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科学试题一、选择题1.(2023七上·金东期中)科学来自生活实践,又高于生活。要正确的进入科学世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发现周围的问题着手,科学能解决所有问题B.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正确的,学好书本知识即可C.科学发现源于观察,只需留心观察即能学好科学D.科学需在已积累的知识上,不断探索和发现问题2.(2023七上·金东期中)某兴趣小组对蜡烛火焰产生了兴趣,以下是他们四人的对话。其中属于提出科学问题的是( )A.蜡烛火焰的各部分温度是否相同B.可能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比内焰温度高C.可以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D.可以将一根木条放在火焰焰心约3秒钟,观察木条的颜色变化3.(2023七上·金东期中)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测木板长度B.测液体温度C.点燃酒精灯D.滴管滴加溶液4.(2023七上·金东期中)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研究湖北三峡地区的石板滩生物群中,发现4种形似树叶的远古生物化石。与真正长在树枝上的叶子不同,这些“树叶”实际上是形态奇特的早期动物,它们生活在远古海洋底部。下列现象中,不能体现生物特征的是( )A.“树叶”能不断长高 B.“树叶”能够形成化石C.“树叶”受到触碰时会有反应 D.“树叶”能繁殖后代5.(2023七上·金东期中)生活在海水里的海带,其细胞中积累的碘的浓度,比海水中碘的浓度要高出许多倍,这一事实说明( )A.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B.细胞膜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C.细胞质流动有加速物质交换的作用D.叶绿体有吸收碘的作用6.(2023七上·金东期中)小科在建立健康档案时,用到以下几个数据,其中换算正确的是A.1.6米=1.6×1000=1600毫米B.0.28厘米=0.28×104微米=2.8×103微米C.45分米3=45分米3×1/1000=0.045米3D.2.2升=2.2升×1000毫升=2200毫升7.(2023七上·金东期中)直接观察是指凭借人们的感官直接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间接观察是指借助仪器设备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有下列观察:①用显微镜观察细胞;②用手摸病人的额头,判断发热程度;③用秒表测百米赛跑的时间;④用耳朵辨听是哪种乐器在发音;⑤用放大镜观察蜗牛;③用眼睛观察冰熔化的整个过程。其中属于直接观察的是( )A.②④⑥ B.②③④ C.①③⑥ D.④⑤⑥8.(2023七上·金东期中)当缺少测量工具时,我们可以利用自己身体一些部位的“尺”对物体的长度进行估测,下列估测物体长度的事例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A.图①:校园的小树有一人高了,小树的高度约1.65mB.图②:教室里的课桌有4柞长,课桌长度约80cmC.图③:体育课学生跳绳用的绳子有两度长,约3.2mD.图④:小科同学步行测得学校的小路长100步,则小路长约300m9.(2023七上·金东期中)下图是小金在实验室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情形,其中操作和叙述都正确的是( )A.利用图甲的方式盖盖玻片,可防止装片上出现气泡B.图乙清晰物像的视野中,细胞数目一般①比②多C.利用图丙的方式对光,直至视野中出现明亮的视野D.图丁中黑色的圆圈是人体口腔上皮细胞10.(2023七上·金东期中)使用目镜为10×,物镜为4×光学显微镜观察图形,显微镜下视野如左图。若将物镜也换为10×,则视野中的图像是下图中的( )A. B.C. D.11.(2023七上·金东期中)白血病是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而骨髓移植是常见治疗白血病的方法之一。骨髓移植是指将健康人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便会产生新的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这个过程属于( )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细胞生长 D.细胞突变12.(2023七上·金东期中)中国科考队员在西藏察隅县发现的高达83.4米的云南黄果冷杉,超过了之前在西藏墨脱发现记载的76.8米的不丹松,成为中国第一高树。黄果冷杉和不丹松都属于( )A.蕨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13.(2023七上·金东期中)某校通过举行校园植物挂牌活动,将植物名称、所属的分类等级以及生活习性等信息写在制作好的牌子上,挂在植物适当的位置。下列有关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的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物种就越少B.生物的分类等级越高,不同物种间的共同特征就越多C.罗汉松属于植物界裸子植物门的植物D.生物分类一般将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作为依据14.(2023七上·金东期中)下列关于生物的结构层次判断正确的是( )A.用热水烫番茄,很容易从番茄表面撕下一层“皮”,这层“皮”属于上皮组织B.猕猴桃含有维生素,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所以猕猴桃果实属于营养器官C.皮肤的表皮有保护功能,属于保护组织D.银杏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15.(2023七上·金东期中)小科想测出塑料空盒的体积,他做了下面四个步骤:①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②将空塑料盒放入量筒中;③将塑料空盒拿出,将小铁块放入量筒中;④将小铁块放入空塑料盒内部,将塑料盒放入量筒中。如图所示:则上述四个步骤中可测出空塑料盒体积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6.(2023七上·金东期中)流程图是对知识进行梳理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流程图中,正确的是 ( )A. 高等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B. 高等动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动物体C. 生物分类等级由高到低的层次:种→属→科→ 目→纲→ 门→界D. 食物通过消化道的顺序: 口腔→咽→食道→ 胃→小肠→大肠→肛门17.(2023七上·金东期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种脊椎动物:大白鹅、鲸鱼、鳄鱼、娃娃鱼。根据如表提供的信息,其中判断正确的是( ) 受精方式 生殖方式 体温 体内受精 体外受精 卵生 胎生 变温 恒温甲 √ √ √ 乙 √ √ √丙 √ √ √丁 √ √ √ A.甲为鲸鱼 B.乙为大白鹅 C.丙为娃娃鱼 D.丁为鳄鱼18.(2023七上·金东期中)杭州亚运会已经顺利举办,这是杭州在全世界的一次精彩亮相。下列有关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说法正确的是( )A.骨骼肌的肌肉组织通过收缩和舒张产生运动B.人体保护组织可以预防外界细菌入侵C.血液能够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属于输导组织D.体育竞技只需要神经系统参与即能完成比赛19.(2023七上·金东期中)海水温度直接影响海难遇险者的生存时长。下表中列出了人浸在不同温度海水中预期可能的存活时间。据表分析以下判断中错误的是( )海水温度 低于0℃ 0℃~4℃ 4℃~10℃ 10℃~15℃ 15℃~20℃预期存活时间 少于15分钟 少于1.5小时 少于3小时 少于6小时 少于12小时A.海水温度低于20℃,温度越低预期存活时间越短B.海水温度越接近正常体温,越不利于遇险者存活C.海水温度为6℃,海难搜救时间应在3小时以内D.除海水温度外,其他因素也可能影响预期存活时间20.(2023七上·金东期中)小科同学自制了一支温度计,把它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长5厘米;把它插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长25厘米。用这支温度计去测量一杯水的温度时,水银柱长为17厘米。则这杯水的温度为( )A.35℃ B.60℃ C.68℃ D.85℃二、填空题21.(2023七上·金东期中)如图中硬币的直径为 cm。选用这一刻度尺对另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34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cm。22.(2023七上·金东期中)杨梅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1)杨梅树高大挺拔与细胞结构中的 有关(填细胞结构名称);(2)成熟的杨梅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受伤”,流出红色的汁液,这些汁液主要来自于图甲细胞结构示意图中的 (填序号)。23.(2023七上·金东期中)近年来,多肉植物以其独特的外形广受人们的喜爱。如图所示,多肉植物是一类在外形上显得肥厚多汁,会开花,能用种子繁殖的植物,也可以通过叶片或枝条扦插进行繁殖。(1)从植物的分类上看,多肉植物属于 (2)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看,多肉叶片属于 层次的结构。24.(2023七上·金东期中)如图表示植物个体发育不同时期的结构层次:(1)若A细胞是植株发育的起点,则A细胞是 ;(2)图中a表示细胞的 过程(选填“分裂”“生长”或“分化”),使细胞数量增多。25.(2023七上·金东期中)如图所示,图甲为普通温度计,图乙为体温计。图甲的读数为 。体温计的最小刻度可达0.1℃,精确度比普通温度计高。下列关于体温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体温计玻璃泡较大,因此受热膨胀时内部液体体积的变化较大,液柱上升更显著B体温计玻璃管径比较细,因此在内部液体受热膨胀时,液柱上升更显著C体温计有一段特细的弯曲的玻璃管,叫缩口,可以使体温计离开被测物进行读数D体温计在使用前需要在沸水中消毒E体温计可以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26.(2023七上·金东期中)为探究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小金用洋葱鳞片叶、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等材料做实验。(1)若显微镜下看到图1所示的物像,可能是图2操作步骤 不规范引起的;图1 图2(2)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通过调整结果得到如下四个图,在操作过程中,若不调节光圈和反光镜,所得视野最暗的是 。27.(2023七上·金东期中)如图所示的克氏原螯虾(俗称“小龙虾”)是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节肢动物,原产美洲,在我国为外来入侵生物。请回答:(1)“小龙虾”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身体、足和触角都分节,在分类上它属于 (选填“脊椎”或“无脊椎”)动物;(2)小科想结合课堂上“观察蜗牛外形”的方法,对“小龙虾”的某些细微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他可以借助 来进行观察。28.(2023七上·金东期中)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到某藻类细胞中叶绿体移动路线示意图,视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下方,并绕液泡逆时针方向移动。