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1.(2024五下·永定期末)早春播种后,农民伯伯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可以促进种子萌发的主要原因是( )A.增加了空气 B.增温保湿 C.减少了阳光照射【答案】B【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分析】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早春气温较低,播种后覆膜能够提高温度和湿度,满足种子发芽的要求。2.(2024五下·永定期末)“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啃水草”这一俗语,如果用食物链描述正确的是( )A.大鱼→小鱼→虾米→水草B.虾米←水草←小鱼←大鱼C.水草→虾米→小鱼→大鱼【答案】C【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解析】【分析】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的源头在植物,终点是凶猛的食肉动物,中间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正确食物链是水草→虾米→小鱼→大鱼。故选C。3.(2024五下·永定期末)考古学家从跨湖桥遗址中发掘出了一条独木舟,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独木舟。独木舟的优点是( )A.载重量大 B.稳定性强 C.船体材料易得【答案】C【知识点】船的历史【解析】【分析】独木舟的优点是阻力小、材料易得,独木舟的缺点是体积小,船底狭窄,装载量小、不稳定,容易侧翻。4.(2024五下·永定期末)船是人类社会伟大的发明。造船小队同学们正在设计制作一艘载重量达400克,有一定动力,能把货物运送到目的地的小船。设计制作小船时,通常经历五个环节:①明确标准;②改进小船;③制作小船;④设计图纸;⑤测试小船。这五个环节的顺序依次是( )A.①→③→④→②→⑤B.①→③→⑤→②→④C.①→④→③→⑤→②【答案】C【知识点】制作小船【解析】【分析】设计制作小船时,通常经历五个环节,依次是:明确标准→设计图纸→制作小船→测试小船→改进小船。所以这五个环节的顺序依次是①→④→③→⑤→②。故C符合题意。5.(2024五下·永定期末)澧水是湖南省四大河流之一,也是我们张家界这座城市的母亲河。沿着澧水河畔漫步总会遇见一群可敬的“治水人”,在定期打捞河道的漂浮物,确保水面干净无污染。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允许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B.大力倡导居民在河里进行网箱养殖,增加收C.大力宣传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倡导垃圾定点定时投放【答案】C【知识点】城中湖的环境问题【解析】【分析】A.若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则这些污水直接排入河流和湖泊后会产生严重的污染,导致水体恶化,不利于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破坏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故A错误。B.居民可适当在河里进行网箱养殖,增加收入,但不可大力倡导居民在河里进行网箱养殖。若网箱养殖规模过大则会引发一系列生态问题,如水体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故B错误。C.大力宣传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倡导垃圾定点定时投放。这种做法可以减轻垃圾对河道的污染,也可减轻“治水人”河道治理的负担,利于河道治理并保持水面干净无污染。故C正确。故C符合题意。6.(2024五下·永定期末)当今世界人均水资源体量在7800m3/人左右,如图所示我国人均水资源量是世界人均水平的( )A.约3倍多 B.约四分之一 C.约三分之一少一些【答案】B【知识点】节约用水【解析】【分析】来自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资料显示,地球上水资源总量大约是14亿立方千米。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我国水资源总量虽然丰富,但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却比较少,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排名在世界120位后。7.(2024五下·永定期末)懂事的小红每天放学回家煮好米饭,当她打开锅盖盛饭时,会观察到锅盖下方升腾起“白气”。这里的白气是( )A.锅内的水变成水蒸气又在锅盖上凝结形成的B.锅内的水沸时到锅盖上的C.锅外的水蒸气在锅盖上凝结形成的【答案】A【知识点】水的蒸发;凝结;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锅盖是冷的,当水蒸气向上升时,会碰到锅盖,水蒸气遇冷就会凝结,挂在锅盖上,打开锅盖时,锅盖下方升腾起白气,一些水珠从锅盖滴下。所以这些水珠是锅内的水变成水蒸气又在锅盖上凝结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8.(2024五下·永定期末)冬季烤火的习俗在张家界流传了许久。小明家的火坑房烧有一盆炭火,小明妈妈坐在火盆边烤火,小明在远处写看书也感受到房子里的温度上升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妈妈烤火主要是通过热传导获得热量B.房子里升温了主要通过热对流的方式传递热量C.小明坐在在远处感到暖和,主要是通过热辐射的方式获得热量【答案】B【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A.小明妈妈坐在火盆边烤火小主要是通过热辐射获得热量的,故A错误。B.