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让你看到一个真实的“我”——《说说我自己》习作指导课堂实录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你们认不认识我?生:认识。师:我来这个阶梯教室才5分钟,你们就认识我了呀?生:你叫陈德兵。师:哦,你知道了我的名字。可是我还不认识你们呢。我们先交个朋友,好不好?生:好!师:你们热情又大方!既然是交朋友,我们彼此之间得先了解了解。我先问你们两个问题,你们得回答我,回答我时有个要求,就是要实话实说。实话实说的意思谁懂?生:就是要说真话,不说假话。【好课的开端,总有着一种“润物无声”的技术特质。“交朋友 说真话”本就孩子天性之举,用你的生活、你的话题,悄悄进入我的“意图”。“坡度”浅置,学生才易收获成功的自信,才愿意陪着你一起去“玩”课堂。开课,简约不简单。】师:对。等我问完了,你们也可以问我两个问题,我也实话实说。我先问第1个问题,你喜欢谁?生:我喜欢我的家人和我的老师。师:喜欢的人还挺多。不过我们今天说最喜欢的那一个人。生:我喜欢我们的语文老师杜老师。师:哦,那你回头看一下杜老师坐在哪里,你看看她脸上是不是笑开了花。生回头找老师。师:你看,你喜欢老师,老师的脸上果真笑开了花。【课堂“理答”,是门技术,也是艺术。“开逗”是陈老师独门秘笈,不同于一般的插科打诨,透着个人独有的“幽默”特质。得体的评价不是廉价的“好”与“不好”,而是直接、或间接的欣赏与首肯。】生:我喜欢我们的美术老师白老师。她画的画可美了!生:我喜欢我的好朋友朱凯和秦凯。师:好的,请这两位同学站起来一下。你说说为什么喜欢他俩。生:朱凯很可爱,而且很听话,还有点聪明。秦凯呢,他比较灵活,爱帮助人,也很聪明。师:你特别善于发现小伙伴的优点,我猜他们俩也喜欢你,谢谢三个小伙伴,请坐。【情感的“小宇宙”在澎湃、蓄势……】生:我喜欢我的好朋友吴小丽。每当我伤心的时候,她就来安慰我。师:有这样的好朋友,你真幸福!生:我也喜欢美术老师白老师,她很漂亮。生:我喜欢我的爸爸妈妈,他们很爱我,为我做了很多事。生:我喜欢音乐老师。我们班每次去上音乐课的时候总是很吵闹,老师总有办法让我们很快安静下来。师:哦,这是一位很有教育方法的老师。……【学生的跃跃欲试与欲罢不能,绝非偶然。由最初的“兴趣”逐步被“真情”覆掩,“情动则辞发”,情到“真”处,自然不得不发。教师真诚的“欣赏”,一次次催动着学生。学习动机的强弱取决个人成功经验的丰富程度,陈老师深谙此道。】师:通过刚才的谈话,对于同学们喜欢谁,我了解得差不多了。我们班同学呀,特别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特别懂得感恩,特别尊敬老师,和小伙伴也能融洽相处。特别要表扬的是真的做到了实话实说。下面,我问第二个问题,能不能也做到实话实说?生:能!师:第2个问题,你讨厌谁?给你一个吐槽的机会。【好一个“你讨厌谁”!在两极的转换之间,情感由单一走向丰富,思维由封闭走向开阔,教学由点状走向线状。】生:我讨厌我的弟弟。师:弟弟怎么得罪你了?生:他很调皮。有时候我写完作业,一不小心就被他画烂了。师:如果现在能把你弟弟变回到妈妈的肚子里去,你愿不愿意?生:我愿意。(众大笑)师:看来弟弟是真淘气了。其实呀,我们小时候也是这样淘气。生:我也讨厌我弟弟,因为他喜欢打我。生:我讨厌我哥哥。我们上次打乒乓球时,他总是把我的乒乓球抢走。师:嗯,哥哥实在不像话,抢弟弟的乒乓球。【课堂上,最难的是“接好学生的舌头”!精彩的理答,不是简单的话语重复,而是真诚的聆听与“共情”。】生:我讨厌范小洁。他站我前面做操的时候,他都没有做操,尽在那里调皮捣乱。师:哦,不守纪律,缺乏自律,所以不喜欢。生:我讨厌张睿,他经常都不交作业。师:让你这个组长操碎了心,是吧?张睿是哪位同学?这个缺点以后得改改。(张睿点头表示改正)师:好的,他答应了,以后会改正。