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语文园地八1.认识“牛、羊”等6个生字,会写“牛、羊、果、白”4个字。初步了解汉字结构,将汉字按结构进行归类。 2.积累6组由熟字构成的新词。 3.学习写新年贺卡,能给家人或朋友写一句祝福的话。 4.了解汉字“先外后内”“先中间后两边”的笔顺规则,能按规则正确书写。 5.朗读、背诵《风》。 6.与人交流,能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积极参与讨论,能选出自己喜欢的方法,并说出理由。 7.试着把《春节童谣》读给大人听,了解春节的习俗,体会过年的快乐。 1.认识“牛、羊”等6个生字,会写“牛、羊、果、白”4个字。 2.学习写新年贺卡,能给家人或朋友写一句祝福的话。 3.了解汉字“先外后内”“先中间后两边”的笔顺规则,能按规则正确书写。 4.与人交流,能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能选出自己喜欢的方法,并说出理由。 合作交流 合作朗读 观察图片 趣味游戏 联系生活 多媒体课件、学习单。 3课时第1课时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1.认识“牛、羊”等6个生字,会写“牛、羊、果、白”4个字。初步了解汉字结构,将汉字按结构进行归类。 2.拓展并积累6组由熟字构成的新词。 3.给家人或朋友写一句新年祝福。 4.了解汉字“先外后内”“先中间后两边”的笔顺规则,能按规则正确书写。 板块一 结合图片,识记生字 大家都是识字小能手,老师要考考你们,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敢。 这些字词大家认识吗?(课件出示:牛、羊、鸡爪、元旦、拼音本5个字词加配图)(指名读) 你们是从哪里认识这些事物的?你来说。 我奶奶家养了牛和羊。 我最喜欢吃妈妈做的卤鸡爪。 每年的1月1日是元旦。 我们用拼音本来写拼音。 非常棒!认真观察生活,有助于我们认识好多的生字呢!请大家借助拼音读一读老师带来的这一组字词,先自己读一读,再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读不准的请同桌帮帮你!(生自由读,同桌互读、互评。) 谁来接受挑战?(指名读,提醒“羊”是后鼻音,“爪”是翘舌音。) 去掉拼音,你还能挑战成功吗?(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词组)(指名读) (课件出示“识字加油站”的题目)题目中“只”和“花”连线了,你们发现这两个字结构上的秘密了吗? “只”和“花”都可以分成上下两部分。 你的观察可真细致,是的,像这样可以分成上下两部分的字,叫作上下结构的字。这个题目里还有哪些字是上下结构的字呢?请大家在书上连一连。(生连线) 谁来说一说? “旦”和“音”是上下结构的字。 很好。那你能再说说“叶”和“作”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吗? “叶”和“作”字可以分成左右两部分。 很好。由左右两部分组成的字,叫作左右结构的字。题目里面还有这样的字吗? 还有“拼”。 请大家再想一想:“果”和“口”字是上下结构的字还是左右结构的字呢? 都不是。 真聪明,像“果”和“口”字这样不能分开成几个部分的字,就叫作独体字。大家再在题目中连一连还有哪些独体字吧。(生连线,师相机指导。) 这三种汉字结构小朋友们都掌握了吗?老师再来考考你们。(出示课中导学单活动一,生做题,师相机指导。) 这4个字是我们今天要书写的字。(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牛”“羊”“果”“白”)请大家仔细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看着田字格上方的笔画跟随在手心书空。(生边观察边书空) 谁来说一说写这几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羊”的三横长度都不一样。 你观察得真仔细!三横长度如果写成一样了,这个字就不美观了,显得很呆板!(师板书示范) “牛”的第一横略短,第二横要长。 看,横画多的字,有长有短才好看,最后长横托上方。请小朋友们将书上的描红认真写好。(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板块二 认读词语,表达祝福 写完了生字,让我们擦亮小眼睛,再读几组词语,然后告诉老师你们的发现。 同桌合作读词语,一人读每组的前面一个词语,另一人读后面一个词语。(同桌合作读) 要开火车读咯!每人读一组词语,火车火车哪里开?(开火车读) 火车开得好,男女生再来合作读。男生读每组的前面一个词语,女生读后面一个词语。(男女生合作读) 读了这六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 每组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相同的字。 同一个字可以组不同的词语。 我们把这个称为“一字开花”游戏。看,这里有几个汉字宝宝,和同桌一起玩玩“一字开花”的游戏吧!(出示课中导学单活动二) 新年快到了,小朋友们准备制作贺卡送给家人或朋友。(课件出示教材上的插图)你们看,这是小华准备送给妈妈的贺卡,他还在贺卡上写了一句祝福的话,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小华的妈妈收到小华的祝福一定很开心。你想把贺卡送给谁?想对他说一句什么祝福的话呢? 我想把贺卡送给奶奶,祝她健康长寿。 我想把贺卡送给我的好朋友明明,祝他学习进步…… (相机出示多种贺卡,让学生欣赏祝福语)你们发现了小华是怎么写祝福语的吗?