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八年级精炼1.1 -- 1.2综合练习1、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约 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湿地公园内生态资源丰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D )A. 从全市范围来看,该湿地的水循环比较活跃B. 湿地内大量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水循环C. 湿地的水是其中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物质之一D. 湿地内利用最多的水资源是陆地咸水2. 在做电解水实验时,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气体 bB. 在此反应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 气体a 和气体b的质量比为2:1D. 此反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3. 下列关于地球上水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A. 人类大量抽取地下水可能会造成地表塌陷B. 一般动物体内的含水量高于植物C. 冰川只分布在南北极地区D. 水资源与水循环的活跃程度密切相关4. 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同学们对水的认识:①天然的泉水有甜味,因此水是无色、有甜味的液体;②在通直流电条件下,水会分解成氢气和氧气;③水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④在实验室中,水常用于溶解其他物质。你认为正确的有 ( C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5. 水电解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图中“○”“●”分别表示氢原子、氧原子),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D )A. 过程Ⅰ表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拆分成原子B. 过程Ⅰ、Ⅱ表明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C. 过程Ⅲ表明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D. 该示意图还能说明化学变化中原子能再分6. 下列植物特征中,适合在比较干旱的环境中生活的是 ( D )①叶变为叶刺 ②叶上有蜡质层③叶大 ④叶小 ⑤植株高大⑥植株矮小 ⑦根系发达②④⑤ 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⑤⑦ D. ①②④⑥⑦7. 水是宝贵的资源。某中学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关于水的研究。(1)喷雾加湿器工作时将水变成细小雾滴,并通过风送入房间,从而对空气进行加湿。该过程主要模拟了水循环中的 1 (填序号)。①水汽输送 ②蒸发 ③降水(2)植树造林面积增大,水循环蒸腾环节会 增多 (填“增多”或“减少”)。8. 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水的电解实验,如图甲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开始反应前a、b两管内都充满水。关闭活塞,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两管内的液面变化如图甲所示,则 b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氧气 ,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带火星的木条观察是否复燃 °(2)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水(通直流电)→氢气 + 氧气(3)图乙是电解水的微观模型示意图,可以从中获得的信息是 水分子由氢氧原子构成9.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根据图 1 和图 2 回答问题。(1)图1是电解水的实验,试管1、2中产生的气体分别是 氢气 氧气 ,两者的体积比约为 2:1 ,这个实验说明水是由 氢氧元素组成 组成的。(2)图2是电解水时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该变化的实质: 水分子中的原子重组变成新分子 °10. 在电解水实验中,往往加入少量硫酸以增强水的导电性。小科分别在等量的蒸馏水中加入不同体积的同浓度硫酸,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了 3 次实验,测出电解水时收集 20 mL 氢气所需的时间,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序号 1 2 3蒸馏水的体积/mL 200 200 200加入硫酸的体积/mL 10 5 2收集 20 mL 氢气所需的时间/s 396 578 1 231(1)①号试管收集到的气体是 氢气 (填名称)。(2)本实验是通过 收集 20 mL 氢气所需的时间 来判断电解水的速度。(3)小科发现:在每次实验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中,产生气泡的速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请结合上述实验数据说明曲线变化的原因: 水被电解后硫酸的浓度变大导电性增强电解速度变快11. 如图所示,甲、乙两图都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甲比装置乙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 制作简单气密性好(2)装置乙比装置甲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 便于放出气体检验(3)实际操作中,A、B中气体的体积比常大于 2 :1,原因可能是 相同条件下,氧气溶解在水中量大于氢气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八年级精炼1.1 -- 1.2综合练习1、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约 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湿地公园内生态资源丰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从全市范围来看,该湿地的水循环比较活跃B. 湿地内大量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水循环C. 湿地的水是其中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物质之一D. 湿地内利用最多的水资源是陆地咸水2. 在做电解水实验时,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气体 bB. 在此反应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 气体a 和气体b的质量比为2:1D. 此反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3. 下列关于地球上水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人类大量抽取地下水可能会造成地表塌陷B. 一般动物体内的含水量高于植物C. 冰川只分布在南北极地区D. 水资源与水循环的活跃程度密切相关4. 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同学们对水的认识:①天然的泉水有甜味,因此水是无色、有甜味的液体;②在通直流电条件下,水会分解成氢气和氧气;③水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④在实验室中,水常用于溶解其他物质。你认为正确的有 (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5. 水电解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图中“○”“●”分别表示氢原子、氧原子),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过程Ⅰ表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拆分成原子B. 过程Ⅰ、Ⅱ表明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C. 过程Ⅲ表明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D. 该示意图还能说明化学变化中原子能再分6. 下列植物特征中,适合在比较干旱的环境中生活的是 ( )①叶变为叶刺 ②叶上有蜡质层③叶大 ④叶小 ⑤植株高大⑥植株矮小 ⑦根系发达②④⑤ 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⑤⑦ D. ①②④⑥⑦7. 水是宝贵的资源。某中学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关于水的研究。(1)喷雾加湿器工作时将水变成细小雾滴,并通过风送入房间,从而对空气进行加湿。该过程主要模拟了水循环中的 (填序号)。①水汽输送 ②蒸发 ③降水(2)植树造林面积增大,水循环蒸腾环节会 (填“增多”或“减少”)。8. 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水的电解实验,如图甲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开始反应前a、b两管内都充满水。关闭活塞,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两管内的液面变化如图甲所示,则 b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2)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3)图乙是电解水的微观模型示意图,可以从中获得的信息是9.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根据图 1 和图 2 回答问题。(1)图1是电解水的实验,试管1、2中产生的气体分别是 ,两者的体积比约为 ,这个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2)图2是电解水时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该变化的实质: °10. 在电解水实验中,往往加入少量硫酸以增强水的导电性。小科分别在等量的蒸馏水中加入不同体积的同浓度硫酸,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了 3 次实验,测出电解水时收集 20 mL 氢气所需的时间,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序号 1 2 3蒸馏水的体积/mL 200 200 200加入硫酸的体积/mL 10 5 2收集 20 mL 氢气所需的时间/s 396 578 1 231(1)①号试管收集到的气体是 (填名称)。(2)本实验是通过 来判断电解水的速度。(3)小科发现:在每次实验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中,产生气泡的速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请结合上述实验数据说明曲线变化的原因:11. 如图所示,甲、乙两图都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甲比装置乙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 。(2)装置乙比装置甲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 。(3)实际操作中,A、B中气体的体积比常大于 2 :1,原因可能是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年级精炼1.1 -- 1.2综合练习学生.docx 八年级精炼1.1 -- 1.2综合练习教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