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三国鼎立(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6课 三国鼎立(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资源简介

第16课《三国鼎立》教案
一、新课程标准
知道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史事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了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主要围绕三部分内容展开,即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三部分内容之间因果相连,在一些重大战役的作用之下,曹操、刘备和孙权的势力逐步崛起,进而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的必然结果,它的形成,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为下一课学习内容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体现了历史的延续性,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
1.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基本史事,知道影响战役成败的原因,同时能够正确认识文学作品和真实历史之间的区别;(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知道三国鼎立形成及发展的基本史事,认识到三国鼎立实现了局部统一,为最终统一奠定了基础,因此是历史的进步。(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流行音乐《曹操》
教师引导:同学们,林俊杰的这首《曹操》大家应该都听过。那这首歌曲描述的是哪一个历史时期呢?没错,正是乱世纷争的三国时期。其实三国时期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啊,多多少少会从影视作品、小说当中了解到一些,比如刚才视频里面出现的《三国演义》片段。那么《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是真实的历史吗?三国鼎立的局面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二)新课讲授
1.官渡之战
(1)背景:
【历史回顾】结合图片,回顾东汉末年处于怎样的局面?
答:①东汉后期形成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政治腐败。
②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
③黄巾起义后,改刺史为州牧,州牧在地方拥兵自重,形成军阀割据的局面。
【过渡语】当今天下,群雄并据,该如何在其中脱颖而出?
(2)曹操势力的壮大: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说说曹操是怎样发展壮大的?
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了政治主动权;
②用人上:招揽各种人才;
③军事上:收编投降的青州黄巾军精锐,壮大了队伍;
④经济上:实行屯田,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
(3)双方势力对比:
(4)战争概况:
①时间:200年
②经过:曹操采取声东击西、避实击虚、打击敌人要害的战术,偷袭袁军的后勤供应营地,烧毁其全部军粮。
③结果:袁绍军队人心涣散,被迅速歼灭,曹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④影响:官渡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为曹操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问题思考】势力对比处于劣势的曹操为何能够战胜袁绍呢?
曹操:①政治:挟天子以令诸侯,政治谋略得当;
②经济:重视经济发展(实行屯田,发展生产);
③军事:军事才能出众,战略战术得当;
④用人:重视人才,唯才是举。
袁绍:①骄傲轻敌;
②不善用心,不听取正确意见。
2.赤壁之战
(1)背景:
207年,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
208年,曹操准备进而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刘备与孙权决定联合迎战曹军。
(2)概况:
①时间:公元208年
②双方:曹操、孙刘联军
③经过:周瑜采纳部下黄盖的建议,实施诈降计策和火攻战术。
④结果:曹操兵败北撤
⑤影响:是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问题思考】在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何战败?从中我们能够吸取哪些教训?
战败原因:①官兵疲敝,且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②曹操骄傲自满,战术失误;
③孙刘联军战略战术得当。
经验教训:①谦虚谨慎,骄兵必败;②重视利用自然条件;
③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等。
【问题思考】关于赤壁之战,明朝人罗贯中写的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但这些故事却不见于史书记载。我们应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答:我们要注意区分文学作品和“正史”。《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历史题材的小说,作者为了增强小说的趣味性,会适当地进行文学创作,因此不能完全等同于真实的历史。
3.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
(1)背景:
①曹操退守北方,转而经营关中,扫平关中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统一。
②刘备占领荆州南部以后,又向西南发展,占取益州。
③孙权统治范围延伸到胶州,不久又把刘备势力排挤出荆州地区。
(2)三国建立: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找出三国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等信息。
【问题探究】根据图一到图二的变化,思考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何历史意义?你认为三这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答:三国鼎立的形成,改变了天下分崩的局面,实现了局部统一,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此后走向最终统一奠定了基础。所以,是历史的进步。
(3)发展:
①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②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海外贸易。派将军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③蜀汉:在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
课堂总结
东汉末年,州郡割据、战乱不已,在一些重大战役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作用下,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这也是分裂割据逐步走向统一的过程。另外,三国鼎立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三国在各自的范围内经营发展,也为后面西晋的短暂统一奠定了基础。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在选材过程中,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以教材为主,使用大量形势图、视频、文献史料等来创设情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相关史事进行逐层逐步的深入学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