房子升温主要是空气温度上升,空气是流体,主要通过热对流的方式传递热量,故B正确。C.小明在火盆的远处写作业,感到温度上升了,主要是通过热传导、热对流的方式获得热量的,而不是热辐射,故C错误。故B符合题意。9.(2024五下·永定期末)在做比较绿豆种子发芽的实验中,种子在温暖的地方更容易发芽,说明种子需要 ;把种子泡在水里,种子没有发芽,原因是缺少 。【答案】适宜的温度;空气【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分析】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种子在温暖的地方更容易发芽,说明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把种子泡在水里,水中缺乏空气,所以种子没有发芽。10.(2024五下·永定期末)像池塘这样,有水草、鱼、虾、水蚤和各种细菌等 及水、空气、阳光、温度、土壤等 共同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被称为生态系统。【答案】生物;非生物【知识点】生物与非生物【解析】【分析】每一个生态系统都有自己的结构层次,个体是构成生态系统的最小单位。向上依次为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像池塘这样,由水草、鱼、虾、水蚤和各种细菌等生物及水、空气、阳光、温度、土壤等非生物共同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被称为生态系统。11.(2024五下·永定期末)许多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人类过度消耗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过程中,大大增加了大气中 等气体的含量。这些增加的气体会使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上升。这种增温效果类似栽培植物的温室,被称作“ “。【答案】二氧化碳;温室效应【知识点】空气污染【解析】【分析】许多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人类过度消耗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过程中,大大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这些增加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使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上升。这种增温效果类似栽培植物的温室,被称作“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全球范围内气候混乱异常,加剧了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带来沿海陆地面积缩小,带来了洪涝、干旱、高温等气象灾害,进而对环境和人类造成一系列的影响和伤害。12.(2024五下·永定期末)我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文化习俗,善于观察的小亮同学发现生饺子刚下锅时会沉在水底,饺子在煮的过程中体积会 ,煮熟后会浮在水面。煮熟后的饺子会浮在水面是因为受到的 增大。【答案】变大;浮力【知识点】浮力;物体的沉浮【解析】【分析】生饺子下锅后由于所受的浮力小于重力所以下沉,沉到锅底,煮熟后饺子的体积由于受热膨胀而变大,饺子所受浮力变大,重力不变,浮力大于重力,所以饺子上浮,最终漂浮在水面。13.(2024五下·永定期末) 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目前我国常用的能源有煤炭、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其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答案】地球;太阳能【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能量的转化;太阳能【解析】【分析】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目前我国常用的能源有煤炭、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其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风能、水能、太阳能。煤炭、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14.(2024五下·永定期末)科学小组进行“比较种子发芽实验”的研究。根据光照、温度、水分三种因素,设计了甲、乙、丙三组实验,每组各播种三颗蚕豆种子,实验方法与结果如下表。请根据下表回答下列问题。甲组 乙组 丙组光照 阳光下 黑暗中 黑暗中温度 23℃ 23℃ 23℃水分 每天浇适量水 不浇水 每天浇适量水实验结果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 全部发芽(1)如果要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应该选择 和 两组做对比实验。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发现蚕豆种子发芽 阳光。(2)在实验过程中,小明还能发现:蚕豆种子发芽时,首先钻出种皮的是 。根据实验现象发现,乙组的种子没有发芽,其原因是 。(3)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 、 。【答案】(1)甲;丙;不需要(2)胚根;缺少水分(3)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分析】(1)如果要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控制的变量是阳光,其他条件不变,应该选择甲组和丙组做对比实验。