则实际上,该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位于液泡的 (填“上方”或“下方”),移动的方向是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29.(2023七上·金东期中)《中国自然观察》评估了近15年间1085个濒危物种的保护状况,如图所示。大熊猫是状况好转的物种之一,生活在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中的小熊猫、川金丝猴、羚牛等也同时得到了保护,这种现象称为“伞护效应”。(1)图中大多数濒危物种的保护状况是 ;(2)“伞护效应”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30.(2023七上·金东期中)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天宫二号开展植物“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培养。观察和研究拟南芥和水稻种子在太空中的萌发、生长、开花和结籽全过程。据图回答问题:(1)拟南芥和水稻都属于 (选填“种子”或“孢子”)植物;(2)在上述的二歧式检索表中包含了拟南芥和水稻等植物,根据拟南芥的图片及分类地位可知其中表示拟南芥的是 (选填“P”“Q”“R”或“S”)。三、探究题31.(2023七上·金东期中)某班同学进行临时装片制作,并制作细胞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1)制作临时装片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下,其目的是 ;(2)图甲中,观察装片时,在视野从A到D的调节过程中,一定不需要调节的显微镜结构 (填序号);(3)图乙是小科用橡皮泥制作植物细胞示图,下表是制作的指标评价标准:等第 优秀 良好 待改进指标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整,名称标注正确且齐全,整体美观。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整,名称标注正确但有遗漏,整体整洁。 不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不完整,名称标注有误或不全。根据评价指标,小科同学制作的模型应被评为 。32.(2023七上·金东期中)经常熬夜会导致人体“生物钟”紊乱,“生物钟”紊乱的人记忆力是否会下降呢?带着这个问题,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探究:①将32只健康老鼠(年龄、大小等条件均相似)随机平均分成两组,饲养在两个相同的鼠笼中,分别标上A组、B组;②利用遮光布和灯光等方法打乱A组老鼠的“生物钟”,B组老鼠保持自然昼夜规律不变,保持其他条件都相同;③饲养四个星期后,让A、B两组老鼠走同一迷宫,记录老鼠从入口到达出口所用的时间,5小时后让A、B两组老鼠第二次走原来的迷宫。获得数据如下表:将32只健康老鼠随机平均分成两组 老鼠走迷宫所用平均时间/秒第一次 第二次A 90.22 83.53B 32.40 20.25(1)在此次探究活动中,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 反映老鼠的记忆力强弱;(2)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 (填“A”或“B”)组老鼠记忆力较差;(3)受该实验的启发,请你对青少年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出一条建议: 。33.(2023七上·金东期中)水滴落在荷叶上会顺着荷叶表面滚落,这一现象称为荷叶“自洁效应”。同学们收集资料并开展项目化学习,探究荷叶“自洁效应”的原因。(1)任务一:探究荷叶表面物质与荷叶“自洁效应”的关系。[查阅资料]荷叶表面有一层蜡质,不溶于水但能够溶于物质甲。[实验设计]将一片荷叶从中间切开,分A、B两个区域,处理方法及结果如下表所示。B区域起 作用。A区域 B区域物质甲浸泡,5分钟后取出并擦干 清水浸泡,5分钟后取出并擦干处理方法 分别滴加清水,观察水滴在叶面上的状态实验结果 水凝聚成半球状水滴 水凝聚成球状水滴(2)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到实验结论: ;(3)任务二:进一步探究荷叶表皮结构与荷叶“自洁效应”的关系。[收集资料]触摸荷叶表面,略感粗糙。进一步制作荷叶横切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荷叶上表皮有凸起,这些结构可以支撑水滴。[实验设计]将一片荷叶从中间切开,分为A、B两个区域,A区域用刀片将荷叶表面凸起刮去,B区域表面不做处理。分别滴加清水,观察水滴在叶面上的状态。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4)任务三:寻找身边的“自洁效应”。[启示应用]基于仿生学,荷叶“自洁效应”在生产、生活多领域广泛应用。根据上图分析防油不粘锅是如何模拟荷叶“自洁效应”的: (写出一条即可)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解析】【分析】科学,是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知识系统,是已经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根据这些(科学)系统知识所要反映对象的领域,主要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形式科学和交叉科学。【解答】A.从发现周围的问题着手,科学能解决所有问题 ,A错误;B. 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正确的,学好书本知识即可 ,B错误;C.科学发现源于观察,只需留心观察即能学好科学 ,C错误;D. 科学需在已积累的知识上,不断探索和发现问题 ,D正确;故答案为:D2.【答案】A【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样的,科学探究七要素为科学探究常见要素的归纳。一般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表达与交流。【解答】A.蜡烛火焰的各部分温度是否相同,属于提出问题;B.可能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比内焰温度高 ,属于建立猜想和假设;C.可以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 ,属于设计实验方案;D.可以将一根木条放在火焰焰心约3秒钟,观察木条的颜色变化 ,属于进行实验;故答案为:A3.【答案】D【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常见实验操作【解析】【分析】实验操作时需要注意仪器的使用和注意事项,用刻度尺测量物体时,1使用前观察刻度尺的分度值、量程以及零刻度线是否被破损,2正确放置刻度尺,将0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有刻度线的一端紧靠对齐被测物体,要保持平行,3记录数据需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还需要添加单位;温度计使用时需要注意的:1选择合适的温度计,观察分度值,2让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触碰到侧壁和底部,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不能离开被测液体,4读数时视线需要与温度计的中液面相平;酒精灯使用时注意事项:1酒精灯中的酒精不能超过容积的2/3,2点燃时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3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4用完酒精灯时需要用灯帽盖灭;胶头滴管使用时注意事项:1使用滴管时,胶 头在上,管口在下,2滴管口 不能伸入受滴容器,3滴管用 后应立即冲洗,未经洗涤的滴 管严禁吸取其他试剂,4使用时需将胶头滴管放在试管正上方,不可伸入,也不可斜放。【解答】A、测量时未将有刻度线的一端紧靠对齐被测物体,故错误;B、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触碰到了烧杯底部,操作错误;C、点燃酒精灯时不可将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故错误;D、胶头滴管使用时放在试管的正上方,操作正确。故答案为:D。4.【答案】B【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 生物具有七大基本特征:生物体具有严整的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生物体能生长。生物体具有应激性。生物体能生殖和发育。生物体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解答】生物和非生物最大的区别是有无生命,生物是有生命的,树叶能够形成化石,化石是非生命的;故答案为:B5.【答案】B【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解析】【分析】 动植物细胞都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细胞膜起着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质是生命活动的场所;液泡内含细胞液,是营养物质储存的地方;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细胞壁对植物起支持的作用。【解答】 生活在海水里的海带,其细胞中积累的碘的浓度,比海水中碘的浓度要高出许多倍 ,控制碘这种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细胞膜;故答案为:B.6.【答案】B【知识点】单位换算【解析】【分析】 无论什么物理量的单位换算,前面的数都表示倍数,不进行换算,只是把后面的单位进行换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单位换算。【解答】 A、1.6米=1.6×1000毫米=1600毫米,故A错误;B、0.28厘米=0.28×104微米=2.8×103微米,故B正确;C、45分米3=45×1/1000米3=0.045米3,故C错误;D、2.2升=2.2×1000毫升=2200毫升,故D错误。故答案为:B。7.【答案】A【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常见实验操作【解析】【分析】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解答】 直接观察是指凭借人们的感官直接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因此属于直接观察的是:②用手摸病人的额头,判断发热程度;④用耳朵辨听是哪种乐器在发音;⑥用眼睛观察冰融化的整个过程。间接观察是指借助仪器设备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因此属于间接观察的是:①用显微镜观察细胞;③用秒表测百米赛跑的时间;⑤用放大镜观察蜗牛。故答案为:A。8.【答案】D【知识点】物理量的单位【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进行判断即可。【解答】A、中学生身高约1.65m,校园的小树有一人高了,小树的高度约1.65m,A符合实际;B、一拃约20cm,教室里的课桌有4柞长,课桌长度约80cm,B符合实际;C、一庹约等于人的身高,中学生身高约1.65m,体育课学生跳绳用的绳子有两庹长,约3.3m,接近3.2m,C符合实际;D、中学生一步长约为0.6m,小科同学步行测得学校的小路长100步,则小路长约60m,D不符合实际。故答案为:D。9.【答案】B【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解析】【分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对光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观察①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②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象,物象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最后整理实验台。