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1 创新改变生活 教案(表格式)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1 创新改变生活 教案(表格式)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知道创新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在感受国家创新成就中培 养民族自豪感。 法治观念:体会创新与美好生活的内在联系,认同创新的价值,支持我国改革 创新事业。 责任意识:树立热爱科学的精神,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立志为个人成 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提升自身创新能力。
学情 分析 青少年的思维发展特点和已有的创新体验为其参与本课学习奠定了重要的基 础。就知识储备而言,学生对人类发展史和中华民族的历史有了一定认识,在此基 础上,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辩证地看待中国发展,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视角认 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基因,从而建立文化自信。青少年处于一个创新的时 代,创新已经成为世人普遍关注的焦点。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 式;科技的日新月异,让社会发展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人工智能普及化,冲击着 人们的传统认知;青少年既是创新时代的成果享受者,也是创新时代的重要主体。 他们是创新成果的受益者,更渴望能够参与时代的创新浪潮。但是囿于对创新的浅 层次理解,青少年学生往往局限于从科技发明的角度理解创新,而较少从文化、制 度等角度理解创新,可能会认为创新只是个体的行为,而没有认识到创新对于人类 进步、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
教法 学法 情景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
重点 创新的重要性;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难点 理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 入新课 导学: 在第8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 之际,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5月30日发布 20名首届“全国科创名匠”。 思考: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观 看学生感受 通过“全国科 创名匠”,来引入 创新的话题。
新课 新授 自学:自主质疑 任务一:阅读教材P58-61的内容,思考 问题。 创新的内涵是什么 为什么要创新/我国为什么实施创新驱 动发展战略 创新和改革的关系如何 任务二:针对本框题不理解知识,大胆 提出你的疑问。 任务三:完成自学成果检测 一:感受创新 情 境 一 :感受创新 在第8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 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5月30日发布20名首 届“全国科创名匠”选树宣传名单。他们分别 是 : 让中华文明基因传承于一砖一瓦之 间-----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正 高级工程师任飞 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石家 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史占良 让矿山更安全更高效-----太原理工大学 先进成型与智能装备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寇 子明 点“煤”成“油”为清洁能源贡献“催化智 慧 ” -----中科合成油内蒙古有限公司研究员 杨勇 用“膜”法助力碧水蓝天-----大连理工大 学盘锦产业技术研究院教授贺高红 攥紧种子硬“稻”理、躬耕黑土守粮安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研究员聂 守军 匠心锻造国之重器、“绞吸疏浚”海洋强 国-----上海交大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有 思 考 、 回答。 步入情 景 分 析 案 例 对课题的分 析感受中,帮助学 生厘清本课的逻 辑思路和价值定 位——情感体验 课,同时培养学生 的问题意识。
限公司研究员杨启 微雕细琢“金线键合”、穿针引线“大国之 眼”-----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工程师顾春燕 推动中国盾构从“O”到“1”的突破-----浙 江大学工学部教授杨华勇 给铁路插上人工智能的翅膀-----合肥工 大高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教授魏臻 探路绿氢、助力双碳-----厦门大学、嘉庚 创新实验室教授郑南峰 “鱼院士”让生活更“锦鲤”-----湖南师范 大学省部共建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 实验室教授刘少军 “关联设计”让建筑更低碳-----华南理工 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员倪阳 用“智慧”托举商业航天绚丽华章-----海 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总体技术部高 级工程师符菊梅 主动网络安全模型让网络更安全-----电 子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张小松 “雕刻”精准北京时间-----中国科学院国 家授时中心研究员张首刚 让民族药标准化-----中国科学院西北高 原生物研究所公共技术中心研究员李玉林 为大国工业铸梁“差一点也不行”-----六 盘山实验室(宁夏回族自治区装备制造实验 室)智能铸造及装备技术研究中心正高级工 程师高进喜 踏遍高原冻土、筑建国家“冻”梁-----中国 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俞祁 浩 推动AI汽车信息通信技术从“零”跑到领 跑-----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信 息智能事业部正高级工程师雷剑梅 思考:面对这些“名片”,请回答如下问 题。 Q1:让建筑更低碳、让生活更“锦鲤”、 探路绿氢、助力双碳等等,这些是否是创新 这些创新灵感来源于哪里 请分享你对创新 的认识 思 考 、 回答。
