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冰融化了》在学生观察了水结冰的过程后,对于水的状态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冰融化是水的状态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深入探究冰融化的现象、原因以及水的三种状态之间的关系,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科学思维。明确当环境温度高于 0℃时,冰开始融化。了解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掌握水、水蒸气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认识到它们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理解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且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一)教学重点经历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现象的观察,包括体积变化、形态变化等。经历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现象的观察,包括体积变化、形态变化等。理解水的三种状态之间的转化关系,以及热量在其中的作用。(二)教学难点感知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建立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概念。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语言描述实验现象和结论,提高科学表达能力。教学课件、水的三态变化视频、冰块模型、水状态变化的图片、实验演示材料、奖品(如小贴纸、奖章等)。(一)情境导入教师播放一段冬天到春天的自然变化视频,展示冰雪消融、河流解冻、花朵绽放等场景。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在刚才的视频中,我们看到了冬天的冰逐渐融化成水,春天来了。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观察过冰融化的现象呢?如果我们给冰加热,会看到什么现象呢?” 引导学生思考冰融化的过程和现象。学生自由回答,可能会提到冰会变成水、会变小等。教师出示一块冰,提问:“这是一块冰,如果我们给它加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冰融化了”。(二)知识铺垫复习水的三态变化教师提问:“我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水的三态变化,谁能说一说水的三态分别是什么?水在什么条件下会发生三态变化呢?”学生回答:“水的三态是液态、气态和固态。水在加热的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在冷却的条件下会变成冰。”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明确水的三态变化的条件。教师可以用图片或实例展示水的三态变化,如烧水时水变成水蒸气、冬天的冰融化成水等,帮助学生回忆水的三态变化的现象。介绍热量与物质状态变化的关系教师提问:“我们知道了水在不同条件下会发生三态变化,那热量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学生可能会回答:“加热会使水变成水蒸气,冷却会使水变成冰。”“热量会影响水的状态。” 等。教师解释:“热量是影响物质状态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会升高,可能会从固态变成液态或气态;当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会降低,可能会从气态变成液态或固态。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就是吸收了周围的热量,温度升高,从固态变成了液态。”教师可以用简单的示意图展示热量与物质状态变化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热量在冰融化过程中的作用。(三)实验探究一:吸管吹冰块提出问题教师出示一块冰块,提问:“科学家研究表明当环境温度高于 0℃,冰就会开始融化。我们可以怎样加快冰块的融化呢?如果给你一台吹风机,你可以怎么做?如果给你一根吸管,可以怎么做?”学生可能会回答:“可以用吹风机吹冰块。”“可以用吸管朝冰块吹热气。” 等。教师进一步提问:“为什么这样做可以加快冰块的融化呢?” 引导学生思考加快冰块融化的原因。设计实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讨论的问题包括:(1)如何用吸管朝冰块吹热气?(2)需要注意哪些问题?(3)如何观察冰块的变化?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互相倾听和补充。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了解学生的想法。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汇报本小组的实验方案。教师可以将各小组的方案写在黑板上,进行比较和分析。教师总结:“我们可以用吸管朝冰块的一个部位吹气,观察冰块的变化。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不要吹得太用力,以免冰块飞溅。要仔细观察被吹热气的部位冰的融化情况。”进行实验学生分成小组,用吸管朝冰块一个部位吹气。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提醒学生要注意安全,不要对着人吹热气。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冰块的变化,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实验结束后,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可以将各小组的汇报结果写在黑板上,进行比较和分析。教师提问:“从你们的实验结果中,你们发现了什么?被吹热气的部位冰有什么变化?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被吹热气的部位冰融化得快。”“这个现象说明热量增加,可以加快冰块的融化速度。” 等。教师总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用吸管朝冰块吹热气可以加快冰块的融化速度。这是因为热量增加了,使冰块吸收了更多的热量,温度升高,融化速度加快。”(四)实验探究二:将结冰的试管放入热水中提出问题教师出示结冰的试管、烧杯、热水、记号笔和学生活动手册,提问:“你知道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吗?我们可以怎么做实验来观察这些变化呢?”学生可能会回答:“冰会变成水,体积可能会变小。”“可以把结冰的试管放入热水中观察。” 等。教师进一步提问:“怎么利用这些材料做这个实验呢?” 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方法。设计实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讨论的问题包括:(1)如何在试管上做记号?(2)如何将试管放入热水中?(3)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4)如何观察冰融化成水的过程?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互相倾听和补充。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了解学生的想法。