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2合理利用网络 课件(共35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2合理利用网络 课件(共35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道德与法治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单击此处
添加文档标题
单击此处
添加文档标题



政治认同:通过对相关案例分析,利用网络为社会传递正能量,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修养:通过案例分析,养成网络素养,遵守网络公德,养成文明上网、合理用网的个人素质。
责任意识:培养合理利用网络,做一名负责的网络生活参与者。
理性参与
网络生活
01
你的手机常用APP有哪些
你最爱玩的APP又是哪一个?
小调查:
同一个软件不同的用法:某音
有人用它
刷单诈骗
有人用它
传播知识或者学习
有人用它
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有人是相约峡谷,休闲放松;有人却是24小时联机不下线,游戏永动机。
同一个软件不同的用法:某音
同一款APP,为何结果却不相同?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利用网络?
交流分享:
1.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1.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17岁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整日不吃不喝
世卫把游戏成瘾认定为精神疾病: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加剧,心理行为异常和精神障碍患者逐渐增多。除了抑郁等精神障碍疾病,游戏成瘾也是精神疾病的一种。
在2019年9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把沉迷于网络游戏或电视游戏、妨碍日常生活的游戏成瘾认定为新的精神疾病,作为依赖症的一种,列入了最新版的国际疾病分类。游戏成瘾又被称为“游戏障碍”。有科学研究表明,长期沉迷网络游戏会改变大脑结构。
网瘾又称网络过度使用症,主要是指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网络之外的事情没有多少兴趣,影响身心健康的一种病症。
网瘾患者无法控制上网时间,关注网上的情况超过自己的现实生活,一旦减少或停止上网,就表现出消极的情绪体验和不良的生理反应。
说一说:
请你从多个角度谈谈,如何避免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成瘾?
相关链接: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盗其QQ,删其微信,去其帖吧,封其微博,收其电脑,夺其手机,摔其Ipad,断其WIFI,剪其网线,使其百无聊赖。然后静坐、喝茶、思过、锻炼、读书、弹琴、练字、明智、开悟、精进,而后必成大器也。”
1.②要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1.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网暴奥运冠军,诋毁辱骂运动员!5人落网
2024年8月15日,公安部公布4起打击整治涉体育领域“饭圈”违法犯罪典型案例。
犯罪嫌疑人贺某某(女,29岁,江苏苏州人)在网络社交平台发布诋毁乒乓球运动员和教练员的信息,造成恶劣社会影响。8月6日,北京公安机关依法对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犯罪嫌疑人王某(女,38岁,广东广州人)多次在网络社交平台发布辱骂、诋毁乒乓球运动员和教练员的信息,造成恶劣社会影响。8月13日,广州公安机关依法对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盖某(男,23岁,山东烟台人)于8月3日晚,编造所谓的《五问XX》(内容主要为质问巴黎奥运会某项目冠军),徐某某(男,23岁,河北石家庄人)在网络社交平台公开发布,该文章在网上大量扩散传播,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山东、河北公安机关分别对该2人予以行政处罚。
杨某某(女,18岁,河南焦作人)在网络社交平台公开辱骂体操运动员,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河南公安机关依法对其予以行政处罚。
罗翔说刑法
“同一谣言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评论二百次以上的可被定为侮辱罪、诽谤罪,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可根据刑法处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剥夺政治权利。”
——罗翔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1.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① 注意信息出处:看到“骇人听闻”的信息后,先上网了解信息出处是否权威。
② 关注官方信息:及时关注官方信息,发现有.谣言,会及时澄清。
③ 对信息多方验证: . 上网搜索信息中的关键词,从不同信息源进行多方验证。
④ 辨识信息内容:疯狂煽情、耸人听闻的消息往往不可靠。
⑤ 向他人求助:对于无法辨识真假的信息,可以向家长、老师和专家求教。
如何辨别网络网络谣言?
方法与技能
网络交往是自由的,但这种自由并不是绝对的自由,我们在享受自由的时候,不得危害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利益,不能违背道德、违反法律。
1.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不制造和传播谣言
不泄露他人隐私
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②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传播网络
正能量
02
南抖音北快手,智障界的两泰斗,中间夹个火山口。这句顺口溜说得一点都没错,我觉得不仅应该封杀那些“审丑”网红,这些APP也应该被封杀!
其实抖音、快手上面也有一些知识型、科普型主播,不能这么一刀切看问题吧。
你如何看待上述两位同学的讨论呢
辩一辩:
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崔卫平
你所使用的抖音,正是你的抖音;你怎么样,抖音便怎么样;你若文明,抖音处处彰文明,你若正能量,抖音便是正能量;你有光明,抖音便不黑暗!
——我
2024年全国两会于3月11日下午闭幕,人民网推出的2024年度“我给两会捎句话”建言征集活动也圆满结束。活动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通过人民网向全国人大代表、中央部委及地方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传达自己的期盼和想法。
截至3月11日,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共收到网友留言超32万件。活动过程中,人民网联合人民日报推出的融媒体栏目——《人民建议直通车》,在快手、抖音、今日头条等平台总浏览量超6亿,网友们也纷纷自发上传视频,参与活动。目前,相关话题下网友自发参与提交的视频留言达2万条。不少有关经济民生的“金点子”“好主意”登上热榜。
网友们的建言还获得了积极回应,20位全国人大代表身份的省级党政“一把手”和6位部委主要负责同志,以复信形式公开回应关切。
32万件留言、2万条视频 “我给两会捎句话”掀起建言潮
其他发声渠道:
2.①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2.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在网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正能量:
爱国:为中国队加油
敬业:赛场上奋力拼搏
友善:美好的友谊
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传播网络正能量?
交流分享:
蚂蚁森林
蚂蚁庄园
微博微公益
利用网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微公益
微信捐步
轻松筹 水滴筹
网络公益
利用网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微公益
2.②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2.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2.①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2.②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2.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合理利用网络
提高媒介素养
要学会“信息节食”
遵守道德和法律
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利用网络建言献策
传播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1. (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
下边漫画警示我们青少年要( )
A.学会“信息节食” B.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C.自觉抵制人工智能 D.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B
2. (2024.山东潍坊.中考真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规定,网络游戏应当针对未成年人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在注册、登录等环节严格进行用户核验。这一规定( )
A.旨在限制未成年人的网络自由
B.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C.有利于未成年人合理利用网络
D.反映了未成年人加强自我保护
C
3. (2024.广东.中考真题)
扫码点餐成为餐饮业的一种常见做法,但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的生日、性别、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存在被过度收集和泄露的风险。对此,消费者的正确态度是( )
A.数字化服务是大势所趋,应该无条件配合B.法律严格保护隐私权,无须担心信息泄露
C.这些信息对生活影响不大,不用过于敏感D.技术虽便利生活,但要增强信息保护意识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