【解答】A、盖盖玻片时,应一侧先接触小液滴,再缓慢放下,A的盖玻片未接触液滴,A错误;B、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越短,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乙图中①的物镜比②的短,放大倍数更小,所以①中观察的细胞数目比②多,B正确;C、对光时,眼睛注视目镜,而不是物镜,C错误;D、图中黑色的圆圈是气泡,D错误。故答案为:B。10.【答案】B【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物镜,所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大,细胞的数目越少,视野越暗;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小,细胞的数目越多,视野越亮。【解答】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所以从原来的放大40倍到现在放大100倍,所以视野中的图是B。故答案为:B。11.【答案】B【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解析】【分析】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解答】 细胞的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这样的细胞群是组织。造血干细胞能不断产生新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这个过程属于细胞分化 。故答案为:B。12.【答案】C【知识点】种子植物;孢子植物【解析】【分析】 常见的植物从高等到低等依次为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苔藓类和藻类。被子植物是指所有的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裸子植物由松、杉、柏、银杏、和苏铁,有根、茎、叶、种子;蕨类,孢子繁殖,只有根茎叶,代表满江红,胎生狗脊;苔藓类,无根,有茎叶,孢子繁殖,代表地钱、葫芦藓;藻类什么器官都没有,孢子繁殖,代表紫菜,水绵,蓝藻。【解答】黄果冷杉和不丹松都属于裸子植物,代表有松杉柏,银杏加苏铁;植株高大,耐寒能力强;故答案为:C13.【答案】B【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解析】【分析】生物分类一般将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作为依据,将生物从高等到低等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等级越高,不同物种间的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种类越多,亲缘关系就越远;【解答】A.生物的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物种就越少 ,共同特征就越多,A正确;B.生物的分类等级越高,不同物种间的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种类越多,B错误;C.罗汉松属于植物界裸子植物门的植物 ,正确;D.生物分类一般将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作为依据,正确;故答案为:B14.【答案】D【知识点】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组织【解析】【分析】A.番茄为果实,由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构成;B.花果实种子均属于生殖器官;C.人体四大组织为上皮,结缔,神经,肌肉组织;D.植物体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解答】A.番茄表面撕下一层“皮”,这层“皮”属于保护组织;B. 猕猴桃果实属于生殖器官;C. 皮肤的表皮有保护功能,属于上皮组织;D.银杏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故答案为:D15.【答案】D【知识点】科学探究计量工具【解析】【分析】 根据排水法可以测出塑料空盒的体积。【解答】 由于塑料空盒在水中时漂浮的,所以在测量体积时应使用一个小铁块,使小铁块和塑料盒这个整体能浸没在水中,减去原有水的体积,即可得到塑料盒的体积,故①④可以测出塑料盒的体积。故答案为:D。16.【答案】D【知识点】结构与层次;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消化系统的组成【解析】【分析】流程图是指:以特定的图形符号加上说明,表示算法的图,称为流程图或框图。【解答】A. 高等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错误;B. 高等动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错误;C. 生物分类等级由低到高的层次:种→属→科→ 目→纲→ 门→界,错误;D. 食物通过消化道的顺序: 口腔→咽→食道→ 胃→小肠→大肠→肛门,正确;故答案为:D.17.【答案】D【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解析】【分析】 五大类脊椎动物,由高等到低等分别是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哺乳类体温恒定,胎生哺乳,全身被毛,用肺呼吸;鸟类全身被羽毛,体温恒定,卵生,用肺呼吸;爬行类,体温不恒定,卵生,用肺呼吸;两栖类,皮肤裸露,体温不恒定,卵生,幼年用鳃呼吸,成年用肺呼吸,皮肤辅助;鱼类卵生,体温不恒定,终年生活在水中;【解答】大白鹅属于鸟类,体内受精,卵生,恒温动物, 所以为丙;鲸鱼属于哺乳类,体内受精,胎生哺乳,体温恒定,所以为乙;鳄鱼属于爬行类,体内受精,卵生,变温动物,所以为丁;娃娃鱼属于两栖类,体外受精,卵生,变温动物,所以为甲;故答案为:D.18.【答案】A【知识点】组织【解析】【分析】形态功能类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的多细胞动物的基本结构。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4种。它们以不同的比例互相联系 、相互依存 ,形成动物的各种器官和系统,以完成各种生理活动。动物组织是在胚胎期有原始的内、中、外三个胚胎层分化而来的;动物组织可根据其起源、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共同特性,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四大类。【解答】A.骨骼肌的肌肉组织通过收缩和舒张产生运动 ,A正确;B. 人体上皮组织可以预防外界细菌入侵,B错误;C. 血液能够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属于结缔组织,C错误;D. 体育竞技需要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等多个系统参与才能完成比赛,D错误;故答案为:A19.【答案】B【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解答】A.海水温度低于20℃,温度越低预期存活时间越短 ,A正确;B. 海水温度越接近正常体温,越有利于遇险者存活,B错误;C. 海水温度为6℃,海难搜救时间应在3小时以内 ,C正确;D. 除海水温度外,其他因素也可能影响预期存活时间 ,D正确;故答案为:B20.【答案】B【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温度计上的刻度是均匀的,即温度的变化量与水银柱长度的变化量成正比。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设实际温度为t,液柱长度为L,那么:,据此分析计算即可。【解答】当水银柱的长度为17cm时,根据得到:;解得:t=60℃。故选B。21.【答案】2.50;12.35【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然后根据”测量结果=准确值+估读值“分别记录两个三角板直角边所对的刻度值,最后相减得到硬币的直径。(2)计算测量数据的平均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则硬币的直径为:7.50cm-5.00cm=2.50cm;(2)该物体的长度应该为:。22.【答案】(1)细胞壁(2)①【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解析】【分析】 动植物细胞都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细胞膜起着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场所;液泡内含细胞液,是营养物质储存的地方;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细胞壁对植物其支持的作用。①是液泡,②是细胞核,③是细胞壁;【解答】(1) 杨梅树高大挺拔与细胞结构中的③细胞壁有关,具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2)成熟的杨梅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受伤”,流出红色的汁液,这些汁液主要来自于图甲细胞结构示意图中的①液泡;故答案为:(1)细胞壁(2)①23.【答案】(1)被子植物或种子植物(2)器官【知识点】器官和系统;种子植物【解析】【分析】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1)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2)植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解答】(1)多肉植物是一类在外形上显得肥厚多汁,会开花,能用种子繁殖的植物,因此多肉属于被子植物或种子植物;(2)植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叶属于植物体的营养器官。故答案为:(1)被子植物或种子植物;(2)器官。24.【答案】(1)受精卵(2)分裂【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结构与层次【解析】【分析】 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是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的三个重要过程。细胞分裂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增殖是指细胞数量增加。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解答】(1)若A细胞是植株发育的起点,则A细胞是受精卵;(2)图中a表示细胞的分裂过程,使细胞数量增多。b是细胞的分化,产生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故答案为:(1)受精卵(2)分裂25.【答案】-12℃;ABC【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体温计的工作物质是水银。它的玻璃泡容积比上面细管的容积大的多。泡里的水银由于受到体温的影响,产生微小的变化,水银体积的膨胀,使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发生明显的变化。人体温度的变化在35℃到42℃之间,所以体温计的刻度是35℃到42℃,而且每度的范围又分为10份,因此体温计可精确到1/10度。读数时,要把它从腋下或口腔中拿出来,这时它下面玻璃泡的温度会降低。为了使他的读数仍能代表体温,必须作特别的设计,这就是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很细的细管——缩口。