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一轮复习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资源简介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纲要求】
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Ⅱ)
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Ⅱ)
3.人脑的高级功能(Ⅰ)
4.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Ⅱ)
5.脊椎动物激素有生产中的应用(Ⅱ)
6.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7.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Ⅱ)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
绘图:
【思考】神经元、神经纤维和神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
1.反射
反射是指在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
包括:反射
反射
2.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
【思考】包括哪几部分?各部分由什么构成?作用是什么
看缩手反射图思考下列问题:
1.这个反射弧中有几个神经细胞?
2.分别给b、d、e、f部位刺激,哪能测到电流,为什么?剪断b、g,刺激外周段和向中段,哪能产生反应?
3.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指上图中哪的传递?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指上图中哪的传导?
4.给反射弧任何一个部位足够刺激,都能引起______反应。
特别提醒:反射必须有的参与,刺激传入(或出)神经做出的反应,(属于、
不属于)反射。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为。
兴奋是以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做。
【思考】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怎样产生和传导的呢?
1.静息状态:外内
2.兴奋状态:外内
电位产生的原因:静息电位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动作电位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3.兴奋的传导
局部电流刺激相近的未兴奋部位产生动作电位,兴奋传导的方向与____电流方向一致。
【小结】 1. 过程:
2. 特点(方向):
3. 形式: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 过程
兴奋突触小泡释放_____ 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的,使突触后膜产生_____________
∴信号转换:由______ ________ ______
2. 特点:
原因:神经递质只存在于内,只能由释放,作用于。
【思考】
1. 神经递质释放方式为______,体现了生物膜的______。递质被突触后膜上______的识别,其作用效果有二种:_________
2. 突触的简图和复杂图如何画?
3. 突触是反射弧图中哪部位的放大?
4. 突触小体、突触小泡、突触前膜、轴突末梢、细胞膜的关系是什么?
5. 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为什么?
6. 本节内容涉及细胞膜的什么功能?
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 人体神经系统组成
【思考】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中枢的联系是什么?
2. 各级及主要功能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
小脑:
脑干:
下丘脑:
脊髓:
3.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低级中枢可以自主地控制。如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能控制眨眼反射、排尿反射、膝跳反射等。
(2)低级神经中枢受脑中相应的的调控。如成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呼吸可以不受意识的控制,但意识也可以支配呼吸。
五、人脑的高级功能
1.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言语区包括:、、、
【思考】如果某人听不懂别人的讲话,但却可以讲话,可能是区出现问题?
2. 学习、记忆和思维是人脑的高级功能之一。
(1)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2)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
短期记忆:主要与活动及的联系有关。尤其与大脑皮层下的关。
长期记忆:与的建立有关。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一、激素调节的发现
资料分析:促胰液素的发现胰腺能分泌胰液,注入小肠,消化食物。胰液的分泌是如何调节的呢?在19世纪,人们认为,人和动物体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调节的,胃酸刺激小肠的神经,神经将兴奋传给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
1.囿于定论的沃泰默
实验:
解释:这是由于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干净的缘故,所以是一个十分顽固的
神经反射。
2.另辟蹊径的斯他林和贝利斯
大胆假设:这不是神经反射而是化学调节—盐酸使小肠粘膜产生了化学物质随血液进入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
实验结论:
(一)激素调节的概念:由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思考】这个概念用于植物可以吗?
(二)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的区别
导管 分泌物 运输 举例
内分泌腺
外分泌腺
外分泌部:
胰腺
内分泌部:
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及作用:
下丘脑:
垂体:
甲状腺:
胰岛:
性腺:
(三)激素的化学本质
氨基酸衍生物:
类固醇:
蛋白质:
其他类:
二、激素调节的实例
实例一:血糖平衡调节
1.血糖的来源和去向(发生顺序)
2.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主要)、分泌细胞、作用:
3.血糖调节模型:
4.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反过来又作为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反馈调节是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反馈调节有正负反馈之分。其中负反馈在日常生活中及人体生理活动中都很常见。正反馈在人的正常生理活动中也是存在的,如排尿反射,再如某位刻苦学习的同学,得到表扬后更加刻苦。
实例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TRH:TSH:
【思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所作用的细胞分别是什么?
