道深圳是创新之都。这里孵化出闪闪发光的中国创造,有大族激光、大疆无人 机……深圳的企业有决心和自信打破一切桎梏,面对技术封锁,本土企业华为自主研发了麒 麟芯片、鸿蒙系统。我们明白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只是遮蔽天空的树荫,披荆斩棘的勇者不
5
应停留在此乘凉嬉戏,而应将目光聚焦于远方和未来。深圳一直将创新作为自身发展的第一 驱动力,它不仅突破了自身由“制造”向“智造”转变的难题,还为世界各地提供了一个发 展的样板。
深圳作为创意梦工厂,它还有令人羡艳的执行力。“居士逢乱离,始辨英雄士”,在疫 情期间,深圳在全国乃至世界率先做到全面复工复学,并提交了67天“0新增”的优秀答 卷,这个纪录在今天依然保持。知名主持人董卿曾说过“人生的意义永远在于拓展,而不在 于固守”,深圳创造出诸多傲人的成绩,却从未止步于此,我们看到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团队 自主研发处效率更高的检测试纸,看到政府部门继续推进大数据在各项政务管理工作中的应 用。我能很自豪地说:“在深圳,政策落地最快、项目推行最快、老百姓办事也最快。”
深圳还是一座有温情有温度的城市。“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了就做志愿者”,这座人均 收入居全国第二的城市,坚决不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人与人之间,它看中团队合作, 区域交往,它追求互利双赢。微观我们的生活,到处都有“红马甲”穿行忙碌的身影,“些 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宏观规划蓝图,深圳积极向对周边地区输送人才与就业 岗位、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一枝独秀不是春”,深圳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展现了大都 市应有的担当。深圳的每一份积累,都在为人民谋取福利,为祖国复兴奠基。
朋友:当年闭塞落后的小渔村,如今已是举世瞩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看 完这一期节目,也许你会问我,深圳还有什么值得期待的亮点 我会告诉你,没有了,是的, 没有了。请不要对深圳有所期待,而应是深圳对我们有所期待,它尊重我们每个人做梦的权 利,它珍视每一位奋斗者的诚实劳动,它在努力搭建好所有人的筑梦平台。我们欣赏它一往 无前的奋斗姿态,是英雄与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深圳的每一份成绩都不开每一位个体的付 出,深圳期待你的走进,期待与你携手,实现个人成就与祖国梦想的共振。
在本期节目即将结束的时候,请大家为改革的先行者——深圳送上热烈的掌声! 谢谢大家!
补充资料 毛泽东名句
1.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 3.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4.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5.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6.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 起码的知识。
7. 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能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8.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 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浣溪沙 ·和柳亚子先生》 毛泽东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 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 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解读】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国各民族人民陶醉在胜利的喜悦之中。在 1950年10月1日国庆一周年之际,中国大陆除西藏以外全部解放,各族人民获得了新生。 10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举行盛大的庆典,全国158名各族人民代表欢聚一堂,在中南海 怀仁堂举行了隆重的献礼大会,各民族文工团表演了歌舞节目,毛泽东与柳亚子先生同席观 看了歌舞晚会。柳亚子在毛主席的鼓动下,即兴赋《浣溪沙》一首赠予毛泽东。次日毛泽东 又步韵和了这首词赠与柳亚子,反映了国家的统一、民族团结的开国气象,以及抗美援朝初 战告捷的欢喜之情。
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