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玉石文化(二)小学美术 苏少版 四年级上册CONTENTS01 新课导入02 探究学习03 课堂作业04 课堂总结01新课导入新课导入你们猜猜他是谁?那他为什么要穿上玉衣呢?新课导入02探究学习探究学习商代 玉牛概括、夸张、装饰探究学习商代 玉凤探究学习金代 海东青攫天鹅 玉佩饰探究学习元代 玉佩 ( 俏色玉雕)探究学习宋代 玉鸡(俏色玉雕)探究学习明代 青玉龙柄桃式杯探究学习玉是非常稀少和美丽的,开采和加工也是非常困难的,所以玉在古代只是少数达官贵族才能使用的,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玉已经进入了我们普通百姓的生活中,成为了高贵的装饰和财富的象征砣 机电动工具探究学习探究学习常言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那玉器雕刻需要哪些步骤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探究学习雕 刻 步 骤03课堂作业课堂作业课堂作业课堂作业学一学课堂作业课堂作业课堂作业课堂作业你想不想也动手雕刻一下?因为玉器太硬了而且又特别珍贵,所以今天我们就用这种看起来很晶莹的透明皂来代替玉料尝试雕刻一下。根据形状设计或临摹老师提供的图片,用刻刀雕刻一件“玉器”。04课堂总结课堂总结玉器的外表温润光泽,很美,内在又细腻坚强,让人佩服。孔子说过这样一句话,同学们齐读:“君子比德如玉。”君子比德如玉,温润而泽也,孔子赋予了玉:仁、义、礼、智、信等十一种美德,玉就成了品德高尚的君子的化身,也成了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谢谢苏少版本美术科目四年级上册第二十课《玉石文化》(二)教学设计课题名 玉石文化(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家乡的汉玉文化,初步了解我国古代玉器的文化内涵、造型和审美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尝试用透明皂雕刻一件简单的“玉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儿童对祖国玉石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 通过赏析制作,了解我国玉器的造型特点和审美特点。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祖国玉石文化的内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玉石文化。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透明皂,刻刀,课件 学生准备:透明皂,刻刀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 同学们,咱们的江苏徐州在古时候还有一个称呼,是什么?徐州古称彭城,是汉文化的发祥地,是西汉时楚国的都城所在地。1994年2月25日,人们在狮子山发现了一座沉睡了两千年的汉墓,在汉墓里发现了一件特别的衣服,引起了国人的关注,这是一件什么样的衣服呢?(视频播放:金缕玉衣出土视频) 2. 你们猜猜他是谁?经过考证,他就是楚国第三代楚王:刘戊。那他为什么要穿上玉衣呢? 3. 在汉墓中还出土了许多精美的玉器,都珍藏于徐州博物馆中,想不想去看看?那么就请你跟随老师的镜头一起走进我们的徐州博物馆。(视频播放馆内的玉器,学生欣赏,教师解说) 教师提问:你有什么感想? 4. 玉是非常稀少和美丽的,开采和加工也是非常困难的,所以玉在古代只是少数达官贵族才能使用的,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玉已经进入了我们普通百姓的生活中,成为了高贵的装饰和财富的象征,瞧,老师就带了一件玉做的挂饰,你们看看雕刻的是什么?这是一个寿桃,我希望自己健康长寿。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什么玉器? 5. 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我们中华民族那么爱玉、崇尚玉,从古到今,玉器的发展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源远流长、从未间断,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玉石文化。 二、欣赏玉器 探究新知 (一)现在我们来共同欣赏几件古代的玉雕作品。 1. 商代玉牛:这是什么动物?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它和我们生活中见到的牛有什么区别?艺术家对牛的形体进行了概括,对特征进行了夸张,还装饰了花纹,这也是我们美术作品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2. 商代玉凤:这是什么动物?这件玉佩的造型有什么特点呢?凤是鸟中之王,是我们的祖先创造出来的神鸟,它有什么寓意呢?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它和谁是并驾齐驱的?龙和凤都是咱们中国人崇拜、敬仰的动物,包含龙和凤的词语寓意也都是特别美好的,如:龙飞凤舞、龙凤呈祥等。 3. 金代海东青攫天鹅:这件玉器表现了一个特别的场景,是什么呢?