谁来说一说? 首先,要顶格写称呼,在称呼后面打上冒号。然后,在下一行空两格写上祝福的话。最后,在贺卡的右下角写上我们的名字。名字下面要写上日期。 你最想把贺卡和祝福语送给谁?请照着书上的样子写一写,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也可以请教老师。(出示课中导学单活动三) 同桌之间为对方写的贺卡打星,格式正确两颗星,书写工整再加一颗星。(同桌互读、互评。) 课后,把你写好的贺卡送给被祝福的人,他一定会很开心的。 板块三 提示规则,规范书写 有个小朋友遇到几个汉字宝宝,可他忘记它们的笔顺了,你能帮帮他吗?(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月”“风”) 这两个字在书写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先外后内。 伸出小手边说边书空,跟老师一起写。“月”,先写外面的撇、横折钩,后写里面的两横。“风”,先写外面的撇、横斜钩,后写里面的撇、点。请你们在书上描两个,写一个。(师范写,生描红。) 现在学习笔顺规则“先中间后两边”。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小”和“水”在田字格中的占位,然后和同桌交流关键笔画所在的位置,最后在书上进行描红、书写。(同桌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描红、书写,教师评价并总结。) 在我们学过的汉字中,你还知道哪些字的笔顺是“先外后内”或“先中间后两边”?(指名说)(出示课中导学单活动四,生练写“月、风、小、水”4个字。) 本学期我们学了3条笔顺规则: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外后内,先中间后两边。在之后的学习中,希望你们能够按照笔顺规则规范书写汉字。 为了避免学生学习时感到单调,首先,教师采用了多种有趣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去发现、去探索,从而轻松地完成了识记生字、积累词语的教学任务。如在“识字加油站”中,教师利用图片来引导学生明白可以在生活中识字。在“读一读”中,为了让学生明白一个字可以组成不同的词,教师用了“一字开花”的游戏激趣。 其次,立足文本,扩大外延。语文的学习不能拘泥于教材的学习,还要扩大延伸,这样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才会丰富、饱满。如通过送贺卡任务驱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语文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自主发现笔顺规则,并运用规则规范地书写汉字,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设计意图 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喜欢看色彩鲜艳的图片。将识字和图片结合起来可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也有助于理解字义。从生活中的事物引入,再进入到生字的学习,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汉字的结构,寻找规律,得出结论,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能使他们加深印象。同时,老师在一旁相机引导、总结,使学习更高效。 设计意图 本板块的设计意图:一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巩固和积累词语,扩词和多种形式的读是积累词语的好办法;二是引导学生了解贺卡的写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语文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设计意图 一字开花”游戏的引入,将单元生字复习整合在语文园地八的学习中,在趣味游戏中指导学生温故知新,更好地掌握本单元要求掌握的生字,积累词语。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自主发现笔顺规则,并运用规则规范地书写汉字,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第2课时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1.与人交流,能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2.积极参与讨论,能选出自己喜欢的方法,并说出理由。 板块一 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从前,在一座大森林里住着小兔一家。春天的时候,兔妈妈带着小兔在一块空地上种下了南瓜。到了秋天,果实成熟了,兔妈妈想熬些南瓜粥喝,就让小兔去地里摘南瓜。(贴图:小兔)小兔蹦蹦跳跳地去了,来到南瓜地里一看,高兴地跳了起来。(贴图:大南瓜) 你们瞧,这是一个怎样的大南瓜?请用“又……又……”的句式说一说。(出示教材第1幅图,指名说。) 小兔看着这个大南瓜,会说些什么?会做些什么动作?各小组说一说、演一演,推选讲得最生动的人作小组代表上台表演。(各小组代表扮演小兔,把小兔的心情用语言和动作表现出来,教师捕捉他们的闪光点,给予画龙点睛式的评价。) 