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大单元教学课件】+素材-【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整体教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大单元教学课件】+素材-【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整体教学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 推恩令、盐铁官营、儒术、匈奴)
一:削弱地方势力——推恩令行革旧弊;
二:加强经济管控——盐铁铸币归中央;
三:尊崇儒术——罢黜百家尊儒术;
四:北击匈奴——大破匈奴保边疆。
目录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素养目标
通过了解汉武帝大一统,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

1)时空观念、历史解释:了解“推恩令”措施及影响。知道统一多民族封
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重点、难点)
2)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了解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措施及影响;了解大一
统的含义。(重点)
3)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了解汉武帝盐铁专卖、北击匈奴等巩
固大一统的措施及影响。理解国家统一是国家强盛的基础,培养学生关心国
家和民族安危的意识。(重点、难点)
2022课标
素养目标
导入新课
汉武帝刘彻
(公元前141年—前84年)
汉朝的第7位皇帝,
4岁时被册立为胶东王,
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
16岁登基,在位54年
点击播放视频
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汉武帝得以实现大一统的前提是什么?根据本课目录找出汉武帝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来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最终结果如何?
军事
政治
思想
经济
休养生息
文景之治
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整体感知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大一统”不是地域上的“大统一”,是指中央加强对国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汉朝巩固
秦朝确立
秦始皇
汉武帝
什么叫大一统?
大一统与大统一的区别:“大一统”所涵盖的范围比“大统一”要广得多。“大一统”不仅是地域上的统一,更是思想、文化、经济的统一。而“大统一”就仅仅是地域上的统一了。
整体感知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自主学习(5分钟)
自主阅读课本,找出汉武帝即位后在政治、思想、经济、军事等方面面临什么具体问题?
地方封国势大,威胁中央
诸子百家,说三道四
富商大贾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北方匈奴经常南下侵扰
政治方面
思想方面
经济方面
军事方面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整体感知
阅读课本P57页相关史事,思考汉高祖刘邦为了让汉室江山永固,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些措施带来了什么影响?
相关史事:刘邦建立西汉后,分封了一些诸侯王。随着经济的发展,诸侯王的势力也膨胀起来。汉景帝采纳大臣晁错的建议,削夺诸侯王的封地。吴、楚等七国举兵叛乱,对抗中央。景帝派大军平叛,经过三个月的战争,平定了七国之乱,并借机收回了诸侯王的军政权利,使中央对全国的统治得到加强。
目标导学一:削弱地方势力——推恩令行革旧弊
1.“推恩令”—背景
新知讲解
西汉初期中央与封国力量对比图
材料一:……孝王筑东苑,方三百余里……出从千乘万骑。东西驰猎,拟于天子
——《史记·粱孝王世家》
材料二:“役财骄益,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 。 ”
——《史记·平准书》
①王国问题: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中央
②豪强势力:豪强地主与官府分庭抗礼
以上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1.“推恩令”—背景
点击播放视频
新知讲解
建议者:
内容:
作用:
主父偃
规定诸侯王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加强了中央王朝的统治。
2.“推恩令”—实施
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削弱矣 。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汉武帝的“推恩令”与汉景帝的“削藩”相比,妙在何处,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推恩令”方法相对缓和,不费一兵一卒,达到了削弱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不仅没有反抗,还对皇帝感恩戴德。
“大国不过十余城,
小侯不过十余里”
新知讲解
你送來的贺礼太薄,
对朕不敬,削你的爵位!
内容:汉武帝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基本上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王割据的局面。
措施一:削爵、夺地、除国
阅读课本,自主归纳,汉武帝还采取了那些措施?
措施二:郡国豪强迁往京师
内容:汉武帝还下令将一些郡国豪强迁往京师一带。这些豪强离开经营多年的故地,原有的社会关系被打破,势力被削弱。
作用?
