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大单元教学课件】+素材-【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整体教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大单元教学课件】+素材-【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整体教学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 楚汉之争、休养生息、“文景之治”)
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争天下,谁是英雄?
二: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治弊端,轻徭薄赋;
三:“文景之治”——政通人和,盛世初现。
目录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素养目标
通过了解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
1)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知道“楚汉之争”的史实,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知道西汉的建立的概况。
2)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知道汉初的社会境况及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了解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内容及作用。(重点、难点)
3)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掌握推动“文景之治”出现的措施,了解“文景之治”的表现;探究“秦亡汉兴”的原因、启示,认识“实行仁政”的重要性。(重点、难点)
2022课标
素养目标
START
鹿 马
竿 旗
破 釜
法 章
十 面
四 面










秦朝暴政
陈胜、吴广起义
刘邦历险记
刘邦入咸阳,秦灭亡
楚汉争霸,刘邦平天下


项羽巨鹿之战
导入新课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整体感知
西汉如何建立的?为了巩固新生政权,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该政策结果如何?
结果
基础
前提
西汉建立
休养生息
文景之治
楚汉之争
整体感知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时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汉王·刘邦
(前256~前195年)
西楚霸王·项羽
(前232~前202年)
楚汉之争形势图
(公元前206~前202年)
汉军
楚军
鸿沟
目标导学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争天下,谁是英雄
(一).楚汉之争
新知讲解
1.目的:
2.交战双方:
3.结果:
争夺帝位
刘邦取得胜利。
刘邦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彼可取而代之也!
大丈夫当如是!
项羽
PK
(一).楚汉之争
点击播放视频
新知讲解
(一).楚汉之争合作探究与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张良、萧何、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项羽贵族出身,楚国名将项燕之孙,拥军40万。刘邦布衣出身,当过泗水亭长,拥军不足10万。失民心,由强变弱刚愎自用,依赖武力收揽民心,善用人才得民心,由弱变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合作探究】:项羽死前叹道:“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结合下列材料说说你的理由。“汉并天下”瓦当
1 .背景:_________________
2、西汉的建立:
时间:___________
建立者:__________
建立 ,史称_____
都城:__________
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全国
西汉
公元前202年
刘邦(汉高祖)
长安
汉朝
(二).西汉建立
刘邦,沛县人,世代务农,曾任亭长。善于网罗人才,包括社会下层有才能的人。称帝后,论功定封,形成“布衣将相”的局面。
点击播放视频
瓦当是古代建筑中屋顶每行最前端的挡片,起到遮挡和装饰作用。
“汉并天下”瓦当寓意西汉统一全国
新知讲解
(三).汉初郡国并行制
材料一:秦始皇.......,窃自号为皇帝,而子弟为匹夫,内亡骨肉本根之辅,外亡尺土藩翼之卫。——《汉书 诸侯王表第二》
大意:秦始皇偷取皇帝的称号给自己,可子弟却是平民,在内没有同本同根的骨肉相辅佐,在外没有有土有地的藩王镇守保卫。
材料二:“汉高祖……矫秦皇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而郡县之制,无改于秦。
——《隋书 地理志》
大意:汉高祖刘邦矫正秦始皇的错误政策,分封诸侯,并让他们统治连着的几个州邑,实力超过了过去的分封制,而对于郡县制,则照搬秦朝,没有做出改动。
设问:材料反映西汉在地方上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
从这则材料中,我们看出,汉高祖刘邦把秦朝灭亡的原因之一归纳为秦朝的制度,他认为秦朝灭亡,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实行分封制。
西汉在地方上既实行郡县制,又实行分封制。因此,我们把西汉的这种政治制度叫做:郡国并行制。
新知讲解
马王堆汉墓位于今湖南长沙,是西汉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夫人辛追及儿子的墓,出土了3000多件文物。 其中,工艺繁复的精美漆器,纹饰华美,亮丽如新,反映了西汉漆器制作的水平;多种丝织衣物,花纹绮丽,薄如蝉翼的素纱单衣,重量不到50克,是稀世珍宝;多篇简帛文献,涉及先秦至西汉初年的政治、军事、文化和科技等内容。更令人称奇的是,辛追夫人的遗体保存2000多年而不腐,外形完整,头发、 眼睫毛等尚存。
马王堆汉墓
知识拓展
素纱单衣
帛画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目标导学二: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治弊端,轻徭薄赋
新知讲解
材料一: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天下既定,民亡盖藏(储藏的财物),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四匹毛色一样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经济萧条
人民流离失所
人口锐减
国家贫困
恢复发展生产,巩固统治
秦的暴政、秦末的战乱
Text
in here
百废
Text
in here
待兴
Text
in here
乱世
汉初社会境况
原因
面对的首要任务
【问题1】:根据材料,说出西汉之初是种怎样的社会景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景象?能否再实行类似秦朝的统治策略?