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发现阳光下和黑暗中的蚕豆种子都发芽了,说明蚕豆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2)种子发芽时,首先钻出种皮的是胚根,然后是胚芽。乙组的种子没有发芽,其原因是没有水,缺乏种子发芽的条件。(3)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有充足空气、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阳光、土壤不是种子发芽的条件。15.(2024五下·永定期末)小亮参加校园科技节比赛手工制作了一艘小船,如图所示。(1)小亮制作的船主要的行驶动力是 。在测试小船行驶过程中,小亮发现小船航行方向不稳定,容易偏航,需要装上 来修正航行方向。(2)小亮把船首处的泡沫打磨成图片上的形状,这样会减小船在航行时受到的 。(3)小亮在船体时,将船两侧的泡沫塑料加厚加宽,这样做是为了增加船的 。【答案】(1)电力;船舵(2)阻力(3)载重量【知识点】制作小船;船的载重量【解析】【分析】我们在制造小船时,不仅考虑船的材料、设计好草图、小船的形状,还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1)最早的船靠人力行驶,随着船的体积越来越大,人力已经无法满足大船航行所需要的动力了。于是,人们逐步探索出了让船行驶的新方法,给船装上了新的动力。小明制作的船主要的行驶动力是电力;在测试小船行驶过程中,小明发现小船航行方向不稳定,容易偏航,需要装上船舵来修正航行方向。(2)船的外形对船受到的阻力大小影响较大。小明把船首处的泡沫打磨成图片上的形状,这样会减少船在航行时受到的阻力,因为这种形状模仿了鱼的流线型身体结构。(3)小明把船体两侧的泡沫塑料加厚加宽,船能承载更多重物。16.(2024五下·永定期末)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以“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为标准,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说一说,作为小学生的我们怎样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生活达到绿色环保、低碳节能地目的?(至少3条)【答案】(回答合理即可)【知识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解析】【分析】衣:少买不需要的衣服;洗衣服用无磷的洗衣粉、洗涤剂;食: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节约水电,节约粮食,少吃烧烤食品;住:使用节能家电;合理、节约使用空调和取暖设备;充分利用自然光,减少照明设备电耗;行:外出尽量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不乱扔废弃物,少用一次性塑料袋,购物自备环保袋。1 / 1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1.(2024五下·永定期末)早春播种后,农民伯伯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可以促进种子萌发的主要原因是( )A.增加了空气 B.增温保湿 C.减少了阳光照射2.(2024五下·永定期末)“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啃水草”这一俗语,如果用食物链描述正确的是( )A.大鱼→小鱼→虾米→水草B.虾米←水草←小鱼←大鱼C.水草→虾米→小鱼→大鱼3.(2024五下·永定期末)考古学家从跨湖桥遗址中发掘出了一条独木舟,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独木舟。独木舟的优点是( )A.载重量大 B.稳定性强 C.船体材料易得4.(2024五下·永定期末)船是人类社会伟大的发明。造船小队同学们正在设计制作一艘载重量达400克,有一定动力,能把货物运送到目的地的小船。设计制作小船时,通常经历五个环节:①明确标准;②改进小船;③制作小船;④设计图纸;⑤测试小船。这五个环节的顺序依次是( )A.①→③→④→②→⑤B.①→③→⑤→②→④C.①→④→③→⑤→②5.(2024五下·永定期末)澧水是湖南省四大河流之一,也是我们张家界这座城市的母亲河。沿着澧水河畔漫步总会遇见一群可敬的“治水人”,在定期打捞河道的漂浮物,确保水面干净无污染。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允许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B.大力倡导居民在河里进行网箱养殖,增加收C.大力宣传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倡导垃圾定点定时投放6.(2024五下·永定期末)当今世界人均水资源体量在7800m3/人左右,如图所示我国人均水资源量是世界人均水平的( )A.约3倍多 B.约四分之一 C.约三分之一少一些7.(2024五下·永定期末)懂事的小红每天放学回家煮好米饭,当她打开锅盖盛饭时,会观察到锅盖下方升腾起“白气”。这里的白气是( )A.锅内的水变成水蒸气又在锅盖上凝结形成的B.锅内的水沸时到锅盖上的C.锅外的水蒸气在锅盖上凝结形成的8.(2024五下·永定期末)冬季烤火的习俗在张家界流传了许久。小明家的火坑房烧有一盆炭火,小明妈妈坐在火盆边烤火,小明在远处写看书也感受到房子里的温度上升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妈妈烤火主要是通过热传导获得热量B.房子里升温了主要通过热对流的方式传递热量C.小明坐在在远处感到暖和,主要是通过热辐射的方式获得热量9.(2024五下·永定期末)在做比较绿豆种子发芽的实验中,种子在温暖的地方更容易发芽,说明种子需要 ;把种子泡在水里,种子没有发芽,原因是缺少 。10.(2024五下·永定期末)像池塘这样,有水草、鱼、虾、水蚤和各种细菌等 及水、空气、阳光、温度、土壤等 共同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被称为生态系统。11.