板块二 了解结果,情境再现 (出示教材第3幅图)看小兔把这么大的南瓜运回了家,兔妈妈的眼睛都瞪大了。她会怎么说?小兔又会怎么回答呢?同桌合作说一说、演一演吧! 我的宝贝,你能把这么大的南瓜运回家可真厉害! 妈妈,谢谢您的夸奖。 老师也想来演一演,我当兔妈妈,谁来当兔宝宝?(师生合作表演小兔和兔妈妈的对话情景) 板块三 大胆想象,交流方法 小兔真了不起,南瓜又大又重,它到底是用什么办法把南瓜运回家的呢?如果你是小兔,你会怎么办呢?让我们开动脑筋,大胆想象,看谁想出的办法最合理。 哪位小朋友来说说自己想出来的办法?谁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就可以得到“聪明兔”贴纸哟!(提前准备好贴纸) 把南瓜当轮子滚动。 请其他小动物帮忙抬。 用绳子拴住拖回家。 找车子运。 请大象用鼻子运。 把南瓜当作船,划回家。 聪明的小兔们太厉害啦!有的借助滚动的力量,有的借助工具,有的请朋友帮忙,这么多运南瓜的方法,到底用哪个方法运南瓜比较好?为什么?请小朋友们在小组内说一说,评一评。(组内评说) 谁能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由,就可以得到“大南瓜”贴纸,说明你把南瓜运回家了。 我觉得请朋友帮忙这个方法比较好,人多力量大。 我觉得把南瓜当轮子滚动这个方法好,又省力又好玩。 板块四 填补空白,学讲故事 大家方法想得好,理由说得棒!接下来选择一种自己认为好的方法,把运南瓜的方法(第2幅图) 画出来,相信大家也能画得好!(生补白第2幅图) 带上你画的画,找几个好朋友,把你编的故事讲给他们听,也听听他们讲的故事。(生互讲故事) 刚才听小伙伴讲故事时,你觉得谁讲得特别好?我们还要评选两名最会倾听的小观众。(推荐两三名讲得好的学生,把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 小朋友们,在口语交际课上我们要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讲故事时要说完整、说清楚,听故事时要认真倾听。课后把《小兔运南瓜》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问问他们有什么好方法来运南瓜。 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我会想办法”。教材采用的是小兔运南瓜的情景故事,看图补白编故事的形式,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上,教师为学生创设充分交流的情境,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将其说清楚。本次口语交际的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创设情境,让学生乐说。 在一定的情境中,学生能产生语言的动机,唤醒说话的欲望。因此,在口语交际课堂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地去说,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教师创设了多个交际情境,如:用南瓜又大又重,创设出了小兔运南瓜的情境;又利用插图,让学生想象小兔和兔妈妈会说些什么的情境。在轻松、安全的交际环境中,学生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让每个学生达到想说、乐说、会说的层面,实现口语交际的目的。 2.注重互动,让学生获得成长。 口语交际的课堂是全班学生互动的课堂,不是某几个学生的课堂。因此教师设计了多种不同形式的互动。如师生互动、同桌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互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都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互动的同时,他们也能吸取对方的优点,取长补短,有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增强他们交际的勇气和自信,从而获得成长。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利用南瓜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从多个角度来说南瓜的特点,为下面想出方法作好铺垫。 设计意图 本环节主要采用表演法,通过表演,学生能很快进行角色转化,把自己当成图画中的那只小兔。“同体验”才能“共感受”。有了这些真实体验,学生交流起来才会有话可说。 设计意图 为学生创设说话情境,鼓励他们想说就说,自由发表意见,进行讨论,营造一个自由、和谐的口语交际氛围,创设自由想象的空间。以“聪明兔”“大南瓜”贴纸作为激励手段,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学生在相互启发、相互交际的过程中,思维和说话能力得到提高。 设计意图 此处设计了“填补情境图”和“看图讲故事”两个环节,是训练学生将获得的信息转化为语言输出的一个过程。“填补情境图”是将语言转化为图像的过程,“看图讲故事”又是把图像转化为文字的过程。在这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第3课时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1.朗读、背诵古诗《风》。 2.和大人一起读《春节童谣》,了解春节的习俗,体会过年的快乐。 