1.汉初社会状况
假如你是西汉初的一名大臣,面对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的形势,你会向汉高祖刘邦提什么建议呢?
点击播放视频
休养生息
民不聊生
经济破坏
暴政失民心
出身下层
了解民间
社会状况
秦亡教训
出身经历
休养:休息保养;生息:人口繁殖
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统治者改以宽刑薄赋,减轻人民负担,保养民力的政策,以达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目的。
2.休养生息政策
反秦之弊
与民休息
汉初经济制度
新知讲解
——据《汉书》整理
(1)兵皆罢归家
(2)民产子,复勿事二岁(免除徭役两年)
(3)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 皆免为庶人
(5)轻田租,十五而税一
(4)令各(流亡的百姓)归其县,复故爵、田宅
还乡务农
鼓励生育
增加劳力
鼓励生产
减轻赋税
【问题2】、汉初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有利于休养生息的措施?取得怎样的成效?
增加了农业劳动力
稳定民心,鼓励生产。
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2.休养生息政策
新知讲解
活学活用
材料一: “秦之所以失天下者何?我之所以得天下者何?” ——刘邦
材料二:“农,天下之本……其令君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材料三:“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伍而税一,量史禄,度官用,以赋于民。”
材料四: “兵皆罢归家”。诏曰:“民前或相聚保山泽,不书各数。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 ——《汉书》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
②重视农业生产
③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
④士兵还乡,释奴为民,增加农业劳动力
新知讲解
3、休养生息政策的评价
新知讲解
请你来总结:汉初统治者为什么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
客观上:经过长期战争的破坏,西汉初期呈现一派残破的景象,人口减少经济萧条,粮食奇缺。在这种情形下,恢复和发展生产成为当务之急。
主观上:汉朝初年的统治者,经历了秦末农民战争。汉初,一批有识之士研究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训,吸取了秦亡的教训。
“休养生息”的结果是 “治世” 局面的出现。
汉高祖
惠帝
吕后
文帝
景帝
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四子,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96年,汉高祖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前180年,吕后一死,大臣迎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汉文帝刘恒第五子,西汉第六位皇帝。刘启在位16年,他继承和发展其父汉文帝的事业,继续奉行“与民休息”政策,并削弱诸侯封地,平定“七国之乱” 。
1. 人物介绍
目标导学三:“文景之治”——政通人和,盛世初现
新知讲解
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材料一:夫农,天下之本也,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zī chéng]
(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
——《汉书·文帝纪第四》
材料二: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汉书·景帝纪第五》
问题与思考:为什么要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P66课后活动
答:①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是国家主要财源。 ②大量土地荒芜,人民饥荒,
国库亏空。为了保障人民基本生存,社会安定,必须实行以农为本政策。
【问题1】观看视频,结合材料,找出汉文帝、汉景帝在休养生息政策的指导下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有何影响?
