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方案课程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单 位:姓 名:课题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所在单位版本 人音版 学段 小学 科目 音乐教师姓名 学生班级 四年级 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地位】 国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具有权威和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一切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国歌,维护国歌的尊严。在小学阶段开展国歌学习,对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是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课程标准】 感受和理解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素养价值】 通过本课学习,用饱满的政治热情和优美的歌声打动学生心灵,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与热情,使两者深入融合、内在统一。学生分析 【知识储备】 四年级学生能完整背唱国歌,对国歌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认知程度】 四年级学生知道《义勇军进行曲》是我国国歌,但对国歌所蕴含的厚重历史和重要意义了解不多,演唱国歌随意比较大,尤其不能很好理解歌词所蕴含的厚重历史和重要意义,需要更深入学习国歌的创作历史, 但如何让学生了解国歌所蕴含的厚重历史和重要意义,能准确、富于感情地演唱国歌,需要更深入学习国歌的创作历史,感受音乐的力量,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深入了解我国国歌词曲作者的成长足迹、国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国歌的发展历史进程。能力目标 懂得“三连音”及其其用法。 理解歌曲中弱气节奏和旋律上行的作用。 能准确演唱国歌,并了解演唱国歌时的礼仪和要求。素养目标 1. 运用视觉媒介和数字媒体技术,为学生再现国歌词、曲作者具体人物形象,关注社会生活和社会文化中的音乐文化,增进对中国音乐文化 的了解和喜爱。 2. 通过讲故事、视觉媒介等学习,让学生了解社会、感悟人生,体会国歌的意义,感受国歌的庄严与神圣,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坚定文化自信。教学重点 了解体会国歌的庄严与神圣,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难点 能准确、富于感情地演唱国歌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新课导入 教师演奏国歌 提问,复习国歌相关知识 欣赏教师的演奏 回答有关国歌的基本知识 通过教师充满激情的演奏,吸引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创设情境,了解国歌背后的历史故事 借用聂耳小提琴,作拟人化演绎,从不同角度讲述《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历史故事。 观看视频,了解国歌的创作背景及有关内容。 引导学生了解《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歌曲,为正确演唱打下基础。准确演唱国歌 1. 有感情朗诵歌词,感受歌词传递的力量 2. 出示歌谱,对照聆听 3. 引导学生准确掌握弱起、附点节奏、三连音、上行等技能 4. 跟随老师伴奏准确演唱国歌 在老师的引导下,有感情、自豪演唱国歌。 通过铺垫,让学生跟随老师的琴声准确演唱国歌,引导学生体会歌曲所表达出的力量与精神。了解国歌的发展历史进程 1. 欣赏视频《代国歌的诞生》 2. 掌握国歌立法的时间节点 3. 有了国歌法后,在升国旗、奏国歌的场合,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 欣赏视频,了解、掌握国歌诞生的历史背景和关键时间节点。 通过欣赏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国歌的发展历史,引导学生深切感受,国歌传达出的力量永不过时,不可代替,警醒我们居安思危。思考国歌的意义 1. 欣赏视频《开国大典中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 2.欣赏视频《70周年/超燃混剪》 3. 分享激动人心的“升国旗、奏国歌”的多个场景 4. 欣赏视频《援鄂医疗队离汉时含泪唱响国歌的场景》 通过欣赏老师分享的多个激动人心的视频,结合生活经验,说出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通过欣赏活动,引导学生说出我国建国以来日新月异的变化,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更深入理解国歌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再次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唱响我们的国歌 用激昂的音乐,鼓励学生演唱国歌。 全体起立,再次有感情、自豪演唱国歌。 在老师的激昂琴声中,学生以饱满、自豪的情绪再次高唱国歌,用歌声表达出爱国之情。