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亚洲单元概览单元名称:亚洲学科/年级/设计者 地理/ 七年级教材 粤教粤人版 七年级下册 对应章/课时 第七章 亚洲/ 第二节 东南亚一、你敢挑战吗? 探究亚洲大陆的多元文化及其形成的自然和社会原因。你将学哪些知识?三、期望你学会什么? 1. 知识技能方面:学生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掌握亚洲文化的地理、历史和社会背景,了解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并具有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的能力。 2. 情感态度方面:学生通过学习,应该增强对亚洲文化的认同和尊重,了解文化差异,具有开放、包容的心态。 3. 创新思维方面: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跨领域综合思考,通过创新思维产生的新观点和新方案,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四、给你支招 1. 学习方式:学生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文献调研、场地观察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亚洲文化的内涵。 2. 课外拓展:教师可以推荐学生参观亚洲学术展览、观看相关记录片等,让学生拓展知识、加深记忆。 团队合作:在任务中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享彼此的观点,通过互动合作形成合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单元第1分课时学历案课时1名称:东南亚——以骑楼建筑为例1.课时目标 1. 了解东南亚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带来的影响; 2. 了解骑楼建筑在东南亚的分布和历史背景; 3. 掌握运用地理知识分析东南亚国家的特点; 4. 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精神。 2.评价任务 1. 每位学生需要写一份关于东南亚国家的报告,强调该国家的气候特点对该国家的影响,并探究当地的文化及建筑传统; 2. 学生需要完成一个小组项目,探究东南亚某一城市中最具代表性的骑楼建筑,并分析该建筑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特征; 3. 学生需要在课程结束后,写一份总结报告,总结对东南亚国家的深入了解及思考。 收集信息: 1. 查阅相关地理书籍、互联网资料和学术期刊,了解东南亚各国的气候特征和文化传统; 2. 了解东南亚城市中最具代表性的骑楼建筑,考察其历史背景和建筑特征; 3. 学生需要注意收集和整理数据,例如图片、视频、图表等辅助资料。 学习预案: 1. 了解东南亚国家的气候特点及影响(例如台风、季风和洪涝等),然后通过课堂讨论,分析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和人民生活等方面的异同点; 2. 研究东南亚的骑楼建筑,比较它们在不同地方的差异,探究历史和地理背景及对当地社会的影响; 3. 通过小组讨论和项目展示,让学生深入分析东南亚城市中典型的骑楼建筑,并探究它们的地理背景和历史演变; 4. 通过作品展示等形式进行深入思考和交流。3.学习过程 热身:通过介绍江门骑楼街拍摄电视剧《狂飙》以及作为电影泰国街取景地和骑楼街建筑短视频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吸引其进入正题。 任务/环节一: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找出东南亚有跟江门地区相似的骑楼街的原因。 任务/环节二:通过自主探究,学生找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主要的气候类型,并要求学生标注地图,说明气候类型的特征和对当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任务/环节三: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东南亚的骑楼建筑,并根据当地的地理和历史背景,分析建筑的特点和影响。 任务/环节四:教师引导学生找出东南亚两种主要气候类型的共同点,分组讨论该气候对当地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并写在小黑板上进行展示。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反思。单元作业与检测一、读以下图文材料,完成1-2小题。“下南洋”一词始于明、清时期我国对东南亚的称呼。近年来,很多中国企业到东南亚国家投资,掀起新一轮“下南洋”热潮。图7-2-11示意中国企业在东南亚部分国家的投资项目。完成下列题目。1. 我国轮胎企业在东南亚建厂,主要是因为这里 ( )A. 管理经验丰富 B. 天然橡胶丰富C. 生产技术先进 D. 生产资金雄厚2. 中国企业“下南洋”为东南亚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①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②改善环境质量③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④提高了失业率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二、读以下图文材料,完成3-5小题。我国培育的杂交水稻具有单产高、适应性强等优势,现已推广到多个国家和地区。东南亚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是世界上重要的水稻产区。读下图并回答以下问题。3. 东南亚各国将水稻作为其主要的粮食作物,当地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有( )①水稻产量较高 ②劳动力资源丰富 ③雨热同期 ④农业科技水平很高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④4. 东南亚地区是传统水稻种植区,杂交水稻的引( )A. 会改变当地饮食习惯 B. 与当地湿热的环境相适应C. 会受到霜冻灾害影响 D. 将替代热带经济作物种植5. 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可以( )①缓解粮食紧缺状况 ②减少贫困人口数量③引发稻米价格上涨 ④消除区域经济差异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单元学后反思1.单元设计依据 课标要求 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化设计指的是融合多学科的知识内容,以项目的方式向学生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或任务,围绕某个真实的项目情境,学生设计问题解决方案,在自主决策或合作探究中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最终以作品制作的形式展现学习成果。 学情分析 学生在地理学科中对亚洲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国家地区的了解程度较低,对亚洲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发展等方面有一定的兴趣。他们需要进一步学习和了解亚洲的地理特征、资源分布、人口分布以及环境和社会问题等内容。2.单元设计创意 一致性:设计一系列课堂活动和资源,确保内容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对亚洲的整体认知。 情境创设:通过使用图片、地图、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创设具体情境,引发学生对亚洲地理的兴趣和好奇心。 任务分解:将大单元分解为小主题,设计小组合作或个人研究任务,让学生深入研究和探索亚洲各个方面的内容。 进阶理解:设计问题驱动的学习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分析和推理,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水平。 作业设计:设计综合性的作业任务,让学生整合所学知识,展示他们对亚洲地理的综合理解能力。 反思设计:设计反思环节,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思考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收获,并提供机会给予反馈和改进。3.教学实施建议 新手教师:详细准备教学材料和资源,结合课堂教学与学生互动,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在设计活动时,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提供多样化的任务和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学习动力。尽量利用多媒体和视觉辅助工具,增加学生对亚洲地理的直观感受和理解。 采用别人设计的教案的教师:仔细阅读和理解所采用的教案,了解教学目标和活动的设计意图。在实施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学情特点进行适当调整和个性化的改进。尽量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及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需要进行差异化的指导和支持。4.参考资料 粤教粤人版地理七年下册《亚洲》教材:仔细阅读教材,理解教材内容和结构,确保设计与教材的一致性。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深入研究地理课程标准,关注它与其他各学科课程内容的交叉点来确定主题。 互联网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相关的地理教学资源、课程案例和教学活动,以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