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 教案(表格式,3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 教案(表格式,3课时)

资源简介

语文园地二
1.了解拼音本封面的各项信息,认识“本、学、校、班、级、姓、名、王”8个生字,会写“九、王”2个字。 2.能正确拼读4组声调不同的音节,读准声调。通过比较,区分2组形近字母,区分易混淆的音节词。 3.能认读学过的生字,知道拼音能帮助识字。 4.朗读、背诵古诗《画》,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5.在大人的帮助下,阅读《小白兔和小灰兔》,了解故事内容。 正确区分形近字母,读准音节词。 了解同一个意思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体会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合作交流 图片识字 字歌识字 多种方法朗读 书写指导 多媒体课件、学习单、字母卡片。 3课时
第1课时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
1.了解拼音本封面的信息,认识“本、学、校、班、级、姓、名、王”8个生字,会写“九、王”两个字。 2.能正确拼读4组音节,读准声调。 板块一 识字加油站——认识生字 师:最近我们上学,书包里都有一样学习用品,就是拼音本。(教师课件出示课本第28页作业本图片,生齐读“拼音本”。)有一个粗心的小朋友,把拼音本丢在了公交车站,我们一定要尽快找到小朋友,把拼音本还给他。 师:这里有几个词语,和小朋友的身份信息有关,你认识吗?(教师课件出示“学校、班级、姓名”。教师范读。指名读。生开火车读。) 师:谁能介绍一下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 生:我是红星小学一(八)班的李明。 师:请小朋友们看课本第28页拼音本的图片,小组交流:你在这本拼音本上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拼音本是第九小学一年级(4)班的王川的。 师:是啊,我们可以从一本拼音本上看到它的小主人的学校、班级和姓名。 师:(出示课件)由于路程较远,老师决定用邮寄的方式把拼音本寄还给王川。快递单上有两个字不小心漏填了,你能将它写出来吗?(出示课中导学单活动一) 板块二 用拼音——读准声调 师:小朋友在书上描红,并写一个字。(生描红)板块二用拼音——读准声调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声母b、p、m、f、d、t、n、l,学习了韵母ɑ、o、e、i、u、ü(出示字母卡片,学生读),声母和韵母相连,你们会拼吗? 师:老师随机出示两张卡片,请你们拼读。(生拼读) 师:小朋友们读得都很棒,现在我出示卡片,你们开火车拼读,看哪列火车快又稳。(开火车读) 师:(出示课件)难度升级,翻开课本28页,自己试着读一读,读准声调,也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读。一会儿我们来比赛。 师:四组拼音,请四位小朋友拼读。(生读) 师:难度加大,一人拼四组,谁敢试一试?(指名几位同学拼读) 师:我们一起读。(齐读) 师:(出示课中导学单活动二)这里还有许多拼音,请你们再试着和同桌互相抽查读。 师:自己练习拼读。 师:谁会读?小小火车开起来。(生开火车) 师:小小火车开得快又稳,敢不敢继续挑战? 师:听老师先示范:pō,山坡的坡;pó,外婆的婆。你们也会这么说吗?和同桌一起练习说一说。(师示范,生自由练习。) 师:谁来说给我们听? 生:tà,踏步的踏。tā,他们的他。 生:bǎ,火把的把。bá,拔萝卜的拔。 生:fū,皮肤的肤。fú,搀扶的扶。 生:lē,好了的了。lè,快乐的乐。 师:小朋友们真棒!有一个小错误,读lē的字只有“肋”和“嘞”(板书)。小朋友们说的“了”是轻声,在后面的“秋天”一课,老师会好好带你们去认识。 师:这节课的学习就到这里,课后,请小朋友们一起边读拼音,边想一想还有哪些读这个音的字。 1.联系生活场景,在情境中识字。 拼音本是学生的学习用品,“识字加油站”将生字在“拼音本”上呈现出来,让学生有了在生活中识字的意识。以“归还捡到的拼音本”为任务情境,激发了学生们的识字动力。 2.读准声调,夯实基础。 声调在拼音中至关重要,语文园地的这一板块回顾了之前学习过的音节拼读,老师在教学实践时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同桌互读等方式,做到人人落实,个个过关。 设计意图 “识字加油站”是集中识字的平台,通过生活中的情境——归还丢失的拼音本,让学生对学习任务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生活中处处可学汉字。 设计意图 读准声调是拼音学习的重要一环,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将不同声调的音节两两为一组,让学生通过对比,拼读不同声调的音节,复习声调知识。再通过课中导学单中的练习,巩固学习。
第2课时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