体温计的下部靠近液泡处的管颈是一个很狭窄的曲颈,测体温时,玻璃泡内的水银随着温度的升高,发生膨胀,通过细管挤到直管,由颈部分上升到管内某位置,当与体温达到热平衡时,水银柱恒定。外界气温较低,水银遇冷体积收缩,就在狭窄的曲颈部分断开,使细管内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仍保持水银柱与人体接触时所达到的高度,所以它离体时表示的仍然是人体的温度。用后的体温计应“回表”,即拿着体温计的上部用力往下猛甩,可使已升入管内的水银,重新回到玻璃泡里。其它温度计绝对不能甩动,这是体温计与其他液体温度计的一个主要区别。【解答】 如图所示,图甲为普通温度计,图乙为体温计。图甲的读数为-12℃。体温计的最小刻度可达0.1℃,精确度比普通温度计高。下列关于体温计的说法正确的是ABC;体温计的的测量范围是35摄氏度到42摄氏度,所以不能在沸水中消毒,也不能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故答案为:-12℃、ABC26.【答案】(1)C(2)C【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解析】【分析】临时装片的制作:项 目 植物细胞(以洋葱表皮细胞为例) 动物细胞(以人口腔上皮细胞为例)一擦 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朝一个方向擦干净二滴 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三取 用镊子从鳞片中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用消毒牙签在漱净的口腔内侧壁轻刮几下四展或涂 将约1cm2的薄膜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解剖针展平。 将牙签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均匀地涂抹五盖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缓缓盖在生物材料上六染 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稀碘液”,在相对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直至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七吸 用吸水纸吸去盖玻片周围多余的染液【解答】(1)显微镜视野中的气气泡中间空白透亮、无结构、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往往有粗而黑的边缘。因此,图l所示的物像是气泡,可能是图2操作步骤C不规范引起的。故选C。(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镜头透光直径越小,通光量变小,视野越暗。故若不调节光圈和反光镜,所得视野最暗的是C。故选C。27.【答案】(1)无脊椎(2)放大镜【知识点】用心观察与拓展观察力;常见的无脊椎动物【解析】【分析】脊椎动物和 无脊椎动物 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脊椎动物有脊椎或脊柱,而无脊椎动物没有。 脊椎动物的例子有人类、狗、猫和鸟。 无脊椎动物的例子有扁虫、 软体动物 、海胆和昆虫。【解答】(1)“小龙虾”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身体、足和触角都分节,在分类上它属于无脊椎动物;具体是指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2)放大镜用来观察细小的物体,小科想结合课堂上“观察蜗牛外形”的方法,对“小龙虾”的某些细微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他可以借助放大镜来进行观察。故答案为:(1)无脊椎(2)放大镜28.【答案】上方;逆时针【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观察细胞【解析】【分析】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调焦(镜筒先下后上)-观察。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显微镜使用时,低倍镜下的像换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是:(1)移装片,因为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所以才用在哪移哪的方式,使像呈现在视眼正中央;(2)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3)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使视眼变亮;(4)调节细准焦螺旋,是图像变清晰;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成倒立的像,可以将课本转过180度看,看到的图像为像的图像。【解答】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上下左右都相反, 所以该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位于液泡的上方,移动的方向是逆时针;故答案为:上方;逆时针29.【答案】(1)变差(2)建立自然保护区【知识点】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解析】【分析】(1)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二是迁地保护,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作为个人我们可以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解答】(1)据图可见:大多数濒危物种的保护状况变差;(2)“伞护效应”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30.【答案】(1)种子(2)R【知识点】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解析】【分析】植物检索表中,P是孢子植物、Q是裸子植物、R是拟南芥、S是水稻。对植物进行分类,主要是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从中发现它们共同的或不同的特征,从而确定它们的亲缘关系。花、果实、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解答】 (1)拟南芥和水稻都利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2)依据图1中拟南芥及其分类地位,拟南芥的特征是1a 有种子、2a 种子有果皮包被、3a 叶呈倒卵形,所以,表示拟南芥的是R。31.【答案】(1)防止气泡产生(2)③(3)待改进【知识点】细胞的结构;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解析】【分析】 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步骤是:擦-滴-刮-涂-盖-染-吸-观;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切-撕-展-盖-染-吸-观;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调焦(镜筒先下后上)-观察。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显微镜使用时,低倍镜下的像换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是:(1)移装片,因为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所以才用在哪移哪的方式,使像呈现在视眼正中央;(2)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3)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使视眼变亮;(4)调节细准焦螺旋,是图像变清晰;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成倒立的像,可以将课本转过180度看,看到的图像为像的图像。【解答】(1)制作临时装片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下,其目的是防止气泡产生 ;(2)图甲中,观察装片时,在视野从A到D的调节过程是低倍换高倍的过程;显微镜使用时,低倍镜下的像换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是:(1)移装片,因为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所以才用在哪移哪的方式,使像呈现在视眼正中央;(2)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3)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使视眼变亮;(4)调节细准焦螺旋,是图像变清晰;所以不需要用到的是③粗准焦螺旋;(3) 动植物细胞都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根据评价指标,小科同学制作的模型应被评为 待改进没有对液泡和细胞质进行标注,结构不完整;故答案为:(1)防止气泡产生 (2)③(3)待改进32.【答案】(1)老鼠走迷宫所用平均时间(2)A(3)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要熬夜(合理即可)【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2) 经常熬夜,会造成生物钟紊乱,使人的身体机能状态难以调整,了解一些健康的生活方式。【解答】(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在此次探究活动中,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老鼠走迷宫所用平均时反映老鼠的记忆力强弱。(2)从表格可以看出,A组老鼠记忆力比较差。(3)通过分析该资料可知,打破“生物钟”,作息不规律,影响记忆力,影响健康,因此我们要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尤其是青少年,如: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或不要熬夜等)。33.【答案】(1)对照(2)荷叶表面物质有利于荷叶的”自洁效应”(3)A区域水凝聚成半球状水滴,B区域水凝聚成球状水滴(4)不粘锅的油膜层相当于荷叶表面的蜡质,微凸结构相当于荷叶上表皮凸起结构,这些都有利于锅底的油滴凝聚成球状油滴【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解析】【分析】对照实验方法是根据事物的异同点通过比较而揭示其属性的一种科学实验方法。具体做法是:将实验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群,其中一个是“对照组”,做为比较的标准;另一个或几个是“实验组”。两组的主要区别在于,除了给“实验组”以某种特殊的条件外,其他的条件均一样。如研究γ辐射对某种材料性能的影响时,就是把照射过的材料同未照射的材料进行比较。未照射过的材料作为对照组,照射过的材料作为实验组。【解答】(1)B区域不做任何的处理,所以做对照;(2)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到实验结论:荷叶表面物质有利于荷叶的”自洁效应”;(3)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荷叶上表皮有凸起,这些结构可以支撑水滴。 所以A区域水凝聚成半球状水滴,B区域水凝聚成球状水滴;(4)根据上图分析防油不粘锅是如何模拟荷叶“自洁效应”的:不粘锅的油膜层相当于荷叶表面的蜡质,微凸结构相当于荷叶上表皮凸起结构,这些都有利于锅底的油滴凝聚成球状油滴 ;故答案为:(1)对照(2)荷叶表面物质有利于荷叶的”自洁效应”(3)A区域水凝聚成半球状水滴,B区域水凝聚成球状水滴 (4)不粘锅的油膜层相当于荷叶表面的蜡质,微凸结构相当于荷叶上表皮凸起结构,这些都有利于锅底的油滴凝聚成球状油滴1 / 1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科学试题一、选择题1.