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4.2凝聚法治共识(课件26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 4.2凝聚法治共识(课件26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非凡新时代
新知导入:
在人民网开展的2024年全国两会调查中,“依法治国”入选十大热词,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法治领域的关心关切。2024年全国两会上,“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这也是习近平法治思想核心要义之一。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科学指引下,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建设,谱写了新时代良法善治新篇章。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4.2 凝聚法治共识
1.政治认同:知道我国的监察机关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初步形成对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价值认同、制度认同,强化国家认同。
2.道德修养:体会国家监察机关的重要性,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3.法治观念:理解监察机关对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意义,增强法治意识,形成法治思维。
4.责任意识:通过学习,强化公民意识,责任意识,树立主人翁责任感。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欣赏图片、阅读教材,全面认识法治政府,多角度掌握厉行法治,培育法治精神,凝聚起法治共识.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观念;
2.通过视频赏析、探究与分享、小组讨论等活动,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3.通过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能把法治作为基本的行动标准,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积极参与法治中国建设,正确处理好德治与法治的关系。
1.政治认同:知道我国的监察机关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初步形成对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价值认同、制度认同,强化国家认同。
2.道德修养:体会国家监察机关的重要性,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3.法治观念:理解监察机关对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意义,增强法治意识,形成法治思维。
4.责任意识:通过学习,强化公民意识,责任意识,树立主人翁责任感。
教学目标:
学习导航:
1.我国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和工作原则分别是什么?
2.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要求及核心分别是什么?
3.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是什么?
4.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厉行法治?
5.如何厉行法治建设法治中国?
6.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是怎样的?
一、法治政府
政府大院变身晒谷场
2024年7月中旬,正值稻谷收割的高峰期,百色田东县江城镇政府主动把政府大院及周边空旷场地腾置出来,供群众晒粮。
群众好评:满满的安全感!网友:为人民服务,好样的!
思考:政府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政府与人民是何关系?
1.我国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和工作原则分别是什么?
①政府的作用: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人们又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②权力来源: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③宗旨: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④工作要求: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政府要按照法治原则运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重要性: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2.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要求及核心分别是什么?
拓展思考:
政府依法行政有何重要意义?
1.有利于建设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
2.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法、守法、护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3.有利于切实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互联网+政务
思考:政府开通网络渠道对建设法治政府有何启示?
“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推动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创新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便于公民参与和监督的新形式。它架起了沟通政府与社会的桥梁。“互联网+政务服务”能够把法律、法规、规章及时向社会传递普及,推送群众最关注的信息和服务。
央广网军事频道推出《两会直通车》专栏,实时关注两会最新动态,展现新时代军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当作为的新风采。
中国政府网联合29家网络媒体平台,开展2024“@国务院 我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建议”网民建言征集活动。
央广网军事频道推出《两会直通车》专栏,实时关注两会最新动态,展现新时代军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当作为的新风采。
目前我国已建成31个省级政务服务平台,此外,我国有超过65%的省市建立了政务云平台。
3.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是什么?
②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1)对政府:
①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3.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是什么?
(2)对公民:
(1)政府角度
①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②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2)公民角度
③公民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
3.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是什么?
二、厉 行 法 治
公民尊法学法
立法机关科学立法
行政机关严格执法
社会弘扬法治
司法机关公正司法
厉行法治
……
相关链接
任意选择一个主体,谈谈他们是如何坚持厉行法治的?
①全面依法治必须坚持厉行法治。
②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4.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厉行法治?
全体公民
立法机关全国人大
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法院
检察院
5.如何厉行法治建设法治中国?
①国家: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基本要求)
②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交通违法督劝版
思考:交通违法督劝警示我们日常交通要做到什么?
延迟符可删除
《交警系统执法记录仪使用管理规定》要求:交通警察在道路上执勤、查处交通违法行为、处理交通事故以及从事驾驶人考试和机动车查验时,应当佩戴、使用执法记录仪进行全程录音录像,客观、真实地记录执勤执法工作情况及相关证据。
思考:结合上述材料政府及工作人员如何做到厉行法治?
③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5.如何厉行法治建设法治中国?
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
5.如何厉行法治建设法治中国?
④ 社会的要求:
法治与德治
结合教材,谈谈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是怎样的?
法律(规范作用)
道德(教化作用)
促进作用
支撑作用
共同发挥作用
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6.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是怎样的?
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②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促进作用;
③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支撑作用;
④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法治
政府
厉行
法治
凝聚法治共识
政府的作用
厉行法治的原因
法治政
府的内涵
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政府与人
民的关系
厉行法治的要求
实现依法
行政的做法
依法行政的地位要求和核心
法治
国家
法治
政府
法治
社会
一体
建设
本课小结
1.2024年1月,国务院提出要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比如,借助数字技术等手段,推进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群众诉求“一线应答”,优化办事流程。这是因为:
①依法行政是法治政府行使权力的基本准则
②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权力来源于人民
③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
④推进政务公开能够促进政府科学民主决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随堂演练:
2.近年来,江苏省深入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围绕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需求,完善线上线下办理渠道;聚焦企业群众办事创业“堵点”“难点”,推动“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拓展“省内通办”“跨省通办”范围……这一系列举措有利于( )
A.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B.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C.不断提升政府依法执政的能力
D.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D
3.唯有植根于深厚的道德土壤,法治精神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这句话说明(  )
A.法律与道德相互促进
B.道德对法治文化具有支撑作用
C.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
D.法律对道德建设具有促进作用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