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航母建设承载着国人百年强军强国的梦想,而只有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起飞,国人的强军梦才能成真。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是真正意义上的航母。在跨越“着舰”“起飞”这两道坎中,着舰是“刀尖上的舞蹈”、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可以让我们全身心感受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刻。4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澎湃( ) 呼啸( )镌刻( ) 一丝不苟( )桅杆( ) 默契( )惊心动魄( ) 浩瀚( )娴熟( ) 凛冽( )咆哮( ) 殚( )精竭( )虑pénɡ pàixiàojuānɡǒuwéiqìpòxiánhànlǐn lièpáo xiàodānjié字词学习①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②殚(dān)精竭虑:用尽精力,用尽心思。③镌(juān)刻:雕刻。④凛冽(lǐn liè):刺骨地寒冷。⑤浩瀚(hàn):形容水势盛大。⑥娴(xián)熟:熟练。⑦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读音释义标题解释着:这里指飞机降落。辽宁舰惊:惊动,震惊海天:一种景象,交代着舰的环境本文选自2012年11月25日《人民海军报》。有改动。2012年9月25日上午,辽宁舰经过十次试航,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正式交付海军,中国终于有了第一艘自己的航空母航。但是,对于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武器的辽宁舰来说,如果不能实现舰载机顺利起降,它就还不能称为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母。背景链接在正式交接入列后还不到两个月的11月23日,辽宁舰成功进行了歼—15舰载机的着舰训练,向舰载固定翼战斗机驻舰并形成战斗力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当天上午,飞行员戴明盟驾驶552号歼-15战斗机从陆上某训练基地起飞,飞临正航行在渤海某海域的辽宁舰上空,并成功着舰。这篇通讯记录的就是552号歼-15战斗机着舰的经过,采用现场特写的写法,向读者展现了这惊心动魄、振奋人心的“一着”。背景链接初读这篇通讯,对比一下消息和通讯有什么不同的特点?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具体详细、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报纸、广播电台常用的一种文体。通讯的类型有很多,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极为常见,运用广泛。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必须要报道刚刚发生的事。消息、新闻特写、通讯的区别:消息是“报道新闻事件”;新闻特写是“描绘新闻瞬间”;通讯是“讲述新闻故事”。文体知识新闻性文学性评论性通讯的主要特点由标题入手,走进新闻通讯通讯与消息的标题不同,从标题入手,分析本课标题的作用是什么?主标题“一着惊海天”,新颖独特,吸引读者。副标题“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则概括了这篇通讯记叙的主要事件。从标题入手,本文的写作顺序紧扣标题中的哪个字?着浏览全文,用一句话概括这篇通讯记录了什么事件。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整体把握由标题入手,走进新闻通讯聚焦关键词“着”,将本文划分为三个层次,概括每层内容与“着”的关系。第一层次(1-4) 着舰前的“惊颤”。第二层次(5-21) 着舰时的“惊魂”。第三层次(22-26) 着舰后的“惊喜”。任务一:读通讯,明要素阅读《一着惊海天》,在文中圈画出这则通讯的六要素,完成表格。六要素 具体内容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何故如何辽宁舰舰载战斗机 2012年11月23日上午8时始渤海某海域,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着舰承载着中国人的强军梦想,也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航母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 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 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 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 停了下来。1.精读《一着惊海天》第19段,关注段落里的形容词、副词“惊心动魄”概括了战斗机成功着舰时的浩大声势“震耳欲聋”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巨大的声音“疾如闪电”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震撼人心的速度“牢牢地”“稳稳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时的安全与平稳,飞行员操作技能的娴熟。惊心动魄的震耳欲聋的牢牢地疾如闪电的稳稳地任务二:读通讯,明要素体现了通讯语言的生动性。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碰、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钩)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前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精读《一着惊海天》第19段,关注段落里的动词“触”字有“碰”的意思,但程度轻,表现了轻巧灵活的形态,“挂”字体现出舰载战斗机的尾钩钩到阻拦索后仍然有位置的移动,“滑行”表现出舰载战斗机撤去动力后,依靠惯性滑动前进的情形,任务二:读通讯,明要素这一段中的动词选用非常精准。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精读《一着惊海天》第3、22段中议论、抒情的语句,品析议论、抒情的表达效果。任务二:读通讯,明要素用议论的方式,点明航母舰载战斗机上舰的非凡意义。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精读《一着惊海天》第3、22段中议论、抒情的语句,品析议论、抒情的表达效果。排比句,感情和语气步步加强。结尾用反问句,再次加强了抒情的语气,富有力量。任务二:读通讯,明要素细读课文,感受新闻通讯渤海某海域,海风呼啸,海浪澎湃。辽阔的海面上,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斩浪向前。展现出渤海海面的景象,渲染了海面庄严肃穆的气氛。这篇通讯的重点是“着舰”过程,那么着舰前和着舰后的内容有什么作用呢?环境描写顶着凛冽的寒风,身着不同颜色马甲的甲板工作人员在战位就位。表现工作环境的艰苦,展现工作人员的刻苦认真。细读课文,感受新闻通讯歼-15舰载机前沸腾了,鲜花映衬着飞行员的笑脸,人们忘情地与飞行员紧紧拥抱,争相与飞行员合影留念……歼-15舰载机成功着舰,人们的激动喜悦之情难以言表,鲜花映衬着笑脸,紧紧拥抱,争相合影,这些神情、动作描写正是人们激动喜悦心情的反映。神态、动作描写侧面衬托通过分析课文的第一层和第三层,参照教材第9页,思考:这篇通讯与新闻特写《“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完成下面的表格。新闻体裁 新闻特写 通讯时效性 篇幅 报道对象 表达方式 品读课文,感受新闻通讯新闻体裁 新闻特写 通讯时效性 较强 稍弱篇幅 较长 长报道对象 新闻事件的某一片段 新闻事件整体及细节表达方式 以记叙、描写为主 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评论等多种方式品读课文,感受新闻通讯若你是当时现场的一位记者,要第一时间报道这则新闻,会选择什么新闻体裁?消息:时效性强、真实客观歼-15飞机在辽宁舰成功起降新华社辽宁舰11月23日电 中国航母舰载机歼-15在2012年11月23日上午首次在辽宁舰航母上完成起降飞行试验,成功降落在“辽宁舰”的甲板上。舰载机着舰是世界公认的技术难度最大、安全风险最高的海上科目。本次成功完成起降试飞,意味着“辽宁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航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