(2023七上·金东期中)科学来自生活实践,又高于生活。要正确的进入科学世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发现周围的问题着手,科学能解决所有问题B.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正确的,学好书本知识即可C.科学发现源于观察,只需留心观察即能学好科学D.科学需在已积累的知识上,不断探索和发现问题【答案】D【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解析】【分析】科学,是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知识系统,是已经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根据这些(科学)系统知识所要反映对象的领域,主要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形式科学和交叉科学。【解答】A.从发现周围的问题着手,科学能解决所有问题 ,A错误;B. 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正确的,学好书本知识即可 ,B错误;C.科学发现源于观察,只需留心观察即能学好科学 ,C错误;D. 科学需在已积累的知识上,不断探索和发现问题 ,D正确;故答案为:D2.(2023七上·金东期中)某兴趣小组对蜡烛火焰产生了兴趣,以下是他们四人的对话。其中属于提出科学问题的是( )A.蜡烛火焰的各部分温度是否相同B.可能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比内焰温度高C.可以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D.可以将一根木条放在火焰焰心约3秒钟,观察木条的颜色变化【答案】A【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样的,科学探究七要素为科学探究常见要素的归纳。一般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表达与交流。【解答】A.蜡烛火焰的各部分温度是否相同,属于提出问题;B.可能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比内焰温度高 ,属于建立猜想和假设;C.可以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 ,属于设计实验方案;D.可以将一根木条放在火焰焰心约3秒钟,观察木条的颜色变化 ,属于进行实验;故答案为:A3.(2023七上·金东期中)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测木板长度B.测液体温度C.点燃酒精灯D.滴管滴加溶液【答案】D【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常见实验操作【解析】【分析】实验操作时需要注意仪器的使用和注意事项,用刻度尺测量物体时,1使用前观察刻度尺的分度值、量程以及零刻度线是否被破损,2正确放置刻度尺,将0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有刻度线的一端紧靠对齐被测物体,要保持平行,3记录数据需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还需要添加单位;温度计使用时需要注意的:1选择合适的温度计,观察分度值,2让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触碰到侧壁和底部,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不能离开被测液体,4读数时视线需要与温度计的中液面相平;酒精灯使用时注意事项:1酒精灯中的酒精不能超过容积的2/3,2点燃时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3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4用完酒精灯时需要用灯帽盖灭;胶头滴管使用时注意事项:1使用滴管时,胶 头在上,管口在下,2滴管口 不能伸入受滴容器,3滴管用 后应立即冲洗,未经洗涤的滴 管严禁吸取其他试剂,4使用时需将胶头滴管放在试管正上方,不可伸入,也不可斜放。【解答】A、测量时未将有刻度线的一端紧靠对齐被测物体,故错误;B、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触碰到了烧杯底部,操作错误;C、点燃酒精灯时不可将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故错误;D、胶头滴管使用时放在试管的正上方,操作正确。故答案为:D。4.(2023七上·金东期中)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研究湖北三峡地区的石板滩生物群中,发现4种形似树叶的远古生物化石。与真正长在树枝上的叶子不同,这些“树叶”实际上是形态奇特的早期动物,它们生活在远古海洋底部。下列现象中,不能体现生物特征的是( )A.“树叶”能不断长高 B.“树叶”能够形成化石C.“树叶”受到触碰时会有反应 D.“树叶”能繁殖后代【答案】B【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 生物具有七大基本特征:生物体具有严整的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生物体能生长。生物体具有应激性。生物体能生殖和发育。生物体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解答】生物和非生物最大的区别是有无生命,生物是有生命的,树叶能够形成化石,化石是非生命的;故答案为:B5.(2023七上·金东期中)生活在海水里的海带,其细胞中积累的碘的浓度,比海水中碘的浓度要高出许多倍,这一事实说明( )A.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B.细胞膜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C.细胞质流动有加速物质交换的作用D.叶绿体有吸收碘的作用【答案】B【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解析】【分析】 动植物细胞都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细胞膜起着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质是生命活动的场所;液泡内含细胞液,是营养物质储存的地方;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细胞壁对植物起支持的作用。【解答】 生活在海水里的海带,其细胞中积累的碘的浓度,比海水中碘的浓度要高出许多倍 ,控制碘这种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细胞膜;故答案为:B.6.(2023七上·金东期中)小科在建立健康档案时,用到以下几个数据,其中换算正确的是A.1.6米=1.6×1000=1600毫米B.0.28厘米=0.28×104微米=2.8×103微米C.45分米3=45分米3×1/1000=0.045米3D.2.2升=2.2升×1000毫升=2200毫升【答案】B【知识点】单位换算【解析】【分析】 无论什么物理量的单位换算,前面的数都表示倍数,不进行换算,只是把后面的单位进行换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单位换算。【解答】 A、1.6米=1.6×1000毫米=1600毫米,故A错误;B、0.28厘米=0.28×104微米=2.8×103微米,故B正确;C、45分米3=45×1/1000米3=0.045米3,故C错误;D、2.2升=2.2×1000毫升=2200毫升,故D错误。故答案为:B。7.(2023七上·金东期中)直接观察是指凭借人们的感官直接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间接观察是指借助仪器设备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有下列观察:①用显微镜观察细胞;②用手摸病人的额头,判断发热程度;③用秒表测百米赛跑的时间;④用耳朵辨听是哪种乐器在发音;⑤用放大镜观察蜗牛;③用眼睛观察冰熔化的整个过程。其中属于直接观察的是( )A.②④⑥ B.②③④ C.①③⑥ D.④⑤⑥【答案】A【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常见实验操作【解析】【分析】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解答】 直接观察是指凭借人们的感官直接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因此属于直接观察的是:②用手摸病人的额头,判断发热程度;④用耳朵辨听是哪种乐器在发音;⑥用眼睛观察冰融化的整个过程。间接观察是指借助仪器设备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因此属于间接观察的是:①用显微镜观察细胞;③用秒表测百米赛跑的时间;⑤用放大镜观察蜗牛。故答案为:A。8.(2023七上·金东期中)当缺少测量工具时,我们可以利用自己身体一些部位的“尺”对物体的长度进行估测,下列估测物体长度的事例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A.图①:校园的小树有一人高了,小树的高度约1.65mB.图②:教室里的课桌有4柞长,课桌长度约80cmC.图③:体育课学生跳绳用的绳子有两度长,约3.2mD.图④:小科同学步行测得学校的小路长100步,则小路长约300m【答案】D【知识点】物理量的单位【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进行判断即可。【解答】A、中学生身高约1.65m,校园的小树有一人高了,小树的高度约1.65m,A符合实际;B、一拃约20cm,教室里的课桌有4柞长,课桌长度约80cm,B符合实际;C、一庹约等于人的身高,中学生身高约1.65m,体育课学生跳绳用的绳子有两庹长,约3.3m,接近3.2m,C符合实际;D、中学生一步长约为0.6m,小科同学步行测得学校的小路长100步,则小路长约60m,D不符合实际。故答案为:D。9.(2023七上·金东期中)下图是小金在实验室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情形,其中操作和叙述都正确的是( )A.利用图甲的方式盖盖玻片,可防止装片上出现气泡B.图乙清晰物像的视野中,细胞数目一般①比②多C.利用图丙的方式对光,直至视野中出现明亮的视野D.图丁中黑色的圆圈是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答案】B【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解析】【分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对光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观察①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②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象,物象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最后整理实验台。【解答】A、盖盖玻片时,应一侧先接触小液滴,再缓慢放下,A的盖玻片未接触液滴,A错误;B、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越短,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乙图中①的物镜比②的短,放大倍数更小,所以①中观察的细胞数目比②多,B正确;C、对光时,眼睛注视目镜,而不是物镜,C错误;D、图中黑色的圆圈是气泡,D错误。故答案为:B。10.(2023七上·金东期中)使用目镜为10×,物镜为4×光学显微镜观察图形,显微镜下视野如左图。若将物镜也换为10×,则视野中的图像是下图中的( )A. B.C. D.