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辨别真假水果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作为单元起始课,围绕“怎样辨别真假水果”的问题展开具体观察活动。在观察中,学生自觉运用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方法,而这些方法又离不开人体的眼、耳、鼻、舌和皮肤等感官,进而体会到各种感官各有不同的功能。 教材设计分三大部分: 第一,科学探究——怎样辨别真假水果。引导学生试着运用感官观察描述区别不同事物的特征。第二部分,应用与迁移——识别真假花,这是运用所学的感官观察方法,让学生自己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学以致用。第三部分,阅读与新知——认识感官兄弟,知道眼、耳、鼻、舌、皮肤是人体的感觉器官。2.学习者分析 在体验单元学习中,学生已经开始用眼睛观察事物特征。眼睛观察是否是万能的,恐怕学生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看、闻、摸、尝、听,这些观察方法学生并不陌生,他们都经历过,知道离不开眼、耳、鼻、舌、手这些器官,但学生没有意识到要想全面了解一个事物,需要综合运用多个感官。3.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认识眼耳鼻舌皮肤等五种感官,知道它们各有各的本领。 科学思维:能利用感官把真假水果辨别出来,培养学生比较思维。 探究实践:能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的方法辨别真假水果。 态度责任:对物体的外在特征观察、探究感兴趣,能提出相关问题。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五种感官,知道各有各的功能。 难点:运用感官比较、区分、描述不同的事物特征。5.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表现程度自评互评师评☆☆☆☆☆☆怎样辨别真假水果能正确利用眼看、鼻闻、手摸等方法去观察、区别和描述事物的特征。能基本能不能识别真假花能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基本能不能阅读:感官兄弟能通过阅读,认识人体的五种感觉器官。能基本能不能学习收获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名称:情景导入,揭示主题教师活动1 1.金秋九月,硕果飘香。老师带来一篮子水果,请同学们挑选一个吧。 2. 你们都挑选到自己称心如意的水果了吗? 3. 哦,原来这篮子水果有真有假。学生活动1 挑选水果 我的梨是假的,我的苹果是真的……活动意图说明:创设活动情境,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提出科学问题。环节二:科学探究——辨别真假水果教师活动2 (一)问题与猜想 1. 面对这样有真有假的一篮子水果,你有什么问题? 2. 想一想,怎样辨别真假水果? 3. 谁的想法跟他们一样? (1)闻一闻:真水果有香味,假水果没有 (2)看一看:假水果颜色均匀,真水果颜色有深有浅 (3)掂一掂:假水果比较轻,真水果比较重 (4)尝一尝:假水果不能品尝,真水果能品尝 教师:同学们想的方法可真不少。 (二)探究与结论 1. 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试一试,把真假水果分开。把假水果放到左边,真水果放到右边。 2. 交流我们的试验结果。可以用这个句式来回答: (1)句式: 这个____是假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_ (2)句式: 这个____是真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_ 3. 实践表明,只用眼睛观察,能看出真假吗? 4. 我们的判断正确吗?怎么验证。 教师讲解方法 ①闻起来有塑料味的水果,肯定是假的 ②能剥开皮的,肯定是真的;剥不开皮的,肯定是假的。 ③能切开的水果肯定是真的。 (三)反思与评价 1.如果有人请教怎样辨别真假水果,你该怎么传授经验? 2. 在辨别真假水果的活动中,你有什么感想?学生活动2 怎样辨别真假水果? 思考交流 举手 试着把真假水果分开 这个梨是假的,因为拿起来很轻很轻。 这个葡萄是真的,因为捏着有些软。 不能。我们还要通过闻、摸等方法辨别。 学生验证自己的判断 真苹果有香味,假苹果没有 真葡萄摸起来有点软 真香蕉能剥皮 真梨能用刀切成两半 …… 只用眼睛观察判断不准,还需要用手、鼻子来帮忙活动意图说明:能正确利用眼看、鼻闻、手摸等方法去观察、区别和描述事物的特征。环节三:应用与迁移——识别真假花教师活动3 提供一盆花。 这盆花是真的吗?很难看出来。怎么辨别它的真假?学生活动3 闻,有香味;摸,比较软;花瓣、花蕊能掰掉;手拿比较重。这样的花是真的。活动意图说明:引导学生能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环节四:阅读与新知——感官兄弟教师活动4 1. 看、摸、闻、听、尝,分别用到哪些器官? 2. 找一找,这些器官在我们身体哪个地方? 教师出示示意图 教师:眼、耳、鼻、舌、皮肤是人体的五种感觉器官。它们各有各的本领。学生活动4 眼、皮肤、鼻、耳、舌 两人互相指认物种器官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阅读,认识人体的五种感觉器官。