小结:①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发明创造, 还可以是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②不局限 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③ 创新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年复一年 的积累;④它是个人的创意,也是团队、集 体的创造活动。 Q2:你有什么创意作品 当你迸发出创 新点子时你的感受是 小结: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 得成就感。p16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 潜能,超越自我。 Q3:在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 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聚焦战略性新兴 产业和未来产业等多个领域都有创新。这说 明了什么 (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 也都可以创新。p16) 下面材料分别体现了哪个方面的创新 二十年筚路蓝缕,团队一起在突破了海 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核心技术,实现装备全 国产化后,又开发了我国第一艘大型反铲挖 泥船“长鹰8号”、深海J型铺管系统、深海张 力平台系统等各种海上特种作业工程船舶与 深海装备,这些装备在推动我国远海岛礁建 设和航运交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 用。(技术的创新) 张小松教授的研究成果在维护国家安全 的工程业务中取得了重要的社会效益,入选 了“十三五”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他 主持研制出的国内首款软件漏洞自动化挖掘 平台,以及设计并建立的智能化网络对抗平 台,在多项关键指标方面优于国内外同类平 台水平,在工程应用中成功发现并防止了多 项威胁和风险,确保了国家重大会议与活动 的成功举行,推动国家建立了多项网络安全 防控机制制度。(制度的创新) 任飞坚持“理论研究-文化传承”相结合的 学生积 极思考,畅 所欲言,分 享自己的创 新故事 阅 读 、 谈论、回答 通过孩子们 的创意作品,感受 “变废为宝”的点 子。 通过了解世 界科技前沿、经济 主战场、国家重大 需求、人民生命健 康,聚焦战略性新 兴产业和未来产 业等多个领域都 有创新,使学生理 解创新体现在了 生活的方方面面。
工程实践理念。他在清华大学完成了本硕博 完整的建筑设计培养,对中国建筑文化精髓 具有深厚的理解,坚持理论研究、技术创新 与文化传承并重。他深耕中国建筑文化与技 术精髓,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的当代建筑表达。 在探索双碳目标下,极端环境建筑技术集成 方案,引领理论与技术一体化创新。(知识 创新) Q4:这些创新之举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怎 样的感受 你还能列举出来生活中的哪些创新之举 呢 小结:创新让生活更美好。p17随着时 代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将 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共享单车、互联网医院、移动支付、网 络购物。。。。 笔记1:如何理解创新改变生活 个人生活: ①生活处处有创新 ②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③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 社会生活:④生活处处可创新 根本目的:⑤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二:创新引擎 情 境 二 :如果时光倒流五百年,移居火 星,控制天气,心灵感应,人工生命,用太阳 能作为持续能源的来源的想法能否实现 这 些想法的实现得益于什么 第一次工业革命: 蒸汽机的应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力应用 第三次工业革命: 小 组 合 作 探究分享 运用生活中 的创新使学生真 实地感受到感觉 创新给生活带来 了更多的便利。
信息技术 第四次信息革命: 互联网大数据等智能化 思考:科技革命的创新历程说明了什 么 小结:从四次工业革命,可以看出:人 类的文明史其实是一部创新史。 思考:创新的重要性 小结:①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的重要力量。(人类文明/纵向角度) 情境三: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 产业革命 中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德国工业4.0——高科技战略计划 印度)——“印度制造”作为国家战略 韩国——致力于人工智能、无人驾驶项 目研究 思考:上述图片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小结:②时代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 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国际竞争/ 横向角度) 情 境 四 :在全球科技舞台上,中国正以 其独特的创新力量,书写着令世界瞩目的新 篇章。 中国6大顶尖科技分享: 01激光技术我国:激光技术处于世界第 —。 02导航卫星技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 由我国自主建设运行的重要空间基础设施, 也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 广、服务性能要求最高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 03反卫星技术:寄生星是中国独有的反 卫星技术,被称为是我国“镇国之宝”。 04航天技术:中国航天技术已达到国际 先进水平。 05量子通信:中国在量子科技领域具领 先优势,特别是在量子通信领域的基础科研 成果走在世界前列。中国联通建成全国首个 探究分享 通过对比设 问,使学生意识到 人类社会的不断 发展也正是依托 于创新。 使学生意识 到中华民族骨子 里就是一个创新 的民族,感受创新 的重要性。
商用量子通信专网,中国在卫星量子通信方 向领先欧美发达国家大约五年左右。 06超级高铁技术:中国已经研发出时速 达到1000公里的超级高铁技术,并成功建造 了首个运行试验的封闭式隧道。 思考:在科创领域中国实现了再也不用 挨打!为此做了那些努力 小结:③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 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 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 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 现实需要。p18(从我国角度看) 情 境 四 :改革、开放、创新是相辅相成 的。他们都具有这样的内涵:敢于质疑,勇于 追求,不停探索,有胆识,有进取心,有批 判精神,不满足于现状,不墨守成规;观念创 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通往中 国梦的复兴之路上需要“改革创新”! 小组探讨:改革和创新有何关系 提示:从创新与改革的关系上看,改革 激发创新,创新促进改革。改革指向过去, 意味着要与时俱进,要破旧;创新指向未来, 意味着要立新。改革为创新指明了任务和方 向,为创新解除思想体制各方面的束缚,从 而激发创新的活力;创新推动改革往深处、高 处发展,让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 小结:④创新与改革的关系: a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 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b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 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 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c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 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 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中国正走在通往国富 民强的创新路上。 思 考 、 回答。 明确在国际 竞争和民族复兴 方面也必须重视 创新。 来辩证看待改革 和创新的关系