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总结】1. 激素调节生命活动,普遍存在着_____调节的机制, 甲状腺激素分泌还存在着______调节。
2. 相关激素调节生命活动往往还存在着作用和作用
如:
【思考】1. 高考时紧张好吗?
2. 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吗?
3. 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促进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吗
4. 缺碘为什么甲状腺肿大?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因有什么区别?
三、激素调节的特点:
1.
2.
3.
【思考】激素作用于靶细胞的机理是什么?
激素与靶细胞上结合,起作用后被。
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1. 什么是体液调节?
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调节,但在人和高等动物体内调节和调节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
2. 列表比较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举例
作用途径
反应速度
作用范围
作用时间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1. 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放能(尤其以和产热多),
2. 热量的散出: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吸、排尿和排便等。
3. 体温调节:平衡
()()
寒冷时:产热,散热体温不是会升高吗?
炎热时:产热,散热
4. 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
5. 温度感受器:分布: 、、
(感受温度变化)
实例一:体温平衡的调节 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
散热
寒冷环境温度感受器体温汗腺分泌减少
调节中枢
分泌肌肉、肝脏产热增多
垂体肾上腺代谢↑ 产热
分泌
甲状腺代谢↑
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
炎热感受器体温 散热
环境 调节中枢 汗腺分泌汗液 ↑
肌肉、肝脏产热减少 产热
实例二: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肾单位
肾小囊
肾小管
简述尿的形成过程:
肾小球的作用:形成原尿
作用:形成尿
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
细胞外液渗透
渗透压感受器
垂体
产生渴觉
主动饮水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补充水分
尿量
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1. 二者相互协调。
2. 有些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3. 激素可以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分泌激素
运到垂体释放
下丘脑调节中枢
神经中枢
调节中枢
参与神经调节
渗透压感受器
调节水盐平衡的效应器
各种感觉都是在中形成的。
第4节 免疫调节
【考纲要求】
1.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2. 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Ⅰ)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在骨髓中成熟)
免疫细胞:(位于、和中)
(发挥免疫
作用的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和、等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一)免疫的分类
: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第一道防线:、(呼吸道、消化道)组成
()阻挡和杀灭病原体,清扫异物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组成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只对病原体起作用,主由 .和借助循环和循环而组成
()产生,消灭病原体 ( )
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叫 (AIDS), 是由(HIV)引
起的,死亡率极高。HIV侵入后HIV和T细胞浓度变化
(二)抗原和抗体
1. 抗原:能够使机体产生反应的物质
:(如:细菌、病毒、花粉)
自身、、或的组织细胞(如:癌细胞)
2. 抗体: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由产生的,能与抗原发生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
(三)特异性免疫类型
被体液中相应抗体消灭 (免疫)
抗原
被相应的免疫细胞消灭 (免疫)
(1)体液免疫
(少数)刺激
抗原细胞细胞细胞
(2)细胞免疫
抗原细胞细胞
靶细胞裂解死亡 抗原暴露被吞噬、消灭
靶细胞包括:
免疫
【总结】 特异性免疫
免疫
【思考】1. 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有:、、、.、
2. 吞噬细胞参与哪些防线的哪些活动?
吞噬细胞参与第道防线。在第二道防线中起 . 作用;在第三道防线起作用,并抗原和抗体的结合体。
3. 不能识别抗原的细胞、物质有:
4. 骨髓和脊髓的区别?
5. 浆细胞的来源有:
(四)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1. 自身免疫病: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
2. 过敏反应:
(1)概念:的机体在接受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2)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过敏原。
如:花粉、室内尘土、鱼、虾、牛奶、蛋类、青霉素、磺胺、奎宁等
(3)特点:
发作,反应,消退
一般破坏组织细胞,也引起组织严重损伤
有明显的和
3. 免疫缺陷症:如:等
三、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目标:体内已经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的细胞,以及的细胞。
四、免疫学的应用:
1. 免疫预防:即预防接种,接种注射
2. 检测抗原:依据:与相结合
3. 器官移植:
细胞外液渗透压
细胞外液渗透压
在体液中
进入
人体
侵入细胞
呈递
呈递
增殖
分化
再次入侵
与抗原
结合
被吞噬细
胞吞噬消化
形成沉淀或
细胞集团
产生
增殖
分化
呈递
再次入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