【答案】B【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物镜,所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大,细胞的数目越少,视野越暗;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小,细胞的数目越多,视野越亮。【解答】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所以从原来的放大40倍到现在放大100倍,所以视野中的图是B。故答案为:B。11.(2023七上·金东期中)白血病是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而骨髓移植是常见治疗白血病的方法之一。骨髓移植是指将健康人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便会产生新的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这个过程属于( )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细胞生长 D.细胞突变【答案】B【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解析】【分析】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解答】 细胞的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这样的细胞群是组织。造血干细胞能不断产生新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这个过程属于细胞分化 。故答案为:B。12.(2023七上·金东期中)中国科考队员在西藏察隅县发现的高达83.4米的云南黄果冷杉,超过了之前在西藏墨脱发现记载的76.8米的不丹松,成为中国第一高树。黄果冷杉和不丹松都属于( )A.蕨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答案】C【知识点】种子植物;孢子植物【解析】【分析】 常见的植物从高等到低等依次为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苔藓类和藻类。被子植物是指所有的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裸子植物由松、杉、柏、银杏、和苏铁,有根、茎、叶、种子;蕨类,孢子繁殖,只有根茎叶,代表满江红,胎生狗脊;苔藓类,无根,有茎叶,孢子繁殖,代表地钱、葫芦藓;藻类什么器官都没有,孢子繁殖,代表紫菜,水绵,蓝藻。【解答】黄果冷杉和不丹松都属于裸子植物,代表有松杉柏,银杏加苏铁;植株高大,耐寒能力强;故答案为:C13.(2023七上·金东期中)某校通过举行校园植物挂牌活动,将植物名称、所属的分类等级以及生活习性等信息写在制作好的牌子上,挂在植物适当的位置。下列有关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的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物种就越少B.生物的分类等级越高,不同物种间的共同特征就越多C.罗汉松属于植物界裸子植物门的植物D.生物分类一般将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作为依据【答案】B【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解析】【分析】生物分类一般将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作为依据,将生物从高等到低等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等级越高,不同物种间的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种类越多,亲缘关系就越远;【解答】A.生物的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物种就越少 ,共同特征就越多,A正确;B.生物的分类等级越高,不同物种间的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种类越多,B错误;C.罗汉松属于植物界裸子植物门的植物 ,正确;D.生物分类一般将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作为依据,正确;故答案为:B14.(2023七上·金东期中)下列关于生物的结构层次判断正确的是( )A.用热水烫番茄,很容易从番茄表面撕下一层“皮”,这层“皮”属于上皮组织B.猕猴桃含有维生素,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所以猕猴桃果实属于营养器官C.皮肤的表皮有保护功能,属于保护组织D.银杏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答案】D【知识点】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组织【解析】【分析】A.番茄为果实,由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构成;B.花果实种子均属于生殖器官;C.人体四大组织为上皮,结缔,神经,肌肉组织;D.植物体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解答】A.番茄表面撕下一层“皮”,这层“皮”属于保护组织;B. 猕猴桃果实属于生殖器官;C. 皮肤的表皮有保护功能,属于上皮组织;D.银杏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故答案为:D15.(2023七上·金东期中)小科想测出塑料空盒的体积,他做了下面四个步骤:①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②将空塑料盒放入量筒中;③将塑料空盒拿出,将小铁块放入量筒中;④将小铁块放入空塑料盒内部,将塑料盒放入量筒中。如图所示:则上述四个步骤中可测出空塑料盒体积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D【知识点】科学探究计量工具【解析】【分析】 根据排水法可以测出塑料空盒的体积。【解答】 由于塑料空盒在水中时漂浮的,所以在测量体积时应使用一个小铁块,使小铁块和塑料盒这个整体能浸没在水中,减去原有水的体积,即可得到塑料盒的体积,故①④可以测出塑料盒的体积。故答案为:D。16.(2023七上·金东期中)流程图是对知识进行梳理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流程图中,正确的是 ( )A. 高等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B. 高等动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动物体C. 生物分类等级由高到低的层次:种→属→科→ 目→纲→ 门→界D. 食物通过消化道的顺序: 口腔→咽→食道→ 胃→小肠→大肠→肛门【答案】D【知识点】结构与层次;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消化系统的组成【解析】【分析】流程图是指:以特定的图形符号加上说明,表示算法的图,称为流程图或框图。【解答】A. 高等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错误;B. 高等动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错误;C. 生物分类等级由低到高的层次:种→属→科→ 目→纲→ 门→界,错误;D. 食物通过消化道的顺序: 口腔→咽→食道→ 胃→小肠→大肠→肛门,正确;故答案为:D.17.(2023七上·金东期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种脊椎动物:大白鹅、鲸鱼、鳄鱼、娃娃鱼。根据如表提供的信息,其中判断正确的是( ) 受精方式 生殖方式 体温 体内受精 体外受精 卵生 胎生 变温 恒温甲 √ √ √ 乙 √ √ √丙 √ √ √丁 √ √ √ A.甲为鲸鱼 B.乙为大白鹅 C.丙为娃娃鱼 D.丁为鳄鱼【答案】D【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解析】【分析】 五大类脊椎动物,由高等到低等分别是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哺乳类体温恒定,胎生哺乳,全身被毛,用肺呼吸;鸟类全身被羽毛,体温恒定,卵生,用肺呼吸;爬行类,体温不恒定,卵生,用肺呼吸;两栖类,皮肤裸露,体温不恒定,卵生,幼年用鳃呼吸,成年用肺呼吸,皮肤辅助;鱼类卵生,体温不恒定,终年生活在水中;【解答】大白鹅属于鸟类,体内受精,卵生,恒温动物, 所以为丙;鲸鱼属于哺乳类,体内受精,胎生哺乳,体温恒定,所以为乙;鳄鱼属于爬行类,体内受精,卵生,变温动物,所以为丁;娃娃鱼属于两栖类,体外受精,卵生,变温动物,所以为甲;故答案为:D.18.(2023七上·金东期中)杭州亚运会已经顺利举办,这是杭州在全世界的一次精彩亮相。下列有关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说法正确的是( )A.骨骼肌的肌肉组织通过收缩和舒张产生运动B.人体保护组织可以预防外界细菌入侵C.血液能够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属于输导组织D.体育竞技只需要神经系统参与即能完成比赛【答案】A【知识点】组织【解析】【分析】形态功能类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的多细胞动物的基本结构。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4种。它们以不同的比例互相联系 、相互依存 ,形成动物的各种器官和系统,以完成各种生理活动。动物组织是在胚胎期有原始的内、中、外三个胚胎层分化而来的;动物组织可根据其起源、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共同特性,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四大类。【解答】A.骨骼肌的肌肉组织通过收缩和舒张产生运动 ,A正确;B. 人体上皮组织可以预防外界细菌入侵,B错误;C. 血液能够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属于结缔组织,C错误;D. 体育竞技需要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等多个系统参与才能完成比赛,D错误;故答案为:A19.(2023七上·金东期中)海水温度直接影响海难遇险者的生存时长。下表中列出了人浸在不同温度海水中预期可能的存活时间。据表分析以下判断中错误的是( )海水温度 低于0℃ 0℃~4℃ 4℃~10℃ 10℃~15℃ 15℃~20℃预期存活时间 少于15分钟 少于1.5小时 少于3小时 少于6小时 少于12小时A.海水温度低于20℃,温度越低预期存活时间越短B.海水温度越接近正常体温,越不利于遇险者存活C.海水温度为6℃,海难搜救时间应在3小时以内D.除海水温度外,其他因素也可能影响预期存活时间【答案】B【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解答】A.海水温度低于20℃,温度越低预期存活时间越短 ,A正确;B. 海水温度越接近正常体温,越有利于遇险者存活,B错误;C. 海水温度为6℃,海难搜救时间应在3小时以内 ,C正确;D. 除海水温度外,其他因素也可能影响预期存活时间 ,D正确;故答案为:B20.(2023七上·金东期中)小科同学自制了一支温度计,把它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长5厘米;把它插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长25厘米。用这支温度计去测量一杯水的温度时,水银柱长为17厘米。则这杯水的温度为( )A.35℃ B.60℃ C.68℃ D.85℃【答案】B【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温度计上的刻度是均匀的,即温度的变化量与水银柱长度的变化量成正比。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设实际温度为t,液柱长度为L,那么:,据此分析计算即可。【解答】当水银柱的长度为17cm时,根据得到:;解得:t=60℃。故选B。二、填空题21.(2023七上·金东期中)如图中硬币的直径为 cm。