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往事依依》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0课《往事依依》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第10课往事依依
【教导学目标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和热爱阅读的 习惯。
2.理清文章的脉络,品味生动的语言。 【教导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弄清文章的内容结构。 2.品味语言之美和意境之深。
【教导学过程方法】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基础过关】 1.我的资料 作者简介:于漪,江苏镇江人,195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曾先后在大学和中学任语文老师,1978年 2.我的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徜徉(chángyáng) 浩渺(miǎo) 镌刻 (juān) 心旷神怡 (kuàng) (2)指出下列诗句的题目和作者。 ①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 ) 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平章。( 卢梅坡《雪梅》) ③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3)结合语境,仿照提供的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 我长大了,逐渐远离曾给我带来欢乐的卡通片和童话,畅游在“大部头”的文学名著的海洋之中,我有时 3.我的疑惑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一、初读课文,把握内容 1.朗读课文 (1)快速默读课文 (2)教师配乐朗读课文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概括段意 第 1 段:通过对比引出对往事的回忆。 第2~7段:回忆往事(看画图、读诗歌、听讲课)。 第 8 段:呼应开头,收束全文。 二、研读课文,探究问题 1.作者所写事件表现了少年时代的哪些乐趣
明确:看画的乐趣,读书的乐趣,听课的乐趣。 2.作者为什么说这些依依往事是“金色的回忆” 明 确 :因为这些往事像金子一般珍贵,让作者受益匪浅:使作者懂得了“生动的形象可形成深刻的记忆”, 3.作者所写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明确:读《水浒传》,使作者懂得了“生动的形象可形成深刻的记忆”;读《千家诗》,给作者带来了生活 【总结提炼,知识升华】 1.学习的收获 2.注意的问题 【课后练习,巩固拓展】 完成《语文练习册》本课基础题 第二课时 【知识回顾,温故知新】 1.文章回忆了哪几件事 2.文章表现了作者的哪些乐趣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一、问题探究 1.第4段《千家诗》中引用的诗句能否颠倒 为什么 明确:不能,因为它们是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排列的。 2.第5段所写两位国文老师的讲课,有何不同 明确:前一个国文老师讲的内容是古诗,朗读时情溢于胸、“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后一 3.第7段“我”为什么对此“铭记于心”且“一 生受用不尽” 明确:在作者看来,“当时老师并不说多少大道理,但教我们读书明理”。作者正是按照老师的谆谆教诲去 4.首尾两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首尾呼应;点题,深化主题。 二、佳句品味 ☆☆☆选择并朗读自己喜爱的词句,说说喜爱的理由。 1.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 明确:这句话运用对比手法,表明很多事情难以想起,唯独对这四件事印象深刻。这种写法也让读者对文章 2.梁山雄伟险峻,水泊烟波浩渺…… 明确:两个四字短语,非常凝练地写出梁山和水泊的特点,言简意赅,令人喜爱。 3. 一年之中,风光流转,阴晴雨雪,丽日蓝天,风云变幻,真是美不胜收。 明确:句式整齐,描写了一年四季变化多端的景象,语美景也美。 4.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 明确:“雕镂”一词,生动形象地描写出老师的课讲得好,令人难忘,就像用刀在“我”心上刻下很深的痕 三、写法归纳 本文多处运用对比手法: 第1段:不少事情模糊——有几件事历历在目 第2段:小时候读《水浒传》——长大了读《水浒传》
(
别人对《千家诗》看不上眼
作者对《千家诗》印象深刻
)第3/4段: ——
【检测反馈,学以致用】 再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
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
令人眼花缭乱,心旷神怡,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纷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
不能,因为“雕镂”生动形象地描写出老师的课讲得
好,令人难忘,就像用刀在“我”心上刻下很深的
)1.作者看山水画时产生了什么遐想 答 :
2.文中哪些词句写出了作者读《千家诗》的感受 答:
3.“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一句中的“雕镂”能否换成“留下” 为什么 答:
4.两位国文老师留给作者什么印象 对作者有什么影响
(
答:
(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
5.作者叙述的几件事是怎样衔接在一起的


)①朗读认真,教学有方。②激发了爱国情怀,培养了文学兴趣。 运用了承上启下的过渡段,如第3段。
(
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明白多读书、读好书、做人之理。
)6.作者追忆这些往事的目的是什么 答 :
【拓展迁移,博闻强技】
1.作者的回忆大多与读书有关,作者的经历对你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启发
2.哪些书籍或生活片段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给你的成长产生了一种的影响
【课后训练,巩固提高】
完成《语文练习册》本课提高题(弱差生不做课外阅读题)。
【课后反思,自悟自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