生:我讨厌我姐姐,她总是打我。师:姐姐不像姐姐,哥哥不像哥哥,不像话。(师装生气的样子)生:我讨厌孙悦。他的话很多,总是说同学的坏话,太烦了。师:好的,这个同学以后要管住嘴巴。生:我讨厌吴斌,因为他每次下课了都玩危险的游戏,我叫他别玩了,他总是说不关你的事。生:我讨厌表弟,她总是打我,我还得让着她。师:俗话说得好,打是亲骂是爱。有的人打你,是想跟你玩,但是如果过分了你觉得接受不了,就跟家长或者老师说一说。生:我讨厌田奕恺。他什么事都针对我。师:他把你当竞争对手了吧?你太优秀了。生:可能是因为我俩的名字里都有田字,所以他特爱针对我。师:哦,那要申请专利了。(学生笑了)好,我知道了,我们班同学都很天真,也很可爱。今天的吐槽大会啊,有吐槽哥哥的,有吐槽姐姐的,有吐槽不懂事的弟弟的,还有吐槽身边的小伙伴的,没有人讨厌爸爸妈妈,那太好了。现在我开始答记者问。【文有起承转合,课堂如是,宜“起伏”而避“平坦”。“答记者问”在话语轮转时机的选择上恰到火候,是课堂教学艺术变奏的“重要音符”,也是课堂走向纵深的一记伏笔。】生:你喜欢谁?师:这个问题,我过一会儿回答你。还有没有别的问题?生:你讨厌谁?师:我发现我跟自己挖了两个坑啊。(众大笑)谁还有更有水平的问题?生:你讨厌吃什么?师:我讨厌吃沙虫,跟蚯蚓一样,想想都可怕。生:你喜欢吃什么东西?师:你看我这身材,我不挑食,啥都吃。(众大笑)生:你讨厌什么动物?师:蚂蝗。你们可能没有见过,它会吸人的血。生:你今年几岁了?师:我今年四十有三。生:老师,你喜欢玩什么手机游戏?师:我非常郑重地告诉你,我不玩游戏。生:骗人吧?师:绝不骗人,这一点我拿人的人格担保。所有的网络游戏我一概不玩,我知道那是“毒品”,一玩就上瘾。生:你喜欢音乐吗?师:我喜欢听老歌。生:你还没有说你喜欢谁呢。(众大笑)师:这个问题我记得呢。生:我知道你喜欢谁,喜欢你老婆。(众大笑)师:你真是个人精啊。生:老师你最喜欢干什么?师:两个字:看书。生:老师你喜欢看抖音吗?师:偶尔看一看,谈不上喜欢。【时机已到,进入正题……】图片师:好的。现在,我来回答你们最关心的两个问题,你们帮我把答案读出来吧。(PPT出示:我喜欢——陈德兵)生:你喜欢自己呀?师:是的,我比较自恋。(生笑了)生:那你讨厌谁?师:你们也帮我读出来吧。(PPT出示:我讨厌——陈德兵)生读:我讨厌——陈德兵。(生满脸惊奇)师:对于这个回答,你们有什么疑问?生:你为什么喜欢自己,又讨厌自己呀?师:你们猜猜。【伏笔已出,智慧乍现……】生:你喜欢自己,是因为你成绩很好;你讨厌自己,是你对自己不满意了。师:我明白你说的意思,就是有些方面我对自己很满意,有些方面我对自己很不满意。想听听我的理由吗?请坐端正!我现在就告诉大家我喜欢我的理由。(PPT出示:有一次,我答应云南的朋友去西双版纳讲学。可是,飞机起飞那天天气非常恶劣,很多航班都被取消。怎么办呢?家人劝我别去了!可是,云南那边那么多老师等着呢!我问机场工作人员:“哪一个航班可以起飞?”“飞往重庆的航班也许可以起飞。”于是,我马上退票,重新买了到重庆的机票。到了重庆,我又立即转乘昆明的航班,再转西双版纳的航班,终于在当天夜里12点到达,保证了第二天的活动如期进行。)师读给学生听。师: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喜欢自己了吗?生疑惑: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你不知道买机票很贵吗?师:是的,是很贵。但是,这个时候多花一点钱和这个活动的重要性比起来,就不算什么了。你们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陈德兵?生:聪明,会想办法。生:守信用。师:对了!我喜欢我讲信用。(PPT出示:我喜欢我:讲信用)答应了别人的事就应该努力做到,即便有困难也要去努力克服。这样的人,你们喜不喜欢?生:喜欢。