选用这一刻度尺对另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34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cm。【答案】2.50;12.35【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然后根据”测量结果=准确值+估读值“分别记录两个三角板直角边所对的刻度值,最后相减得到硬币的直径。(2)计算测量数据的平均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则硬币的直径为:7.50cm-5.00cm=2.50cm;(2)该物体的长度应该为:。22.(2023七上·金东期中)杨梅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1)杨梅树高大挺拔与细胞结构中的 有关(填细胞结构名称);(2)成熟的杨梅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受伤”,流出红色的汁液,这些汁液主要来自于图甲细胞结构示意图中的 (填序号)。【答案】(1)细胞壁(2)①【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解析】【分析】 动植物细胞都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细胞膜起着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场所;液泡内含细胞液,是营养物质储存的地方;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细胞壁对植物其支持的作用。①是液泡,②是细胞核,③是细胞壁;【解答】(1) 杨梅树高大挺拔与细胞结构中的③细胞壁有关,具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2)成熟的杨梅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受伤”,流出红色的汁液,这些汁液主要来自于图甲细胞结构示意图中的①液泡;故答案为:(1)细胞壁(2)①23.(2023七上·金东期中)近年来,多肉植物以其独特的外形广受人们的喜爱。如图所示,多肉植物是一类在外形上显得肥厚多汁,会开花,能用种子繁殖的植物,也可以通过叶片或枝条扦插进行繁殖。(1)从植物的分类上看,多肉植物属于 (2)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看,多肉叶片属于 层次的结构。【答案】(1)被子植物或种子植物(2)器官【知识点】器官和系统;种子植物【解析】【分析】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1)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2)植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解答】(1)多肉植物是一类在外形上显得肥厚多汁,会开花,能用种子繁殖的植物,因此多肉属于被子植物或种子植物;(2)植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叶属于植物体的营养器官。故答案为:(1)被子植物或种子植物;(2)器官。24.(2023七上·金东期中)如图表示植物个体发育不同时期的结构层次:(1)若A细胞是植株发育的起点,则A细胞是 ;(2)图中a表示细胞的 过程(选填“分裂”“生长”或“分化”),使细胞数量增多。【答案】(1)受精卵(2)分裂【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结构与层次【解析】【分析】 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是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的三个重要过程。细胞分裂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增殖是指细胞数量增加。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解答】(1)若A细胞是植株发育的起点,则A细胞是受精卵;(2)图中a表示细胞的分裂过程,使细胞数量增多。b是细胞的分化,产生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故答案为:(1)受精卵(2)分裂25.(2023七上·金东期中)如图所示,图甲为普通温度计,图乙为体温计。图甲的读数为 。体温计的最小刻度可达0.1℃,精确度比普通温度计高。下列关于体温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体温计玻璃泡较大,因此受热膨胀时内部液体体积的变化较大,液柱上升更显著B体温计玻璃管径比较细,因此在内部液体受热膨胀时,液柱上升更显著C体温计有一段特细的弯曲的玻璃管,叫缩口,可以使体温计离开被测物进行读数D体温计在使用前需要在沸水中消毒E体温计可以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答案】-12℃;ABC【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体温计的工作物质是水银。它的玻璃泡容积比上面细管的容积大的多。泡里的水银由于受到体温的影响,产生微小的变化,水银体积的膨胀,使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发生明显的变化。人体温度的变化在35℃到42℃之间,所以体温计的刻度是35℃到42℃,而且每度的范围又分为10份,因此体温计可精确到1/10度。读数时,要把它从腋下或口腔中拿出来,这时它下面玻璃泡的温度会降低。为了使他的读数仍能代表体温,必须作特别的设计,这就是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很细的细管——缩口。体温计的下部靠近液泡处的管颈是一个很狭窄的曲颈,测体温时,玻璃泡内的水银随着温度的升高,发生膨胀,通过细管挤到直管,由颈部分上升到管内某位置,当与体温达到热平衡时,水银柱恒定。外界气温较低,水银遇冷体积收缩,就在狭窄的曲颈部分断开,使细管内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仍保持水银柱与人体接触时所达到的高度,所以它离体时表示的仍然是人体的温度。用后的体温计应“回表”,即拿着体温计的上部用力往下猛甩,可使已升入管内的水银,重新回到玻璃泡里。其它温度计绝对不能甩动,这是体温计与其他液体温度计的一个主要区别。【解答】 如图所示,图甲为普通温度计,图乙为体温计。图甲的读数为-12℃。体温计的最小刻度可达0.1℃,精确度比普通温度计高。下列关于体温计的说法正确的是ABC;体温计的的测量范围是35摄氏度到42摄氏度,所以不能在沸水中消毒,也不能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故答案为:-12℃、ABC26.(2023七上·金东期中)为探究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小金用洋葱鳞片叶、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等材料做实验。(1)若显微镜下看到图1所示的物像,可能是图2操作步骤 不规范引起的;图1 图2(2)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通过调整结果得到如下四个图,在操作过程中,若不调节光圈和反光镜,所得视野最暗的是 。【答案】(1)C(2)C【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解析】【分析】临时装片的制作:项 目 植物细胞(以洋葱表皮细胞为例) 动物细胞(以人口腔上皮细胞为例)一擦 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朝一个方向擦干净二滴 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三取 用镊子从鳞片中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用消毒牙签在漱净的口腔内侧壁轻刮几下四展或涂 将约1cm2的薄膜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解剖针展平。 将牙签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均匀地涂抹五盖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缓缓盖在生物材料上六染 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稀碘液”,在相对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直至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七吸 用吸水纸吸去盖玻片周围多余的染液【解答】(1)显微镜视野中的气气泡中间空白透亮、无结构、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往往有粗而黑的边缘。因此,图l所示的物像是气泡,可能是图2操作步骤C不规范引起的。故选C。(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镜头透光直径越小,通光量变小,视野越暗。故若不调节光圈和反光镜,所得视野最暗的是C。故选C。27.(2023七上·金东期中)如图所示的克氏原螯虾(俗称“小龙虾”)是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节肢动物,原产美洲,在我国为外来入侵生物。请回答:(1)“小龙虾”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身体、足和触角都分节,在分类上它属于 (选填“脊椎”或“无脊椎”)动物;(2)小科想结合课堂上“观察蜗牛外形”的方法,对“小龙虾”的某些细微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他可以借助 来进行观察。【答案】(1)无脊椎(2)放大镜【知识点】用心观察与拓展观察力;常见的无脊椎动物【解析】【分析】脊椎动物和 无脊椎动物 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脊椎动物有脊椎或脊柱,而无脊椎动物没有。 脊椎动物的例子有人类、狗、猫和鸟。 无脊椎动物的例子有扁虫、 软体动物 、海胆和昆虫。【解答】(1)“小龙虾”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身体、足和触角都分节,在分类上它属于无脊椎动物;具体是指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2)放大镜用来观察细小的物体,小科想结合课堂上“观察蜗牛外形”的方法,对“小龙虾”的某些细微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他可以借助放大镜来进行观察。故答案为:(1)无脊椎(2)放大镜28.(2023七上·金东期中)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到某藻类细胞中叶绿体移动路线示意图,视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下方,并绕液泡逆时针方向移动。则实际上,该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位于液泡的 (填“上方”或“下方”),移动的方向是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答案】上方;逆时针【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观察细胞【解析】【分析】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调焦(镜筒先下后上)-观察。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显微镜使用时,低倍镜下的像换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是:(1)移装片,因为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所以才用在哪移哪的方式,使像呈现在视眼正中央;(2)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3)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使视眼变亮;(4)调节细准焦螺旋,是图像变清晰;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成倒立的像,可以将课本转过180度看,看到的图像为像的图像。