7.板书设计 辨别真假水果 辨别——看 闻 摸 器官——眼 鼻 皮肤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真葡萄摸上去比较软,用到的感官是( ) A.眼 B.皮肤 C.舌 2.下面哪一点能证明花是假的?( ) A.有塑料味 B.摸上去软软的 C.花的颜色有深有浅 3.真苹果闻起来有淡淡的( ) A.塑料味 B.香味 C.薄荷味 二、判断题 1.真假水果只用眼睛观察就能辨别出来。( ) 2.不同的感官的本领不同。( ) 3.感官包括眼、耳、口、鼻、舌。( ) 4.用手拿较轻的一定是假花。( ) 【参考答案】 1.BAB 2. √ √ 作业布置:平时,我们用感官做什么?请搜集相关事例。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6张PPT)第1课时辨别真假水果(大象版)一年级上01教学目标内容总览02新知导入03探究新知04课堂练习05课堂总结06作业布置教学目标认识眼耳鼻舌皮肤等五种感官,知道它们各有各的本领。0102能利用感官把真假水果辨别出来,培养学生比较思维。03能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的方法辨别真假水果。科学观念04对物体的外在特征观察、探究感兴趣,能提出相关问题。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新知导入金秋九月,硕果飘香。老师带来一篮子水果,请同学们挑选一个吧。新知导入你们都挑选到自己称心如意的水果了吗?这个梨是假的我要那个苹果,它是真的哦,原来这篮子水果有真有假。探究新知科学探究:辨别真假水果面对这样有真有假的一篮子水果,你有什么问题?(一)问题与猜想怎样辨别真假水果?探究新知科学探究:辨别真假水果想一想,怎样辨别真假水果?探究新知科学探究:辨别真假水果谁的想法跟他们一样?我想闻一闻。我想仔细看看。我想摸一摸。我想尝一尝。探究新知科学探究:辨别真假水果(二)探究与结论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试一试,把真假水果分开。真水果假水果探究新知科学探究:辨别真假水果交流我们的试验结果。句式:这个______是假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梨拿起来很轻很轻探究新知科学探究:辨别真假水果交流我们的试验结果。句式:这个______是真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葡萄捏着有些软探究新知科学探究:辨别真假水果实践表明,只用眼睛观察,能看出真假吗?不能。我们还要通过闻、摸等方法辨别。探究新知科学探究:辨别真假水果我们的判断正确吗?怎么验证。(1)闻起来有塑料味的水果,肯定是假的探究新知科学探究:辨别真假水果我们的判断正确吗?怎么验证。(2)能剥开皮的,肯定是真的;剥不开皮的,肯定是假的。探究新知科学探究:辨别真假水果我们的判断正确吗?怎么验证。(3)能切开的水果肯定是真的。探究新知科学探究:辨别真假水果(三)反思与评价如果有人请教怎样辨别真假水果,你该怎么传授经验?探究新知科学探究:辨别真假水果我的经验真苹果有香味,假苹果没有真葡萄摸起来有点软真香蕉能剥皮真梨能用刀切成两半探究新知科学探究:辨别真假水果在辨别真假水果的活动中,你有什么感想?只用眼睛观察判断不准。还需要用手、鼻子来帮忙。探究新知应用与迁移:识别真假花这盆花是真的吗?很难看出来。怎么辨别它的真假?闻:有香味摸:比较软;花瓣、花蕊能掰掉;手拿比较重真探究新知阅读与新知:感官兄弟看、摸、闻、听、尝,分别用到哪些器官?看摸闻听尝眼睛手(皮肤)鼻子耳朵舌头探究新知阅读与新知:感官兄弟找一找,这些器官在我们身体哪个地方?眼、耳、鼻、舌、皮肤是人体的五种感觉器官。它们各有各的本领。1.真葡萄摸上去比较软,用到的感官是( )A.眼 B.皮肤 C.舌2.下面哪一点能证明花是假的?( )A.有塑料味 B.摸上去软软的 C.花的颜色有深有浅3.真苹果闻起来有淡淡的( )A.塑料味 B.香味 C.薄荷味课堂练习选择题BAB1.真假水果只用眼睛观察就能辨别出来。( )2.不同的感官的本领不同。( )3.感官包括眼、耳、口、鼻、舌。( )4.用手拿较轻的一定是假花。( )课堂练习判断题 √ √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眼耳鼻舌皮肤等五种感官,知道它们各有各的本领。作业布置平时,我们用感官做什么?请搜集相关事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让备课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单元基本信息单元主题 感官兄弟课标要求 一、核心概念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二、学习内容 1.1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性与功能 ①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度、形状等外部特征; 5.5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 ④识别人的眼、耳、鼻、舌、皮肤等器官,列举这些器官的功能与保护方法。 