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在社会中成长 课件(共22张PPT)-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在社会中成长 课件(共22张PPT)-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1.2 在社会中成长
目录
DIRECTORY
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01
PART
养成亲社会行为
02
PART
课堂小结
03
PART
课堂练习
04
PART
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01
1.为什么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为什么个人成长离不开社会
童诗涵的成长:暑假期间年仅9岁的童诗谣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向游客讲解历史获得游客高度认可,一获得很多网友的赞赏!
思考:童诗涵如此的优秀,她的成长离不开哪些人的帮助?
为什么个人成长离不开社会
父母的抚育
01
老师的教诲
02
朋友的帮助
03
社会的关爱
04
为什么个人成长离不开社会
知识不断丰富;
能力不断提高;
规则意识不断增强;
价值断念日渐养成;
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感悟: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社会化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思考:结合图片,谈一谈这些东西是怎样来到我们的身边?说明个人和社会存在怎样的联系?
②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为什么个人成长离不开社会
获得物质支持
课堂笔记
1.为什么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②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③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养成亲社会行为
02
1.亲社会行为的含义?
2.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3.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
每当国家有危难,社会有困难,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总是会出现他们身披红马褂的身影。他们是谁呢?
志愿者
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如: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亲社会行为
结合图片请你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亲社会行为?
爱心捐赠
劳动体验
社会调查
研学旅行
每年中高考期间,姐妹俩都积极报名加入志愿服务大军,为考生引路、送水、加油、助威,
每逢周末,智琳、慧琳还经常参与到由社区和学校组织的共建绿色家园志愿服务活动中,到公园、游园、文化广场等公共场所捡拾垃圾,宣传环保知识;节假日,她们又和妈妈一道赶赴高铁站,参加志愿服务,现场解答乘客咨询,帮助乘客买票取票,协助特殊乘客搬运行李。
“我们出来做志愿者不是玩,每一项服务,我们都有自己的岗位,承担自己的职责。”智琳、慧琳说,志愿服务已经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会力所能及地坚持下去。
2024全国新时代好少年李智琳、李慧琳事迹
小组讨论:结合书本知识及李智琳和李慧琳的事迹谈谈她们的志愿服务对他们的成长有何意义?
课堂笔记
①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②参与社会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③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
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名言警句
2024年4月25日神州十八号飞船发射成功!
2024年7月15日—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
2024年6月12日以来,广西遭遇持续强降雨侵袭,经济损失严重。
关心国家发展
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①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课堂笔记
3.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B.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C.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A.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课堂小结
03
19
在社会中成长
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养成亲社会行为
1.为什么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1.亲社会行为的含义?
2.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3.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B
1、我市游仙飞龙山红色教育基地、江油红军文物陈列馆和窦圆山、安州生物礁分别被四川省教育厅列为中小学红色教育类和地学类研学旅行实践基地。开展研学旅行
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
②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需要
③有利于学生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④主要是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2、邹德凤老人是一名累计做义工时长达6.6万小时的“超级义工”。1992年,邹德凤创办民间公益组江西省邹德凤公益发展中心。多年来,中心已累计服务200多万人次,年均开展专家义诊100多次。邹德凤老人的行为
①启示我们要尊重他人 ②是 一种亲社会行为
③履行了公民法定义务 ④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10年来,刘艳芬个人累计收养或倡议救助孤儿,贫困,失亲,留守,残疾儿童近20人,个人资助和号召志愿者累计捐款100余万元,被评为威海市“最美志愿者”。经过大群众推选和评议,他被推选为“中国好人榜”这表明( )
①亲社会能获得社会的认可
②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
③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④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回报和精神滋养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