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汇报本小组的实验方案。教师可以将各小组的方案写在黑板上,进行比较和分析。教师总结:“我们可以用记号笔在冰面位置做好记号,再把试管放入有热水的烧杯里。在冰融化过程中,用眼睛观察,不能动手触摸移动试管和烧杯。冰完全融化后,再在水面做好记号。同时,要注意讨论补充完成学生活动手册。”进行实验学生分成小组,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提醒学生要注意安全,小心使用热水,避免烫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冰融化成水的过程,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实验结束后,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可以将各小组的汇报结果写在黑板上,进行比较和分析。教师提问:“从你们的实验结果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冰在融化过程中有哪些变化?冰完全融化成水后,体积有什么变化吗?”学生可能会回答:“冰在融化过程中,形态从固态变成了液态。”“冰完全融化成水后,体积变小了。” 等。教师进一步提问:“除此之外,你们还观察到其他什么现象吗?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学生可能会回答:“试管外面有小水珠。”“这可能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 等。教师总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冰在融化成水的过程中,形态从固态变成了液态,体积变小了。试管外面有小水珠,这是因为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这个实验说明了冰在融化过程中,会从周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从固态变成液态。”(五)实验探究三:比较水、水蒸气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观察水、水蒸气和冰的特点教师出示水、水蒸气和冰的图片,提问:“观察这些图片,说一说水、水蒸气和冰分别有哪些特点?”学生可能会回答:“水是液态的,没有固定的形状,有一定的体积。”“水蒸气是气态的,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中。”“冰是固态的,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等。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明确水、水蒸气和冰的特点。小组讨论教师出示维恩图,指导记录方法。教师讲解:“我们可以把水、水蒸气和冰的不同点写在两侧的空白处,相同点写在交叉的空白处。大家可以从形态、体积、存在状态等方面进行比较。”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记录。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了解学生的想法。教师提醒学生要认真观察水、水蒸气和冰的特点,准确记录比较结果。汇报结果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汇报本小组的讨论结果。教师可以将各小组的结果写在黑板上,进行比较和分析。教师提问:“大家对各小组的汇报有什么疑问或补充吗?” 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交流。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问题或补充一些观点,教师要及时给予回应和肯定。教师总结:“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水、水蒸气和冰有很多相同点,如都是由水分子组成的,化学性质相同。它们也有一些不同点,如水是液态的,没有固定的形状,有一定的体积;水蒸气是气态的,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中;冰是固态的,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但是,它们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六)总结冰为什么会融化成水?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研讨,讨论的问题是:“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冰为什么会融化成水?”学生可能会回答:“因为吸收了热量。”“温度升高了。” 等。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和鼓励,并进一步提问:“热量是从哪里来的呢?” 引导学生思考冰融化的热量来源。学生可能会回答:“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的。”“从热水中吸收的。” 等。教师总结:“冰在融化成水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当环境温度高于 0℃时,冰就会开始融化。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冰在不同融化阶段的状态教师提问:“冰融化前是什么状态的?冰融化一半是什么状态的?冰完全融化后是什么状态的?冰在融化过程中形态发生了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回顾冰在不同融化阶段的状态。学生可能会回答:“冰融化前是固态的。”“冰融化一半是一半水一半冰的冰水混合物。”“冰完全融化后是液态的。”“冰在融化过程中,形态从固态转化成液态。” 等。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和鼓励,并进一步提问:“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 引导学生思考冰在融化过程中形态变化的原因。学生可能会回答:“因为吸收了热量,温度升高了。”“冰的分子结构发生了变化。” 等。教师总结:“冰在融化过程中,随着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从固态逐渐变成液态。在不同的融化阶段,冰的状态也不同,从固态到冰水混合物,再到液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的关系教师提问:“水的状态变化与什么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否可以互相转化?” 引导学生思考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的关系。学生可能会回答:“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等。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和鼓励,并进一步提问:“具体是怎么转化的呢?” 引导学生用箭头表示水的三种状态之间的转化关系。学生可能会回答:“水遇冷会变成冰,冰加热会变成水,水加热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会变成水。”教师总结:“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当热量增加时,水可以从固态变成液态或气态;当热量减少时,水可以从气态变成液态或固态。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通过加热、遇冷等方式可以实现状态的转变。”【板书设计】4.冰融化了 吸收热量冰 固态水 液态 互相转化 热量水蒸气 气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