(2024五下·永定期末)许多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人类过度消耗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过程中,大大增加了大气中 等气体的含量。这些增加的气体会使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上升。这种增温效果类似栽培植物的温室,被称作“ “。12.(2024五下·永定期末)我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文化习俗,善于观察的小亮同学发现生饺子刚下锅时会沉在水底,饺子在煮的过程中体积会 ,煮熟后会浮在水面。煮熟后的饺子会浮在水面是因为受到的 增大。13.(2024五下·永定期末) 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目前我国常用的能源有煤炭、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其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14.(2024五下·永定期末)科学小组进行“比较种子发芽实验”的研究。根据光照、温度、水分三种因素,设计了甲、乙、丙三组实验,每组各播种三颗蚕豆种子,实验方法与结果如下表。请根据下表回答下列问题。甲组 乙组 丙组光照 阳光下 黑暗中 黑暗中温度 23℃ 23℃ 23℃水分 每天浇适量水 不浇水 每天浇适量水实验结果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 全部发芽(1)如果要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应该选择 和 两组做对比实验。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发现蚕豆种子发芽 阳光。(2)在实验过程中,小明还能发现:蚕豆种子发芽时,首先钻出种皮的是 。根据实验现象发现,乙组的种子没有发芽,其原因是 。(3)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 、 。15.(2024五下·永定期末)小亮参加校园科技节比赛手工制作了一艘小船,如图所示。(1)小亮制作的船主要的行驶动力是 。在测试小船行驶过程中,小亮发现小船航行方向不稳定,容易偏航,需要装上 来修正航行方向。(2)小亮把船首处的泡沫打磨成图片上的形状,这样会减小船在航行时受到的 。(3)小亮在船体时,将船两侧的泡沫塑料加厚加宽,这样做是为了增加船的 。16.(2024五下·永定期末)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以“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为标准,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说一说,作为小学生的我们怎样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生活达到绿色环保、低碳节能地目的?(至少3条)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分析】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早春气温较低,播种后覆膜能够提高温度和湿度,满足种子发芽的要求。2.【答案】C【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解析】【分析】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的源头在植物,终点是凶猛的食肉动物,中间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正确食物链是水草→虾米→小鱼→大鱼。故选C。3.【答案】C【知识点】船的历史【解析】【分析】独木舟的优点是阻力小、材料易得,独木舟的缺点是体积小,船底狭窄,装载量小、不稳定,容易侧翻。4.【答案】C【知识点】制作小船【解析】【分析】设计制作小船时,通常经历五个环节,依次是:明确标准→设计图纸→制作小船→测试小船→改进小船。所以这五个环节的顺序依次是①→④→③→⑤→②。故C符合题意。5.【答案】C【知识点】城中湖的环境问题【解析】【分析】A.若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则这些污水直接排入河流和湖泊后会产生严重的污染,导致水体恶化,不利于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破坏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故A错误。B.居民可适当在河里进行网箱养殖,增加收入,但不可大力倡导居民在河里进行网箱养殖。若网箱养殖规模过大则会引发一系列生态问题,如水体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故B错误。C.大力宣传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倡导垃圾定点定时投放。这种做法可以减轻垃圾对河道的污染,也可减轻“治水人”河道治理的负担,利于河道治理并保持水面干净无污染。故C正确。故C符合题意。6.【答案】B【知识点】节约用水【解析】【分析】来自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资料显示,地球上水资源总量大约是14亿立方千米。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我国水资源总量虽然丰富,但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却比较少,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排名在世界120位后。7.【答案】A【知识点】水的蒸发;凝结;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锅盖是冷的,当水蒸气向上升时,会碰到锅盖,水蒸气遇冷就会凝结,挂在锅盖上,打开锅盖时,锅盖下方升腾起白气,一些水珠从锅盖滴下。