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2合理利用网络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2.2合理利用网络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
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课第二框《合理利用网络》
一、教材解析 在第二课第一框《网络改变世界》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网络是把双刃剑,在享受现代文明、网络时代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应懂得辨别信息的真伪及优劣。第二框《合理利用网络》意在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引导学生学会“信息节食”,在网络世界中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的要求,牢固树立底线意识。教材内容与时俱进,与时代同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度高,对学生的现实生活具有指导意义。 本课内容分为两目,分别是“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和“传播网络正能量”,着重阐述的核心观点有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信息节食”,避免沉溺于网络;做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传播网络正能量。通过经验分享、交流辨析、观点争锋、素材分析等方式推进学习进程,逐步促进学生思维的形成,更理性地面对网络生活,更智慧地处理网络生活中可能面临的困惑与问题。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身心处于特殊的青春转折期,具有思维独立性、叛逆性和情绪的易感性等心理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社会交往形式更加多样,这对我们的成长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八年级的学生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长大并逐渐成熟的一代,网络与他们的生活、学习密切相关。他们日常的学习、交友、娱乐,都可以在网络上完成。可以说,现在的中学生,对网络有天生的亲近感。“亲近感”不意味着“理智”。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网络世界充满诱惑,这对自控力、辨别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是实际问题与现实挑战。
三、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利用网络为社会传递正能量,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道德修养:养成网络素养,遵守网络公德,养成文明上网、合理用网的个人素质。 3.法治观念:了解网络交往的规则,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意识和习惯,养成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 4.健全人格:掌握网络交往自我保护的知识,理解网络的价值与作用,善用网络带来的正向价值,合理利用网络促进自我和社会的发展。 5.责任意识:增强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为合理利用网络,做一名负责的网络生活参与者。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信息节食”,合理利用网络。 教学难点:学会辨析网络信息,传播网络正能量。
五、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教学、网络音视频资源、信息化资源
六、方法与策略 教法:讲授法、情景创设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七、教学内容设计
导入
预设过程(约3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出示材料:年度教育喜剧片《抓娃娃》 1.设问:影片中如此孝顺懂事的还是马继业禁不住电子产品的诱惑,从1700元中偷拿了900元买了一个平板电脑。这说明了什么? 2.引出主题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该如何应对网络带来的利与弊? 1.思考教师问题 2.辨识网络的利与弊。
环节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教学内容: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如何辨别网络谣言
预设过程(10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抓娃娃情境重现: 一天,马继业在玩平板时候忍不住点进短视频,映入眼帘的短视频仿佛个个有魔力一般,让从未接触过网络的马继业眼花缭乱。短视频的一大特征就是让人忍不住刷下去,马继业沉迷短视频无法自拔,常常跑到厕所一看就是数个小时,到了晚上睡觉时间也不肯停下来。面对短视频剧情中的一些暴力、血腥、色情擦边等镜头,马继业也毫不避讳、乐此不疲。眼见着七天无理由退还期限将至,一天马继业看到一条广告,对方称“拉人进群帮短视频刷评论,不仅可以免费观看,还可获得高昂日薪。”这样的话平板就可以留下来一直玩了!马继业听了非常激动,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 2.开展小组合作探究:(1)按照这种情况发展,你认为马继业会发生什么事?会对他产生什么影响?(2)帮助马继业成为一名合格的网络参与者,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讨论规则:1.组长组织、人人参加,3分钟内完成讨论。2.讨论时1人书面记录结论要点,1人准备代表小组发言。3.小组代表发言完毕后,其他组员或其他小组可以补充。 3.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如何辨别网络谣言以及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结合观影体验,积极思考,举手回答问题。 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联系生活实际,深刻感受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 观看视频,反思自己日常生活中对网络的使用情况。 积极思考问题,开展小组合作探究。 跟随教师引导,在老师的点拨中,结合自身理解,明确如何辨别网络谣言以及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环节二:传播网络正能量
教学内容: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预设过程(12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小组飞花令 要求:用一分钟时间独立思考,用以下句式: 传播网络正能量,我可以…… 呈现相关材料:利用互联网参与政治生活;蚂蚁森林、微信捐步、宝贝回家、水滴筹等网上传播正能量途径。 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梳理本课逻辑,总结知识提纲 认真参与合作探究活动,积极开展小组讨论并踊跃分享探究成果。 仔细阅读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及生活经历,进一步理解传播正能量的途径。 在老师的点拨与自身思考中,理解识记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 跟随教师引导,梳理本课逻辑,做好知识提纲总结。
板书设计
八、作业设计 1.网络的迅猛发展在给信息交流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使谣言“插上了翅膀”。更多的民众认识到,丰富的表达渠道不过是“麦克风”,要想发出“好声音”,还要练就“好嗓子”。作为网络的使用者,我们在网络世界练就“好嗓子”应该( D ) A.完善监督机制,提高道德素质 B.创造多种条件,畅通表达渠道 C.坚持依法治国,治理网络谣言 D.遵守网络规则,传播网络正能量 2.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可以用来收集整合信息、撰写文案。前不久“某国学生用ChatGPT写作业”一度掀起人们对学术造假的热议。对待人工智能,我们应( C ) ①亲近社会,远离人工智能 ②遵守法律,理性使用人工智能 ③一分为二,提高媒介素养 ④顺其自然,学会网络信息节食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3. 下图是中国青少年网络素养调研报告部分内容,图中加粗线段是平均得分。结合右图,青少年最需要重视的是( D ) A.学会信息节食,辨别信息的真与伪 B.扩大交友范围,提高获取信息能力 C.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D.增强创新能力,利用网络进行创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