笔记2、创新的重要性 (1)从人类社会看(纵向角度):创新 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从国际竞争角度看(横向角度): 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 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3)从我国角度看: 创新是国家命运所系; 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 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 明的民族禀赋。 拓学:拓展践行 仰视英雄是为了学习英雄,是为了向我 们心中的理想更近一步。世上从来没有什么 救世主,有的只是自己不懈的努力。“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正是中国科创名匠最 好的写照。 启示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参考:(1)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 创新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 (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树立创新意识, 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3)转变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学习、合 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 (4)积极参加创新小发明、小制作,在 动手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 (5)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 不断创新。 (6)勤于思考,善于观察,敢于质疑, 勇于向传统挑战; (7)培养好奇心,养成勤动手、动脑的 好习惯。 本课小结:思维导图 固学:巩固提升 思 考 、 回答。 知行统一
1.新基建、新商业不断涌现,远程办公、 视频会议、在线教育更成为数字经济、城 市建设的新亮点。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表 明( A.我国已经成为科技创新强国 B.生活处处需要创新,科技为发展提供动 力 C.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正在发生转化 D.科技创新是当前国家竞争的唯一因 素 2.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预判出电动 汽车的发展前景,创造性地把汽车、电机、 控制等技术融合到一起,形成一门全新的学 科,助力国家电动汽车在新能源赛道上驰骋。 这表明( ) A.我国科技能力全面领先世界 B.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C.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D.创新已成为所有国家发展战略重心 3.推动“中国号”巨轮在新时代航程中行 稳致远,靠什么提供充沛、持久的动力 发展 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 力。“第一动力”已成为当今热词,“创新的春 天”气息正浓。14亿多中国人民怀着对美好 生活的憧憬,依靠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向着 世界科技强国前进,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梦想前进!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 问题: (1)强调“创新是第一动力”有何重大意 义 (2)为什么说创新是引擎 (3)为了让“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人心, 请你拟写两条宣传标语。 思 考 、 回答。 讲练结合
课堂 小结 习近平总书记说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我们青年是社会 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对青年而言,勇于 创新、敢为人先,关键在于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盯科学、 技术、产业、管理的前沿,努力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重点工程中刻苦攻关、 施展才华。深入人民、深入实践,想党和人民之所想、赴党和人民之所需,才
能让创新潜能和创造活力永不枯竭!扎根中国大地,我们新时代青年要刻苦学 习本领,以大胆创新创造的奋进之姿,肩负起推动国家发展进步的历史责任。
作业 设计 1、知识性作业一:课堂练习 2、实践性作业二:思考如何向中国科创名匠看齐
板书 设计 本课小结 (1)生活处处有创新。 (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表现、领域、 形成、归属) (
创新与生
活的关系
创新的
重要性
) (
感受
创新
)(3)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 就感。 (4)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 以创新。(知识、技术、制度) (
创新改变


)(5)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1)创新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2)时代发展呼唤创新。 (3)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
创新
)(4)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
引擎
) (
改革与创
新的关系
)激发 (

)革 创新 促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