作用: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新知讲解
汉武帝还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皇帝
司隶校尉
(中央)
刺史
刺史
刺史
刺史
刺史
刺史
刺史
刺史
刺史
刺史
刺史
刺史
刺史
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
地方
措施三:刺史制度——监察地方
作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新知讲解
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
负责监督地方官员,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富。
目标导学二:加强经济管控——盐铁铸币归中央
新知讲解
1.农业、手工业表现
根据课本,归纳汉武帝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1)农业的发展
①注重发展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新修建的六辅渠、白渠等水利工程,灌溉田地数万顷,提高了粮食的产量。
②新型播种工具耧车的发明,大大加快了播种速度。
(2)手工业的发展
这一时期,纺织、冶炼、制陶、酿造等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汉代双耳陶罐
汉代酱釉弦纹铺首陶壶
汉武帝曾多次组织数万人开挖水渠,还对黄河进行治理。有一年,他征调数万人堵塞黄河决口,并亲临现场,命令随从官员自将军以下都要背负薪柴参加堵口,终于成功堵住决口,止住水患。
相关史事
新知讲解
2.存在问题
依据课本自主归纳,西汉前期,在经济上面临着哪些问题?
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也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因此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有些豪强唯利是图,不关心国事,如汉初诸侯王叛乱时,他们因担心朝廷不能获胜而不肯借贷。 ——书P69
怎样才能“有钱”?
①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禁绝。
②盐铁经营权也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富商大贾。
富商大贾控制经济命脉
桑弘羊
臣有良策…
新知讲解
3.商业措施
如何解决商业上的问题?
经济问题 对策
私人铸币
富人控制盐铁经营权
富豪唯利是图
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盐铁官营
国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征收车船税
影响
这些措施,使中央对经济的掌控大大加强,国家财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汉武帝时开始铸造的一种标准铜币,重量为五铢,故得名。历代继续沿用五铢钱,从汉武帝直到唐高祖,五铢钱流行了七百多年。
点击播放视频
材料:汉初百家之学,除名、墨未见代表思想的人物以外,各家还有相对的势力,尤其是道、法、阴阳、纵横家言,尚相对的显于汉廷与郡国之间。
——《中国思想通史》第二卷
诸子百家思想活跃对统治不利。
道家
法家
儒家
假如你是皇帝,你会选择哪一家的学说来治国?理由?
1. 背景
目标导学三:尊崇儒术——罢黜百家尊儒术
点击播放视频
新知讲解
材料二 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修学……。
——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十四》
材料一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
措施:
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罢黜百家:“贬低并排斥”其他学派,但不是“禁绝”
作用:
【问题1】汉武帝在诸子百家中选择了儒家思想的原因?
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所宣扬的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思想巩固了汉王朝的统一,迎合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董仲舒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新的儒学体系。
设立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2. 实施
新知讲解
类别 秦始皇 汉武帝
不同点 内容
方式
结果
相同点 目的 实质 采用法家思想
尊崇儒术,推行儒学教育
加速了秦朝灭亡
巩固了大一统局面
控制思想、巩固政权、加强中央集权
都是文化专制的表现
对思想文化进行粗暴的破坏
采用缓和的方式
【问题2】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思想方面的措施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暴力→激化了社会矛盾
柔和→巩固了大一统
单元整合
1. 背景
目标导学四:北击匈奴——大破匈奴保边疆
根据课本P70,归纳汉武帝北击匈奴的背景?
秦末汉初,游牧于漠北草原的匈奴,在首领冒顿(Mòdú)单于的率领下,统一了漠北草原,并不断南下袭扰。
西汉建国之初,实行“和亲”,将宗室女子嫁给匈奴首领单于,每年还要送给匈奴大量粮食和布匹。
我必须打击匈奴,解决此烦恼
国力强盛
新知讲解
2. 概况
根据课本P70,归纳北击匈奴的相关内容
著名将领  
著名战役  
影响  
公元前119年,漠北战役
卫青、霍去病
1.匈奴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再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2.西汉控制了阴山以南、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并在河西走廊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
相关史事:卫青和霍去病是西汉的两员名将。卫青骑术高超,胆识过人。他首次出征,就敢于深入漠北,进至匈奴单于祭天和首领聚会的地方。霍去病武艺高强,英勇善战。他第一次出征河西,率轻骑深入大漠,战六日消灭匈奴兵数千人。
卫青和霍去病都为击败匈奴建立了赫赫功勋。他们死后,汉武帝为他们修建了高大的坟墓,以示表彰。
卫青、霍去病的故事可以给我们什么启迪?一个人要具备怎样的精神才能建功立业?
我们应该树立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的志向;一个人要建功立业须有刚毅顽强、百折不挠、奋发上进、公而忘私的精神。
封狼居胥
点击播放视频
新知讲解
大一统王朝
对比西汉与秦朝的疆域图,看看有什么变化?说一说汉武帝采取措施的影响?
