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课时教学设计课 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二框《在社会中成长》一、教材解析 《在社会中成长》隶属八上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课时。本单元对社会生活的理性阐释,具有统领全册教材的地位。与第一框《我与社会》相衔接,基于对社会生活感受和认识从实践角度入手,进一步培养学生树立谦让、分享、帮助他人等亲社会行为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这一课时主要由“在社会课堂中成长”“养成亲社会行为”两部分组成。主要介绍了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以及青少年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必要性、青少年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等知识点,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大部分已经形成了对社会的正面认识,已经具备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经验,能够遵守社会的规章制度,在对社会的一定认识的基础上,乐于奉献社会、服务社会。但部分同学受交往能力的限制以及人格特点的影响,表现出内心的畏惧、彷徨等特点;其次,八年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视野有限,参与社会实践的途径有限。因此需要我们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和关注社会,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更好的融入社会生活,促进个人的发展。三、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关心公共事务,关心社会发展和国家前途、命运,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道德修养:维护公共秩序,讲究社会公德,践行文明礼貌、相互尊重、助人为乐等的道德要求,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初步培养亲社会意识。 3.法治观念: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处理好社会关系;遵守社会秩序,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4.健全人格: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5.责任意识:培养主人翁意识;做到对自己负责、关心集体、关注社会;培养担当精神,养成亲社会行为,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个人成长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怎么样养成亲社会行为;理解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五、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教学、网络音视频资源六、方法与策略 教法:讲授法、情景创设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七、教学内容设计导入预设过程(约3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教师设置活动:猜猜TA是谁 出示跳水少女全红婵相关标签。 呈现全红婵个人简介,搭建学习情境。 1.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思考教师问题,并积极举手发言环节一:一战成名,跳水健将的成长之路教学内容:什么是社会化;为什么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预设过程(12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呈现文字材料:跳水健将全红婵:一战成名的传奇之路。 议一议:全红婵的传奇之路得到了谁的支持和帮助?(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需要怎样的成长过程?) 相关链接:社会化的含义。 言语引导,总结基础知识点——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播放视频:《全红婵不是天才!能成名全靠苦练》,请尝试梳理全红婵一天的训练生活,思考在全红婵的一天中,她使用了哪些物品?这些物品与社会中的哪些行业和职业发生了关联? 呈现生活中衣食住行相关图片。 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为什么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举手回答问题。 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了解全红婵成名之路。 跟随教师引导,在老师的点拨中,结合自身理解,初步感受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主动举手回答问题。 跟随教师引导,理解人的物质生活离不开他人和社会以及人的精神生活离不开他人和社会的含义并不断了解社会,亲近社会。 在老师的点拨与自身思考中,理解识记个人成长离不开社会的原因,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环节二:微光成炬,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内容: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及表现;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预设过程(20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小试牛刀:展示图片 2.提问:以下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吗? 3.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及表现 4.呈现文字材料:微光成炬,照亮圆山里娃的梦想之路。 5.小组合作探究——全红婵及爱心粉丝们的公益活动有何意义?(从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角度思考)(3min) 6.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7.情景续演:你会怎么做?——要求:1.各小组任选一个情境,根据情境提要进行准备。2.每小组选派2-3位同学续演情境,表演前介绍各自角色。3.准备时间2分钟。 8.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9.笔记补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跟随老师引导,思考问题并积极举手发言。 在老师的引导和点拨下,理解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及表现,并对相应的行为做出判断。 在老师的引导和点拨下,理解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 认真参与合作探究活动,积极开展小组讨论并踊跃分享探究成果。 参与情景演绎,结合所学知识及生活经历,积极开展小组讨论并踊跃分享探究成果。 在老师的点拨与自身思考中,理解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板书设计八、作业设计 1.下图的注释是:“要更好地融入集体和社会,常常需要把M翻过来。” (ME=我,WE=我们)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 ) A.人的成长过程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B.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每个个体 C.在集体中要处理好竞争合作的关系 D.维护好个人的合法权益和人身自由 2. 2024年3月5日是第61个学雷锋纪念日,山东各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弘扬雷锋精神,营造人人学雷锋,争做时代新人的良好氛围。在济南,多部门联合举办了学雷锋暨“文明实践我是行动者”主题活动,广大青年学生踊跃参与。参与这一主题教育活动( A ) ①是追求更高道德境界、助力青春飞扬的表现 ②能够帮助他人,传递情感正能量,养成亲社会行为 ③有利于我们汲取榜样力量,走向幸福、完美的人生 ④会让我们感到自责,从而知廉耻、懂荣辱,增强自控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4年3月,广大少先队员积极参与“绿美广东,红领巾在行动”实践活动。他们加入护绿小队、认养树木花卉、讲解环保知识,让“志愿红”和“生态绿”融合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此活动有利于少先队员( C ) A.承担法定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B.积累公益时长,获得物质的奖励 C.在奉献中成长,培养亲社会行为 D.形成民主态度,增强主人翁意识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同学在八年级暑期志愿者活动体会中写道:“在这个短暂的假期里,我收获了满满的快乐和幸福。不是因为吃到了很多好吃的东西,也不是因为玩了很多的游戏,而是因为我参与了一次特别有意义的活动,这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感受到了生命无限美好的价值。这次活动就是校团委组织到敬老院关爱老人的志愿者活动:打扫敬老院、陪爷爷奶奶聊天、给敬老院的全体人员表演节目,逗他们开心,营造欢乐氛围。” 进入九年级后,该同学的家长认为,九年级要全力冲刺中考,志愿者活动就不参加了。 (1)请从“在社会课堂中成长”的角度,谈谈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必要性。 (2)请运用“养成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知识,对该家长的观点进行评析。 ①该家长的观点是错误的。(1分) ②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3分) ③因此我们应该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2分)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