【情感的特征是抽象,就是朦胧、不具象,必须借助具体的“对象(事例)”才能被人感知、捕获。文学作品是主观情感特征与客观对象特点的猝合,而“对象”也不是一般的对象,是与情感特点相“契合”的典型事物。范例的出示恰到时机,也是对这一创作规律的最好阐释。】师:谢谢同学们。再看看我喜欢自己的第2个理由。(PPT出示:无论什么时候,我的包包里都装着一两本书。只要一有空闲时间,我就拿出书来阅读。在银行办事的时候,我一边等一边看书;在高铁上,我也是通过读书打发时间;就连上厕所,也不忘夹着一本书去卫生间。我家里到处都是书:柜子里是书,桌子上是书,沙发上也是书,就连枕头边也全是书。哈哈!我是书籍城堡的主人!)指名读第2个理由。师:同学们,我喜欢我——爱读书。(PPT出示:我喜欢我:爱读书)生:老师,那你为什么讨厌自己?师:你为什么那么心急呢?我喜欢自己,还有第3个理由呢。(PPT出示:我看见生活困难的人,心里就会很难受。走在街上,遇到那些乞讨的人,我总是要给他们一点零钱。有人劝我说,这些人都是假的,不要上当!可是,我觉得就算上当也无所谓,我自己心安理得。如果见到了有困难的人,我没有给予一点帮助,我会自责很久很久。有一次,我从南城回家,遇到一伙求助的人,结果上当受骗,手机被他们抢走了。当时非常痛恨这些骗子,恨不得把他们全部抓起来送进监狱。如果你现在问我,遇到类似的情况帮不帮他们,我的回答是:依然会!不过,我会小心一点!)师读给学生听。师:我喜欢我的什么?生:乐于助人,很善良。师:对,我喜欢我——很善良。(PPT出示:我喜欢我:很善良)还有一个理由呢。(PPT出示:作为一名男子汉,我最看不惯的事情就是以大欺小、以强欺弱。在班级里,我的口头禅是:“谁受到了欺负,来找我!”不知什么时候,我们班的同学送我一个外号:陈大侠。所以,我们班的同学从不欺负别人,别人也不敢欺负我们班的同学。在社会上,我也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对于不公平、不公正的事情,敢于为弱者仗义执言。)指名读第4个理由。师:这是一个怎样的我?生:很公正。师:我喜欢我——很正直。(PPT出示:我喜欢我:很正直)谁还记得我喜欢自己的4个理由?生:一讲信用,二爱读书,三很善良,四很正直。【如果开课伊始的“探问”解决的是言语内容的问题,那么上述的教学操作便是老师引导学生,在言语的形式进行反复破解。情动而辞发,所发之“辞”,不仅是内容,更是形式。关于形式之秘,最有效的手段,莫过于“示范”,在反复中建构学生的言语表达认知。】师:你的记性真好!可有时候,我真的对自己很不满意,想知道为什么吗?生:想。(PPT出示:我很想减肥,曾经尝试过每天跑步,可是只坚持了不到一个月,就放弃了;也尝试过节食减肥,每餐只吃一小碗饭。可是怎么也拒绝不了美食的巨大诱惑,导致越减越肥!唉!想想我20年前那苗条的身姿,再也回不来了!我学习过书法,20多年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好好坚持,水平还是原地踏步,跟20年前差不多。)生读给学生听。师:这样的人讨不讨厌?生:讨厌。师:我也讨厌我自己了。做事不能坚持,总是半途而废。(PPT出示:我讨厌我:无毅力)我还讨厌我的第二点。(PPT出示:火不烧到眉毛不着急,说的就是我。做事情,总是拖拖拉拉,心里总想:明天做吧!结果,第二天又有第二天的事情,甚至比第一天还忙!于是,只好再往后拖,直到非完成不可了,才在前一天熬到深夜把事情赶着做完。上次课题结题,到了专家来验收的那个上午,才把所有资料整理完毕,差点丢了学校的脸!)指名读第2个理由。师:这是一个怎样的我?生:很拖拉。(PPT出示:我讨厌我:很拖拉)生:老师,我送给你一句话,今日事,今日毕。师:你教训得有道理,我记住了,谢谢你!继续看,我还讨厌我的第三点。(PPT出示:有人送我一套非常漂亮的玻璃杯,这套玻璃杯一共六个,印着很雅致的花纹。有一天,我拿它们出来招待同事,一个同事不小心把玻璃杯掉在了地上,摔碎了。