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1秋天 教案(表格式,2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1秋天 教案(表格式,2课时)

资源简介

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围绕“自然”这个主题编排了《秋天》《江南》《雪地里的小画家》《四季》4篇课文。这些课文题材丰富,体裁各异,有散文、古诗和儿歌。课文语言简洁明快、亲切自然,能唤起学生对四季的感受,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教学要点
字词识写 ◎认识50个生字、10个偏旁和1个多音字,会写22个字和7个笔画。 ◎借助“南北、男女”等词语,初步建立反义词的概念。 ◎学会制作自己的姓名卡片,能从卡片上认识同学的名字。
语言积累 ◎仿照“草芽尖尖”“荷叶圆圆”,积累和拓展带叠词的短语。 ◎拓展积累与四季有关的词语。 ◎积累有关惜时的名言,初步懂得要珍惜时间。 ◎背诵《秋天》《江南》《雪地里的小画家》。
阅读理解 ◎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初步认识自然段。 ◎结合插图,感知课文内容。 ◎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的美,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借助拼音和大人一起读《拔萝卜》,了解故事内容。
口头表达 ◎仿照课文,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 ◎能向他人作自我介绍,并就感兴趣的话题与对方交流,增强主动交往的意识。 ◎知道与人交谈时,“看着对方的眼睛”是一种基本的交际原则和交际礼仪。 ◎初步尝试续编故事。
1 秋天
1.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和禾字旁、木字旁、口字旁3个偏旁,会写“了、子”等4个字和横撇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认识自然段。 1.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和禾字旁、木字旁、口字旁3个偏旁,会写“了、子”等4个字和横撇1个笔画。 2.初步认识自然段。 1.正确认读“一”的变调。 2.结合插图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联系生活 随文识字 朗读与书写示范 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 2课时
第1课时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
1.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和禾字旁、木字旁、口字旁3个偏旁,会写“了、子”2个字和横撇1个笔画。 2.初步认识自然段,正确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 板块一 创设情境,找秋 师:小朋友们,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美丽的图画。(课件出示图片并描述:春天,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夏天,阳光充足,万物生长;秋天,天高云淡,瓜果飘香;冬天,冰天雪地,万物休养。) 师:一年有四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有不一样的风景,谁来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为什么喜欢这个季节? 生:我最喜欢春天,因为春天春暖花开,万紫千红。 生:我最喜欢夏天,因为夏天可以游泳,还可以穿裙子。 …… 师:是的,四季轮回,风景各异,大家看,这几幅图是什么季节的景色?(课件出示秋景图) 生:秋天。 师:是呀,当看到棉花白了,苹果红了,黄叶一片片飘落,我们就知道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小朋友们课后可以在校园里找找秋天,放学的路上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秋天。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秋天》。(板书:秋天) 师:“秋”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生字宝宝,我们该怎么记住它呢? 生:“秋”的左边是个“禾”,右边是个“火”。 师:说得真好。其实,“秋”还有着自己的故事呢!秋天是禾谷成熟的季节。古代因为没有化肥、农药,庄稼收割后,人们就会在田间就地焚烧禾草,使田地肥沃,同时也会烧杀一些害虫。所以,“秋”是由“禾”和“火”组成的。你们记住了吗?(生答) 师:美丽的秋天瓜果飘香,景色宜人,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秋天》,看看文中是怎样描绘的吧! 板块二 初读感知,识秋 师:(课件播放音乐)在悠扬的音乐中,我仿佛置身于美丽的秋天,请大家认真听老师读课文,感受秋天的美,注意听清楚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师范读) 师:小朋友们听得很认真,老师奖励大家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生自读课文并圈画生字。) 师:我们来对对看,你圈画了哪些生字?