汉武帝一系列巩固措施的影响:
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巩固 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汉朝疆域向西拓展,国家统治版图进一步扩张。
汉武帝与秦始皇相比较,你认为汉武帝是一位怎样的帝王?
功:汉武帝是我国封建社会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政治上,他颁布“推恩令”,解决诸侯国问题,加强中央权威。经济上,他实行盐铁专卖,统一铸造五铢钱,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思想文化方面,他采纳董仲舒的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从此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在长安兴办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军事上,他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使西汉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过:汉武帝好大喜功,连年征战,耗得国库空虚;但他面对自己造成的危局,深刻反省。颁发《轮台罪己诏》以检讨承认过失,并且停止征伐,实行休养生息的宽民政策。
评价汉武帝
点击播放视频
唯物史观
西汉初年,汉文帝采用各地推荐人才的方法选官,但没有形成固定的制度。汉武帝在位时期,将这种新的选官方法加以完善,形成察举制。各郡国每年按照人口比例向朝廷推荐有道德、有才能的人,皇帝也下诏让公卿大臣举荐人才,经过考察,授予官职。通过察举制,西汉王朝选拔了一批优秀的人才。
【知识拓展】汉武帝建立察举制
知识拓展
材料 汉武帝在位时期,十分重视人才选拔。他令各郡国保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通过朝廷考察,授予官职,并确立形成固定的制度——“察举制”。另外,汉武帝还不拘一格,建立了直接征召社会知名人士入仕任职的“征辟[bì]制”。在汉武帝的重视下,西汉王朝优秀的人才不断脱颖而出:经学家、政论家董仲舒,史学家司马迁,文学家司马相如,军事家卫青、霍去病,探险家张骞,经济学家桑弘羊都出现在这一时期。
根据材料回答,汉武帝在位时人才济济的原因是什么?
汉武帝重视人才选拔;进行制度创新:建立察举制、征辟制。
政治
实施“推恩令”(主父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思想
经济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兴办太学,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
军事:
统一铸币(五铢钱)、盐铁专卖、平抑物价等。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北击匈奴 (派卫青、霍去病)。
西汉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知识结构
板书设计
课堂练习
1.西汉前期,富商大贾蓄积财物,冶铸煮盐,家财积累到万金,却不帮助解决国家急难,百姓陷于重困之中。为此,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休养生息 B.盐铁专卖 C.平定叛乱 D.合并郡县
2.《史记》记载:“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嗣代立,馀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宜,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上从其计”指的是
A.统一铸造货币 B.实行盐铁专卖 C.实施“推恩令” D.大举反击匈奴
3.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率精骑出击匈奴,在漠北战役,汉军大败匈奴,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这有利于
A.西汉北部边境地区的安宁 B.促进汉族与匈奴民族的友好交融
C.西汉社会经济恢复与发展 D.不断巩固和加强西汉的中央集权
4.西汉初年,诸子百家学说流行,诸侯王门下的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汉武帝即位后,为了使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政权的精神支柱,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以农为本,减轻赋税 B.焚书坑儒,禁锢思想
C.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D.北击匈奴,安定边疆
B
C
A
C
学史崇德
家国情怀
汉武帝,从政治、思想、文化、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汉武帝为什么能实现大一统?
1、客观条件:“文景之治”为西汉进入鼎盛时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2、主观条件: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善用贤才。
作业布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秦汉历史大事记(部分)
秦朝 统一中国 汉朝 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建立郡县制 实施“推恩令”
统一货币、度量衡 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官营、专卖
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 张骞出使西域
派兵开凿灵渠 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秦末农民大起义 尊崇儒术
选择大事记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参考答案】根据题干材料“秦汉历史大事记”表格信息和所学可知,题干反映的是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以从秦朝巩固统一、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秦灭亡等角度自定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做到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即可。
例一:选择事件:秦统一中国;统一货币、度量衡。观点:秦朝通过一系列措施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论述:秦国通过发动强大的攻势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秦统一后,在地方和中央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措施,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有利于各地经济的交流和发展。总之,秦朝通过一系列措施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例二:选择事件:实施“推恩令”;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官营、专卖。观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局面。论述:在政治上,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使得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在经济上,把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加强了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总之,汉武帝通过一系列措施巩固了大一统局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