板书设计 唱响我们的国歌 我们的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 作词:田汉 作曲:聂耳教学反思 《义勇军进行曲》一直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2004年被正式立法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歌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具有权威和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在小学阶段开展国歌学习,对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是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本节课教学设计,结合2022年最新颁布艺术课程标准的精神,以落实核心素养为主线,精心设计巧妙安排教学环节,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艺术感知及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艺术体验为核心的实践活动中,开阔艺术视野,领会民族艺术,增强中华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本节课充分体现音乐课程思政精神,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国歌为切入口,通过选取国歌相关的历史创作背景和发展历程,并与时事、政治、现实生活等事件巧妙结合,代入感强,使学生能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 本课教学从教师琴声中展开,通过一系列的欣赏与感悟,让学生掌握了解国歌的创作历史背景与发展进程。以听唱法为主,适当进行教师示范演唱,对歌曲中弱起、附点节奏、三连音等音乐难点结合创作背景进行分解教学,从而使学生能准确、有感情、自豪唱响国歌。 在完成今天这一节课前,学生对我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很熟悉,但大部分学生会认为,国歌跟自己的关系不大,演唱时没有感情,为唱而唱,唱国歌是可以随意对待。经过今天的学习,我引导学生运用音乐专业技能与强烈的爱国情感来唱响国歌,为学生上了一堂特殊的音乐课,引导学生能准确而有感情的演唱我国国歌;运用音乐的力量,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音乐学习是艺术实践活动,用音乐强化德育教育,是音乐思政课的强大作用。相信在每一个同学心中,《义勇军进行曲》,我们的国歌,它是如此的厚重,它是如此珍贵,它给予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国歌,它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紧密相连,永远不可分割!课堂实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导入新课【问题】同学们,请你欣赏这段音乐,它的名称是什么?(教师演奏国歌旋律)答案: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我们的国歌。【问题】国歌还有一个名字,是什么?答案:《义勇军进行曲》【问题】你知道国歌的作者是谁?答案:作词 田汉 作曲 聂耳教师导语:国歌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象征,那么你们知道国歌的由来吗?在它身上发生着怎样的故事?它背后到底蕴含着什么样强大的力量?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音乐思政课堂,跟随老师一起去了解国歌背后的故事吧!二、创设情境,了解国歌背后的历史故事(一)播放视频或画面,展示一把旧小提琴,加旁白【旁白】 队员们,你们好,我是一把在博物馆中沉睡了近百年的小提琴。曾经,我和我的主人合作,向世界演奏出中国最强大的声音。教师导语:刚才你们听到的是来自国家宝藏中一件红色国宝的声音,让我们将历史的指针拨回1930年,去看一看在她的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二)播放视频或画面,展示聂耳画像,加旁白教师导语:这把是聂耳的小提琴。它是国家宝藏特展展品之一。【旁白】 是的,他就是我的主人聂耳。1930年,18岁的聂耳来到了上海,追寻他的音乐梦想。教师导语:一天,热爱音乐的聂耳把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100元买了一把旧的小提琴。(三)播放视频或画面,再次展示小提琴,加旁白【旁白】 在商店里的我是最不起眼的一件乐器,做工不精致,琴身有破损,还是个二手的。可主人没有嫌弃我,将我买回了家。我的主人兴奋地对朋友说:愿与此琴终生为伴。从此以后,我成为了聂耳从事音乐创作不可或缺的“神器”,合作出了许多歌曲。教师导语:1932年,日本发动了一二八事变,侵略了上海。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您的主人他做了我们的国家做了什么?(四)播放视频或画面,展示国歌手稿或电影海报镜头,加旁白【旁白】 我的主人跟田汉成为好朋友,经田汉的介绍,1933年我的主人聂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4年秋,田汉为电影《风云儿女》写了主题歌的歌词,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捕,仓促间田汉把歌词写在了一张香烟盒包装纸背面,我的主人聂耳拿到歌词手稿后,很快完成了曲谱初稿,并且在躲避国民党反动派追捕的颠沛流离中完成了曲谱定稿,并用我,第一次奏响了这首歌。教师导语: 对,这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全世界都为之震撼的中国最强音《义勇军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诞生后,立即就像插上了翅膀,在祖国的大地上传唱开来, 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正当民族危难的最紧要关头,《义勇军进行曲》激发起中国人民澎湃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勇前进!它代表了中华民族勇往直前、不屈不挠战斗精神的最强战歌。