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课 幸福和睦的家庭第1课时 家的意味教学目标学习主题 内容要求 核心素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理解中华民族孝悌的荣辱观念 健全人格教学重点感悟家的重要性,激发爱家孝亲的情感。教学难点感悟家的重要性;知道家庭关系的确立情形。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欣赏歌曲《我想有个家》。思考: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回答:对家、亲情、家人的渴望等。教师:歌曲表达了对家的渴望。从古至今,家都是每个人魂牵梦绕的地方,我们都希望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家的意味”。课件出示:(1)课程目标、教学重难点。(2)自主学习内容。二、讲授新课1.活动一:阅读教材P26“生活观察”。思考:家庭是什么?教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它可能是一个温馨的小家庭,有你和爸爸妈妈,也许还有兄弟姐妹。有兄弟姐妹的请举手!(学生举手)很好!它也可能是一个大家庭,祖孙几代共同生活在一起。这样的家庭请举手!(学生举手)好!那大家有没有想过什么是家庭?哪位同学愿意来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言。归纳: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知识拓展:(我国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①婚姻关系;②血缘关系;③收养关系;④再婚关系。2.活动二:欣赏视频《汉字的演变(家)》。思考:结合视频谈谈家对我们的意义。学生自由发言。归纳: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托。3.活动三:我和父母间最难忘的一件事。大多数时候,我们的生活是在平淡中度过的,也许是因为“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我们已经习惯了每天和父母相处的点点滴滴,习惯了父母为我们付出的一切。今天,此时,请你静下心来,想一想,和父母之间发生的最难忘的一件事,写下来,勇敢地和大家分享吧!学生活动:现场书写并进行课堂交流展示。归纳: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我们的修身之所。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在父母等家人的言传身教中学习为人处世,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4.活动四:出示图片。思考:你从图片中春运路上的人们拥挤的身影和喜悦、期盼、焦灼等多样的神情中感受到怎样的情感?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谈谈你的感受。学生自由发言。归纳: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5.活动五:课堂交流展示。搜集我国传统文化中广为流传的家风,进行课堂交流展示。归纳:在薪火相传中,我们不仅接续着祖先的生命,而且传承着家风。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会融入家庭成员的血脉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念、性格特征、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等。优良家风引导我们向上向善,促进家庭幸福和谐。6.活动六:欣赏视频《Family》。课件展示材料: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归纳: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三、课堂小结家庭是生命的起点,也是人生的归途。希望大家都能用心地爱我们的父母,爱我们的家人!请同学们写完“我和父母间最难忘的一件事”,放学后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并给爸爸妈妈一个温暖的拥抱。祝愿我们每个家庭都温暖、幸福!四、板书设计五、教后反思第2课时 让家更美好教学目标学习主题 内容要求 核心素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理解中华民族孝悌的荣辱观念 健全人格教学重点知道如何建设美好的家庭。教学难点知道如何建设美好的家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欣赏歌曲《家和万事兴》。教师:歌词中写道“老祖宗留下一句话,家和万事兴万事兴,妻贤夫兴旺,母慈儿孝敬,众人拾柴火焰高,十指抱拳力千斤”。家和万事兴!怎样建设美好的家庭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让家更美好”。课件展示:(1)课程目标、教学重难点。(2)自主学习内容。二、讲授新课1.活动一:欣赏选文片段《写给母亲》(贾平凹著)。教师: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家庭中的亲情之爱。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亲情、亲人作诗。2.活动二:回忆并记录你和家人间彼此关爱的事情。学生发言交流。教师:只要用心感受就能发现新的美好。总结: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有的温馨和睦,有的磕磕绊绊,有的内敛深沉,有的随和自然……只要我们用心体悟就会发现,家人间的爱蕴含在生活的点滴之中。3.活动三:阅读教材P31“探究与分享”。思考:如果你和家人有类似的“碰撞”,你会怎么做?归纳: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是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条件。4.活动四:观看视频——电视剧《小别离》中亲子冲突的片段。交流:朵朵与父母冲突的内容是什么?课件展示图片(休闲时间、周末时,我和父母分别想做的事情)。交流:亲子冲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小组讨论,自由发言。归纳:家庭成员要以彼此尊重为前提进行沟通和交流。在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有时难以避免。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有事多商量,主动化解矛盾,增进情感。5.活动五:课件展示相关材料。 人有祖宗,犹水木之有本源,不可忘也。父母罔极之恩,同于天地。——黄庭坚家族《黄氏家规》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朱子家训》 教师: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要报答父母的生育之恩,这是传统道德的要求,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逐渐完善,这也成为法律的要求。法律链接: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学生交流对法律规定的认识。教师:不孝敬父母,轻则受到舆论的谴责,重则要受法律的制裁。6.活动六:阅读教材P32“探究与分享”。(1)搜集中华文化中广为流传的家规、家训。(2)分析这些家规、家训的内容,说说它们体现了哪些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学生发言交流。归纳: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家庭是道德养成的起点,我们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让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7.小组交流:你会做哪些家务?你会主动参与家务劳动吗?分享你做家务的经历和体会,并给自己的自理能力打打分吧!归纳:建设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在家庭生活中,我们都有自己的角色,家庭成员共同分担、相互协作,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我们要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为家庭建设作出贡献。三、课堂小结同学们,我们都是家庭中的一员,从今天开始,让我们带着爱和责任,行动起来,把我们的家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谐。家和万事兴,家和国太平。四、板书设计五、教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