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刷子李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读师傅、刷浆、包袱、透亮、清爽、威严、露馅、发怔、发傻、半信半疑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一位普通的手艺人高超的技艺。3.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体会“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儿。2.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他技艺高超的。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学过程:谈话导入,了解人物1.交流谈话,初识人物师:同学们,谁知道为什么何老师今天穿一身黑衣服来上《刷子李》?生:因为刷子李在刷墙的时候也会穿一身黑色的衣服。师:他穿一身黑和我穿一身黑有什么关系?生:老师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走进课文的情境。师:同学们,她说到了“情境”。谁知道什么是“情境”?生:一个故事里面的情节。师:有道理,请刚才说到“情境”的这位同学也来说说。生:情境就是今天何老师穿的这身黑衣服能让我们走进《刷子李》这篇文章。师:于是,看到了我,你想起了谁?生:刷子李。师:好的,同学们,请齐读课题。生:(齐)《刷子李》。师:非常好,请问刷子李是什么人?生:是一个粉刷匠。2.结合文本,走近人物师:课文中是怎么写刷子李的呢?(出示第1自然段)刷子李到底是干什么的?生:专干粉刷这一行。师:如果我们要描写这一类人,重点写什么?生:写他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生:写有关他粉刷的事。师:对,重点写他高超的技艺。因为他的技艺一写出来,我们就会觉得这个人是行业中的领军人物。那他刷墙的本事究竟高超在哪儿?生:他刷墙时,身上没有一个白点。师:掌声鼓励!这一段中最大的一个点被他找到了。生: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这说明刷子李技术很高超。师:这也印证了中国一句古话“艺高人胆大”。看来刷子李是真的有这个本事!二、对话文本,体悟写法1.直接描写,品味技艺高超师:刚才这段话是直接描写刷子李高超的技艺。还有一段话也是直接描写,你发现了吗?(出示第5自然段)(生找,齐读)师:这段直接描写,你觉得直接写了什么?生:写了刷子李刷浆时候的样子和声音。生:刷子李刷完的那面墙平平整整。师:没错,不仅写了刷墙的动作,还写了墙的变化。同学们请看,一起读一读。(出示)写样子,写声音,写颜色,写感觉……师:这就是我们神奇的第五单元。这个单元叫习作单元。今天我们学习这个单元里的一篇课文,看清单元目标,一起读。(出示,生齐读)看清目标 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师:通过刚才短短十分钟,我们学会了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是什么?生:直接描写。师:除了直接描写之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描写?生:间接描写、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反面描写。生:细节描写、环境描写。2.对比描写,评价烘托高超师:还有一种描写叫对比描写,你们学过吗?比如:为了显示这位同学的高大,请你推荐一位同学和他站一起。(引导学生找矮个子男生进行对比)师:同学们,这就叫对比。写人的方式非常多,接下来我给大家看一段非常简单却极为神奇的话。(出示)但这是传说。人信也不会全信。行外的没见过的不信,行内的生气愣说不信。师:瞧,这是大家对刷子李的评价。请问,这一段评价算是好评吗?生:我认为这是好评,刷子李已经成为一个传说,说明刷墙技术炉火纯青。师:掌声鼓励!他抓住的是传说,像是个奇迹。生:我觉得不是好评,行内的人都不信,证明他的技术不是很好。师:他说得有道理吗?谁有不同意见?生:这是一种反面描写,行内的人生气愣说不信,说明他们可能见过刷子李刷墙。师:你说出了一个关键词。那我考你一个字,行内的愣说不信,这个“愣”字说明什么?生:“愣”字说明行内的人很嫉妒刷子李的高超技艺。师:不仅是嫉妒,刷子李的威名早就在行内传遍了。他们心知肚明,但是嘴上却怎么说?生:刷子李你的技术肯定没有那么高超,肯定是吹牛。生:刷子李你刷墙一定是有人在帮你。师:有更狠一点的同行吗?同学们,今天是粉刷行业大会,本来要讲粉刷技术,居然聊起了刷子李,那个人啊……生:那个人啊,听说他刷一间屋子,身上一个白点都没有,我觉得肯定是假的,一定是谣传!生:那个刷子李技术很差,还说自己技术高超,来抢我们饭碗。师:行业协会副会长总结发言道——生:刷子李有高超的技术,肯定是假的,他一定是花钱请人帮他造假宣传。