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课时 原子内部的奥秘素养目标1.了解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2.知道原子质量是集中在原子核上。3.认识相对原子质量。教学重点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2.相对原子质量。教学难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什么是原子?原子、分子与物质之间有什么关系?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如何进行计算?[引入新课]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非常小,而且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那么它是不是构成物质世界的最小微粒呢?原子的内部有什么奥秘呢?[教师讲解]为了揭示原子内部的秘密,科学家进行了长期的科学探索。原子很小,原子核更小。如果把一个原子“放大”到国家体育场那么大,而原子核相应“放大”后,也只不过是体育场中的一只蚂蚁。那些比原子核还要小得多的电子,就在原子核外广阔的空间内做高速运动。原子核虽小,但仍可分,现代原子能的利用、原子弹的爆炸,就是利用原子核变化时所放出的巨大的能量。[过 渡]现代科学已经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运动的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科学家探究原子的结构发现:电子在四周绕着原子核运动,像行星绕着太阳运动一样。下面我们来具体认识一下原子内部的奥秘。[阅 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46知识视窗内容,总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总 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①核外电子总是优先排在能量较低、离核较近的电子层上。②每一个电子层上所能容纳的电子数不同,原子核外第一层(从离核近的电子层算起)最多排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8个电子。③最外层最多不超过8个电子,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的惰性状态是稀有气体的稳定结构(只有一层的2个电子为稳定结构),一般是稀有气体原子如氦、氖、氩等。[教师讲解]科学家们为了形象直观、简便地表示原子的内部结构,设计了原子结构示意图。[学生活动]组织学生按照已学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描述课本P46图2.2-10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氧、钠、氩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的含义,并绘制硫原子结构示意图。[交流展示]①圆圈及其内数字代表原子核及核电荷数;②弧线表示电子层;③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排布的电子数。[拓展练习]请同学绘制出核电荷数1-18的各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学生回答][提出问题]前面我们提到: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的惰性状态是稀有气体的稳定结构(只有一层的2个电子为稳定结构),那么最外层没有达到8个电子的原子能保持惰性状态吗?[学生回答]不能,会趋向于达到稳定结构。[讲师讲解]金属原子最外层的电子一般少于4个,在反应中较易失去电子,趋向于里层的稳定结构;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的电子一般多于4个,在反应中较易得到电子,趋向于本层的稳定结构。[总 结]原子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原子的分类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化学性质 实例稀有气体原子 8个(氦为2个) 不易得失电子 稳定 氦、氖、氩等金属原子 一般少于4个 易失去电子 不稳定 锂、钠、镁、铝等非金属原子 一般不少于4个 易得到电子 不稳定 氯、氧、硫、磷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其化学性质相似,氦除外)。[教师讲解]原子核虽然很小,但整个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核上,这是因为每个质子和中子的质量,都大约等于1个氢原子的质量,而电子的质量很小,仅仅约等于质子质量的1/1836,因此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提出问题]原子虽小,但仍然具有一定的质量,而且各种原子的质量是不相同的,例如,氢原子的质量只有1.674×10-27 kg,碳原子的质量只有1.993×10-26 kg。你觉得我们运用这些原子的质量时方便吗?[学生回答]不方便。[教师讲解]如此小的数值,在运算和记忆上都很不方便。于是,科学家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衡量原子的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以一种碳原子(碳12)质量的1/12作为标准,把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个标准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公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它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但能反映出一个原子实际质量的相对大小。原子的实际质量越大,其相对原子质量也越大,即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实际质量成正比。[提出问题]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Kg吗?[学生回答]是/不是。[教师总结]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一般不读出也不写出。[讨论交流]请用上述的方法计算课本P48“讨论与交流”中三种常见微观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质量。[学生回答]几种常见微观粒子 质量/kg 相对原于质量/相对质量(取整数)铁原子 9.288×10-26 56质子 1.6726×10-27 1中子 1.6749×10-27 1[提出问题]构成原子的微观粒子中,与质子、中子相比,电子的质量很小。根据这些数据,结合表课本2-2提供的常见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你认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数值与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教师讲解]与质子、中子相比,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原子的质量≈原子核的质量=质子的质量+中子的质量,而1个质子的相对质量≈1个中子的相对质量≈1,所以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交流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计算相对原子质量的方法有哪几种?[回答总结]有3种。①公式法:。②微粒法: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③比例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原子的实际质量之比。[板 书]第3课时 原子内部的奥秘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①核外电子总是优先排在能量较低、离核较近的电子层上。②每一个电子层上所能容纳的电子数不同,原子核外第一层(从离核近的电子层算起)最多排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8个电子。③最外层最多不超过8个电子,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的惰性状态是稀有气体的稳定结构(只有一层的2个电子为稳定结构),一般是稀有气体原子如氦、氖、氩等。2.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含义:3.原子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其化学性质相似,氦除外)。4.相对原子质量定义:以一种碳原子(碳12)质量的1/12作为标准,把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个标准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公式:。其他计算方法:①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②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原子的实际质量之比。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课后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