(指名汇报) 师:本节课的生字宝宝很多,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吗?快跟大家说一说自己的好方法吧! 生:我用减一减的方法来记“了”,“子”减掉“一”就是“了”。 生:我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秋”,“禾”加上“火”就是“秋”。 生:我在数学课上认识了个位的“个”。 …… 师:说得很好,在生活中识记生字真是一个好方法。请继续汇报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吧。 生:我通过看课外书认识了“树”字。 师:这里还有一个我们要学习的偏旁“木”,你们知道为什么“树”字的偏旁是“木”吗?木本植物的总称为“树”。一般将乔木称为树,树有明显直立的主干,植株较高大,分枝距离地面较高,可以形成树冠。你还知道哪些带“木”的字呢? 生:桃,一种果树的名称。 生:校,学校门口就有这个字。 师:说得很好。老师这里也带来了几片树叶,大家一起来看一看。 生:这些树叶有的已经开始变黄了。 师:对,原来秋天到了,树叶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由绿色变成了黄色。看来,只有仔细观察才会发现大自然的这些奇妙的变化呀!好,请继续汇报你的识字方法! 生:我认识了“飞”,因为我很羡慕小鸟能飞。 师:“飞”字就像一只鸟儿在空中飞的样子,不信,小朋友们在学习单上描一描。 活动:在小鸟身上找到“飞”字,描一描。 师:小朋友们一边描一边听听老师的描述:长嘴鸟,圆脑瓜,挺胸收腹翘尾巴,一撇一点展翅飞,风吹雨打都不怕。(生描画) 师:识记生字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要认真观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用恰当的方法牢牢记住这些生字。 板块三 读好课文,知秋 师:生字认识了,课文一定能读得很棒,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听?其他小朋友做个文明的小听众,看看他们有没有把生字都读正确。(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师:刚才的朗读非常棒,老师发现这一课当中有好多带“一”的词语,你能找到吗?把它圈起来。(课件出示课文第1~2自然段) 生:圈好了。有一片片、一群、一会儿。 师:请大家读一读,说说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一”的读音不一样,除了本音读第一声,有的读第二声,有的读第四声,真奇怪。 师:你的小眼睛可真亮,一下子就发现了其中的奥秘。“一”这个字可调皮啦!它会变调,小朋友们读书时要有火眼金睛,看准确才能读正确。 师:接下来,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读一读吧。(师带读) 师:“一会儿”为儿化音,读的时候要注意,请跟老师读两遍。(师带读) 师:把这些带有“一”的词放进课文中,再读一读,注意变调和儿化音。(齐读课文第1~2自然段) 师:小朋友们,你们在读课文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自然段有自己开始的标志,也就是在第一句话的前面空两个字的位置。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明序号可以帮助我们分清每个自然段。(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的序号) 师:现在就请小朋友们自己来标出课文中的其他自然段。(生标自然段序号) 师: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生:3个自然段。 师:说得很对。老师想请三个小朋友来读一读,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小朋友认真听,并说一说课文写了哪些景物。 生:课文写了天气、树叶、天空、大雁。(师相机板书) 师:你很会读书,秋天到了,这些景物都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我们下节课再交流。 师:写字的时间到了,这节课我们学写两个生字。(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了”“子”) 师: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发现? 生:它们长得很像,“了”加一笔就是“子”,“子”减一笔就是“了”。 师:是的,它们很相似,但占格有所区别,要仔细观察。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生:“了”的第一笔横撇的横长一些。 生:“子”的长横从横中线起笔。 师:这两个字中藏着一个新的笔画——“横撇”。请大家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空。(师生书空) 师:“了”是独体字,两笔组成。“子”也是独体字,三笔组成。现在,我们在田字格里写一写“了”和“子”。(生写,师巡视点评。) 师: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用不同的方法认识了好多的生字宝宝,还认识了自然段,写字的时候,你们的表现也很棒! 板块四 拓展延伸,寻秋 师:小朋友们,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天风儿轻,夏天百花开,秋天菊花雅,冬天梅花香。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可爱之处,让我们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寻找,去发现,好吗?