三、准确演唱国歌,从歌曲技巧中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强烈爱国之情(一)出示歌谱,有感情朗诵歌词,感受歌词传递的力量(二)老师现在演奏两个旋律,判断哪一种更有一种紧迫感?判断那种更有军号呼唤的感觉?为什么这个乐句有紧迫感和有军号呼唤的感觉呢?因为它里面包含了一个特殊的节奏型,谁知道呢?(三连音)我们一起来把这个有三连音的前奏唱一遍。同学们,现在我们跟着老师把歌曲有感情演唱一遍。同学们,“中华民族到了”上面是什么记号呢?(强音记号)有什么用?怎么唱?(干脆有力)同学们,这里出现了这个记号,你知道是什么记号吗?(渐强)怎么唱?(表示由此记号处起逐渐渐强)。同学们,其实你们有没有发现,除了渐强以外,这个旋律5 | 1. 1 | 3. 3 | 5 - || 还有我们上节课说过的旋律什么走向呢?(上行)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把国歌演唱一遍教师导语:国歌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更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四、国歌的发展历史进程教师导语:你们知道《义勇军进行曲》是什么的主题曲吗?(电影)那么为什么它可以被选为国歌呢?(一)播放视频《代国歌的诞生》教师导语: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主席和周总理力排众议,表明《义勇军进行曲》能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居安思危的思想,使《义勇军进行曲》在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作为国歌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响起。(二)小结关键时间节点★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 。★2017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五、有了国歌法,在升国旗、奏国歌的场合,我们应该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教师导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赋予国歌宪法地位,体现我国国歌的权威和神圣不可侵犯,尊重和爱护国旗、国徽、国歌,是每一位公民的法定义务。在升国旗、奏国歌的场合,我们应该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结合我校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请你来说一说唱、奏国歌时的礼仪和要求。学生回答:六、思考国歌的意义教师导语:国歌,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斗志、代表着人民的心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的缩影。我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像一支战斗的号角,在不同的时代激励着每一位中华儿女。播放一段历史的真实镜头《开国大典中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教师导语: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用洪亮的声音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接着毛主席按动升旗电钮,伴随五星红旗冉冉上升,《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响起。当时该曲由现场军乐队演奏,总共演奏了十多次 。从1949年到2022年建国73年以来,你感受到国家有什么变化?播放视频 《70周年/超燃混剪》,让学生回答问题。同学们,我们会在什么场合时候唱国歌呢?首先观看《2019年中国女排世界杯夺冠时的升旗仪式》国际体育比赛夺冠,那么我们国家在国际体育比赛当中,还有什么项目容易取得冠军的呢?这么多的体育项目,证明了我们国民素质得到提高,我国成为体育强国。2.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天安门前的升旗仪式》(升旗仪式)3. 《2011年利比亚撤侨时国歌成了救命的通行证视频片段》观看视频有一小插曲,很多民众没有护照,他们是如何证明自己是中国公民?(唱国歌)因为我们每一位中国人多会唱(国歌)的。因为我们国家现在已经越来越强大了,所有的中国人会唱国歌就会有这个特殊通行证的作用。教师导语:无论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还是在奋力拼搏的赛场,无论是无私奉献的英雄人物,还是平凡朴实的普通百姓,每每听到、唱到这首歌时,都会热血沸腾!那种骄傲,那种激动,是无法用语言表述的。(三)播放视频 《2020年3月,援鄂医疗队离汉时含泪唱响国歌的场景》教师导语: 新冠疫情,让我们措手不及,让我们悲伤难过,但同时也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确能够万众一心。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举国上下,各行各业,同心抗疫,我国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让世界看到了我们的中国精神!我们为祖国骄傲,为身为中华儿女自豪,让一起来唱响我们的国歌!(四)学生在老师的伴奏下,有感情自豪演唱国歌教师导语:正如国歌中所唱,“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同学们唯有刻苦学习,才能将个人的努力奋斗叠加为国家的发展合力,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五)呼号。请同学们把手放下,站起来观看《国歌新版MTV》,跟着音乐有感情把它演唱出来。结束本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