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湘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湘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
课题 湘教版七上世界的人口 单元 四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
教材分析 “世界的人口”是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的内容,本节教学内容包括“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以及“世界的人口问题”三大部分。本节教学内容作为学生学习人文地理的开篇之言,虽然在教材文字表述上所占篇幅不长,教学整体难度不大,但其知识容量较大,对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推理能力要求较高,如读图能力、地理专业术语表达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
学习目标 通过自主阅读课本P48-50图文资料,说出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能初步归纳总结出人口增长率与人口数量变化的关系。
重点 通过阅读图表资料和小组讨论,指图说出人口稠密区、稀疏区,能初步归纳总结出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
难点 能够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简要分析我国人口政策变化的原因,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发展观。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世界人口日”到来之际,为唤起人们对人口问题的关注,我校要举行中国人口宣传活动,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本节课需要同学们完成自己的“中国人口”宣传卡。 创设情境,学生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任务一:要求:(自主阅读课本P48-51图文资料,独立完成下列问题)1.世界人口增长有何特点?请说出你的判断依据。2.说出人口自然增长率、死亡率、出生率间的关系,补充“不同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统计对比”(表 1)内容,根据表格归纳总结人口增长率与人口数量变化的关系。3.说出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间的关系。读中国人口增长图,说出我国人口增长特点并简要分析原因。 要求:根据问题提示,自主思考,然后进行小组讨论任务一:根据P51文字内容,在P50世界人口分布图中黑笔圈出人口稠密的地区,红笔圈出人口稀疏的地区。 任务二:结合所给图总结出人口分布特点并能说明形成该分布特点的自然原因,完成小组展示表。 通过阅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和地形分布图,说出中国人口分布特点,简要分析自然原因。任务:(小组讨论:人口增长快有利于社会发展还是人口增长慢有利于社会发展?说说理由)正方:反方:总结:要求:阅读材料,根据问题提示,自主思考。材料一:中国不同时期不一样的人口政策 20世纪70年代|提倡计划生育20世纪80年代|全国严格控制生育第二个孩子和独生子女政策。2002至今|放开计划生育 2002年,政府推出“双独二孩”政策; 2013年11月,“单独二孩”政策正式实施; 2015年“全面二孩”政策推出; 2021年8月20日,国家提倡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材料二: 材料三:拓展问题:中国的人口政策在进行变化,试分析原因。 ①学生先掌握基础知识,便于后面的问题探究;②让学生补充表格,达到训练学生实践能力的效果。 ③通过展示活动培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表现欲。通过辩论的形式,有利于学生开拓思维,让学生更直接的了解人口问题带来的影响,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与可持续发展观。
课堂练习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图13示意世界人口分布与世界人口分布比重随纬度变化。A为世界最大的平原 ,该地区人口分布 (稠密或稀疏),试分析其原因?(6分)从图中可以看出,在 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简要分析主要原因。(4分)B地区一些国家的人口出现负增长,那么是不是一个国家的人口越少,就越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呢?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讲述的是世界人口的现状、产生的人口问题以及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和人地协调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迁移运用到分析我国人口政策变化的原因,明确我国要在人地协调的基础上发展,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发展观。
板书 世界的人口 一、世界人口的数量和增长 人口数量:多 增长速度:慢—快—慢 人口增长的原因 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 2、世界人口分布特征:不均匀 3、影响人口分布因素:地形、纬度、降水等 4、人口分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