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走向共同富裕》教学设计核心 素养 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帮助学 生认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奋斗目标”“发展的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让改革发 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2.责任意识:通过学习,帮助学生“理性对待中国发展进程中产生的问题,勇于承担社会责 任”。学情 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抽象思维,但是看问题还比较片面,本节课通过时 事政治、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习改革开放的重大成就,帮助学生认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为 学习九年级的内容打下基础。教法 学法 案例分析、合作探究重点 改革开放的历程和成就难点 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 火车悠悠,体现了中国温度。在当今这个快时 代,我国仍保留了80多对公益性“慢火车”,覆 盖20余个省区市。在出行不便的革命老区、边远 山区等地方,“慢火车”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低 廉的票价让群众出行更加方便;抚平求学路上的坎 坷,托起山区孩子的梦想;提供务工信息、在车上 完成交易,拓宽了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门路…… “慢火车”延续着脱贫路上的“最后一公里”,承 载着大山里的“诗与远方”。在全面步入小康社会 的关键时刻,“慢火车”生动践行着“不让一个人 掉队”的时代承诺。 从火车到高铁,是近代中国发展的剪影。改革 开放以来,我们一骑红尘,经济发展取得了前所未 有的成功,但发展再快,落脚点始终是人民从未改 变。 观看视频 通过时事新闻, 引导学生感受国 家富强、社会进 步的喜悦,共同 回顾改革开放的 伟大进程,开启 本课内容。新课新授 自主学习P9-13,思考问题 1.为什么全面深化改革 (P9-10) 2.如何全面深化改革 (P9-11) 3.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P9) 4.为什么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P11-13) 5.党和政府如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P11-13) 总议题:走向共同富裕——“中国速度”邂逅“中 国温度” 子议题一:高铁动车的速度——如何满足人民美好 生活的向往 子议题二:绿皮火车的温度——为什么时代永远需 要慢火车 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 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通过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时富裕、同等富裕、同步富裕。 本节课重点问题概要 1.为什么全面深化改革 2.如何全面深化改革 3.为什么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4.党和政府如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子议题一:高铁动车的速度——如何满足人民美好 生活的向往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记忆——出行方式 从自行车的脚踏板,到高铁的风驰电掣,坐地日行 八千里程,主要得益于我国实行了什么政策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 第一,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第二,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从温饱走向了全面小康 第三,经济活力充分彰显,市场经济发展已日渐成 熟 第四,中国社会更加开放,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增 强 第五,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顺应时代的现代化道 路。 改革开放还要进行吗 改革开放卓有成就,但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收入差距、地区 自主阅读教材 的内容。并做 好 相 关 的 记 录。 列举我国取得 的成就,思考 问题。 思考、回答 自主学习,感受 新知。 引导学生感受我 国取得的成就, 体会强国之路的 腾飞,产生自豪 感和认同感;同 时认识到成就的 取得论证了看到 一些问题差距、城乡差距有拉大的趋势;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教育、医疗等社会 公共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出现了上学难、看病贵的问 题 ; 一些地方就业压力增大等等。 人民渴望有更满意的的收入、更舒适的居住条件、 更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 多的教育资源等。 ①社会主要矛盾: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 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和目标 内涵 我国推行的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化改革的社 会变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 防和军队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的改革。 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改革开放可以结束吗 ②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 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2024年李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 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 亿元,增长5.2%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 说明我国经济步入怎样的发展阶段 ③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 段。 代表委员说亮点看“中国路”通达四方 根据材料说说,我国铁路建设是如何推动高质量发 展的 不断提升铁路科技自立自强能力,赋能铁路新质生 产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 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为什么在偏远地区保留慢火车,而不是高铁运 行呢 对偏远山区乡村有什么意义 ④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 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意义: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有人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经成 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所以,不需要继续进行改 革开放。⑤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 行时,没有完成时。 笔记1.为什么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全面深化改革的对策社会主要矛盾将改革进行到底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现实挑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 道路。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笔记2.如何全面深化改革 子议题二:绿皮火车的温度——为什么时代永远需 要慢火车 偏远地区开行的公益性“慢火车”站站停、低票 价、公交化,架起了山村与城市的沟通桥梁,成为 沿线人民的“公交车”“致富车”。你怎么看 低廉的票价,给更多大山孩子提供了接受教育 的机会,还把3号车厢改成了“学习车厢”。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这对慢火车也是老百 姓的“致富车”,为老百姓运输商品提供了便利,慢 火车不仅不盈利,还有所亏损。全国常态化开行80 多对慢火车,覆盖20多个省份,经停500多个车 站,每公里票价不到6分钱。助推各地人民共同富 裕的强力引擎。 偏远地区开行的公益性“慢火车”站站停、低票 价、公交化,架起了山村与城市的沟通桥梁,成为 沿线人民的“公交车”“致富车”。谁发挥着重要作用 有何影响 僻远地区开行的公益性“慢火车”不仅体现了我 国政府对偏远地区发展的重视和支持,通过提供便 捷、经济的交通方式,极大地改善了当地人民的出 行条件。 这种站站停、低票价、公交化的运营模式,不 仅方便了沿线居民的出行,更在深层次上促进了城 乡间的交流与发展,带动了当地特色产品的销售和 旅游业的繁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工具。 笔记3.为什么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1)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 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P11 (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P12 (3)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P13 为什么不计成本开行慢火车 培养学生责任意 识、道德修养, 自觉做改革开放 的支持者和拥护 者。最低2元、最高26.5元,穿越大凉山地区的这对列 车,30多年没有提升票价。 不计成本开行慢火车,看的不是运营成本,而 是做到了乡村的发展依靠人民,收获人民群众的心。 这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一个国 家的良心所在。 “慢火车”为什么受到广泛欢迎 1.它满足了偏远地区人民的基本出行需求,解决了 他们长期以来面临的交通难题; 2.低票价降低了出行成本,使得更多人能够享受到 便捷的交通服务; 3.站站停的模式使得沿线居民能够轻松上车下车, 极大地提高了出行的便利性; 4.“慢火车”的开通促进了城乡间的文化交流与融 合,有助于打破地域隔阂; 5.它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 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笔记4.党和政府如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 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 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P11 (2)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 系建设,如期打赢扶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 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 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P12 (3)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保障。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 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 义。P13教师寄语 有人说,高铁是理想,火车是归途,高铁是中国速 度,火车时是中国温度。这都反映出我国交通发展, 中国铁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中国高铁正凭借实力 在世界赢得广泛赞誉。 我们期待高铁这张“中国名片”能够加快 “走出去”步伐,期待“公益性慢火车”为助力乡 村振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 大贡献。作业设计 小组合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铁路设计名片。 要求:为中国铁路提炼一个“主题词”,并围绕这一主题词进行名片设计。板书设计 议学小结 本课你学到了什么 (政)(走向共同富裕) (为什么需要全面深化改革二二二二二社会的主要矛盾子议题一)为什么要坚持 共享发展成果 二二 为了共享发展成果,党和 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子议题二 改革创新精神 的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