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9《心中的“110”》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9《心中的“110”》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心中的 “110”》
学生了解在不同情境下如何正确应对陌生人,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学会识别潜在的安全威胁。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人际交往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安全自护小卫士闯关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一)教学重点
懂得自我保护,学会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学会识别人际交往中潜在的安全威胁。
(二)教学难点
在不同情境下灵活运用自救自护方法。
培养学生的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保持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多媒体课件等 。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关于儿童安全的视频,展示一些儿童在与陌生人交往中遇到危险的场景。
提问学生:视频中的小朋友遇到了什么危险?如果你是他们,你会怎么做?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心中的 “110”。
(二)认识安全自护的重要性
故事分享
(1)教师讲述一个儿童因轻信陌生人而遭遇危险的故事。
(2)提问学生:这个故事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
(3)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小结: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陌生人,有些陌生人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危险,所以我们要提高警惕,学会自我保护。
安全自护小能手巧闯关活动介绍
(1)教师介绍安全自护小能手巧闯关活动的规则和流程。
(2)提问学生:你对这个活动有什么期待?你觉得自己能在活动中学会什么?
(3)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争取成为安全自护小卫士。
(三)第一关:求助与警惕陌生人
如果你在陌生的地方与家人走失,你会向谁求助?
(1)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求助对象和理由。
(2)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3)教师小结:当我们在陌生的地方与家人走失时,可以向警察、工作人员、商场服务台等值得信赖的人求助。我们年龄小,能力有限,当遇到困难时应该主动寻求他人帮助。
生活中你可以信赖哪些陌生人,能说说他们是哪些人呢?
(1)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哪些陌生人是可以信赖的。
(2)教师小结: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信赖警察、消防员、医生、老师等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以及商场、超市、图书馆等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但是,我们也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
当身为小学生的我们遇到成年人的求助时,应该如何应对?
(1)教师播放悦悦的遇险经历视频,让学生观看并思考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应对方法和理由。
(3)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4)教师小结:成年人在各方面的能力均优于未成年人,正常情况下,成年人如果真的需要帮助,合理的解决办法是向成年人求助,而不是贸然寻求未成年孩子的帮助。所以面对来自陌生成年人的求助,同学们一定要提高警惕。
(四)第二关:独自在家应对陌生人
教师创设情境:当你独自在家时,你会怎样应对以下情况?
快递员要求开门收货;
归还物品的王奶奶;
修水管的修理工。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应对方法和理由。
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
面对陌生人,我们既要有礼貌,也要保持警惕性。千万不要随意给陌生人开门,可以通过门镜辨认,对不认识的人,都不要开门,也不要发出声音。
不要和陌生人交谈,更不要回答他们过多的问题。不要把大人不在家的信息透露出去,而让对方知道你独自在家。
如果陌生人不肯离开,坚持要你开门,应打电话向父母或警察求助。
(五)第三关:机智应对盗窃勒索
学习陈宇智捉小偷事例
(1)教师讲述陈宇智捉小偷的事例,让学生观看相关图片或视频。
(2)提问学生:你最欣赏陈宇遇事后的什么表现?你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会怎么处理呢?
(3)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应对方法。
(4)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5)教师小结:我们应该学习陈宇安全防范意识较高,遇事冷静,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机智应对,智捉小偷。
应对陌生人勒索钱财
(1)教师创设情境:一天放学后,君君独自在小区超市购买学习用品,遇到了两个青年人向他索要零花钱,并威胁恐吓他不许将此事告诉其他人,如果泄露出去,将在校门口堵他并狠狠教训他。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君君的应对方法和理由。
(3)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4)教师小结:面对陌生人勒索钱财,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定要保持冷静。尽量说好话,稳住对方。
如果无法脱身,可以借口身上没钱,约定下次交钱的时间地点。
脱身后立即报告学校和公安机关。
如果发现其他同学被勒索,要及时报警并通知老师。
(六)第四关:识别网络诈骗
思考与讨论
(1)教师提出问题:贝贝在小区里玩,一位拿着平板电脑的阿姨说填写信息可以领奖品。贝贝虽然心里痒痒的,但是扭头走开了。你认为贝贝做得对吗?你在生活中发现过类似的现象吗?你是如何应对的?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应对方法。
(3)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4)教师小结:个人信息泄露会带来垃圾短信、骚扰电话、受到不法分子诈骗等许多危害,大家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陌生人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也不能填写虚假信息,避免给他人带来伤害!我们不应该为领取小礼物,填写虚假信息给他人带来困扰。
分析网络诈骗案例
(1)教师讲述小丽被网络诈骗的真实案例,让学生观看相关图片或视频。
(2)提问学生: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吸取哪些教训?
(3)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预防网络诈骗的方法。
(4)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5)教师小结:生活中,我们应该提高防范意识,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做到 “不轻信、不慌张、不贪心、不转账”。
(七)第五关:从案例中吸取教训
听吴华遇险故事
(1)教师讲述吴华遇险的故事,让学生观看相关图片或视频。
(2)提问学生:骗子的狡猾之处在哪里?董华受骗的原因是什么?脱险的机会与方法有哪些?
(3)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4)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5)教师小结:我们应该从吴华遇险的经历中吸取教训,与陌生人接触时,提高警惕,遇事不慌张,不自作主张,积极寻求他人帮助。
(八)第六关:面对陌生人的正确做法
辨析与讨论
(1)教师提出问题:有些同学对陌生人的警惕性提高了,再也不敢和陌生人说话了,无论看见什么人,都觉得他们不怀好意,吓得都不敢出门了。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3)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4)教师小结:在这些陌生人中有很多人会像朋友一样关心爱护帮助我们,但也有少数人不怀好意,会危及我们的安全。面对陌生人我们,既要有礼貌,也要保持一定的警惕性。
议一议
(1)教师提出问题:面对陌生人,你同意他们的做法吗?
红红拒绝邻座奶奶递给的饮料;
东东为问路的陌生伯伯带路;
文文拒绝要求亲密接触的陌生叔叔。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3)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4)教师讲解保护个人隐私的要点,强调学生要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和隐私,不接受陌生人的亲密接触,不随意给陌生人带路。
(九)第七关:安全自护小卫士个人挑战赛
观看视频
(1)教师播放安全自护小卫士个人挑战赛视频,让学生观看并学习自护宝典。
(2)提问学生:你学到了哪些自护宝典?
(3)学生回答问题,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收获。
警察叔叔讲解
(1)教师播放警察叔叔讲解安全自护知识的视频,让学生进一步学习自护方法。
(2)提问学生:警察叔叔讲了哪些重要的自护要点?
(3)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强调生活中,当我们独自面对陌生人,请同学们牢记四点要求:
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不接受陌生人给的东西。
身体不能被别人随意触摸,尤其是隐私部位。
对陌生人的求助,可以说 “不”。
(十)总结与拓展
课堂总结
(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安全自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2)提问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心中的 “110” 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你打算在今后的生活中如何运用所学的安全自护知识?
(3)学生进行发言,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今后的打算。
拓展延伸
(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制作一份安全自护手抄报,宣传安全自护知识。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的安全自护知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3)提出希望,希望学生们能够树立人际安全的防范意识,学会自护自救,健康快乐地成长。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安全自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掌握了在不同情境下应对陌生人的方法和技巧。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案例分析、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通过安全自护小卫士闯关活动,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安全责任感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如组织学生进行安全演练、邀请专家进行安全讲座等,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安全自护知识,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