1.通过比较,区分2组形近字母。 2.认读9个字。能判断汉字读音中的韵母,并与相应的韵母相连。 3.朗读并背诵古诗《画》。 板块一 用拼音——比一比,读一读 师:在声母大家庭里,有几个字母长得很相似,容易让人分不清,你能认准吗?(出示字母卡片b、d) 师:你们是用什么办法把这两个字母区分开的? 生:b像数字6,d就是b反过来写。 师:b像收音机的形状,反过来就是d。 师:我们也可以通过编儿歌来区分它们:左手棒棒bbb,右手棒棒ddd。(生边读口诀边做动作。生开火车认读字母卡片。) 师:小朋友们先看看图,再练习拼读。 师:谁来拼给我们听?(指名拼)小小火车开起来。(生开火车) (出示字母卡片f、t)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区分这两个相似的声母呢?(指名说) 生:我可以编儿歌,一根拐棍fff,一把伞柄ttt。 师:看来小朋友们学习都很有方法。下面两个音节词你们会读吗?(出示词语fú tī dì tú) 师:小朋友们先根据图片,自己认读音节词。(生自读) 师:谁能读给我们听一听?(指名读) 师:火车火车谁来开?(指名读) 师:小朋友们读得非常准确,送给你们大拇指。 板块二 字词句运用——读一读,连一连 师:这里有几个我们学过的汉字,你还认识它们吗?(出示课中导学单活动二)想一想:每一行汉字在发音上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师:谁来把这些字读给我们听?小朋友们听他读,你们能发现什么秘密?(指名读) 生:第一行字的读音中都有韵母ɑ,第二行字的读音中都有韵母i,第三行字的读音中都有韵母u。 师:把你们发现的有特点的汉字和相应的单韵母u、ɑ、i用线连一连,然后再次朗读,看看连线是不是正确。 师:你们还能想到读音中带韵母u、ɑ、i的字吗? 生:土、数、下、爸、妈…… 生:肚、娃、级…… 师:你们的识字量真大,竟然能想到这么多课外的生字! 板块三 日积月累——《画》 师:老师这里有一则谜语——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你们猜猜:这是什么? 生:大公鸡。 师:(课件出示唐寅的《画鸡》)答对了,像这样用诗句的形式来呈现谜语的诗就叫谜语诗。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首谜语诗,这首诗就叫《画》。 师:这是古代的一幅画,也是一幅我们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你们看到了哪些景物? 生:我看到了花、山、水,还有鸟。 师: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用诗歌记录景物的。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诗句。(生自由读) 师:给你们的同桌读一读吧。(生同桌互读) 师:我们一行一行开火车来读。(开火车读) 师:男生女生谁读得更厉害些呢? 师: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呢?(出示诗句)请用笔圈一圈诗中的景物吧。 生:山、水、花、鸟。 师:(出示前两句)读一读前两句,想一想作者是用什么样的顺序描写景物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从远到近的顺序。我是从“远”和“近”两个字看出来的。(板书:远——近) 师:对了,那么“远”和“近”是一对什么词? 生:反义词。我们观察景物时要注意顺序,一般是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或是从整个画面慢慢看到画中间的景物。(手势比画) 师:这首诗里的反义词还有两对,你们能找到吗? 生:有和无。去和来。(板书:有——无 去——来) 师:这儿的水从那么高的山上流下来,声音应该是很大的,可我们都听不见,为什么呢! 生:因为这是画里的山和水。 师:这儿春天过去了,但花儿永远不会凋谢,人靠近鸟儿,鸟儿还悠然自得地在枝头唱着歌,这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这都是画里的景色。 师:这真是一首有趣的诗,我们再一起读一读。(生齐读) 师:(课件出示古诗,去掉“山、水、花、鸟”四个字)这首诗里少了几个字,谁能把诗句补充完整? 师:(课件出示古诗,去掉“远、近”“有、无”“去、来”)又有几个字走丢了,谁能帮它们回到古诗里?(指名说) 师:古诗这下都藏起来了,看着这幅画,谁来背背看?(指名背) 本课教学设计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创造出愉悦、民主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大胆地进行交流,提高课堂效率。无论是让学生自编儿歌区分、记忆字母,还是让学生在互读中学习古诗,都意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改的显著特征,注重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只起引导的作用,在关键之处引领、点拨、纠正、巩固。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列举了两组学生容易混淆的声母,通过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如:编儿歌、做动作、看图片等方式进行区分,加深记忆。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先认读汉字,根据读音判断韵母,自主发现汉字之间的联系,初步培养学生的归类意识。引导学生联系已学汉字和生活中认识的字,说说含有同类韵母的其他字,达到巩固识字的目的。 设计意图 以唐寅的《画鸡》导入,帮助学生理解谜语诗。由画入诗,通过寻找景物、找出反义词,帮助学生理解诗句中描绘的不同寻常的景色。
