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活离不开规则》教学设计01教材分析《生活离不开规则》是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中的第1课,隶属于法治教育主题。本课共有两个板块:“生活处处有规则”和“”守规则要自觉”。本设计为第一课时,主要完成第一板块“生活处处有规则”。教材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参加游戏活动,体验规则的意义;通过寻找生活中的规则,懂得生活处处有规则。02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形成初步的规则意识。学生能够发现社会、学校、家庭中普遍存在着的各种规则现象。但由于学生年龄特点所限,学生更多地处于规则他律阶段,对规则缺少理性认识,尚未深刻领会规则的必要性。对学生来说,自觉遵守规则存在着一定困难,还无法将其内化为一种自觉的行动和生活习惯。03教学目标1.通过游戏体验,知道游戏有规则,规则让游戏更公平、更有趣。2.通过生活规则大搜索,感知生活处处有规则。探讨规则带来的好处,知道规则的重要性。3.通过讨论没有规则带来的影响,认识到规则既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保护,培养遵守规则的意识。04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引出规则(一)聊聊游戏,初识规则1.引入学习伙伴:同学们,你们瞧,谁来了?他们就是我们胜山镇中心小学的吉祥物——友友和爱爱。2.学习伙伴出示游戏图片,请生说说游戏名称。3.聊聊自己爱玩的游戏及玩游戏过程中的要求和准则。4.小结:孩子们,像这样活动前大家一起制定,活动中大家共同遵守,能够规范人们行为的要求和准则,这就是规则。游戏中的规则就叫做“游戏规则”。(二)共玩游戏,体验规则1.介绍“萝卜蹲”游戏。2.师生同玩“萝卜蹲”游戏并谈谈游戏感受。正是因为提前制定好规则,并且在游戏中大家自觉遵守规则,我们的游戏才能玩得这么有趣。3.揭题:规则带来的好处不仅体现在游戏中,更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9课《生活离不开规则》。(板贴:生活离不开规则)(设计意图:该环节通过引入学习小伙伴,引导学生猜一猜喜闻乐见的游戏,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带着学生体验游戏,在快乐的游戏中感知规则的存在和意义,寓教于乐,融学于趣。)二、校园规则我发现(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学习伙伴:同学们,和我一起去规则王国探险吧!这次探险也是有规则的哦!本次探险共要去三个地方:分别是校园规则馆——社会规则馆——无规则馆,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根据大家的表现进行评星,最终表现优异者颁发“规则小达人”的勋章,大家有信心吗?让我们一起出发吧!(二)寻找校园规则1.明确校园规则馆学习任务:分组汇报课前搜集到的校园规则。说明任务的评价标准。2.全班分组汇报并随机评价。预设1:教学楼组分享。师小结:温馨提示、班级公约,在教室、在走廊,教学楼里处处有规则......瞧,我们每一个教室中挂着的《中小学生守则》,这也是规则。有了这些规则,我们的学习更有效率了,环境也更加卫生了。预设2:操场组分享。师小结:你们分享的操场上的好多规则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避免我们受到伤害,让我们更安全。(板贴:安全)预设3:爱满园组分享。师小结:爱满园中的规则很多都和爱护动植物有关确实,有了这些规则,才能让我们和大自然相处得更愉快。预设4:食堂组分享。师出示食堂规则图片,请生一起读并小结:这是我们食堂的规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3.学习伙伴语音评价: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真了不起,一下子找到了校园里的那么多规则。确实,当我们迈进校门的那一刻起,这些规则就围绕在我们周围,时时刻刻规范着我们的一言一行。4.播放校园生活视频,感受规则带来的有序美好并谈感受。总结:校园规则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校园处处有规则。(板贴:处处有)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规则,才让我们的校园生活这么有序美好。(板贴:有序)(设计意图:校园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场景,校园规则也是学生相对比较熟悉的。该环节通过课前分组搜集,课中交流汇报,课堂提炼补充,将更多更全面的校园规则展现给学生,同时,也初步感受到有了规则,才使我们的校园生活这么有序美好。从已知到未知,孩子们拓宽了对学校规则的认知。)三、社会规则我探寻(一)寻找社会规则1.来到社会规则馆,说说哪些公共场所也是需要规则的。2.学习伙伴发布任务:小组合作,探寻社会场所中的规则。3.请生读合作要求并说明任务的评价标准。4.发场景活动卡,学生合作学习,师随机巡查并指导。预设1:医院组汇报。师小结:有了这些规则,我们在医院看病更加有序,也更加高效了。(板贴:高效)预设2:博物馆组分享。师小结:有了这些规则,使我们的参观旅程变得更加文明。(板贴:文明)预设3:图书馆组分享。师小结:只有人人遵守这些规则,图书馆才能更好地为人们提供服务。预设4:电影院组分享。师小结:人人遵守这些规则,人们在看电影时才能有更好地观影体验,这也是文明的表现。6.总结:同学们,看来你们都是生活的有心人,发现了那么多的社会规则,也发现了规则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二)补充特殊规则1.补充“网络规则”。过渡:随着社会发展,科技盛行,在我们的虚拟平台中,其实也有规则,如在手机和网络的使用过程中,也是处处都有规则。出示网络规则并请学生读一读。2.补充“法律规则”。3.小结:无论是普通规则,还是特殊规则,无论是熟悉的《中小学生守则》还是法律法规,这些规则都和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校园生活有规则,社会生活有规则,我们的“生活处处有规则”(板贴)。(设计意图:社会生活的范围很广,该环节以学生的生活轨迹为线索,从身边的场景入手,设计了数张场景卡,让学生在课堂中去探究社会生活中真实存在的规则,并思考这些规则带来的好处,拓宽对社会规则的认知。同时,与时俱进,让学生认识到除了现实生活,虚拟的网络空间也是有规则的,法律也是一种特殊的规则。)四、小小规则作用大1.来到无规则场馆,学习伙伴提问:同学们你们好,欢迎来到无规则场馆,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没有了规则。这里的生活将会变得怎么样呢?2.语音出示阅读角事例并谈感受。小结:不遵守规则居然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3.假想如果生活没有了规则:如果汽车驾驶没有了规则......如果上下公交车没有了规则......同桌一起讨论还有可能会发生什么。说明评价标准。4.小结:遵守规则多么重要啊!只有严守规则,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安全,规则约束了我们的行为,但同时它更保护了我们的安全。(设计意图:该环节采用案例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真实案例,谈不守规则带来的严重后果,将略显枯燥无味的知识点融入案例情境中,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唤起学生的自我体验,使学生产生信服感,从而真正认识到“规则既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保护”。)四、谈收获总结1.生谈课堂收获。师小结:这一切美好有序的生活都是规则带给我们的。2.播放规则下的生活视频,感受社会规则带来的美好。3.总结评价:统计小组获得的星星,为获得七星的孩子颁发“规则小达人”勋章并提出期望:希望你们在生活中能够继续遵守规则并将规则宣讲给别人听。4.提醒:离开教室时也要遵守规则。(设计意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该环节通过颁发小勋章提出期望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遵守规则,知行合一,促使学生将良好的道德行为落到实处,也为下一堂课的学习作好铺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