2. 主要措施
新知讲解
2. 主要措施
秦 朝
汉高祖
文帝二年
文帝十三年
景帝元年
三分
之二
十五税一
三十
税一
免除
赋税
三十
税一
田赋
徭役
秦朝 : 一年数次;服徭役年龄从17岁开始
文帝景帝时期:三年一次;服徭役年龄从20岁开始
②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
新知讲解
材料一: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dan),肉二十斤;九十已上,又赐帛人二匹,絮三斤。 ——《汉书·文帝纪第四》
③ “以德化民”,废除严刑峻法
文帝:废除连坐,废除肉刑。把割鼻子改为打三百板子,把斩去左脚改为打五百板子。
景帝:针对笞刑,一是减少笞数,二是规定刑具规格、受刑部位和行刑程序。
2. 主要措施
新知讲解
④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相关史事:汉文帝在历史上以节俭著称。他刚即位时,有人送千里马,
他拒绝接受,还下诏表明不接受献礼。对修建他的陵墓,汉文帝要求
不许用金银铜等装饰,只可用瓦器。
文帝在位23年,在中国历代帝王中,文帝是一生都注重简朴为世人称道的皇帝。
汉文帝陵墓
秦始皇帝陵
2. 主要措施
新知讲解
点击播放视频
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的具体措施:
继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经济发展
政治清明
人民生活安定;
国力增强;
“文景之治”
①重视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②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
③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苛法
④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局面
2. 主要措施
新知讲解
点击播放视频
“自今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史记·平淮书》
政治清明
社会安定
经济发展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
治国效果
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库充盈
文景之治
3. 影响
经过文帝和景帝近40年的整治,统治者“躬修俭节,思安百姓”形成一个“吏安琪官,民乐其业的”社会环境。历史上把汉文帝、汉景帝时期,这种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的局面,称之为“文景之治”。
作用:奠定了汉代国富民强的物质基础,为汉武帝时期西汉鼎盛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新知讲解
前 221年
前 195年
前 180年
前 157年
前 141年
汉高祖
汉高祖称帝,定都长安
吕后执政
16年
汉文帝刘恒共在位23年,高祖第四子,西汉第五位皇帝
汉景帝刘启共在位16年,西汉第五位皇帝
前 87年
前 202年
前 207年
秦朝15年
反思
文景之治
汉武帝—
大一统
物质 基础
休养生息政策
知识拓展·单元整合
休养生息政策
知识拓展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知识结构
板书设计
“楚汉之争”与
西汉建立
汉高祖
休养生息政策
措施与影响
汉文帝与汉景帝
的治国措施
“文景之治”
盛世初现
吸取教训
影响
社会衰败
课堂练习
1.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其根本目的是( )
A.减轻人民的负担 B.巩固封建统治 C.发展生产 D.吸取秦亡教训
2.某校七年级历史课堂上同学们表演了关于“文景之治”的历史剧。下面场景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汉文帝命人按照阿房宫的规制修建皇宫
B.地方官孙平因为关心当地农桑事务被汉景帝提拔
C.农民李四因为辛勤耕作得到政府的奖励
D.汉文帝的妃嫔因为铺张浪费受到训斥
3.《汉书·景帝纪》记载:“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这表明当时( )
A. 经济恢复社会稳定 B.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C. 盐铁专卖平抑物价 D. 进入西汉王朝鼎盛时期
4.2022年3月,陕西西安江村大墓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该项考古成果确认江村大墓即为汉文帝霸陵,否定了元代文献记载霸陵在凤凰嘴的观点,此事表明( )
A.历史文献可信度高于考古发现 B.考古发现可信度高于历史文献
C.考古发现不能作为历史证据 D.历史文献记载的都不是真实的
B
A
A
B
秦朝国祚15年,汉朝国祚400余年,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学史崇德
家国情怀
扫六合,促使天下归一
完成地理空间的凝聚
顺势而为,天下归心,
促进精神空间的凝聚
形成民族共同体
学史崇德
家国情怀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在秦汉时期,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材料二 汉兴,扫除烦苛    
观点:统治者要实行“仁政”,要关注民生。
论述:秦朝二世而亡,这是秦朝暴政的结果,这也从反面证实了统治者要实行仁政的道理。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重视“以德化民”,使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了经济繁荣的局面。汉武帝即位后,在文景之治的基础上,他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西汉出现了大一统的局面,进入鼎盛时期。统治者实行“仁政”,以民为本,关注民生是统治者长治久安的基础。
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作业布置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