师:这就叫“愣说不信”。我们再来看看作家是怎么说的。(出示)我非常考究文字,尤重单个方块字的运用,决不是一写一大片。故而我修正的遍数许多。 ——冯骥才自序 冯老的《俗世奇人》,阅世即阅人。那些小人物的浮世悲欢,酸甜苦辣,虽着墨不多,但让人过目不忘,值得再三拜读。 ——莫言 不管写什么,怎么写,语言,都是要非常讲究的!师:同学们,你们体会到了吧,这样的文章是一个字不能多,一个字不能少。这叫增一分显肥,减一分显瘦。三、探讨虚构,印证写法1.读悟联动,探细节之“奇”师:我们一起来读这段话,(出示)画线的是本课的生字,如果能读得正确,说明你们的生字就过关了。(生读)穿上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 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 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仔细瞧瞧吧——” 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好好学本事吧!”师:同学们,这里有没有让你在预习时过目不忘、再三回味的句子呢?生:“神圣不可侵犯”让我感受到刷子李粉刷本领强,没有粉点落在衣服上。师:即便他从事的是粉刷这个行业,只要技术足够高超,也会让人感到神圣不可侵犯。生: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轰然”,从这个词可以看出曹小三以往对师傅的崇拜。师:所以倒下的时候才像大厦崩塌一样轰然。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生:直接描写、间接描写、对比描写、正面描写、反面描写。师:当你用了各种方法后,人就写活了,这故事中的人在老百姓的心中,就是一个又一个传奇!2.拓展思维,论虚构之“奇”师:同学们,你们是不是觉得刷子李很神奇?你觉得生活中真有刷子李吗?生:有。因为在那个时代,很多人需要维持生计,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会锻炼出好的技术,才能赚更多钱养活自己和家人。师:掌声鼓励!她说了一个人生哲理。今天这个时代我们看不到刷子李,那是因为现代化、快节奏,但在那个时代,人们是慢生活,注重工匠精神,追求精益求精,所以刷子李永远生活在和我们渐行渐远的时代,是不是这样?生:是的,在以前那个年代,有许多技艺精湛的劳动人民。师:同学们请看,其实到底有没有刷子李很难说,冯骥才本人也说,这就是一个传奇。请一起回答,传奇是真还是假?生:是假的。师:同学们,冯骥才先生说传奇离不开虚构,既然刷子李已成为一种传奇,那么这个故事中哪些情节可能是虚构的?请说出你的猜测。生:我觉得是刷子李刷了墙后身上没有白点,这是现在很难做到的。师:也就是说,你对这一身黑衣有想法。生: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这样高超的技术是虚构的。师:你看,在这个故事中我觉得至少有三处。(出示)一身黑衣 曹小三 小破洞 自由自在 的神秘人赋予一身特别的装扮 (突出写,读者也觉得不可思议) 安排一个见证人 (侧面写,读者也得到验证) 设计意外的结局 (重点写,读者也感到惊讶) 使用旁观者视角 (自如写,读者也如在现场)师:你有没有发现最后的“小破洞”也是一个奇怪的情节?生:既然烟把外面的裤子都烧了一个小破洞,那为什么没有烧到里面的裤子呢?师:掌声鼓励!因为抽烟的人一旦把衣服烧了洞,就会不只烧一层。师:同学们,请问“一身黑衣”倘若是虚构的,你觉得虚构的意义在哪儿?生:刷白墙,却穿黑衣,是为了凸显刷子李技术很高超。师:故意安排曹小三这个人物的意图是什么?生:安排曹小三是为了让他跟着师傅去刷浆,看到师傅技术高超。师:把故事中的曹小三去掉,你觉得好不好?生:不好,因为一般技术高超的人都有徒弟,刷子李有徒弟证明他的技术很高超。师:也就是一个好汉三个帮,要有人帮衬着,曹小三就是用来见证奇迹的。师:曹小三的心理描写是一条线索,原先不相信,后来去看看,然后发现了一个“白点”,最后彻底佩服。生:他的心理描写是一波三折的。师:也就是说之前写得太顺,现在来一个什么?生:一波三折的情节。师:没错,太平常不叫故事,有点意外才是传奇。师:同学们,这篇文章还有一个最厉害的写法,就是用旁观者的视角。至今为止不知道是谁在写这篇文章,是冯骥才?是曹小三?是刷子李自己?是那房间的主人?或者是他的同行?同学们,这就叫旁观者视角。课堂回顾,推荐阅读1.回顾写作方法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学到了两个板块。(出示)第一个板块叫生:直接描写、间接描写、对比描写、正面描写、反面描写。师:第二个板块生:情节的虚构。2.推荐课后阅读师:这是一本好书。(出示《俗世奇人》封面图片)这本书里有许多有意思的人:张大力、黄金指、泥人张、刷子李……我们下课后去做什么?生:读《俗世奇人》。师:最后,老师把这句话送给大家。一起读。生:(齐)读一段传奇故事,感受一份民俗文化!师:同学们,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