我很难过,嘴里说:“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呢!”同事默不作声,他回去后,从自己家里拿来一个大小一样但花纹不同的赔给我。每当看到这六个玻璃杯时,心里就无比后悔:不就是一个玻璃杯吗?为什么不能原谅同事的一时失误呢?他把自己的玻璃杯赔给我,他那一套玻璃杯不是也残缺不全了吗?)师读给学生听。师:你们看,我讨厌我的什么?生:不够大度。师:也就是很小气。(PPT出示:我讨厌我:很小气)谁还记得我讨厌自己的3个理由?生:一是无毅力,二是很拖拉,三是很小气。师:对了。你们对我刚才的回答还满意不?生:满意。因为老师实话实说了。师:只是因为这吗?生:老师不光说了喜欢自己的什么,讨厌自己的什么,还分别讲了事情给我们听。师:是的,这很重要!如果没有这些事情,你们怎么知道我如何善良,我有多么拖拉呢。如果没有这些事情,恐怕你们也不大相信我是真的很爱读书。【人物的“真”,不仅是情感的真,也是人格的真实。有喜就有恶,情感的两极得以让文章内部趋于“平衡”,这样的表达才易于引起读者共鸣,容易接受与认同。从审美上,人物也从单一特征的“扁平式”走向了丰富多变的“圆形”式,极大地丰富人物内涵,变得立体起来。】师:同学们,你喜欢你自己吗?你讨厌你自己吗?你是不是有一些可爱之处让你开心?但也有一些小毛病让你抓狂?拿起你的笔,在纸上写出你的三个优点,也就是喜欢自己的三个理由;再写出三个缺点,也就是讨厌自己的三个理由。时间有限,我们先不写具体的事情,只是各写出三个词语。(生思考,动笔)师:好,我们请这位同学先读读自己写的。生:老师,我都只想到了两点。师:没关系,那就先读两点。生:我喜欢我的理由:一热爱运动,二爱护幼小,特别有爱心。我讨厌我的两点:一是很拖拉,二是很贪玩,玩起来会忘记事情。师:两个优点,两个缺点,不错,请坐。我们再看看其他同学写的。生:我喜欢我的三个理由:一、我经常帮妈妈洗衣服……师:这一点,用一个词语来说,就是很——生齐:很勤劳。师:是的,请你继续说。生:二、我说话算数。三、我很大方。我讨厌我也有三个理由:一、我爱吃醋,总是跟妹妹争宠,弄得自己不开心。二、我不坚强,爱哭鼻子。三、动手能力差,总是学不会梳漂亮的辫子。师:你是实话实说,很真实,也很全面。非常期待你的文章,一定会很有趣。生:我喜欢我的三个优点:一会唱歌,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二守信用,能替人保守秘密。三很热心,经常为同学解答数学问题。我讨厌我自己的两个缺点:一是话多,上课讲小话,没少挨批评。二是总爱丢三落四,经常找不到钥匙、作业本。【课已至此,与开课之处比较,学生内心已经由“跃跃欲试”走向了自我观照下的“深度自省”。文章(学)的创作本身在审美上就是自我的表现与寻找的过程。发现自己,文学的胚胎才有萌生的可能,这本来就是创作的一个重要起点。】师:哈哈,优点多于缺点,挺可爱。刚才,同学们都想到了用一些词语来概括自己,既有喜欢自己的,也有讨厌自己的。其实,如果我们把这些内容合起来,就成了一篇非常真实的介绍自己的习作。不过,我要提醒两点:一,在完成习作时,还得写出相关的事例来,这样才能让人真正走近你,真正读明白。二,一篇完整的习作,还得加上开头和结尾。比如,我们可以这样成文:(PPT出示:有个人,我是既喜欢又讨厌,这个人,就是我自己。我喜欢我自己是因为我……我讨厌我自己是因为我……我什么时候不让我自己讨厌呢?)【在创作上,将文学规律“例文”化;在写法上,以句段导引“支架”化;在教学上,由言语形式的破解进化到言语形式的实践。只为学生获得一点语文,一点规律,一点技法,一份自我观照下的心灵成长,水到渠成的走向一课一得。】师:当然,我们还可以自由写,写出更有趣、更不一般的开头和结尾。今天布置给大家的作业就是要完成一篇习作《说说我自己》,期待大家精彩的介绍哟!下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