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一轮复习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资源简介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考纲要求】
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
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
3.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Ⅱ)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生态系统的范围
1. 概念:由 和 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 范围: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它由地球上的________和_构成。
3. 类型:
二. 生态系统的结构
1.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同化作用类型
营____的____生物。如
【思考】如何判断某生物是生产者、消费者还是分解者?
自养的生物都是,腐生的都是,其它都是。
各成分之间关系:
所以三者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有时可缺_______但小生态缸中不能缺______,因为________
生态系统结构模型: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定义: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_____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通常指_______)
食物链组成:
营养级:
消费者所处的营养级固定吗?食物链一般不会超过___个营养级
定义:在生态系统中,许多______彼此相互交错连接的复杂的营养结构。
食物网
成因:
所以一种生物可占___个营养级。若次级消费者全部死亡,则初级消费者先_____后___再稳定。
【思考】1. 食物链中无_____者,能量流动图中有它吗?
2. 写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食物链,箭头表示什么?
树木 蝉 螳螂 黄雀
箭头表示。
3.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渠道。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和过程。
一、能量流动的过程:
1. 能量流动的源头:_______(除极少特殊空间外)
2. 起点:________________
(固定的能量吸收的能量。化能合成作用忽略)
3. 总能量:_________________
4.过程:
5、简单图解:(看课本自己动手画出)
规律:
1.箭头(由左到右):越来越
2.方框(由左到右):越来越
3.各营养级能量的去路:、、
如何区分简单图解和复杂图解?
【思考】1.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转化是否遵循能量守恒定律?为什么?
2. 流经某个生态系统的能量能否再回到这个生态系统当中来?
3. 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________
4. 能量的输入量== =
= - = +
5.下面图解中未利用是怎么回事?
未利用是指未被,也未被和的能量。
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定量分析):
【思考】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多少?每个营养级的同化量?
2.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每个营养级的能量去向?
3. 每个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是多少?
4. 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包含在哪个数值中?
二、能量流动的特点
原因:
原因:
传递效率:
传递效率=
【思考】生态系统在物质和能量上是自给自足的对吗?
生物富集: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的积累随营养级的增加而
(不易分解,不易排出)
三、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
1. 科学规划、设计,使能量得到。
例如:秸秆的多级利用、桑基鱼塘
实现能量_____提高能量的____.(注意不是提高 _____)
还可实现物质_____,使废物___
2. 帮助人们合理调整,使能量持续高效地。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一、物质循环的概念
物质指什么?在哪循环?生态系统指什么?又叫
C.H.O.N.P.S等元素
( ) ( )
( )( )
二、碳循环的过程
无机环境 、
存在形式 生物群落
碳的
循环形式
三、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项 目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物质形式
特 点
范 围
联系 (1)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二者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物质是能量的载体(3)能量是动力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
传递方式 来 源 举 例
信息 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 或
信息 化学物质 的产物或分泌物
信息 生物体的行为特征 生物体的行为
二、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
1.,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例:蝙蝠的回声定位、某些种子萌发要某种波长的信息
2.,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例:某些植物开花要信息、动物吸引异性的。
3.调节生物的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
例:烟草受到蛾幼虫攻击,释放,吸引幼虫天敌,驱除雌蛾。狼根据兔的去猎捕兔。
三、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
1.提高农畜产品的
例:延长提高鸡的量
用一定频率的处理蔬菜、谷类作物及树木等种子,可以提高率。
2.对有害动物进行
例:播放信号录音引来鸟类 ;昆虫防治病虫害
【总结】:
生态系统的功能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信息传递
特 点
范 围 生态系统各
关 系 共同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成一个并生态系统性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概念: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____或自身相对稳定的能力。
二、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的原因———具有能力
例:害虫数量增加 食虫鸟数量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在中普遍存在
【思考】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无限的吗?
三、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
抵抗力稳定性 :、的能力
例 :草原遭受蝗虫采食 植物再生能力增强 减缓了种群数量的下降
森林遭遇持续干旱 树木根系扩展 保证获得足够的水分
恢复力稳定性:、的能力
例 :森林局部火灾后,仍能逐步恢复原状。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抵抗力稳定性就越。
例:在马尾松纯林中,松毛虫常常会产生爆发性的危害;如果是针阔混交林,单一的有害种群不可能
大发生,因为多种树混交,害虫的天敌种类和数量随之增加,进而限制了该种害虫的扩展和蔓延。
生态系统稳定性两种类型的关系:一般呈关系。
营养结构复杂程度
特例:北极苔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都很低。
四、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措施 :
1.控制干扰程度,利用应,不超过生态系统的能力。
2. 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
部与的协调。
【思考】1. 小生态缸中必需有_____________成分。
2. 小生态缸密封吗?为什么?
3. 绿色食品、富营养化是怎么回事?
阳光
()
5.0
植食性动物 62.8
肉食性动物12.6
分解者14.6
呼吸作用 122.6
未利用 327.3
12.5
96.3
293
18.8
2.1
29.3
7.5
微量
太阳能
49753
未固定
生产者
464.6
62.8
12.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