现在正值秋季,请小朋友们投入秋的怀抱中,去找一找秋天的变化,寻找秋天的足迹。 活动:到大自然中走走,选合适颜色的彩笔,画一画你眼中的秋景。 1.问计于生,让学生学有自主。经过前面三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字,也积累了一些简单的识字方法。我通过“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吗?”问计于生,让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当学生思维受阻时,我适时给予策略支助,渗透“在生活中识字”“借助想象识字”等新识字方法。这样的课堂教学变师生点对点交流为师生、生生多维互动,让学生有成就感,老师在教学上也有针对性,可以省下力气花在刀刃上。 2.教而有度,省下时间做该做的事。本课牵涉到“一”的变调,这是正确朗读课文不可回避的问题。我先让学生圈出这些词,然后自己读一读看能发现什么,到“读书时要有火眼金睛,看准确,才能读正确”结束。关于“一”在什么时候变调,我没有讲得很具体。这些太复杂,学生的理解能力暂为有限。老师强调的是每次读书“要看准确”,这也是一年级孩子做到正确朗读的要点之一。 设计意图 此时正值秋季,适合师生重点聊聊秋季之景,师生对话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后面课文的学习作好铺垫。 设计意图 学生会读生字还不够,需要给他们空间,让他们来说自己的识记方法。打开了思维,关注了生活,孩子们的识字能力也会逐步提升。 设计意图 读好第1自然段,关键是正确认读“一”的变调。这是关键点,也是难点,教学时将这些问题逐个突破,读好课文为欣赏课文作了铺垫。 设计意图 阅读需要唤醒孩子们的眼睛和心灵。设置课后活动,旨在把孩子们引向生活去观察,去感受美好的秋天。
第2课时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
1.巩固生字词,会写“大、人”2个字。 2.与生活链接,读好并背诵课文。 板块一 复习巩固,温秋 师:请大家开火车读词语卡片。(开火车读) 生:秋天、天气、一片片、树叶、叶子、飞来、一会儿、一个。 师:大家读得很棒,一个个词语把我们带进了美丽的秋天,如果能把这些词和课文记在心里就更棒了,小朋友们,有信心吗?(生答) 师:秋天可写的东西太多了,课文中具体写了秋天的哪些事物呢?听老师读一读课文,大家回忆一下吧!(师范读) 生:课文写了天气、树叶、天、大雁。(师相机板书) 板块二 细读课文,品秋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去感受它的美。 师:请一个小朋友读一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指名读) 生: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师:老师发现有一个字,读得不是很准确,请大家回想一下并用笔把它圈起来,看看你发现了什么。(指名说) 生:是“了”字,我发现“了”上面没有声调。 师:是的,你很会读书,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调皮的“一”,它会在不同的时候变调,今天认识的“了”却很谦虚,它的用途很广,用在句尾的时候读得又轻又短,这就是“轻声”,大家一起读一读,感受一下。(齐读) 师:大家读得真不错。秋天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很多变化。天气—— 生:凉了。(师板书:凉) 师:树叶—— 生:黄了。(师板书:黄) 师:请小朋友们联系生活,说一说:除了这两种景色,你还看见了秋天什么样的景色? 生:秋天到了,树叶落得满地都是,棉花白了,苹果红了。 师:秋天美吗?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生:秋天金黄金黄的,很美! 师:说得真好,带着这样的感觉读读第1自然段。(齐读) 师:秋天到了,树叶黄了,天气凉了,“凉”是什么感觉,可不可以换一个字试试呢? 生:可以换成“冷”。 师:不太合适,凉,是介于冷和热之间的一种感受,很舒适,是对秋天最好的一种描述,一个“凉”字就把我们带进了秋天。 师:秋天到了,树上的叶子一片一片往下落,我们来认识“片”这个字。 师:“片”的古文字就像一分为二的木片,所以“片”的本义是平而薄的物体。树叶是不是薄薄的一片哪?“一片片”和“一片”有什么不同?请小朋友们看看课文插图,想一想。 生:“一片”表示一个。“一片片”是很多的意思。 师:你能结合课文的插图,说一说:为什么作者要说“一片片”吗? 生:地上的树叶很多,不止一片,所以用“一片片”。 师:课文插图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词语,结合课文插图真是个好方法。弄清了两个词语的区别,现在请大家看看学习单上的题目。 活动一:读一读,比一比上下两个词,照样子再说几个这样的词。 一片 (一座) (一张) (一堆) 一片片 (一座座) (一张张) (一堆堆) 师:你能再说几个类似这样的词语吗? 生:一座、一座座,一张、一张张…… 师:说得很好,以后我们说话时如果多用上一些这样的词语,表达就更生动了。 师:你能想象树叶是怎样从树上落下来的吗? 生:轻轻地,慢慢地。 师:那就请你把“落下来”这个词语的语速放慢,声音放轻,让一片片黄黄的小叶子轻轻地、慢慢地落下来。(板书:落) 师:请大家想象情境,试着背一背第1自然段。(生想象情境背诵) 师:秋天到了,身边的景物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吧!在这么美的蓝天下,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大雁南飞。 师:大雁南飞与秋天有什么关系呢?(指名回答并相机出示课件。) 大雁是候鸟,就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的鸟。