板块一 趣味猜谜,导入古诗 我们来猜个谜语吧!猜一猜:这是什么呢? 风。 风是什么样子的呢?老师讲一个关于“画风”的故事给大家听。一个老画家给他的弟子们出了一道题目,要求他的弟子们画出风的样子。周围的人听后都说风没有形状,也看不见样子,该怎么画呢?老画家的弟子们开始画画了,画完后将画交给老画家,老画家非常高兴。你们想看一看这几幅画吗? 你看到风了吗?你是从哪些现象看到风的? 我看到金黄的树叶被风吹下来了。 我从春天盛开的鲜花里看到了春风。 风让江水掀起了波涛。 风把好多竹子都吹得歪歪斜斜。 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唐代一位叫李峤的诗人为这几幅画配上了诗句。我们先来读一读古诗《风》。首先,请你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把诗句读通顺。其次,请你想一想自己从诗句中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生自由朗读,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指名说) 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播放风吹叶落、风起浪涌、风吹竹海的视频) 风看不见,摸不着。厉害的唐代诗人李峤用自己的神笔向我们描述了这样美妙的画面,让我们看见风、听见风。大家再一起读一读这首诗。(同桌合作读,男女生分句接读。) 看着这四幅图,大家能将这首诗背出来吗?(课件出示4幅图画,引导学生按照图画背诵。)(师生合作背诵,指名背诵,全班齐诵。) 这首小诗也是一则谜语。小朋友们课后可以将这首诗背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猜一猜诗里面写的是什么。 板块二 朗读童谣,了解民俗 新年快到了,小朋友们能说一说过年之前你们家里都要做些什么吗? 准备年货、贴对联…… 是啊,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团结、兴旺的象征,还是人们对未来寄予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过春节已有 4000多年的历史。今天,我们一起读一首童谣——《春节童谣》,看看春节有哪些习俗。让我们借助拼音,先自己大声朗读,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生自由读) 谁来读给大家听?大家边听边想,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记下来。(指名读) 我不知道什么叫“腊八”。 “腊八”就是农历的十二月初八。这一天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我不懂“糖瓜粘”的意思。 “糖瓜”是用麦芽糖做成的瓜状食品。腊月二十三被称为“小年”,在这一天,有“祭拜灶王爷”的习俗。相传管理灶火的灶王爷在这天要回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年以来每家人的善行和恶行。老百姓担心灶王爷上天说坏话,想让他嘴甜一点儿,多说些好话,于是就在自家摆好供桌,端上糖瓜等供品,拜送灶王爷上天。 我不明白“熬一宿”的意思。 “熬一宿”就是除夕晚上不睡觉,直到天亮,也称为守岁。守岁,预示着合家欢乐,来年幸福。 我们的春节是不是特别有意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童谣吧!(多种形式朗读:师生合作读、同桌合作读、男女生对读、拍手有节奏读等) 这里有段关于年俗的视频,相信大家看了后会更喜欢我们的春节!(播放关于年俗的视频) 在“日积月累”与“和大人一起读”中,教师摒弃了烦琐的分析,而是让“读”独占鳌头,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获得语感。为了让学生读得有趣味,教师又采用了多种朗读形式。如:在教学《风》时,教师先让学生自由朗读,把诗句读通、读顺后,再引导他们想象画面了解诗意,最后再回归到朗读,以读促背,顺利完成了教学目标。再如,在教学《春节童谣》时,教师采用了个人读、对读、拍手读、师生问答读、唱童谣等方式,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学生了解了春节的习俗,也体会到学习童谣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今后,在语文园地的教学中,教师要继续以趣为主,引领学生自主探究,体会学习的快乐。 设计意图 本环节以一则谜语、一个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再结合图片理解诗句的内涵,在读通古诗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背诵,以此增加他们对古诗的积累。 设计意图 《春节童谣》讲的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为了激发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兴趣,可以通过拍手读、男女生对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趣读中去探究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根植在心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