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语文园地三》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识字与拼音 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书写“年”、“午”等字,并能够正确发音和使用拼音。
语言理解与应用 通过练习题提高学生的拼音识别能力,增强对声母和韵母读音差异的感知。
动手操作与实践 培养学生通过动作记忆和理解汉字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 正确掌握汉字的书写和拼音。 2. 理解并运用拼音进行简单的阅读和写作。
难点 1. 区分相近拼音的发音,如“z-zh”,“c-ch”,“s-sh”。
三、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 包含本课所需学习的新字。
拼音图表 展示不同声母和韵母的发音方法。
动作图片或小道具 用于辅助动作记忆。
四、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识字加油站(10分钟) 1. 教师问: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几个新的生字,大家准备好了吗?” 2. 教师展示“年”字卡片,问:“这个字读作什么?” 3. 教师示范正确发音并板书“年”,学生跟写。 4. 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中相互测试,使用字卡进行练习。 学生回答“准备好了!”并尝试回答字音,跟读并练习书写。 通过互动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他们掌握新字的发音和书写。
2. 用拼音(15分钟) 1. 教师问: “我们学过哪些声母可以和‘ǐ’拼成一个字音呢?” 2. 教师展示拼音“hái”,问“这个拼音怎么念?” 3. 教师继续展示“néng”“bǎi”等拼音,让学生练习读和应用。 学生尝试回答声母,跟读拼音并尝试造句。 通过拼音练习帮助学生增强对声母和韵母读音的感知,提高拼音识别能力。
3. 字词句运用(10分钟) 1. 教师问: “谁能用‘年’字组个词或者造个句?” 2. 教师引导学生用“新年”造句,如“新年快乐!” 3. 教师鼓励分小组讨论并分享更多用“年”字的词语或句子。 学生尝试用“年”字造句,参与小组讨论。 通过词句运用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4. 日积月累(10分钟) 1. 教师问: “大家还记得我们之前学的‘水’字怎么念么?” 2. 教师引导学生用“水”字造句,增加记忆。 3. 教师鼓励学生分享与“水”相关的词汇。 学生回答“shuǐ”,尝试用“水”字造句。 通过日积月累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已学字词的理解和记忆。
5. 和大人一起读(10分钟) 1. 教师问: “如果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书,你想读些什么内容呢?” 2. 教师提供一些适合的读物名称,鼓励学生与家长共读。 3.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本书与家长一起阅读,并记录感受。 学生自由发表与家长共读的想法。 通过家庭阅读,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与家长的互动。
6. 总结与作业(5分钟) 1. 教师总结今天学到的新字和拼音,强调发音相近拼音的区别。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练习今天学习的内容,并尝试用新字写几句话,准备下次分享。 学生回顾学习内容,记录作业要求。 通过总结和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
五、板书设计
课题 《语文园地三》
新字学习 - 年(nián) - 午(wǔ) - 水(shuǐ) - 其他新字
拼音学习 - 声母:j, q, x - 韵母:ǐ, ái, néng, bǎi
词语运用 - 词语:新年、喝水、果汁等 - 句子:新年快乐!我喝水。
日积月累 - 水相关词语:水果、喝水等 - 成语或谚语:日积月累
家庭阅读 - 选择与家长共读的书籍 - 记录阅读感受
六、教学反思
学生反应 观察学生在动作记忆和拼音发音中的表现,了解哪些部分需要进一步强化。
教学方法调整 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考虑是否需要增加更多互动或游戏元素以增强学习兴趣。
持续跟踪 记录学生的进步情况,以便在未来的教学中做出相应的调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