所以这些水珠是锅内的水变成水蒸气又在锅盖上凝结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8.【答案】B【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A.小明妈妈坐在火盆边烤火小主要是通过热辐射获得热量的,故A错误。B.房子升温主要是空气温度上升,空气是流体,主要通过热对流的方式传递热量,故B正确。C.小明在火盆的远处写作业,感到温度上升了,主要是通过热传导、热对流的方式获得热量的,而不是热辐射,故C错误。故B符合题意。9.【答案】适宜的温度;空气【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分析】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种子在温暖的地方更容易发芽,说明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把种子泡在水里,水中缺乏空气,所以种子没有发芽。10.【答案】生物;非生物【知识点】生物与非生物【解析】【分析】每一个生态系统都有自己的结构层次,个体是构成生态系统的最小单位。向上依次为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像池塘这样,由水草、鱼、虾、水蚤和各种细菌等生物及水、空气、阳光、温度、土壤等非生物共同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被称为生态系统。11.【答案】二氧化碳;温室效应【知识点】空气污染【解析】【分析】许多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人类过度消耗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过程中,大大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这些增加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使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上升。这种增温效果类似栽培植物的温室,被称作“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全球范围内气候混乱异常,加剧了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带来沿海陆地面积缩小,带来了洪涝、干旱、高温等气象灾害,进而对环境和人类造成一系列的影响和伤害。12.【答案】变大;浮力【知识点】浮力;物体的沉浮【解析】【分析】生饺子下锅后由于所受的浮力小于重力所以下沉,沉到锅底,煮熟后饺子的体积由于受热膨胀而变大,饺子所受浮力变大,重力不变,浮力大于重力,所以饺子上浮,最终漂浮在水面。13.【答案】地球;太阳能【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能量的转化;太阳能【解析】【分析】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目前我国常用的能源有煤炭、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其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风能、水能、太阳能。煤炭、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14.【答案】(1)甲;丙;不需要(2)胚根;缺少水分(3)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分析】(1)如果要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控制的变量是阳光,其他条件不变,应该选择甲组和丙组做对比实验。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发现阳光下和黑暗中的蚕豆种子都发芽了,说明蚕豆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2)种子发芽时,首先钻出种皮的是胚根,然后是胚芽。乙组的种子没有发芽,其原因是没有水,缺乏种子发芽的条件。(3)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有充足空气、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阳光、土壤不是种子发芽的条件。15.【答案】(1)电力;船舵(2)阻力(3)载重量【知识点】制作小船;船的载重量【解析】【分析】我们在制造小船时,不仅考虑船的材料、设计好草图、小船的形状,还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1)最早的船靠人力行驶,随着船的体积越来越大,人力已经无法满足大船航行所需要的动力了。于是,人们逐步探索出了让船行驶的新方法,给船装上了新的动力。小明制作的船主要的行驶动力是电力;在测试小船行驶过程中,小明发现小船航行方向不稳定,容易偏航,需要装上船舵来修正航行方向。(2)船的外形对船受到的阻力大小影响较大。小明把船首处的泡沫打磨成图片上的形状,这样会减少船在航行时受到的阻力,因为这种形状模仿了鱼的流线型身体结构。(3)小明把船体两侧的泡沫塑料加厚加宽,船能承载更多重物。16.【答案】(回答合理即可)【知识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解析】【分析】衣:少买不需要的衣服;洗衣服用无磷的洗衣粉、洗涤剂;食: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节约水电,节约粮食,少吃烧烤食品;住:使用节能家电;合理、节约使用空调和取暖设备;充分利用自然光,减少照明设备电耗;行:外出尽量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不乱扔废弃物,少用一次性塑料袋,购物自备环保袋。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