第3课时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
1.在大人的帮助下,用听读、表演读等方式学习童话故事《小白兔和小灰兔》。 2.通过和家长、老师等大人一起读,感受阅读的快乐。 板块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读一个童话故事《小白兔和小灰兔》。题目左上角有提示,需要我们“和大人一起读”。这次,你准备和哪些大人一起读这篇文章呢? 生:在学校,我们可以和老师一起读,和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一起读。回家后,我们可以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哥哥姐姐一起读。 板块二 了解故事内容,体会阅读的乐趣 师: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用“和大人一起读”的方式预习了这个故事。在家里,你是怎样和大人一起读的呢? 生:我和妈妈一起读,妈妈读一句,我跟着读一句。 生: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读,爸爸读给我听,我再讲给妈妈听。 师:看来和大人一起读有很多种方式,我们可以多多尝试,让阅读变得更有趣! 师:听老师读故事,(出示课中导学单活动一)想想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试着用这些词语填空。 活动一:听一听,填一填。 小白兔 一车白菜 小灰兔 一包菜籽 小灰兔收下了老山羊的(一车白菜),小白兔收下了老山羊的(一包菜籽)。(小灰兔)把白菜吃完了又去找老山羊要,(小白兔)把自己种的白菜送给了老山羊。 师:谁来把自己填好的内容读给我们听?(生读) 师:短短两句话,就说出了故事的主要内容。你最喜欢哪个段落,可以读给我们听吗?(生朗读分享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师相机指导发音和语调。) 师:我们再试试合作分角色朗读,你们读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对话,老师读其他的部分。(师生分角色朗读) 师:你们觉得故事的哪个部分最有意思?我们来演一演。 生:我觉得小白兔种菜的部分最有意思。 师:同学们听老师读最后3个自然段,你们想一想表演动作。 (学生分别戴“小白兔”和“小灰兔”头饰,表演读对话。) 师:为什么小白兔有吃不完的菜,而小灰兔没菜吃? 生:因为小白兔会自己种菜,小灰兔只会吃菜。 师:只有自己种,才会有吃不完的菜。(学生齐读) 师:(出示课中导学单活动二)你喜欢小白兔,还是小灰兔?为什么? 活动二:读一读,想一想。 你喜欢小白兔,还是小灰兔?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的理由。 师:小朋友们自己先说说,然后,我们来交流。 生:我喜欢小白兔,因为它会自己种菜,而不是找老山羊要。 生:我也喜欢小白兔,因为它能为后面的生活打算。 师:是啊,生活中你们见过类似的事情吗? 生:之前都是妈妈帮我整理书包,最近我慢慢学会自己整理书包了,这样我才能长大,自己照顾自己。 生: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爸爸妈妈辛苦工作得来的,我们也要好好学习,学会自己的本领,才能一直过好的生活。 师:是啊,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板书: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师:这一次,我们和大人一起读了小白兔和小灰兔的故事,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自己努力创造,才会有长久的美好生活。和大人一起读,我们可以认真听大人读,和大人分角色朗读,还可以和大人一起边读边表演,不懂的问题,还能和大人一起讨论呢。 本课教学设计中,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感受“和大人一起读”的学习模式,通过一起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一起读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听故事、分角色朗读还是表演读等方式,都不断培育着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从诸多的阅读方法中感受故事的精彩、体会阅读的乐趣。 设计意图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复习理解“和大人一起读”中的“大人”,了解共读对象和阅读形式。初步感知阅读的乐趣,为接下来的阅读作好铺垫。 设计意图 通过课前亲子阅读、课上师生多形式共读,让学生在听故事、选读故事、分角色朗读、表演体验等有趣的活动中,体会和大人一起读的快乐。总结和大人一起共读的形式,也为学生在和大人一起进行课外阅读时提供有效指导,让学生产生阅读期待和阅读兴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