【解答】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上下左右都相反, 所以该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位于液泡的上方,移动的方向是逆时针;故答案为:上方;逆时针29.(2023七上·金东期中)《中国自然观察》评估了近15年间1085个濒危物种的保护状况,如图所示。大熊猫是状况好转的物种之一,生活在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中的小熊猫、川金丝猴、羚牛等也同时得到了保护,这种现象称为“伞护效应”。(1)图中大多数濒危物种的保护状况是 ;(2)“伞护效应”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答案】(1)变差(2)建立自然保护区【知识点】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解析】【分析】(1)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二是迁地保护,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作为个人我们可以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解答】(1)据图可见:大多数濒危物种的保护状况变差;(2)“伞护效应”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30.(2023七上·金东期中)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天宫二号开展植物“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培养。观察和研究拟南芥和水稻种子在太空中的萌发、生长、开花和结籽全过程。据图回答问题:(1)拟南芥和水稻都属于 (选填“种子”或“孢子”)植物;(2)在上述的二歧式检索表中包含了拟南芥和水稻等植物,根据拟南芥的图片及分类地位可知其中表示拟南芥的是 (选填“P”“Q”“R”或“S”)。【答案】(1)种子(2)R【知识点】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解析】【分析】植物检索表中,P是孢子植物、Q是裸子植物、R是拟南芥、S是水稻。对植物进行分类,主要是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从中发现它们共同的或不同的特征,从而确定它们的亲缘关系。花、果实、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解答】 (1)拟南芥和水稻都利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2)依据图1中拟南芥及其分类地位,拟南芥的特征是1a 有种子、2a 种子有果皮包被、3a 叶呈倒卵形,所以,表示拟南芥的是R。三、探究题31.(2023七上·金东期中)某班同学进行临时装片制作,并制作细胞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1)制作临时装片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下,其目的是 ;(2)图甲中,观察装片时,在视野从A到D的调节过程中,一定不需要调节的显微镜结构 (填序号);(3)图乙是小科用橡皮泥制作植物细胞示图,下表是制作的指标评价标准:等第 优秀 良好 待改进指标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整,名称标注正确且齐全,整体美观。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整,名称标注正确但有遗漏,整体整洁。 不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不完整,名称标注有误或不全。根据评价指标,小科同学制作的模型应被评为 。【答案】(1)防止气泡产生(2)③(3)待改进【知识点】细胞的结构;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解析】【分析】 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步骤是:擦-滴-刮-涂-盖-染-吸-观;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切-撕-展-盖-染-吸-观;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调焦(镜筒先下后上)-观察。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显微镜使用时,低倍镜下的像换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是:(1)移装片,因为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所以才用在哪移哪的方式,使像呈现在视眼正中央;(2)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3)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使视眼变亮;(4)调节细准焦螺旋,是图像变清晰;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成倒立的像,可以将课本转过180度看,看到的图像为像的图像。【解答】(1)制作临时装片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下,其目的是防止气泡产生 ;(2)图甲中,观察装片时,在视野从A到D的调节过程是低倍换高倍的过程;显微镜使用时,低倍镜下的像换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是:(1)移装片,因为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所以才用在哪移哪的方式,使像呈现在视眼正中央;(2)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3)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使视眼变亮;(4)调节细准焦螺旋,是图像变清晰;所以不需要用到的是③粗准焦螺旋;(3) 动植物细胞都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根据评价指标,小科同学制作的模型应被评为 待改进没有对液泡和细胞质进行标注,结构不完整;故答案为:(1)防止气泡产生 (2)③(3)待改进32.(2023七上·金东期中)经常熬夜会导致人体“生物钟”紊乱,“生物钟”紊乱的人记忆力是否会下降呢?带着这个问题,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探究:①将32只健康老鼠(年龄、大小等条件均相似)随机平均分成两组,饲养在两个相同的鼠笼中,分别标上A组、B组;②利用遮光布和灯光等方法打乱A组老鼠的“生物钟”,B组老鼠保持自然昼夜规律不变,保持其他条件都相同;③饲养四个星期后,让A、B两组老鼠走同一迷宫,记录老鼠从入口到达出口所用的时间,5小时后让A、B两组老鼠第二次走原来的迷宫。获得数据如下表:将32只健康老鼠随机平均分成两组 老鼠走迷宫所用平均时间/秒第一次 第二次A 90.22 83.53B 32.40 20.25(1)在此次探究活动中,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 反映老鼠的记忆力强弱;(2)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 (填“A”或“B”)组老鼠记忆力较差;(3)受该实验的启发,请你对青少年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出一条建议: 。【答案】(1)老鼠走迷宫所用平均时间(2)A(3)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要熬夜(合理即可)【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2) 经常熬夜,会造成生物钟紊乱,使人的身体机能状态难以调整,了解一些健康的生活方式。【解答】(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在此次探究活动中,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老鼠走迷宫所用平均时反映老鼠的记忆力强弱。(2)从表格可以看出,A组老鼠记忆力比较差。(3)通过分析该资料可知,打破“生物钟”,作息不规律,影响记忆力,影响健康,因此我们要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尤其是青少年,如: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或不要熬夜等)。33.(2023七上·金东期中)水滴落在荷叶上会顺着荷叶表面滚落,这一现象称为荷叶“自洁效应”。同学们收集资料并开展项目化学习,探究荷叶“自洁效应”的原因。(1)任务一:探究荷叶表面物质与荷叶“自洁效应”的关系。[查阅资料]荷叶表面有一层蜡质,不溶于水但能够溶于物质甲。[实验设计]将一片荷叶从中间切开,分A、B两个区域,处理方法及结果如下表所示。B区域起 作用。A区域 B区域物质甲浸泡,5分钟后取出并擦干 清水浸泡,5分钟后取出并擦干处理方法 分别滴加清水,观察水滴在叶面上的状态实验结果 水凝聚成半球状水滴 水凝聚成球状水滴(2)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到实验结论: ;(3)任务二:进一步探究荷叶表皮结构与荷叶“自洁效应”的关系。[收集资料]触摸荷叶表面,略感粗糙。进一步制作荷叶横切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荷叶上表皮有凸起,这些结构可以支撑水滴。[实验设计]将一片荷叶从中间切开,分为A、B两个区域,A区域用刀片将荷叶表面凸起刮去,B区域表面不做处理。分别滴加清水,观察水滴在叶面上的状态。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4)任务三:寻找身边的“自洁效应”。[启示应用]基于仿生学,荷叶“自洁效应”在生产、生活多领域广泛应用。根据上图分析防油不粘锅是如何模拟荷叶“自洁效应”的: (写出一条即可)【答案】(1)对照(2)荷叶表面物质有利于荷叶的”自洁效应”(3)A区域水凝聚成半球状水滴,B区域水凝聚成球状水滴(4)不粘锅的油膜层相当于荷叶表面的蜡质,微凸结构相当于荷叶上表皮凸起结构,这些都有利于锅底的油滴凝聚成球状油滴【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解析】【分析】对照实验方法是根据事物的异同点通过比较而揭示其属性的一种科学实验方法。具体做法是:将实验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群,其中一个是“对照组”,做为比较的标准;另一个或几个是“实验组”。两组的主要区别在于,除了给“实验组”以某种特殊的条件外,其他的条件均一样。如研究γ辐射对某种材料性能的影响时,就是把照射过的材料同未照射的材料进行比较。未照射过的材料作为对照组,照射过的材料作为实验组。【解答】(1)B区域不做任何的处理,所以做对照;(2)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到实验结论:荷叶表面物质有利于荷叶的”自洁效应”;(3)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荷叶上表皮有凸起,这些结构可以支撑水滴。 所以A区域水凝聚成半球状水滴,B区域水凝聚成球状水滴;(4)根据上图分析防油不粘锅是如何模拟荷叶“自洁效应”的:不粘锅的油膜层相当于荷叶表面的蜡质,微凸结构相当于荷叶上表皮凸起结构,这些都有利于锅底的油滴凝聚成球状油滴 ;故答案为:(1)对照(2)荷叶表面物质有利于荷叶的”自洁效应”(3)A区域水凝聚成半球状水滴,B区域水凝聚成球状水滴 (4)不粘锅的油膜层相当于荷叶表面的蜡质,微凸结构相当于荷叶上表皮凸起结构,这些都有利于锅底的油滴凝聚成球状油滴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