这件玉器是金代的海东青攫天鹅玉佩饰,金代是我国少数民族女真族建立的一个王朝,女真族是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在金代上至帝王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爱饲养这种叫海东青的猎鹰,这件玉器跳出了传统玉器制作表现优雅、祥和的图案和工艺的藩篱,而是刻画了凶猛的海东青从天而降,刹那间擒住天鹅的精彩瞬间,也表达了女真族以小胜大、勇敢无畏的精神。这件玉器的构图、造型包括雕工怎么样?谁来分析一下? 4. 元代玉佩:你们看,这块玉佩和我们刚才欣赏的玉佩有什么不同?玉石在形成的过程中受到矿物质的侵蚀,形成了一些特别的颜色,如果利用这些颜色巧妙布局、因材雕刻,就会有巧夺天工的妙处,成为俏色玉雕。你看这件元代的玉佩利用俏色表现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色?淳朴自然的山林野趣,而且“鹿”同“禄”是谐音,也表达了人们的美好心愿。 5. 宋代玉鸡:这件玉器也是一件俏色玉雕,它的俏色在哪儿?为什么要放在头部而不是尾巴上呢?有鸿运当头的意思,你还知道玉器雕刻中其他谐音的运用吗? 6. 明代青玉龙柄桃式杯:你们猜猜这件玉器是做什么用的?是的,它是一个杯子,它的造型特点是什么呢?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瞧,杯子柄的部位细致地雕刻了青龙和桃花、桃叶,而杯身则是一个又大又空的桃子,这就形成了一种,疏密的对比,这也是我们美术中常用的一种手法。如果用这个杯子喝水,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二)这些精美的玉器是怎么雕刻出来的呢? 1. 玉石质地细腻,非常坚硬,这么坚硬的玉石是用什么工具雕刻的呢?古时候是用砣机通过脚蹬手摇的方式进行雕刻,可以说砣机的发明和使用是我国玉器雕刻史上的一次飞跃,几千年来玉雕师傅们一直在使用,到了近代,人们用电动工具进行雕刻,雕刻的速度得到很大的提高。 2. 常言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那玉器雕刻需要哪些步骤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一段视频。(视频播放:玉器雕刻) 3. 看完请小组讨论后再告诉老师:玉器雕刻步骤。 4. 你想不想也动手雕刻一下?(出示:透明皂)因为玉器太硬了而且又特别珍贵,所以今天我们就用这种看起来很晶莹的透明皂来代替玉料尝试雕刻一下。 5. 这是肥皂竖切后的一个形状,你看看可以雕刻成什么?那看看老师雕刻的是什么?这样一块“籽料”,你能雕刻成什么?换一个角度呢?再换一个角度呢?那看看老师雕刻成什么了?我们在设计的时候要根据玉料的外形尽可能饱满地起稿。 6. 老师在每组桌子上的盒子里都放了一些“玉料”,请你选择一块,看看可以雕刻成什么?可以自己设计,也可以参照老师给你提供的图片,请同学说说。 7. 这是一位同学模仿雕刻的玉兔,你看他雕刻得怎么样?哪里雕刻得比较好?我们再来欣赏几件学生作品…… 三、尝试练习 探究技法 1. 请同学们吸取别人的优点,根据我们刚才总结的雕刻步骤自己动手雕刻一件玉器。雕刻的时候,注意手不要放在刻刀的前面,而是要扶在玉料的左边,注意用刀安全。 2.(学生雕刻过程中停下来)同学们,在雕刻中你认为哪里最难?边缘处理得不圆滑?线条刻画得不清晰?好,看老师是怎么做的。(实物投影)用切、削、刮的方法塑造面,用冲刀和旋刀的方法刻画线。 3. 请学生进行总结。学生若还有疑问的地方,其他学生(老师)进行解答或局部示范。 4. 学生接着完成作业。 四、作品展评 请学生离座参观欣赏“玉雕”作品,就一两件有特点的作品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让学生分析优缺点,教师总结。 五、拓展提升 1. 我们今天雕刻的“玉器”作品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的话,是哪个字?“玉器”的美还有很多表现方法,瞧,(老师迅速把玉器拓成拓片,展示玉石拓片)回去后,你也可以把自己的玉器拓成拓片。 2. 玉器的外表温润光泽,很美,内在又细腻坚强,让人佩服。孔子说过这样一句话,同学们齐读:“君子比德如玉。”君子比德如玉,温润而泽也,孔子赋予了玉:仁、义、礼、智、信等十一种美德,玉就成了品德高尚的君子的化身,也成了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奖牌背面就镶嵌了玉这种材料,它突破了历届奥运会奖牌的材料,这是一次中西合璧,也是一种“金玉良缘”,那它为什么用玉这种材料呢?不仅是因为玉的美,更重要的是玉代表了我们中华民族一种坚韧美好的民族精神,我们的这种精神也和这些镶嵌着玉的奖牌一起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最后,让我们在一段录像中结束本课:它是大自然最神奇的馈赠,在远古时期,它是祭祀天地和进行祈祷的神器,在王权统治的岁月里,它是权力、地位、财富的象征,现在,它又是高贵和吉祥的化身,它源远流长,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玉石文化。布置作业 利用家中妈妈洗衣服的透明皂,切下一块,根据形状设计或临摹老师提供的图片,用刻刀雕刻一件“玉器”,体会雕刻中的困难和乐趣,在处理外形和雕刻线条方面,教师进行刀法的集体辅导,然后针对个人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板书设计 玉石文化 玉雕教学反思 通过一段气势磅礴的视频,展示了玉的发展历程,配上教师的解说,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对本课的总结,也开启了学生以后研究玉的大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20课《玉石文化》(二)教学设计.docx 第20课《玉石文化》(二)课件.pptx.pptx