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目标]在语言环境中认读“袋、腿、摆、连、忙、追、睛、披”8个生字。会描摹“连、忙、追、睛”4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能根据不同的提示语读出句子不同的语气,照例句说一句完整的话。了解青蛙生长的过程,初步懂得认识事物要全面的道理。[教学重难点]1.在语言环境中认读“袋、腿、摆、连、忙、追、睛、披”8个生字。会描摹“连、忙、追、睛”4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猜谜语: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听听老师的这个谜语,看谁猜得出。“大脑袋,黑身子,甩着长尾巴,住在池塘里。”这是什么?媒体出示:小蝌蚪(词语和图片)小朋友,你们真聪明,今天我们课文中的主人公就是小蝌蚪。出示第一自然段。学习生字“袋”找找衣服上的口袋,记记这个字。5、齐读第一自然段6、补充课题:找妈妈 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听课文录音。并思考:小蝌蚪找了几次妈妈?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练习:小蝌蚪找了( )次妈妈。它们先找了( ),再找了( ),最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板书:鲤鱼、乌龟、青蛙3、开火车读课文,正音。交流练习。三、阅读课文,理解内容(一)学习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1、媒体出示第二自然段:小蝌蚪游啊游看到了鲤鱼妈妈。它在干什么?小蝌蚪会怎么想?请你们读读第二自然段,动脑筋想一想。(自由读,男女同学配合读。)⑴看媒体知道“迎”的意思⑵指导读出急切的语气。⑶鱼妈妈是怎么告诉小蝌蚪的呢?板书:四条腿 宽嘴巴⑷学习“腿”。月字旁和人体有关。小蝌蚪错认了鲤鱼妈妈,为什么又把乌龟也当成了妈妈?我们再来看看第三自然段。媒体出示:第三自然段⑴看媒体知道“追”的意思。⑵学习“连忙”。换词理解“马上、立刻、赶紧”。指导读出既高兴又急切的语气。⑶乌龟妈妈是怎么告诉小蝌蚪的呢?板书:大眼睛 绿衣服⑷学习“睛、披、摆”(积累提手旁的字)乌龟妈妈也不是小蝌蚪的妈妈,小蝌蚪最后找到妈妈了吗?我们学学课文最后一自然段。3、媒体出示:第四自然段⑴读读第四自然段,用直线划出描写青蛙妈妈外形的句子。板书:蹲 披 露 鼓 捉指导读出青蛙妈妈高兴的语气。在小蝌蚪一次次找妈妈的过程中,我们也知道了原来蝌蚪变成青蛙会有一些变化。请小朋友再读读课文,找找蝌蚪的变化。⑴出示: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又长出了两条前腿。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⑵用句式说说蝌蚪的变化过程小蝌蚪长着( ),( ),甩着( )。它们在水里游哇游,先长出( ),再长出( ),最后( ),变成了( )。5、分角色朗读全文。课文学完了,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过把瘾,演一演呢?下面老师就请几个同学来分角色读读课文。(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四、复习巩固,总结全文1、游戏:抢读词语媒体出示:脑袋 快活 后腿 摆动 连忙 眼睛 追 披2、师生合作读全文五、适时拓展,布置作业1、照样子,说一说。媒体出示:例句和图片例:小蝌蚪在池塘里游。(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自己准备,全班交流2、基础作业指导写字:眼、睛、肚、胆“连、追”先写里面,再写“走之底”“睛”的右下部分是个“直月”。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注意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3、拓展作业续编故事:小青蛙捉害虫附:板书设计1小蝌蚪找妈妈鲤鱼 四条腿 宽嘴巴乌龟 大眼睛 绿衣服青蛙 蹲 披 露 鼓 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