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通讯的特点,学习人物通讯的写法。
掌握文章围绕中心选材、巧妙组材的特点。 体会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品味文章语言,感受语言的表现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文本、分析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写作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和人物通讯的写法来刻画人物形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培养学生的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品质。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分析张秉贵的人物形象,体会“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的内涵。 学习人物通讯的写法,掌握围绕中心选材、巧妙组材的特点。
品味文章语言,感受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二)教学难点
理解张秉贵“一团火”精神的时代价值。
引导学生将张秉贵的精神内化为自己的行动,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体会人物的情感。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探讨文章的主题和写法。
鉴赏法:引导学生鉴赏文章的语言、细节描写和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写作法:通过写作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人物通讯的写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加深对课文的理 解。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关于售货员热情服务顾客的视频,引出课题。
提问学生: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让你印象深刻的售货员 他们的服务给你带来了怎 样的感受
(二)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师提问: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总结。
文章主要讲述了全国劳动模范张秉贵的先进事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6段):介绍张秉贵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态度。
第二部分(7-15段):通过具体事例,展现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 第三部分(16-18段):总结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的影响和意义。
(三)分析人物形象
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找出描写张秉贵的语句,分析他的人物形象。
教师引导学生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分析。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分析结果。
教师请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教师进行总结:
张秉贵是一位热情周到、业务精湛、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售货员。他对顾客充满热情,始 终把顾客的需求放在首位,用自己的“一团火”温暖着每一位顾客的心。他苦练基本功, 练就了“一抓准”“一口清”的绝技,为顾客提供了高效、优质的服务。他把三尺柜台当 成自己的人生舞台,把为人民服务当成自己的神圣职责,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 献。
(四)体会“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的内涵
教师提问:“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多次,它的内涵是什么 学生思考问题,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从张秉贵的工作态度、服务精神、人生追求等方面进行理解。 学生发言,教师进行总结: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这句话是对张秉贵精神的高度概括。它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 个方面:
(1)张秉贵对顾客充满热情,始终把顾客的需求放在首位,用自己的真诚和爱心温暖着每 一位顾客的心。
(2)张秉贵苦练基本功,为顾客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他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素养就像一 团火,照亮了顾客的购物之路。
(3)张秉贵把三尺柜台当成自己的人生舞台,把为人民服务当成自己的神圣职责,他的奉 献精神和人生追求就像一团火,激励着人们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
(五)学习人物通讯的写法
教师提问:本文是一篇人物通讯,它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
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思考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从选材、组材、语言等方面进行分析。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
教师请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教师进行总结:
(1)选材典型:文章选取了张秉贵工作中的一些典型事例,如接待顾客、苦练基本功、关 心徒弟等,生动地展现了他的“一团火”精神。
(2)组材巧妙: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开头介绍张秉贵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态度,中间 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他的“一团火”精神,结尾总结他的精神的影响和意义,层次分明,结 构严谨。
(3)语言生动: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作者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人物对话 和心理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六)品味文章语言
学生朗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进行赏析。
教师引导学生从语言的表现力、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等方面进行赏析。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赏析结果。
教师请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教师进行总结:
(1)语言表现力强:文章语言简洁明了,富有表现力。例如,“只见张秉贵从货柜里拿起一
块糖,放到孩子手里,孩子顿时止住了哭声。”这句话通过“拿”“放”等动词,生动地 表现了张秉贵对顾客的关心和爱护。
(2)运用修辞手法:文章运用了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例 如,“他像一团火,温暖着每一位顾客的心。”这句话把张秉贵比作一团火,形象地表现了 他的热情和爱心。
(3)描写方法多样:文章运用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多种描写方 法,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例如,“张秉贵站在柜台里,脸上带着微笑,眼睛里闪烁着热情 的光芒。”这句话通过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表现了张秉贵的热情和亲和力。
(七)拓展延伸
教师介绍张秉贵的其他事迹和荣誉,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位劳动模范。
组织学生讨论: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 学生发言,教师进行总结:
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学习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热爱自己的工作,把为人民服务当成自己的神圣职责。
(2)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为顾客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3)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用自己的爱心和温暖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4)在工作中勇于创新,不断进取,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
(八)写作练习
教师布置写作任务:写一篇人物通讯,介绍你身边的一位先进人物。 学生思考写作对象和写作内容,列出写作提纲。
学生进行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完成写作后,进行小组互评,推荐优秀作品进行全班交流。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提出修改意见。
(九)课堂总结
教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答问题。
教师进行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这篇人物通讯,了解了全国劳动模范张秉贵 的先进事迹,分析了他的人物形象,体会了“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的内涵,学习了
人物通讯的写法,品味了文章的语言。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学习张秉贵 的“一团火”精神,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人物通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人物通讯的写法和特点。 在分析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通过讨论和写作练习,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但是,在教学过程中, 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教学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写作练习的时间较短,学生的作品质量 有待提高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有限的 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