三、学业要求 能利用感官和观察工具进行观察并描述; 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对事物外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能仔细观察和比较,如实表达观察到的现象; 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身边常见生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单元课时设计 3课时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体现学习主题的育人价值)主题名称 走进科学单元设计意图 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儿童的提问又源自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而好奇心又源自我们的感官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因此,要让学生对周围事物提出更多问题,就必须教他们学会观察。同时,观察也是科学探究的核心活动,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将直接影响科学探究的效果。因此,在学生学习科学之初,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就显得非常重要。人体感官是观察活动赖以进行的器官。了解各种感官的观察功能,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是学生学会观察的基础。 本单元从引导学生认识五种感官的功能入手,以真实的观察活动为载体,指导学生学习运用感官进行观察的方法,同时指引他们了解感官所能观察到的物体的相关外部特征,如颜色、大小…… 本单元共3课,呈递进关系。第一课《辨别真假水果》,旨在认识五种感官。第二课《感官的本领》,引导学生认识五种感官功能。第三课《水果分享会》,综合运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特征。主题学情分析 在体验单元学习中,学生已经开始观察活动。但是这种观察还是处在无意识的自发阶段。本节课开始,将从认识感官入手,引导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开放性学习环境 1.指导性预习:阅读+问题+检测; 2.大单元大概念大任务课堂学习:问题+探究+讲述+整合+实战; 3.现代教育新技术:PPTX+微视频+网络+师生互助二、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基于标准、分析教材、结合学情,体现素养导向)单元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识别感觉器官,认识各种感官功能。 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能用感官区别和描述不同事物的外部特征。 探究实践:能用感官区分事物,能综合运用感官对事物进行全面观察。 态度责任: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物质的外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如实讲述,尊重事实:愿意倾听和分享,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识到保护感官的重要性。三、学习活动/任务设计(指向学习目标,强调学生的活动与体验)第1课时 任务1 名称: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出示一篮子各种各样的水果,包括仿真水果,让学挑选。 设计意图:创设活动情境,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提出科学问题。任务2 名称:辨别真假水果 首先让学生分享自己将使用的方法,然后通过实物用自己的想法试着辨别并加以验证,最后交流辨别经验和感想。 设计意图:通过辨别真假水果的活动,引导学生利用眼看、鼻闻、手摸等方法去观察、区别和描述事物的特征。任务3 名称:识别真假花 真花和仿真花混合在一起,学生进行识别。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能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任务4 名称:阅读《感官兄弟》 阅读教材图文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认识人体的五种感觉器官。第2课时 任务1 名称:复习导入,揭示主题 先回顾五种感官有哪些,然后提出探究问题“感官有什么本领”。 设计意图:自然衔接过渡,学生容易接受。通过悬念设置,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任务2 名称:感官兄弟的本领 开展听一听、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看一看等观察实践活动。 设计意图:在具体的观察过程,学生充分认识到五种感官的不同功能。任务3 名称:走进小树林 走进校园或学校附近的小树林,让感官兄弟发现更多有趣的事物。 设计意图:把课堂利用五官观察的兴趣延伸到课外,深入体会感官作用。任务4 名称:阅读《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皮肤》 阅读教材图文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学生知道皮肤是人体最大感觉器官,了解皮肤的更多功能。