天气变凉了,大雁从北方飞到南方比较暖和的地方过冬。等到第二年春天,天气转暖了,大雁再从南方飞回北方来生活。 师:课文中是怎么写大雁的呢? 生: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师:很对。这段话中有两个词出现了两次,请圈出来,读好。(生圈画并读词。课件出示:那么、一会儿。) 师:无法描述天有多高,有多蓝,就用“那么”来表示,听老师读。(师范读) 师:你听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高、蓝) 师:学着老师的样子,把第二个“那么”读慢一点儿。(生读) 师:在高高的蓝天上,一群大雁飞来了,它们一会儿——(生接下半句) 师:一会儿——(生接下半句) 师:大家读得可真棒,老师奖励你们看一看大雁飞行的样子。(课件出示大雁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的视频。) 师:多么神奇的画面,让我们把它牢牢地记在脑子里吧,天那么——(师生合作读第2自然段;师板书:往南飞。) 师:请一个小朋友把第1、2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指名读) 师:读得真好,听完他读的,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秋天可真美呀!我觉得大雁很可爱。 生:天空蓝蓝的,真好看。我喜欢秋天。 师:小朋友们眼里的秋天可真美呀!作者也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 师:这是两个感叹句,我们朗读时语气要强烈些,谁愿意来试一试?(指名读) 师:读得真好。秋天,天气是那么凉爽,金黄的树叶犹如一只只美丽的蝴蝶,从树上翩翩落下,我们高兴地说道——啊!秋天来了! 师:秋天,天高云淡,大雁变换队形飞向南方,传来阵阵悦耳的歌声,我们不禁感叹道——啊!秋天来了! 师:此时此刻,看到这样的秋天,你是怎样的心情?(指名说) 生:我很开心,觉得秋天很美。 师:带着这样的感受,读出自己的心情吧!(齐读第3自然段) 师:是啊,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让我们再次走进美丽的秋天,去领略它的美丽。(课件出示与课文相关的秋天的美景图并配乐,师根据板书总结课文。) 师:这里藏着本课的很多生字,我们做一个摘苹果游戏,巩固一下吧。(课件出示题目,生开火车读生字。)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新的偏旁朋友,它们就藏在这些生字中,你能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找到它们吗?(指名回答) 师:这篇课文把秋天描写得非常美,对于这样优美的语言,我们要想办法背诵下来。背诵也是需要一定方法的,这样才会背得又快又牢。 师:我们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美丽的画面,就能很快把课文背诵下来了,黑板上的板书就是第1、2自然段的关键词。 师:我们还可以看图想象画面,作用是—— 生:回想课堂上老师带我们看的图片和书上的插图,能帮助我们记忆。 师:是的,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画面,都是不错的背诵方法。 师:根据板书,边看边想象画面,试着背诵课文吧!(生自由背诵) 师:写字时间到了,我们一起学习生字“大”“人”。 师:请观察比较“大”与“人”中“人”的区别。 生:这两个“人”的起笔都在竖中线上,但“大”中的“人”撇要写成竖撇。 师:你回答得非常好,下面和老师一起书空。先撇后捺,呈三角形,撇从竖中线上起笔,注意两个字细微的区别。(师生书空) 师:我们在书写生字时,特别要注意观察笔画的位置,要做到:一看,二写,三对照,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通过不断练习来写好汉字。(生描红并书写生字。) 板块三 拓展训练,写秋 师:接下来,我们看看学习单,完成一个创意题。照样子,试着用秋天不同的事物代替“秋”字的笔画。 活动二:照样子,试着用秋天不同的事物代替“秋”字的笔画。 师:老师用秋天不同的事物写了一个不一样的“秋”,我相信,小朋友们比老师写得还要好。(小组合作创作秋字图,师相机指导。) 一年级学生识字量不大,语感还没形成,读书容易拖沓。我抓住轻声“了”,通过示范读、指名读,让学生知道“了”是个作用大但又很谦虚的字,发音轻轻短短的。这个字读好了,第一段也就能读好了。在读天空的“高”和“蓝”时,我并不是让学生突出“蓝”和“高”两个字,而是抓住两个“那么”指导朗读。“那么高”无法描述,只知道很高很高。让学生试着把第二个“那么”放慢点,比第一个读得更响一点,学生一下找到了感觉,多高多蓝都在心里。还有最后一段的朗读,我更是花足了功夫,结合课文,创设了两个情境,让学生在老师绘声绘色的描述中,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啊!秋天来了!”没有生硬说教,没有机械模仿,让学生在情境中自然而然地读好两个感叹句。 设计意图 在复习巩固中再现生词,促进学生准确认读。通过范读,无声滋养孩子们的阅读能力。 设计意图 教学前先引导学生回忆关于秋天的景色,让他们畅所欲言,不知不觉中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设计意图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指导学生背诵课文时,教授他们背诵的方法,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设计意图 借助汉字画,让学生做到语文和生活连接,促进学生更好地入情入境地学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