第3课时 任务1 名称:问题导入,揭示主题 出示学生自带的各种水果,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水果。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科学兴趣,激发急切求知欲望。任务2 名称:分享水果 首先是用多种感官观察、描述水果特征;然后描述从不同角度描述水果特征猜测是哪种水果;最后反思自己观察到哪些水果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体会多种感官的综合观察能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特征。任务3 名称:制作水果拼盘 把不同颜色、味道的水果切成不同的形状制作水果拼盘。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感官功能解决生活问题,做到学以致用。任务4 名称:阅读《保护感官很重要》 阅读教材图文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知道怎样保护感官,树立健康意识。四、单元学习评价设计评价要素 针对单元整体描述评价内容 第1课时:辨别真假水果 1.辨别真假水果 2.识别真假花 3.阅读《感官兄弟》 第2课时:感官的本领 1.感官兄弟的本领 2.走进小树林,发现更多有趣事物 3.阅读《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皮肤》 第3课时:水果分享会 1.分享水果 2.制作水果拼盘 3.阅读《保护感官很重要》评价指标 第1课时:辨别真假水果 1.认识眼耳鼻舌皮肤等五种感官,知道它们各有各的本领。(科学观念) 2.能利用感官把真假水果辨别出来,培养学生比较思维。(科学思维) 3.能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的方法辨别真假水果。(探究实践) 4.对物体的外在特征观察、探究感兴趣,能提出相关问题。(责任态度) 第2课时:感官的本领 1.知道不同的感官能认识事物的不同特征,知道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科学观念) 2.通过实践比较,体会不同感官具有不同的本领。(科学思维) 3.能通过听、闻、摸、闻、尝等途径的探究感知感官功能。(科学探究) 4.意识到感官能发现更多有趣的事物。(责任态度) 第3课时:水果分享会 1.知道综合利用多种感官的功能,了解保护感官方法。(科学观念) 2.能用多种感官观察描述,比较不同事物特征。(科学思维) 3.能运用眼、耳、鼻、舌、皮肤等多种感官多方面观察描述的事物特征。(科学探究) 4.愿意与同学分享自己成果,树立保护感官意识。(责任态度)评价方法 课上评价 1.教师激励评价 2.学生自我反思评价 3.成果展示,学生互评:赞赏性评价和质疑性评价 5.使用评价量化表,延时评价 课后评价 1.课时作业 2.单元测试五、单元作业设计一、选一选,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 1.探探观察到一种水果很硬,说明“五官”中的( )参与了观察。 A.眼睛 B.耳朵 C.手或皮肤 2.观察物体表面时,可以用手( )粗糙程度。 A.掂一掂 B.摸一摸 C.闻一闻 3.下列水果中,摸起来有点软,颜色是黄黄的,闻着有点香,吃起来很甜的水果是( ) A.香蕉 B.橘子 C. 苹果 4.我们用( )可以闻到饭菜的香味。 A.舌头 B.鼻子 C.耳朵 5.西瓜的味道是甜的,是我们用( )感觉到的。 A.眼睛 B.舌头 C.耳朵 6.我们可以使用下列器官中的( )观察到物体的颜色、形状和大小。 A.鼻子 B. 眼睛 C. 耳朵 【参考答案】 CBBBB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我们用舌头可以品尝到食物的味道。( ) 2.通过眼睛观察我们可以知道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 ) 3.我们的手能感觉到物体的大小。( ) 4.准确描述一种水果,需要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 5.用手摸也是观察的一种方法。( ) 【参考答案】 √√ √√ 三、连一连,将感官和它的作用相连。 味道 颜色 冷热 气味 声音 【参考答案】 四、简答题 “五官”的功能不同,但是目的都是观察和感知世界,请小朋友们写一写“五官”的不同功能吧! 【参考答案】 眼睛、耳朵、舌头、鼻子、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4用舌头尝,实验室的物品,不能用嘴巴尝;用手摸。 五、综合题 先观察下列物体用到了哪些感官?在相应的感官处打√。 【参考答案】六、单元教学结构图眼 —— 看:颜色 形状 大小 耳 —— 听 :声音 感官兄弟 鼻 —— 闻:气味 综合运用,观察全面 舌 —— 尝:味道(酸甜苦辣咸) 皮肤——摸:软硬、光滑程度、冷热、厚薄七、反思性教学改进(实施后填写)实施后填写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大单元整体教学】1.1《辨别真假水果》课时教案.docx 【大单元整体教学】1.1《辨别真假水果》课时课件.pptx 【大单元整体教学】第一单元《感官兄弟》整体设计.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